2015年高考数学 大题小练5 数列及解析几何.doc

2015年高考数学 大题小练(打包5套)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8425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48.56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4-30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年高 数学 大题小练 打包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数学 大题小练(打包5套),年高,数学,大题小练,打包
内容简介:
高三文科数学大题小练 1: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教师版) ) s i n ( ) ( 0 , 0 , 0 )f x A x k A 的最大值是 3 , 最小值是1 ,且 () , 并且函数 () ( 1)求 () ( 2)已知 , (0, )2,且 11()25f , 37()2 13f , 求 ()2f 的值 【解析】 ( 1) ()最大值是 3 ,最小值是 1 , 31 ,解得 21()最小正周期为 , 2 ,即 2 , ( ) 2 s i n ( 2 ) 1f x x ()偶函数 , ( ) ( )44 , 2 s i n ( ) 1 2 s i n ( ) 122 , ,即 而 0 ,2,故 ( ) 2 s i n ( 2 ) 1 2 c o s 2 12f x x x ( 2) 11()25f , 112 c o s 15 ,即 337()2 13f , 372 c o s 1 13 ,即 123 , (0, )2 , 234s i n 1 ( )55 , 21 2 5s i n 1 ( )1 3 1 3 3 1 2 4 5 5 6c o s ( ) c o s c o s s i n s i n 5 1 3 5 1 3 6 5 5 6 1 7 7( ) 2 c o s ( ) 1 2 12 6 5 6 5f 2. 函数 ( ) s i n ( )f x A x( 0 , 0 , 0 )A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 1)求函数 ()y f x 的解析表达式; ( 2)求函 数 ()零点 ; ( 3)若 , 24 2x ,求 函 数 () 【解析】( 1)由已知,得 3A 函数 ()7()3 1 2 6T 2 ,即 2 由图象,知 7( ) 312f , 73 s i n ( ) 36 ,即 ) 16 0 , 62 ,即 3 所以 函数 ()y f x 的解析表达式为 ( ) 3 s i n ( 2 )3f x x ( 2)因为 的递减区间为 3 2 , 2 ( )22k k k Z ,所以 令 32 2 2 ,2 3 2k x k k Z ,得 7 ,1 2 1 2k x k k Z 所以函数 () , ( )1 2 1 2k k k Z 令 ( ) 0,得 s 2 ) 03x , 2,3x k k Z ,即 1 ,26x k k Z 所以函数 () ()26k k Z ( 3) , 2 4 2x , 42 , 3 4 3x 当 232x ,即12x 时,m a x( ) 3 s i n 32; 当 4233x ,即2x 时,m i 3( ) 3 s i n 32 3 s i n , 3 ) , 2 1( c o s , c o s )2b x x, ()f x a b ( 1)求函数 ()最小正周期 ; ( 2)利用“五点法”作图画出函数 ()一个周期内的简图 ; ( 3) 将函数 ()的图象 【解析】( 1) 2 1( ) 3 s i n c o s 3 ( c o s )2f x x x x 33s i n 2 c o s 2 3 s i n ( 2 )2 2 6 所以,函数 ()最小正周期为 22T ( 2)列表 x 1265122311122 6x 02 322 3 s 2 )6x 03 0 3 0 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下 ( 3)由( 1)得 ( ) 3 s i n ( 2 )6f x x 法 )单位, 得到函数 3 的图象,再将其图象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就得到了 函数 的图象 法 2. 先将函数 ()图象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就得到了 函数3 s i n ( )6,再将其图象向右平移 6 个单位就得到了 函数 的图象 ) 3 s i n ( 2 )6f x x , 的内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23()2 6 3, 5 ( ) ( )2 6 2 1 2 (1)求 证: s c o ; (2) 求 (3)若 2a ,求 的面积 【解析】 (1) 23()2 6 3, 233 s i n 2 ( ) 2 6 6 3A ,即 2 0 A ,得 2 51 c o s i n. 5 ( ) ( )2 6 2 1 2 , 1 5 s i n 2 ( ) 3 s i n 2 ( ) 2 6 6 2 1 2 6 5 s i n ( ) s i B ,即 5 c o s s i n s i n ( ) s i n c o s c o s s i A C A C A C 525 c o s c o s s i C ,即 s c o , C (2)由 (1)得, ta n 5 0C , 得 02C , C, C 由22s i n 5 c o ss i n c o s 1, 得30 , 于是 30s i n 5 c o . ( 3) 由 2a 及正弦定理 得 3c . 所以 面积为 1 1 3 0 5s i n 2 32 2 6 2a c B 高三文科数学大题小练 2:统计及其概率(教师版) 1. 根据下面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所示 )估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A B 13, C 3 D 14,析 中位数是位于中间的数,故中位数是 13,众数是 位数把图形的面积一分为二 答案 B 0 名学生,现要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在这 50 名学生中抽出 10 名学生,将这 50名学生随机编号 1 50 号,并分组,第一组 1 5 号,第二组 6 10 号,第十组 46 50号若在第三组中抽得号码为 12 的学生,则在第八组中抽得号码为 _的学生 解析 由于组距为 5, 所以所抽号码为 (8 3) 5 12 37. 答案 37 “ 优秀、合格、尚待改进 ” 三个等级进行学生互评某校高一年级有男生 500 人,女生 400 人,为了了解性别对该维度测评结果的影响,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高一年级抽取了 45 名学生的测评结果,并作出频数统计表如下: 表 1:男生 表 2:女生 等级 优秀 合格 尚待改进 等级 优秀 合格 尚待改进 频数 15 x 5 频数 15 3 y ( 1)从表二的非优秀学生中随机选取 2 人交谈,求所选 2 人中恰有 1 人测评等级为合格的概率; ( 2)由表中统计数据填写下边 22 列联表, 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前提下认为 “ 测评结果优秀与性别有关 ” ; 男生 女生 总计 优秀 非优秀 总计 参考数据与公式: 22 ()( ) ( ) ( ) ( )n a d b b c d a c b d ,其中 n a b c d 临界值表: 解析:( 1)设从高一年级男生中抽出 m 人,则 455 0 0 5 0 0 4 0 0m , 25m , 21820,52025 ( 2 分) 表 2 中非优秀学生共 5 人,记测评等级为合格的 3 人为 , ,尚待改进的 2 人为 , 则从这 5 人中任选 2 人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a c b c A B a A a B b A b B c A c B,共 10 种( 4 分) 设事件 C 表示 “ 从表二的非优秀学生 5 人中随机选取 2 人,恰有 1 人测评等级为合格 ” , 则 C 的结果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A a B b A b B c A c B,共 6 种 ( 6 分) 53106)( 故所求概率为53 ( 8 分) ( 2) ( 10 分) 1 , 2( 2 . 7 0 6 ) 0 . 1 0, 而 7 0 154520251530 )1015515(452222 K, ( 12 分) 所以 在 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前提下 不能 认为 “ 测评结果优秀与性别有关 ” ( 14分 ) 机抽取 n 个,其重量(单位:克)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分组(重量) 80, 85) 85, 90) 90, 95) 95 ,100) 频数(个) 10 50 x 15 2 0()P K k 男生 女生 总计 优秀 15 15 30 非优秀 10 5 15 总计 25 20 45 分组 频数 频率 20,40 40,60 60,80 2014 年 11 月份 据频率分布 表 20 频率组距 40 0 80 100 120 140 2013 年 11 月份 据频率分布直方图 图 4 2014 年 11 月份 据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组距 已知从 n 个草莓 中随机抽取一个,抽到重量在 90, 95) 的草莓的概率为194。 ( 1) 求出 n , x 的值; (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 80, 85) 和 95 ,100) 的草莓中共抽取 5 个, 再从这 5 个草莓中任取 2 个,求重量在 80, 85) 和 95 ,100) 中各有 1 个的概率 。 解: ( 1) 依题意可得,从而得 95,20 .4 分 ( 2)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 80, 85) 和 95 ,100) 的草莓中共抽取 5 个,则重量在 80, 85) 的个数为 10 521 0 1 5 ;记 为 x , y , . 5 分 在 95 ,100) 的个数为 351510 15 ;记为 a , b , c , . 6 分 从抽出的 5 个草莓中,任取 2 个共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种情况 8 分 其中符合 “ 重量在 80, 85) 和 95 ,100) 中各有一个 ” 的情况共有 ( , ) ( , )( , ) ( , ) ( , ) ( , )6 种 10 分 设事 件 A 表示 “ 抽出的 5 个草莓中,任取 2 个,重量在 80, 85) 和 95 ,100) 中各有一个 ” ,则 63()1 0 5 . 答:从抽出的 5 个草莓中,任取 2 个,重量在 80, 85) 和 95 ,100) 中各有一个的概率为35 . . 5 某地区 “ 腾笼换鸟 ” 的政策促进了区内环境改善和产业转型 ,空气质量也有所改观 ,现从当地天气网站上收集该地区近两年 11月份 (30 天 )的空气质量指数 (单位 : 3g/m )资料如下 : () 请填好 2014 年 11月份 据的 频率分布表 并完成 频率分布直方图 ; 2014 年 11 月份 据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9 55 52 87 124 72 65 26 46 48 日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36 63 78 89 97 74 78 90 117 日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7 139 77 63 63 77 64 65 55 45 表 1 20 40 0 80 100 120 140 图 5 100 120 频率组距 20 40 0 80 140 2014 年 11 月份 据频率 分 布 直 方图 分组 频数 频率 20,40 2 151 40,60 7 307 60,80 12 52 80,100 5 61 100,120 1 301 120,140 3 101 2014 年 11 月份 据频率分布 表 () 该地区环保部门 2014 年 12 月 1 日发布的 11月份环评报告中声称该地区 “ 比去年同期空气质量的优良率提高了 20 多个百分点 ”( 当 00 时 ,空气质量为优良 ) 【 解析 】 () 频率分布表 (3 分 );频率分布直方图 (6 分 ) () 支持 ,理由如下 : 2013 年 11月的优良率为 : 1 1 92 0 0 . 0 0 5 0 . 0 0 5 0 . 0 1 5 0 . 0 1 03 3 0 , 8分 2014 年 11月的优良率为 :3026, 9 分 因此 2 6 1 9 7 2 3 . 3 % 2 0 %3 0 3 0 3 0 11 分 所 以 数据 信 息 可支 持 “ 比 去年 同期 空气 质量 的 优良 率提 高了 20 多个百分点 ”.12 分 高三文科数学大题小练 3: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的问题 1. 已知函数 3211( ) ( 1 ) ( 2 1 ) 332f x x a x a a x )( 函数)( 【解析】 函数)(), 2( ) ( 1 ) ( 2 1 ) ( 2 1 ) ( )f x x a x a a x a x a 令( 0,得1,2 21( 1)当 21 ,即 13a时, 21) ( ) 03f ,此时 (), )是增函数; ( 2)当 21 ,即 13a时, 令( ) 0 ,得 21或 ;令( ) 0 ,得 21a x a 所以, () 1, ) 和 ( , )a 上单调递增, ()( ,2 1)上单调递减 ; ( 3)当 21 ,即 13a时, 令( ) 0 ,得 或 21;令( ) 0 ,得 21a x a 所以, (), )和 ( , 2 1)a 上单调递增, ()(2 1, )上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 当 13a时, () 1,a 和 ( , )a , 递 减 区间为( ,2 1); 当13时, ()0( ;当 13a时, (), )a 和 ( , 2 1)a ,递减区间为(2 1, )2. 设函数 3211( ) 232f x x x a x a ,讨函数 ()【解析】由已知,得 () 3211( ) 232f x x x a x a , 2( ) 2f x x x a , ( ) 0 的判别式 18a ( 1)当 0 ,即 18a 时, 2211( ) ( ) 042f x x x x ,此时 () , ) 上是增函数; ( 2)当 0 ,即 18a时, 211( ) ( ) 2 024f x x a 恒成立, 此时 () , ) 上是增函数; ( 3)当 0 ,即 18a时, 令 ( ) 0 ,解得11 1 82 ,21 1 82 ,并且 12 ; 令 ( ) 0 ,解得 1 1 82 或 1 1 82 ; 令 ( ) 0 ,解得 1 1 8 1 1 822 . 此时 () 1 8( , )2 a 上是增函数,在 1 1 8 1 1 8( , )22 上是减函数,在 1 1 8( , )2 a 上是增函数 . 综上所述,当 18a时, () , ) 上是增函数;当 18a时, () 8( , )2 a 上是增函数,在 1 1 8 1 1 8( , )22 上是减函数,在1 1 8( , )2 a 上是增函数 . 3. 已知函数 1( ) l n ( )f x a x x a ,讨论 () 【解析】 由已知,得 0x , ()0, ) 22211( ) 1a x a x x x ,设 2( ) 1g x x a x 则 令 ( ) 0 ,得 ( ) 0,其判别式 2 4 ( 2 ) ( 2 )a a a ( 1)当 0 ,即 2a 时, 22222 1 ( 1 )( ) 0x x ,此时 ()0, )上是增函数; ( 2)当 0 ,即 22a 时, ( ) 0恒成立,此时 ()0, ) 上是增函数; ( 3)当 0 ,即 2a 或 2a 时, 令 ( ) 0,解得, 2142 , 2242 ; 当 2a 时, 214 02 , 224 02 , 0xQ , ( ) 0,此时 ()0, ) 上是增函数 当 2a 时, 214 02 , 224 02 ,因为 0x 令 ( ) 0 ,解得 2 42 ;令 ( ) 0,解得 2 402 . 此时 () 4( 0 , )2 上是减函数,在 2 4( , )2 上是增函数 . 综上所述,当 2a 时, () (0, ) 上是增函数;当 2a 时, ()2 4( 0 , )2 上是减函数,在 2 4( , )2 上是增函数 . 4. 已知函数21( ) ( 2 1 ) 1 )2f x a a x x a x )( R求 函数)( 【解析】 函数), 2 ( 1 ) ( 2 1 ) ( 2 1 ) ( )() x a x a a x a x 令( ) 0 ,得1,2 21由于 0x ,所以 ( 1) 当 即 13a时,21()3( ) 0 ,此时,)(0上单 调递增; ( 2) 当 即 13a时 , 当02 1 013 即 0a 时 令( ) 0,得 21 ;令( ) 0,得 0 2 1 即 () 1, )a 上单调递增, ()(0,2 1)a上单调递减 . 当02 1 013 即 1 03 a 时 , 令( ) 0 ,得 21或 0 ;令( ) 0 ,得 21a x a 即 () 1, )a 和 (0, )a 上单调递增, ()( ,2 1)上单调递减 (3)当21即 13a时, 当02 1 013 即 12a时 令( ) 0,得 ;令( ) 0,得 0 即 (), )a 上单调递增, ()(0 )a上单调递减 . 当02 1 013 即 1123a 时 , 令( ) 0 ,得 x 或 0 2 1 ;令( ) 0 ,得 21a x a 即 (), ) 和 (0 , 2 1)a 上单调递增, ()(2 1, )上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 当 12a时, (), )a , 递 减 区间为(0, )a; 当 1123a 时,(), )a 和 (0 , 2 1)a , 递 减 区间为(2 1, ); 当13a时,()递增区间为),( ; 当 1 03 a 时, ()递增区间为(2 1, )a 和(0, )a ,递减区间为( ,2 1)当 0a 时, (), )a ,递减区间为(0, )a;当0函数)( 1, ) ,单调递减区间为( ,2 1)a. 高三文科数学大题小练 4:立体几何及数列 1. 如图 1,直角梯形 , 90 , E、 F 分别为 的点,且 D 224 起成如图 2 的形状,使 (1)求证: 面 (2)求四棱锥 D 体积 解析 (1)证明 F, E, 平面 平面 又 平面 平面 (2)取 中点 H,连接 面 又 平面 2, 3. 平面 则四棱锥 D 体积 V 13 322 4 33 . 2. 如图 5,已知 中, 9 0 , 1B C D B C C D , 6, 平面 E 、 F 分别是 中点 ( 1)求证:平面 平面 ( 2)设平面 面 l ,求证 /CD l ; ( 3)求四棱锥 体积 V 图 5 解 : ( 1)证明: 面 平面 D 又 D , C B , 平面 又 E、 F 分别是 中点, / D 面 平面 平面 面 ( 2) , 平面 平面 /面 又 平面 平面 面 l /CD l ( 3)解法 1:由( 1) 知 1 ,4 14B 3 3 14 4 4B A C D A B C D B C V S A B 1 1 61 1 6 8 解法 2:取 点 G,连结 面 平面 由( 1)知 面 F E B C F B C V 1133E B C B C F S F G 1 6 1 1 1 6 6113 4 2 3 2 2 8 . 3. 已知n 项和, 3 ( 1 )n a n n ( *),且2 12a ( 1) 求1 ( 2)求 数列 ( 3)求证:121 1 1 13 S ( 4)求和: 1226 6 6 解:( 1)由2 1 2 22 3 2 ( 2 1 )S a a a 和2 可得1 6a, ( 2)解法 1:当 2n 时,由1n n S 得13 ( 1 ) ( 1 ) 3 ( 1 ) ( 2 )n n na n a n n n a n n , 1( 1 ) ( 1 ) 6 ( 1 )a n a n 1 6 ( 2 , )a n n N 数列 a,公差为 6 的等差数列,1 6 ( 1 ) 6na a n n ( 3)证明:由( 2)知 1() 3 ( 1 )2 nn n a aS n n 1 1 1 1 1()3 ( 1 ) 3 1nS n n n n 12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3 2 2 3 1 S n n 1 1 1(1 )3 1 3n ( 4)166 6 6nn n na ,设 1226 6 6 nn ,则 0 1 2 11 2 3 06 6 6 6 1 2 3 11 1 2 3 106 6 6 6 6 6 由 ,得 215 1 1 116 6 6 6 6 4. 已知数列 a,1 3nn a , 求( 1)求证: 数列 112是等比数列; ( 2)求数列 ( 3)若数 n 项和为证: 113n 【解析】 ( 1) 1 3nn a ,11131 , 11 1 1 13 ( )22 ,即1112 3112 数列 112是等比数列,它的首项11 1 322a ,公比为 3q ( 2)由( 1) 知, 数列 112是等比数列 其中,它的首项11 1 322a ,公比为 3q 11 1 3 332 2 2 , 11 3 1 3 132 2 2 231n ( 3)由( 2)得, 223 1 3n 1 2 3a a a a 2321( 1 )2 2 2 2 133 113 3 3 3 313 从而 ,有 113n 高三文科数学大题小练 5:数列及解析几何(教师版) 1.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n 项和满足 1, 6 ( 1 ) ( 2 )n n nS a a ( 1)求1;( 2) 求 数列 ( 3)求证:1 2 2 3 11 1 1 16a a a a a 【解析】( 1) 6 ( 1 ) ( 2 )n n nS a a , * 由1 1 1 16 6 ( 1 ) ( 2 )a S a a ,解得1 1a或1 2a, 111, 1 2a. ( 2)1 1 1 111( 1 ) ( 2 ) ( 1 ) ( 2 )66n n n n n n S a a a a , 1 3, 或1, 0, 1 3, 2 为首项, 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1 ( 3)11 1 1 1 1()( 3 1 ) ( 3 2 ) 3 3 1 3 2a n n n n 1 2 2 3 11 1 1a a a a a 1 1 1 1 1 1 1 1 1( ) ( ) ( )3 2 5 3 5 8 3 3 1 3 2 1 1 1 1 1 1()3 2 3 2 6 3 ( 3 2 ) 6 从而,有1 2 2 3 11 1 1 16a a a a a 2. 已知数列 1 a , 21 2n n na a a ( 1)求证:数列 ) 等比数列 ,并求 数 列 ( 2)求证: 2112(1 ) (1 ) (1 ) 3 a a 【解析】( 1) 21 2n n na a a , 21 1 ( 1 ) , 两边取对数得1l g (1 ) 2 l g (1 ) , 11 ) 21 ) , ) 以1 ) a为首项,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12l g (1 ) 2 l g 3 l g 3 , 1213, 1231. ( 2)由( 1),得 数列 ) 等 是 以1 ) a为首项,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 ,所以其前 n 项和为 l g 3 (1 2 ) ( 2 1 ) l g 312n 而1 2 1 2l g ( 1 ) l g ( 1 ) l g ( 1 ) l g ( 1 ) ( 1 ) ( 1 ) n n nS a a a a a a 2112l g ( 1 ) ( 1 ) ( 1 ) ( 2 1 ) l g 3 l g ( 3 )a a 从而,有 2112(1 ) (1 ) (1 ) 3 a a 3. 已知 ( 1, 0)A , (1,0)B ,直线 交于点 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 2 ( 1)求点 M 的轨迹方程,并判断轨迹的形状 ( 2)若 ( 3 , 0)F ,点 M 到直线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5年高考数学 大题小练(打包5套)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8425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