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全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精品打包】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7页)
编号:118446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30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全套
课件
新人
必修
精品
打包
- 资源描述:
-
高中数学:全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精品打包】,高中数学,全套,课件,新人,必修,精品,打包
- 内容简介:
-
算法 答:分三步: 第一步:打开冰箱门 第二步:把大象装冰箱 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问: 要把大象装冰箱,分几步? 1、小品 “ 钟点工 ” 片段 2、现有九枚硬币,有一枚略重,你能用天平 (不用砝码 ) 将其找出来吗?设计一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 第一步:把九枚硬币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两份放天平上称,若平衡则重的在剩下的一份里,若不平衡则在重的一份里; 第二步:在重的一份里取两枚放天平的两边,若平衡则剩下的一枚就是所找的,若不平衡则重的那枚就是所要找的。 3、猜商品价格 : 第一步 报 4000; 第二步 若正确,就结束 ,若高了 ,则报 2000. 若低了 ,则报 6000; 第三步 重复第二步的报数方法,直到得出正确结果 . 一商品价格在 0 8000元之间,问竞猜者采取什 么策略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猜出商品价格? 2121 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题过程 解:第一步,由 得 x=2 第二步,将代入 解 得 y=3/5 ; 思考: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上述步骤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 问题一: 第三步, 将 代入 ,解 得 x=1/5. 1 1 1a x b y c2 2 2a x b y c1 2 2 1( 0 )a b a b算法的含义 (广义)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现代)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 . (教材)在数学中 ,算法通常是按照一定规则解决 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 (1)程序性; (2)明确性; (3)有限性; 算法的特点 例 1:设计一个算法,判断 7是否为质数。 算法: 第一步,用 2除 7,得到余数 1。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2不能整除 7。 第二步,用 3除 7,得到余数 1。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3不能整除 7。 第三步,用 4除 7,得到余数 3。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4不能整除 7。 第四步,用 5除 7,得到余数 2。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5不能整除 7。 第五步,用 6除 7,得到余数 1。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6不能整除 7。因此, 7是质数。 35? 例 2:设计一个算法,判断 53是否为质数。 第一步,用 2除 53,得到余数 1。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2不能整除 53。 第二步,用 3除 53,得到余数 2。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3不能整除 53。 第三步,用 4除 53,得到余数 1。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4不能整除 53。 第五十一步,用 52除 53,得到余数 1。因为余数不为 0,所以 52不能整除 53。因此, 53是质数。 不是算法 算法分析:根据质数的定义,很容易设计出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判断 ,若 n=2,则 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令 i=2。 例 3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 1的整数 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 第三步:用 i除 n,得到余数是 r。 第四步:判断 ,若是,则 则,将 ,仍用 第五步:判断 i(否成立。若是,则 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 例 4: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 =0的近似根的算法。 算法分析:回顾二分法解方程的过程,不难设计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令 f(x)=。因为 f(1)0,所以 a=1, b=2。 第二步:令 m=(a+b)/2,判断 f(m)是否为 0,若是,则 否,则继续判断 f(a)f(m)大于 0还是小于 0。 第三步:若 f(a)f(m)0,则令 a=m;否则,令b=m。 第四步:判断 |ab|是,则 a、否,则返回第二步。 小结 1、算法的含义。 2、算法的特征。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判断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算法。 程序框图与算法 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一课时 问题提出 在数学中,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称为算法 . 们可以用自然语言表述一个算法,但往往过程复杂,缺乏简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这个想法可以通过 程序框图 来实现 . 知识探究(一):算法的程序框图 思考 1:“ 判断整数 n( n2)是否为质数”的算法步骤如何? 第一步 ,给定一个大于 2的整数 n; 第二步 ,令 i=2; 第三步 ,用 i除 n,得到余数 r; 第四步 ,判断“ r=0” 是否成立 n 不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将 ,仍用 第五步 ,判断“ i( 是否成立,若是,则 束算法;否则,返回 第三步 . 思考 2:我们将上述算法用下面的图形表示: 开始 r=0? 输出 “ 输出 “ 求 r i=2 输入 n , 仍用 ir=0? 是 是 结束 否 否 上述表示算法的图形称为算法的 程序框图 又称 流程图 ,其中的多边形叫做 程序框 ,带方向箭头的线叫做 流程线 ,你能指出程序框图的含义吗? 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 思考 3:在上述程序框图中,有 4种程序框, 2种流程线,它们分别有何特定的名称和功能? 开始 r=0? 输出 “ 求 i=2 输入 n , 仍用 ir=0? 是 是 结束 否 否 输出 “ 图形符号 名 称 功 能 终端框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执行框) 判断框 流程线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赋值、计算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 “ 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 N” 连接程序框,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思考 4:在逻辑结构上,“判断整数 n( n2)是否为质数”的程序框图由几部分组成? 开始 r=0? 输出 “ 求 i=2 输入 n , 仍用 ir=0? 是 是 结束 否 否 输出 “ 知识探究(二):算法的顺序结构 思考 1:任何一个算法各步骤之间都有明确的顺序性,在算法的程序框图中,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逻辑结构,称为 顺序结构 ,用程序框图可以表示为: 步骤 n 步骤 n+1 在顺序结构中可能会用到哪几种程序框和流程线? ? 思考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 a, b,c,令 ,则三角形的面积 2a b +=( ) ( ) ( )S p p a p b p c= - - -( ) ( ) ( )S p p a p b p c= - - 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 a, b, c. 第二步,计算 . 2a b +=第三步,计算 . ( ) ( ) ( )S p p a p b p c= - - 出 S. 思考 3:上述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开始 结束 输出 S 输入 a, b, c 2a b +=( ) ( ) ( )S p p a p b p c= - - - 例 1 一个笼子里装有鸡和兔共 鸡和兔共 计一个计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 . 理论迁移 算法分析: 第一步,输入 m, n. 第二步,计算鸡的只数 . 42=第三步,计算兔的只数 y=第四步,输出 x, y. 开始 结束 输出 x, y 输入 m, n 42=y= 序框图: 例 2 已知下图是“求一个正奇数的平方加 5的值”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数是 30,求输入的数 开始 结束 输入正整数 n 输出 y y= x=2序结构的程序框图的基本特征: 小结作业 ( 2)各程序框从上到下用流程线依次连接 . ( 1)必须有两个起止框,穿插输入、输出框和处理框,没有判断框 . ( 3)处理框按计算机执行顺序沿流程线依次排列 . 作业 : 程序框图与算法 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二课时 问题提出 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称为 程序框图 ,它使算法步骤显得直观、清晰、简明 们表示的功能分别如何? 终端框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执行框) 判断框 流程线 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逻辑结构,在一些算法中,有些步骤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有些步骤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这需要我们对算法的逻辑结构作进一步探究 . 知识探究(一):算法的条件结构 思考 1:在某些问题的算法中,有些步骤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算法的流程因条件是否成立而变化 若干个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组成的逻辑结构,称为 条件结构 ,用程序框图可以表示为下面两种形式: 满足条件 ? 步骤 A 步骤 B 是 否 满足条件 ? 步骤 A 是 否 你如何理解这两种程序框图的共性和个性? 思考 2:判断“以任意给定的 3个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第二步,判断 a+bc, b+ca, c+a若是,则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否则,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 . 第一步,输入三个正实数 a, b, c. 思考 3:你能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吗? 开始 输入 a, b, c a+bc, b+ca, c+a 是 存在这样的三角形 结束 否 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 知识探究(二):算法的循环结构 思考 1:在算法的程序框图中,由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的某些步骤组成的逻辑结构,称为 循环结构 ,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 循环体 ,那么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吗? 思考 2:某些循环结构用程序框图可以表示为: 循环体 满足条件 ? 是 否 这种循环结构称为 直到型循环结构 ,你能指出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特征吗? 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 . (反复执行循环体 ,直到条件满足 ) 思考 3:还有一些循环结构用程序框图可以表示为: 循环体 满足条件 ? 是 否 这种循环结构称为 当型循环结构 ,你能指出当型循环结构的特征吗? 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就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 (当条件满足时反复执行循环体 ) 思考 4:计算 1+2+3+100 的值可按如下过程进行: 第 1步, 0+1=1. 第 2步, 1+2=3. 第 3步, 3+3=6. 第 4步, 6+4=10. 第 100步, 4950+100=5050. 我们用一个累加变量 把 S+,从而把第 =S+i,其中 , ,2, , 100,通过重复操作,上述问题的算法如何设计? 第四步,判断 i100是否成立 输出 S,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二步 . 第一步,令 i=1, S=0. 第二步,计算 S+i,仍用 第三步,计算 i+1,仍用 思考 5:用直到型循环结构,上述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开始 i=1 i100? 是 输出 S 结束 S=0 i=i+1 S=S+i 否 思考 6:用当型循环结构,上述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开始 i=1 结束 输出 S 否 是 S=0 S=S+i i100? i=i+1 例 1 设计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bx+c=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 . 理论迁移 算法分析 : 第一步,输入三个系数 a, b, c. 第二步,计算 =第三步,判断 0是否成立 计 算 ;否则,输出“方程没有 实数根”,结束算法 . ,22- = 断 =0是否成立 输出 x1=x2=p,否则,计算 x1=p+q, x2= 并输出 程序框图 : 开始 输入 a, b, c = 0? =0? 否 x1=p+q 输出 束 否 是 22q a=出 x1=x2=p 是 输出“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 2 某工厂 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革新后预计以后每年的年生产总值都比上一年增长 5%出预计年生产总值超过 300万元的最早年份 . 第三步,判断所得的结果是否大于 输出该年的年份; 否则,返回第二步 . 第一步, 输入 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 . 第二步,计算下一年的年生产总值 . 算法分析 : ( 3)控制条件:当“ a300” 时终止循环 . ( 1)循环体:设 t=a=a+t, n=n+1. ( 2)初始值: n=2005, a=200. 循环结构 : 开始 n=2005 a=200 t=a=a+t n=n+1 a300? 结束 输出 n 是 否 程序框图 : ( 3)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各有两种形式,相互对立统一 . 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基本特征: 小结作业 ( 1)程序框图中必须有两个起止框,穿插输入、输出框和处理框,一定有判断框 . ( 2)循环结构中包含条件结构,条件结构中不含循环结构 . 作业: 2, 3. 程序框图与算法 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三课时 问题提出 程序框图分别如何表示? 步骤 n 步骤 n+1 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满足条件 ? 步骤 A 步骤 B 是 否 (1) 满足条件 ? 步骤 A 是 否 (2) 循环结构 循环体 满足条件 ? 是 否 直到型 循环体 满足条件 ? 是 否 当型 们要求对实际问题能用自然语言设计一个算法,再根据算法的逻辑结构画出程序框图,同时,还要能够正确阅读、理解程序框图所描述的算法的含义,这需要我们对程序框图的画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 知识探究(一):多重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 思考 1:解关于 ax+b=0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第三步,判断 输出“方程的解为任意实数”;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数解” . 第一步,输入实数 a, b. 第二步,判断 行第三步;否则,计算 ,并输出 x,结束算法 . 思考 2: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开始 输入 a, b a=0? 是 b=0? 输出 x 结束 输出 “ 方程的解为任意实数 ” 是 输出 “ 方程无实数根 ” 否 否 思考 3:你能画出求分段函数 2 , 13 1, 0 11 , 0x =- 输出 y 结束 x0? 否 是 y=x+2 是 y=3 y=1考 1: 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的算法如何设计? 2 2 0 ( 0 ) 知识探究(二):混合逻辑结构的程序框图 第一步,令 f(x)=定精确度 d. 第二步,确定区间 a, b,满足 f(a)f(b) b? ac? 是 x=a 是 x=c 否 bc? 否 x=b 是 x=c 否 输出 x 结束 小结作业 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基本思路: 第二步,确定每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 .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两个终端框 . 作业: 只要求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 2.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探究新知 】 我们知道,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语句 n+1 语句 n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 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 ,输出结果的功能 . (如右图 ) 这就是这一节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本算法 语句。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 输入、输出语句 和赋值语句。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如 C+, J+, 了实现算法中的 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 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 算法语句: 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 语句 循环 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 例 1 用描点法作函数 y 324x 30的图象 时 ,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分别计算当 x 5, 4, 3, 2, 1, 0, 1, 2, 3, 4, 5时的函数值 . x=”;x y=x3+3*x2x+30 x y 序 : 句 一 提示内容 ” ;变量 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说明 : (1)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 (2)“提示内容 ” 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 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 (3)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 只能是具体的常数 , 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 (4)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 “ ; ” 隔开, (5)“提示内容 ” 和它后面的 “ ; ” 可以省略; 如 x=”;x 或 x 例如 ,输入一个学生数学 ,语文 ,英语三门课的成绩 , 可以写成: 数学,语文,英语”; a, b, c 注意 : 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 “ , ” 隔开 提示内容 1, 提示内容 2, ”;变量 1, 变量 2, 练一练 :1、给定一个任意正整数 n。 2、给定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1 n=”; n 2 a, b, c 二 “提示内容 ” ;表达式 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字符串等系统信息。 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1)输出语句的用途: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3)同输入语句一样,表达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内容” . 思考 :在课本 参考答案: 输出框: “” “” 如 可以转化为输出语句 : 输出 S S=”; S 【 例题解析 】 例 2 :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 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 :先写出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进行编程。 结束 开始 输入 a,b,c 输出 y 3a b 程序框图 程序 : ”;a ”;b ”;c ”;(a+b+c)/3 y=(a+b+c)/3 输出 y 结束 开始 例 2、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a,b,c”;a,b,c y=(a+b+c)/3 y=”; y 入 a、 b、 c “a,b,c”;a,b,c y=”; (a+b+c)/3 序 2 程序 3 三 (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 变量表达式 (2)作用 :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 ,然后把这个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3)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 变量名字 而不是表达式 ,如 :2=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 数据、常量或算式 ;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 4)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 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近被赋值的。 判断下列给出的输 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 句是否正确? 为什么?(1 )输入语句 I N P U T a ;b ;c(2 )输入语句 I N P U T x 3(3 )输出语句 A 4(4 )输出语句 P R I N T 2 0 . 3 * 2(5 )赋值语句 3 B(6 )赋值语句 x y 0(7 )赋值语句 A B 2(8 )赋值语句 T T * T( 1) 错 , 变量之间应用 ,号隔开 ; ( 2) 错 , 而不能是表达式 ; ( 3) 错 , =; ( 4) 正确 ,达式的值; ( 5) 错 , 赋值语句中 =号左右不能互换; ( 6) 错 , 不能给一个表达式赋值; ( 7) 错 , 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 8) 正确 ,该句的功能是将当前 . 练习: 练习:读下列两个程序 ,回答问题 . X=3 y=4 x=y x, y 述程序最后输出的 x ,y 分别是为 : X=3 y=4 y=x x, y , 4 3, 3 返回 三、课后练习 1: 程序: F= ”;F C=(5/9 C= ”;C 余数 商 = 幂运算 除法运算 / 乘法运算 功能 运算符 * x| 功能 x) x) x) 注意事项 函数名 x x0 例 3 :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程序 : A=10 A=A+15 的输出值是多少 ? 分析 :此程序给变量 0,第二次赋值后 ,初值被“覆盖” ,5,因此输出值是 25. 变式引申 :在此程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程序, 要求最后 0. A=10 A=A+15 A=A+5 序 : 例 3 :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程序 : A=10 A=A+15 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近被赋值的。 例 4 交换两个变量 的值 ,并输出交换前后 的值。 分析: 引入一个 中间变量 X,将 ,又将 B 的值赋予 A,再将 ,从而达到交换 A, (比如交换装满水的两个水桶里的水需要 再找一个空桶) , B X=A A=B B=X , B 序 : 问题 :能否用下列赋值语句交换 A, A=B B=A 不能 ! 1:下列给出的输入 ,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 ) 输入语句 a;b;c 输入语句 x=3 输出语句 A=4 输出语句 20,3*2 2:当 时 , “x=”;x”在屏幕上输出的结果是 ( ) A: 5=5 B: 5 C: 5=x D: x=5 练习 1 A,B=”;A,B B=A+B A=A,B=”;A,B 运行时从键盘输入 3,7) (1) (2) A=A+100 =”;A 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前一个变量的值保持不变;可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近被赋予的值 。 A= 900 A,B =7 3 练习 虑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 3) a=1 b=a+3 b=b+1 b=”; b 运算结果是 ( b=5 ) ( 4) a=2 b=3 c=4 b=c+2 c=b+4 d=( a+b+c) /3 d=”; d 运算结果是( ) d=6 a=2 b=3 c=a+b b=a+a=,b=,c=” ;a,b,c 算结果是 ( ) (5) (6) x=1 x=x*2 x=x*3 x=x*4 x*5 算结果是 ( ) a=2,b=4,c=5 60 三、课后练习 2: 程序: a=,b= ”;a,b a+b a*b a/b 、课后练习 3: 程序: a= ”;a b= ”;b c= ”;c p=(a+b+c)/2 s=p*( s= ”;s 、课后练习 4: 程序: a,b,c= ” ;a,b,c x=10.4*a y=15.6*b z=25.2*c x+y+z ”; 练习 1 :编写一个程序 ,要求输入一个圆的半径 , 便能输出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 取 分析 :设圆的半径为 R,则圆的周长 C=2R, 面积S=R 2,可以利用顺序结构中的 R=”; R C=2* S=2 C=”; C S=”; S 下列两个程序语句回答问题 . (1)上述两个程序有何区别 . (2) 写出两个程序的运行结果; ( a) X Y X=2009 Y=2008 X=Y X , Y b) X Y X=2009 Y=2008 Y=X X , Y 力提升 (a) 2008 2008 (b) 2009 2009 归纳总结 巩固提高 水果店的老板忙极了,小新设计了一个程序帮助老板算账 千克,葡萄 千克,哈密瓜 千克,某顾客分别买这三种水果 a,b,c 千克 A=2.4*a B=8.6*b C=4.2*c S= a, b, c A+B+C S 练习 2 1. 程序 : F=”; F C=( 5/9 C=”; C 练习 3 2. a, b(a,b0)=”; a , b X=a+b Y=a b Q=a/b ,Y,Z,Q 程序: 注: QR(x),表示数 x)表示 程序 : p=(2+3+4)/2 t=p (S=t) S=”; S * * 练习 4 3. : ( ) ,S Q R x x即x)=|x|. a,b,c=”; a ,b,c X=a Y=b Z=c +Y+Z ; 序: 作业 1 4. a,b,h=”; a ,b,h p=a+b s=p h/2 s=”; s 序: 作业 2 组 【 课堂小结 】 (1)本节课介绍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 . (2)掌握并应用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 ,特别是掌握赋值语句中 “ =”的作用及应用 . (3)编程一般的步骤 :先写出算法 ,再进行编程 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比较下列各组语句的区别,再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 ( 1) 输入语句 a=” ; a 输入语句 a=” , a ( 2) 输入语句 a,b,c=”; a,b;c 输入语句 a, b, c “提示内容 ”与 变量之间用 分 号 隔开 . “提示内容 ” 与后面的 “ ; ” 可 省略 . 变量与变量之间用 逗号 隔开 出 出 出 比较下列各组语句的区别,再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 ( 3) 输出语句 S=”; 7 输出语句 S=7 赋值号 左边 是变量,只能 给一个变量赋值 . 输入、输出语句中 不能 用赋值号 . ( 4) 赋值语句 r 9 赋值语句 9 r 赋值语句 R r 9 作业 : 条件语句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 , 条件语句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 . 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 满足条件 ? 语句 是 否 只含一个“分支”的条件结构 写成条件语句为 件 句体 F 当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首先对果条件符合,就执行则执行 满足条件 ? 语句 1 语句 2 是 否 含两个“分支”的条件结构 写成条件语句为 件 句体 1 句体 2 F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 果条件符合,就执行 ,否则执行 . 条件语句的作用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何处去。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 例题解析 】 例 1 :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 bx+c=0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 算法分析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不同情况 : 设判别式 =(1)当 0时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 (2)当 =0时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12 2 (3)当 =0 p=2*a) q=d)/(2*a) d=0 ; p x1=p+q x2=; x1,F “No F 例 2 :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 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 算法分析: 用 a, b, 个整数;为了节约变量,把它们重新排列后,仍用 a, b, 使 abc.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 3个整数 a, b, c. 第二步:将 a与 把小者赋给 b,大者赋给 a. 第三步:将 a与 并把小者赋给 c,大者赋给 a,此时 第四步:将 b与 把小者赋给 c,大者赋给 b,此时 a, b, 第五步:按顺序输出 a, b, c. c=b b=t b=t c=t a=c 【 程序框图 】 开始 输入 a,b,c ba? 是 t=a a=b 否 ca? 是 t=a 否 cb? t=c 是 否 输出 a,b,c 交换 a,【 程序 】 a, b, c =”;a, b, c ba t=a a=b b=t F ca t=a a=c c=t F cb t=b b=c c=t F a, b, c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条件语句的结构、特点、作用以及用法,并懂得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条件语句使程序执行产生的分支,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路线,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条件语句一般用在需要对条件进行判断的算法设计中,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确定两个数的大小等问题,还有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等,往往要用条件语句,有时甚至要用到条件语句的嵌套。 【 课堂练习 】 29页 说明程序的运行过程 . x=:”;x c a+cb b+ca F 考答案: 29页 从键盘输入一个整数 ,输出该数的奇偶性 . a=”; a a 2 =0 F 考答案: 整除但不能被 100整除 ,或者能被 400整除的年份 判断输入的年份是否为闰年 . a ; y b=y c=y 00 d=y 00 b=0 F d=0 F F 考答案: 表示 c0 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并不是 365天,而是多出来 5个多个小时,这样的话,每四年就会多将近 1天,所以就放在 2月的第 29天了,闰年由此诞生。由于不是准确地多出来 24小时,所以基本上每经过 24个闰年就不会多出 1天了,但还是会多出几分钟的,如果从公元元年开始计的话正好也就是逢 100的年份大多数时候不是不闰年,这样把多出的那几分钟再攒着,经过 400年后,就会有一个逢 100的年份是闰年,比如公元 1600年是闰年, 1700、 1800、 1900年都不是, 2000年才是闰年,下一次是 2400年 输入两个整数 a,b,判断 a,b=”; a,b a b =0 b a.” b a.” F 考答案: 6.(组 x=”; x x=1 否 是 直到型 i=1 S=0 =S+i i=i+1 i100 S 始 i=1 S=0 i100? 是 S=S+i i=i+1 否 输出 S 结束 当型循环结构 变式训练 (1): 编写程序求 :n!=1 2 3 4 5 如何修改 ? 输入 n i=1 S=0 S =1 101 S=S i i=i+2是 开始 结束 i=1 S=0 i=i+1 S=S+i 输出 S i100? 否 直到型 S=1 S=S i i=i+2i101? 例 2:根据 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 . 分析 :仔细观察 ,该程序框图中既有条件结构 ,又有循环结构。 n=”;n i=2 DO r=n i i=i+1 i=n r=0 r=0 n is a n is a F 序 程序框图 程序 a=1 b=2 e=O m=(a+b)/2 f=m2-2 g=a2F g f0 a=m b=m F BS(? 程序框图 开始 f(x)=入误差 和初值 a,b 2a=m 否 b=m | u=a1 b=b2+u c=c2+u y=c/b x=(y)/y=c1/b1 x=(y)/F x,y 继续 开始 程序框图 输入 a1,b1,c1,a2,b2,c2 ? 是 u=a1 b=b2+c=c2+y=c/b x=( y=c1/出 x,y 结束 返回 算 法 案 例 第一课时 1. 回顾算法的三种表示方法: ( 1)、自然语言 ( 2)、程序框图 ( 3)、程序语言 (三种逻辑结构) (五种基本语句) 复习引入 2. 思考: 小学学过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先用两个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 例:求下面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 1)求 25和 35的最大公约数 ( 2)求 49和 63的最大公约数 25 ( 1) 5 5 35 7 49 ( 2) 7 7 63 9 所以, 25和 35的最大公约数为 5 所以, 49和 63的最大公约数为 7 思考:除了用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例:如何算出 8251和 6105的最大公约数? 新课讲解: 一、辗转相除法(欧几里得算法) 1、定义: 所谓辗转相除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较小的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步骤 (以求 8251和 6105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为例) 第一步 用两数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求得商和余数 8251=6105 1+2146 结论: 8251和 6105的公约数就是 6105和 2146的公约数,求 8251和 6105的最大公约数,只要求出 6105和 2146的公约数就可以了。 第二步 对 6105和 2146重复第一步的做法 6105=2146 2+1813 同理 6105和 2146的最大公约数也是 2146和1813的最大公约数。 完整的过程 8251=6105 1+2146 6105=2146 2+1813 2146=1813 1+333 1813=333 5+148 333=148 2+37 148=37 4+0 例: 用辗转相除法求 225和 135的最大公约数 225=135 1+90 135=90 1+45 90=45 2 显然 37是 148和 37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 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 显然 45是 90和 45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 225和 135的最大公约数 思考 1: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大数除以小数 数变成被除数,余数变成除数 复 到余数为 0 辗转相除法是一个反复执行直到余数等于 0才停止的步骤,这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结构。 m = n q r 用程序框图表示出右边的过程 r=m n m = n n = r r=0? 是 否 8251=6105 1+2146 6105=2146 2+1813 2146=1813 1+333 1813=333 5+148 333=148 2+37 148=37 4+0 (1)、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两个正整数 m,n(mn). 第二步:计算 r. 第三步: m=n,n=r. 第四步:若 r 0,则 m,m; 否则转到第二步 . 第五步:输出最大公约数 m. (2)、程序框图: 开始 输入 m,n r=m n m=n r=0? 是 否 n=r 输出 m 结束 (3)、程序: “m,n=“;m,n DO r=m n m=n n=r r=0 m 、更相减损术 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第一步: 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他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则用 2约简;若不是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 以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减数和差相等为止,则这个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 1)、 九章算术 中的更相减损术: 1、背景介绍: ( 2)、现代数学中的更相减损术: 2、定义: 所谓更相减损术,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然后将差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再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反复执行此步骤直到差数和较小的数相等,此时相等的两数便为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 : 用更相减损术求 98与 63的最大公约数 . 解:由于 63不是偶数,把 98和 63以大数减小数,并辗转相减 98 63 35 63 35 28 35 28 7 28 7 21 21 7 21 14 7 7 所以, 98和 63的最大公约数等于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