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_第1页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_第2页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_第3页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_第4页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8年,经过近50年的不懈追求与创新,业已 成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知名的勘察设计综合型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工程设计和管理经验, 承担大量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体项目及国外的工程咨询项目,是国内第一家城市轨道 交通勘察设计总体、总承包单位。 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拥有8个职能部10个设计所,设有南京、上海、天津、 深圳、杭州、沈阳、重庆、武汉、西安、伊朗德黑兰等12个国内外分院。经国家审定批准 持有工程总承包、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咨询、建筑智能化、境外工程承 包、工程监理、测绘、勘察综合类等多项甲级证书,服务范围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项目管理、工程 总承包等多个方面。拥有主要设计专业24项,是专业配套、工种齐全、设备先进,具备按国际 惯例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服务,具有较高咨询水平的综合性设计院。 公司拥有职工上千人,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占57%,有80人具有各类专家称号。拥有中国 工程院院士1名,国内知名城市轨道交通专家20余名, 并有国内近30名国内顶级专家作为技术支持。公司已造就出一批综合素质强的高级企业管理人 才,具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创造力强的科研人才,技术精湛的设计人才,真正 实现技术领先、人才荟萃、规模适度、机制创新的人才发展战略。 业务领域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三大核心板块。 公司作为第一家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勘察设计单位,近50年来,从中国第一条地铁线 开始,承接了北京地铁一、二期、“复八线“ 、“八通线“、“ 五号线“、“十号线“ 和南京地铁一号 线等国内工程,伊朗地铁一、二号线等国外工程的设计总体工作,以及上海、广州、深圳、重 庆、南京、杭州、天津、青岛、沈阳、大连、武汉等国内20多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 目前,已完成设计,正式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条。在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又 承接了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阳、重庆、杭州等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总体工作, 正在开展设计超过了12条线路的100多座车站。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则是一匹驰骋奔腾的骏马,活跃 于城市规划、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大学校院、体育场馆等建设工程中,代表建 筑有北京中关村地下空间开发及综合管廊、奥林匹克运动员村、五棵松奥林匹克 文化体育中心、北京城建大厦、北京动物园公交枢纽等。 在市政工程领域,公司始终坚持以顾客需求和工程要求为中心,以技术创新 为发展动力,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事的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 煤气、热力、自来水、污水处理等。 在技术创新开发方面,拥有国家科技奖4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2项;国家 优秀咨询成果3项;国家级优秀设计7项;北京市优秀设计、咨询成果50余项;推 广应用科技成果百余项次,拥有专利技术27项。 近几年来,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提高设计质量,在公司内 部积极推进设计文件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专业定型图、各种设计模板、设计规 定40余项,同时修改了各专业指导书。 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通过 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设计单位,连 续十三年被评为“北京市守信企业 ”,2003年被认定为 “高新技术企业”,是国标 地铁设计规范 、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 地下铁道、轻轨交 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等的主编单位。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绿色环保” 的设计理念,坚守“精心设计、质量 第一、信守合同、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凭借总体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 在国内外百余座城市创造出了辉煌的工程业绩,目前正积极投身于2008年北京奥 运项目的建设;公司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的同时,并日益活跃 于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市场遍及朝鲜、尼日尔、斯里兰卡、前苏联、伊朗、塞拉 里昂、阿尔及利亚、越南、安哥拉等10多个国家。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王丽萍 院 长:宋敏华 党委书记:李国庆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五号 邮政编码:100037 联系电话:(010)88336666 传 真:(010)68300793 联系方式: 职能部 联 系 电 话 E-MAIL 院长办公室 88336100 党委办公室 88336118 经营部 88336181 企管部 88336131 财务部 88336151 人力资源部 88336161 院务部 88336171 总工程师办公室 88336120 质量中心 88336141 档案中心 88336148 轨道交通院 联 系 电 话 E-MAIL 综合办 88336081 第一设计所 88336301 第三设计所 88336501 第五设计所 88336601 第七设计所 88336201 第九设计所 88336271 第十设计所 88336411 德黑兰分院 88336607 沈阳分院 深圳分院 杭州分院 天津分院 重庆分院 西安分院 成都分院 武汉分院 宁波分院 建筑院 联 系 电 话 E-MAIL 综合办 88336085 第二设计所 88336901 第四设计所 88336961 第六设计所 88336701 市政院 联 系 电 话 E-MAIL 综合办 88336088 桥梁所 88336573 道路所 88336585 交通所 88336572 事业部 联 系 电 话 E-MAIL 信息事业部 88336191 安哥拉项目部 88336011 南京分院 上海分院 控股公司 联 系 电 话 E-MAIL 勘测设计院 64917771 安捷工程公司 68356585拨0 华捷建设监理公司 88583116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 公司 68319573 院士专家简介: 施仲衡: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部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 地铁工程咨询公司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 心主任、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都市快轨交通 杂志社主编、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 问和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指挥部专家委员会主任等。 沈景炎: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 家委员会委员(交通组副组长) 、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主 编、北京市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 员、杭州市轨道交通审查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并在广州、武汉、西安等地聘 任顾问或专家,受聘于北京交通大学及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杨家齐:教授级高工、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现代通信 信号咨询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专家委员会设 备组组长、建设部地铁专家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英国铁路信号工程 师协会高级会员。曾担任广州地铁1号线工程副总监,中国咨询协会理事,国家 计委地铁国产化十人专家组成员, 地铁与轻轨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业 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全永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专业委员会理事、中 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交 通专业顾问。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 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主持进行了北京公交改革方案 、 北京交通发展纲 要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大城市综合交通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 张弥: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 和铁道部科研工作,其中“铁路隧道复合衬砌”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公、 铁路立交桥设计理论与软件”获建设部优秀软件三等奖;“地铁盖挖法施工”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施工扰动与控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和著作。 沈子钧: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原总工程师,地下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总 体专家。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设计、咨询工作40余年,政府特殊技术津贴 获得者。原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土木工程指南 隧 道与地下工程篇 、 世界建筑科技发展水平与趋势 、 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 副主编,发表过多篇论文和多项专利的主要研究人。 为充分发挥总院高层次专家的作用,为院士、专家创造良好的 工作和研究环境,培养和不断推出行业知名专家,推进总院重点课题 的研发工作。我院于2009年8月经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特成立北京 城建设计研究总院院士专家工作室。 工作室的基本任务是在院士、专家的直接领导或指引下,通过承 担在公司内外立项的课题的研究,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关键技术 难题,促进领域内技术创新和发展;在公司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框架 下,促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面向全公司培养领域内的技术骨干和中 青年技术专家;通过优势互补的联合项目研发,推进产学研的结合以 及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同时承担城建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 院士专家工作室由施仲衡院士领衔负责,并聘请知名专家进入工作室 作为研究导师。工作室设专职和兼职的研究人员,均具有博士或硕士 学位。同时吸收博士后进入工作室从事研发工作。 工作室目前承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多项重要课题,包括“十一五” 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项目及建设部委托的科研项目, 目前正在申请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 工作室依靠以院士、知名专家为代表的强大的技术优势,还承担 公司内外的工程咨询项目,直接为工程创造社会与经济效益。 工作室还与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奥亚纳工程顾问公司、 台湾世曦工程公司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咨询公司建立了长期的项目合 作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 工作室办公地点: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1号楼241房间 联系方式: 叶晓平 北京市“ 十二 五”科技支撑项目申报讨论会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简介 在研项目 北京市“十二 五”科技支撑项目申报讨论会 2009年9月9日上午,施仲衡院士在我院611会议室召开了北京市科技项 目申报讨论会,课题分别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及网络效益评价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提升技术研究、新型轻轨(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模 式及应用研究、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应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基础信息 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各课题负责人进行了课题构思及 主要研究内容介绍,杨秀仁,冯爱军、任静、许双牛、毛励良、宋毅等院 领导及院士专家室工作人员参会,并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目前,课 题的项目建议方案及预算已报市科委审批。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简介 2007年4月16日,科技部正式批复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城市轨道 交通技术(2006BAG02B00) ”项目,项目由建设部组织,2006年12月至 2009年12月完成。本研究项目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 问题,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和安全便捷型城市轨 道交通模式为研究重点,目标是通过系统研究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的发展机制和创新模式,建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构 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 控制系统,重点突破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和100%低地板轻轨车等关键技 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行业规范化、有序发展,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带动 产业发展。项目由六个课题、62个子课题组成。 在研项目 在研项目主要为国家支撑、部委研究课题及北京市相关科技攻关项目, 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项目状 态 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在研 2 建设部课题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报告 在研 3 建设部课题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审查制度研究 在研 4 北京市科委课题 大型盾构修建车站的综合技术研究 在研 5 北京市科委项目 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申报 优秀成果: 我院除承接设计项目外,历来都重视科研开发工作,近年来共完成 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技进步奖 42 项,获集团 级优秀科技进步奖 67 项,内容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 工程以及市政工程的勘察、测量、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 多个领域。拥有几十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并主编了部分国家标准和 学术专著。 项目名称 参加人员 获奖级别 等级 1 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 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 詹天佑奖 佑奖 2 杭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陈茜、毛励良、罗斌、王 文红、丰国彤、薛峰、陈 臻、张岩、徐婧文、俞兆 磊 2007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 果 一等奖 3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 线延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评 估报告 宋敏华、杨秀仁、任静、 张丁盛、宋毅、王文江、 刘迁 2007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 果 二等奖 4 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 2007工程年度国家优秀工程 2007工程年度国家优秀工程 银质奖 5 深圳罗湖地铁枢杻工程 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詹天佑奖 6 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含 奥运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 路宗存、魏怡、李大勇、 蔡一宇、惠丽萍、殷伟、 李永芳 2006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 果 二等奖 深圳罗湖枢杻 亚太奖 7 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暖通设计 肖传德、王萌、马惠敏 2006年第一届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工程优秀设计 二等奖 8 北京动物园公交枢纽工程暖通空调设计 范文辉、温永青、胡晓维 2006年第一届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工程优秀设计 三等奖 9 中国济源篮球城体育馆工程暖通空调设计 李武、云岭冬、刘滪、徐燕 2006年第一届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工程优秀设计 三等奖 10 伊朗德黑兰地铁1、2号线工程通风设计 张良焊、王奕然、祝岚、 戴钧、田德水、富科军、 杨启明、禇敬止、张智斌 2006年第一届中国建筑学会暖通 空调工程优秀设计 三等奖 1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朱民、邓志高、李欣、殷伟、韩宝明 2005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 二等奖 12 地铁暗挖车站新型通风空调系统研究 李国庆、李先庭、王怀良、 郭爱东、陈玖玖、冯玉洋、 吴鹏、欧阳沁、杨启明、 云岭冬 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13 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及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1 董更然、席红、肖燃、肖 传德、史铁柱、马维胜、 蒋虹、王彤、段旺 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1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朱民、邓志高、李欣、殷 伟、韩宝明、李菊、黄建 军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15 越南河内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文波、叶大德、李大勇、李欣、王璐珈、徐亮、杨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光 16 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刘迁、宋敏华、郑毅、蔡一宇、郭春安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17 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万学红、徐成永、张杰、宋毅、刘志敏、潘学英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三等奖 18 北京地铁八-通线 张晓林、杨兴山、吴建忠、 窦金山、贺鹏、马安全、 崔屹、喻晓、卢齐南、梅 棋、陈宝军、郭孝忠、曹 向荣、张磊、袁志宏 2005年度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 程设计 一等奖 19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 竹子林车辆段 宋毅、李斌、崔屹、张兴 本、姜平、郭云涓、白雪 梅、刘琼荣、孟阿南、马 安泉、刘皓、武江虹、巫 江、李欣 2005年度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 程设计 一等奖 20 动物园公交枢纽 盛允伟、刘京、叶飞、武 汉成、郑丽、陈奕、刘晟 君、李放、张龙海、温永 青、范文辉、罗辉、乔丽 丽、张萌、魏乃永 2005年度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 程设计 三等奖 21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 黄美群、牛涛、陈东、陈 曦、李程、杜玉峰、郭德 友、李光、霍小维、张崚、 聂毓鑫、郭金友、崔志杰、 朱祖庆、胡勇红 2005年度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 程设计 三等奖 22 北京市中关村西区楔形绿地商业开发工程 家乐福店 董立新、侯静岩、郭正怀、 薛海萍、叶飞、肖燃、肖 传德、席红、安卫华、张 志革、顾继良、李博宁、 马慧敏、宋庆宇、李黎 2005年度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 程设计 三等奖 23 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 张晓林、杨兴山、吴建忠、 窦金山、贺鹏、马安泉、 崔屹、喻晓、卢齐南、梅 棋、陈宝军、郭孝忠、 2005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二等奖 24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竹子林车辆段 宋毅、李斌、崔屹、张兴 本、姜平、白雪梅、刘琼 荣、孟阿南 2005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三等奖 25 北京市动物园公交枢纽工程 200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 银质奖 26 北京地铁盾构隧道设计施工要点 杨秀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优秀论文 三等奖 27 动物园公交枢纽 叶飞、陈奕、刘晟君、杨 铮、田大鹏、刘金全、李 博宁、李东彬、代伟明、 刘俊卿、钟炳芳 2005年优秀建筑结构设计 三等奖 28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鼓楼至玄武门区间隧道工程 第六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詹天佑奖 29 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学红、郑毅、蔡一宇、徐文、宋毅 2004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30 直线电机系统在在首都机场线的应用研究 沈子钧、冯爱军 2004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三等奖 31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综合设计技术研究 冯爱军、尹骁、张晓林、 朱悦明、延波、任静、刘 静文、陈宝军、马战国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32 东直门站深基坑及大型暗挖地下方厅施工技术 惠丽萍、崔志杰等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33 新版国际地铁设计规范制订与应用 周庆瑞、郑晓薇、于 松伟、李国庆、俞加康、 周新六、毛宇丰、马丽兰、 王元湘、毛励良、吴建忠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34 北京地铁八 通线工程铺轨基标测量 勘测院申报 北京市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奖 三等奖 35 北京地铁十号线(含奥运支线)施工控制网测量工程 勘测院申报 北京市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奖 三等奖 36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 通广佛线精密导线控制网测 量 勘测院申报 北京市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奖 二等奖 37 怡景园甲区工程 勘测院申报 北京市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奖 三等奖 38 北京城建大厦 勘测院申报 北京市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奖 二等奖 39 北京城市铁路西直门至东直门铺轨基标测量工程 (勘测院) 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 三等奖 40 北京地铁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杨秀仁、李文波、黄美群、王文红、王奕然 2003年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41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咨询设计报告 廖国才、沈景炎、万学红、 李湘久、张丁盛、路宗存、 白虹 2003年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42 北京快速轨道交通(西直门- 东直门)城市铁路高架桥工 程 尹骁、李文会、周志亮、 胡勇红、王文忻、魏怡、 刘运亮、崔志杰、范新 2003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 市 政公用工程设计 一等奖 43 北京城市铁路西直门车站及 尹强、刘运亮、魏怡、解 2003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 建 二等奖 指挥中心 英、王琦、赵燕瑾、陈莹、 王靖岩、崔志杰、张一民、 孔谦、梁丽霞、张春生、 葛燕、水天合 筑设计 44 国家大剧院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工程院)邹正盛、戴永忠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45 北京城市铁路轨道结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任静、吴建忠、魏怡、王 进、武江虹、郑瑞武、李 湘久、张丁盛、盛碧华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46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勘测院)秦长利、刘汉 泉、周天福、王策民、于 来法、吴克明、张明燮、 蔡振来、陈之中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47 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与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勘测院)高文新等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48 地下导洞 隔离桩墙防护技术 崔志杰、魏怡、惠丽萍、刘金磊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49 北京地铁5号线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杨秀仁、鲁卫东、郭德友、黄美群、李松梅、李泽光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50 北京市快速轨道交通(西直 门-东直门)城市铁路高架桥 工程 尹骁、李文会、周志亮、 胡勇红、王文忻、魏怡、 刘运亮、崔志杰、范新 2003年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一等奖 51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专题研究报告 廖国才、沈景炎、万学红、 李湘久、张丁盛、路宗存、 白虹 2003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52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勘测院)秦长利、刘汉 泉、周天福、王策民、于 来法、吴克明、张明燮、 蔡振来、陈之中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53 国家大剧院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工程院)邹正盛、戴永忠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54 北京城市铁路轨道结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任静、吴建忠、魏怡、王 进、武江虹、郑瑞武、李 湘久、张丁盛、盛碧华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 55 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与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勘测院)高文新等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56 地下导洞 隔离桩墙防护技术 崔志杰、魏怡、惠丽萍、刘金磊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57 北京地铁5号线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杨秀仁、陈曦等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58 北京市标准北京地区大直径灌注桩技术规程 杨桂芹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 5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勘察规范 (勘察院)袁绍武、傅廼鑫、金淮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60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 综合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项 目 廖国才、于松伟、张智斌、 李湘久、万学红、张丁盛、 张苑、赵晓波、沈景炎、 白虹 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61 地铁超浅埋暗挖双层平顶直墙过街通道综合施工技术 崔志杰、李秀舫 2000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奖 62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朱悦明、王元湘 2000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奖 6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沈景炎、刘迁、魏怡、姜 帆、康恩、梁广深、王淑 兰、董贵娟、聂英杰 2000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 64 地铁暗挖双跨距形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刘运亮、鲁卫东、冯爱军等 2000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 65 北京西站地铁综合大厅装饰设计与施工技术 魏兆祺、孙学锋 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66 深大基坑钢支撑支护体系在 国贸二期工程中的应用与研 究 刘运亮、沈虹、杨桂芹 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67 地铁与轻轨线路综合工程设计 CAD 系统研究 张丁盛、姜帆、沈景炎、 宋敏华、毛励良、徐萌、 魏怡 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68 超浅埋多跨框架结构暗挖技术研究 惠丽萍、崔志杰、陈之唏等 19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69 北京地铁路网规划的回顾与探讨 沈景炎 1998年北京勘察设计协会十周年论文评比 三等奖 70 平顶直墙超浅埋暗挖法在多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崔志杰、惠丽萍、陈之唏 1997年北京勘察设计协会十周年论文评比 二等奖 71 北京地铁工程土建概算定额研究 李永芳 199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72 地铁工务专业 CAD 设计系统 199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73 平顶直墙超浅埋暗挖工法 惠丽萍 1996年国家级工法 74 北京地铁大北窑站连续墙十字桩盖挖逆作新技术研究 刘俊卿 199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75 超浅埋暗挖地下商场设计与施工 王元湘、关向群、单兆铁、 199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76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标准断面优化 黄美群、王兆民 1995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77 异形平面箱形基础基底反力系数的研究 王新杰、杨桂芹、贾嘉陵 199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78 平顶直墙超浅埋暗挖法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崔志杰、惠丽萍、窦金山 199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79 西客站预埋地铁车站设计与施工技术 崔志杰、喻 晓、关向群 199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80 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周庆瑞等 1993年建设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81 GRC 建筑构件试验楼 董立新、纪萌、陈福田、崔志杰 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82 液化气降温压力储存方法 王策民、陆含馨、何新民、 朱毅力、毕忠学、何以申、 何立柱、张曼春、张兴本、 李大惠、单兆铁、闫振 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83 地铁盖挖法施工技术研究 王元湘、李太惠、聂毓鑫、 郭凤祥、李秀舫、杨桂芹、 余波 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84 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周庆瑞等 1993年建设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85 盾牌遇水膨胀橡胶及腻子防水材料的研究 钟鸿英、袁特、徐永跃、 单兆铁、白求力、王风琴、 杨燕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86 隧道刚柔渗透型防水施工技术 来洪立、杜剑、崔志杰、王兆民、李时统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87 盖挖法用于热力管网穿越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崔志杰、黄美群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8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综合施工技术 王志文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89 城市轻轨客运交通系统成套技术大连轻轨交通试验线路实施方案的研究 1990国家科技成果 90 北京市城市交通综合体系规划研究 199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91 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198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92 DT-88轨道减振器 李湘玖、杨月云、周才宝、张丁盛 198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93 昌平自行车场跑道施工测量 黄志文、马全明、刘汉泉 1989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94 大直径机械钻孔灌注桩扩孔钻头 张步钦、王新杰、杜文库等 198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95 北京市居民出行规律调查 羌荣庆、杨桂花 1987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96 液化石油气移动式气压焊轨技术 徐连荫 1985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参加人员 获奖级别 等级 1 纳米复合防水涂料的研究和应用 (工程院)董峰亮、李栋梁、李建华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三等奖 2 特种干拌砂浆的研究与应用 (工程院)章银祥、杨荣俊、蒲洪水、赵智荣、关云峰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三等奖 3 设计院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冯爱军、杨秀仁、姜帆、李泽光、沈立扬、陈军锋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三等奖 4 勘测院信息化管理系统 (勘测院)宋敏华、李莉、张岩、王弪渤、季新春、许严静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三等奖 5 地铁结构设计自动化软件研究 郭婷、葛燕、况昌鹏、惠丽萍、冯 爱军、李泽光、陈之唏、沈洪、刘 金磊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二等奖 6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综合设计技术研究 冯爱军、尹骁、张晓林、朱悦明、延波、任静、刘静文、陈宝军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二等奖 7 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勘测院)金淮、高文新、刘志强、 李书君、马雪梅、张建旭、孙运轮、 赵明君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二等奖 8 新版国际地铁设计规范制订与应用 施仲衡、周庆瑞、郑晓薇、于松伟、李国庆、王元湘、毛励良、吴建忠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一等奖 9 钢铝复合接触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周菁、于松伟、宋文义、张巍、李瑞新、韩连祥 2003年集团科技进步 一等奖 10 SF-C 型混凝土脱模养护剂的研究与应用 (工程院)覃立香、朱瑞红 2002年集团科技进步 二等奖 11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计算软件开发 于松伟、包童、包国兴、毛励良、姜帆、付义龙 2002年集团科技进步 二等奖 12 地下导洞 隔离桩墙防护技术 崔志杰、魏怡、惠丽萍、刘金磊 2002年集团科技进步 二等奖 13 北京地铁5号线盾构隧道设计与 杨秀仁、陈曦等 2002年集团科技进步 一等奖 施工技术研究 14 国家大剧院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工程院)邹正盛、戴永忠 2002年集团科技进步 一等奖 15 北京城市铁路轨道结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任静、吴建忠、魏怡、王进、武江 虹、郑瑞武、李湘久、张丁盛、盛 碧华 2002年集团科技进步 一等奖 16 城市大型公共客运枢纽规划研究 刘迁、姜帆、尹强、周鹤龙、曹荷红、王丹 200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 一等奖 17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综合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廖国才、于松伟、张智斌、李湘久、 万学红、张丁盛、张苑、赵晓波、 沈景炎、白虹 200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 一等奖 18 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设计暂行规定研究 崔志杰、冯爱军、万学红、张丁盛、 李新禄、惠丽萍、尹骁、张智斌、 邱庆珠、谢英、宋毅、魏怡 2000年总公司科技进步 二等奖 19 轨道交通线路基于 AutoCAD 的平面设计自动化软件开发项 目 吴爽、李大勇、万传风、唐国生 2000年总公司科技进步 二等奖 20 常用结构计算软件包项目 聂毓鑫、王元湘 1999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1 北京地铁路网规划综合检修基地研究项目 卓弘、姜帆、马安全、刘迁等 1999总公司科技进步 二等奖 22 北京地铁路网规划联络线设置方案研究项目 梁广深、魏怡、郑晓薇等 1999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3 地铁运营模式研究 毛励良、李国庆、郝际贤、邱庆珠、姜帆、刘迁 1999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4 大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研究 沈景炎等 1997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5 超浅埋多跨框架结构暗挖技术研究 惠丽萍、崔志杰、陈之唏、陈奕、陈晖 1996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6 北京西站地铁综合大厅装饰设计与施工技术 魏兆祺、孙学锋 1996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7 地铁与轻轨车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毛励良,魏 怡 1995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8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 朱民、郭燕红 1995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9 十字桩基钢管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 刘俊卿 1995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30 地铁列车折返运行仿真模拟系统 姜 帆,刘 迁 1995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31 地形图扫描及工程处理 毛励良,徐晓冬,徐 萌,祝东海,齐欣 1995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32 地铁及轻轨牵引供电、谐波电流计算的研究及软件的编制 黄德胜、任胜天、张 巍 1994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3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方案及计算机图形库的开发 冯爱军、徐 萍、闫承祥张 月、杨桂芹 1994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34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道岔改造技术研究 李湘玖、盛碧华、杨月去、周才宝 1993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35 地铁限界设计 CAD 系统 张丁盛、周才宝、杨月云 1993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36 隧道刚柔渗透型防水施工技术 来洪立 1992年总公司科技推广奖 一等奖 37 北京地铁苹果园折返渡线改造技术 盛碧华、姜政、姜秀文、周才宝、杨月云、王兆民、张丁盛、李湘久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38 铝镁复合胶结材料及制品研究 何锁乐、钟炳芳、李友武、李逢立、肖钢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39 晒图机技术改造 解吉顺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40 桥梁加载程序研究 冯爱军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41 工程地质计算机绘图应用成果 闫福礼、朱红军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42 液化气降温压力储存方法 王策民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43 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施仲衡、周庆瑞等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44 地铁与轻轨牵引容量计算软件 马东梅 199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45 地铁与轻轨 FS 经济分析软件 马东梅、郭燕红、徐晓冬、李炅 199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46 上海地铁轨道结构及 DT扣件研究 张丁盛、李湘玖、盛碧华、姜政、周才宝、杨月云、姜秀文 199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47 钢筋混凝土珍珠岩复合外墙板 何锁乐、李逢立、杨桂芹、郭正怀 199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48 轻轨交通综合技术标准和车型、车辆限界与建筑限界研究 沈景炎、刘通华、杨月云、周才宝、 杨桂花、唐国生、王文忻、褚敬止、 李新禄 199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49 隧道刚柔渗透型防水施工技术 来洪立、杜剑、崔志杰、王兆民、李时统 1992年总公司科技进步 一等奖 50 盖挖法用于热力管网穿越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崔志杰、黄美群 199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 一等奖 5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综合施工技术 王志文 1991年总公司科技进步 一等奖 52 大开间保温装饰复合预制外墙板 郭正怀、何锁乐、董立新 1990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53 聚氨脂防水涂料 钟鸿英、单兆铁、白求力、刘宝儒 1990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54 盾牌遇水膨胀橡胶及腻子防水材料的研究 钟鸿英、单兆铁、白求力 1990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55 管沟暗挖施工综合技术 崔志杰 1990年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56 隧道浅埋暗挖喷锚支护施工技术 李敏、崔志杰、朱悦明、包宇、黄美群 1989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57 焦化厂翻车机室盖挖法施工技术 王元湘、聂毓鑫、吴连山、刘风化 1989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58 关于我国轻轨电动客车选型的初步设想 刘通华 1988总公司优秀论文奖 59 用微型计算机计算地下铁道铺轨综合图设计程序 盛碧华、姜政、富宇、包宇 1988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60 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地铁列车牵引计算和绘图 姜帆、毛励良、梁广深、丁侃、富宇 1988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61 DT-88轨道减振器 李湘玖、杨月云、周才宝、张丁盛 1988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62 大直径挖孔桩的推广应用 杜文库、王新杰等 1987年总公司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63 变单一功能的地铁车站为综合型地下建筑工程的探讨 盛允伟 1987年总公司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64 混凝土整体道床减振试验 李湘玖、周才宝、姜秀文、杨月云 1987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65 北京市左家庄综合办公楼结构模型试验 金荣宝、谢安富、刘绍英、王新杰 1986年总公司优秀项目 66 地下铁道车站楼梯通行能力调查报告 唐国生、沈景炎 1986年总公司优秀项目 67 大直径挖孔桩的推广应用 王新杰 1985总公司科技推广奖 二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参加人员 获奖级别 等级 1 北京城市铁路西直门至 东直门铺轨基标测量工 程 (勘测院) 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 三等奖 2 北京快速轨道交通(西 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 高架桥工程 尹骁、李文会、周志亮、胡勇红、王文忻、 魏怡、刘运亮、崔志杰、范新 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 一等奖 3 北京城市铁路西直门车站及指挥中心 尹强、刘运亮、魏怡、解英、王琦、赵燕瑾、 陈莹、王靖岩、崔志杰、张一民、孔谦、梁 丽霞、张春生、葛燕、水天合 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 建筑设计 二等奖 4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 廖国才、沈景炎、万学红、李湘久、张丁盛、 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 一等奖 号线专题研究报告 路宗存、白虹 果 5 北京地铁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杨秀仁、李文波、黄美群、王文红、王奕然 年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6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咨询设计报告 廖国才、沈景炎、万学红、李湘久、张丁盛、路宗存、白虹 年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7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期工程(E2M2)设计 廖国才、于松伟、张智斌、张丁盛、万学红、李湘久等 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一等奖 8 北京城市铁路高架桥工程设计 尹骁、李文会、周志亮、张晓林、范新 总公司2002年优秀工程设计奖 一等奖 9 阜内大街道路改造规划设计 贾嘉陵、孙国富、水天合、郭爱东、穆育红、褚海容、张磊、吴爽 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10 地铁复八永安里车站工程 李秀舫、张文华、陶林青、施美美、李斌、宋文义 获北京市第十届优秀设计 三等奖 11 伊朗德黑兰一期工程 廖国才、于松伟、张智斌、张丁盛、万学红、李湘久等 获北京市第十届优秀设计 一等奖 12 广州市地下铁道二号线江南站工程设计 黄美群、陈东、陈曦、李程、杜玉峰、郭德友 总公司2001年优秀设计奖 13 天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刘迁、毛励良、路宗存、曹荷红、张红燕等 年北京市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14 青岛市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于松伟、梁广深、李文波、朱民、陈之唏、徐文 年北京市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15 地铁太平湖车辆段西出线口平台住宅工程 洪若荣、尉文昌、李常敏等 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 三等奖 16 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廖国才、万学红 年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17 沈阳市轨道交通张-黎线共城预可行性研究 闫振 年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18 广州火车站站前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刘迁 年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一等奖 19 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廖国才、万学红 1999年集团优秀设计 一等奖 20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二期工程总体方案研究 万学红 1999年中国工程咨询协 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北 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二等奖 一 等奖 21 上海城市轻轨明珠线中山北路桥 冯爱军、王征宇、王文忻、徐辉、胡建中 1998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三等奖 22 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工程设计 武汉成、辛红、水天合、王立、王梅 1998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二等奖 23 北京戏校排演工程设计 纪萌、许宏庄、秦霞、吴凌云、师刚 1998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二等奖 24 上海市地铁11号线总体方案设计 万学红、梁广深、康恩、王元湘、魏兆琪 1998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一等奖 25 人大贤进楼工程获1997年市级优质工程 武汉成、辛红、水天合、王立、王梅 1997年市级优质工程 26 龙庆峡“ 云龙 ”登山自动扶梯 郭俊岭、王仲山、罗勇、刘运亮、梁虹、程卫列、周飞鸿、张传良 1998年市第八届优秀设计 表扬奖 27 太平湖基地8#住宅楼工程设计项目 董立新、兰静娟、孔凡秀、戴惠昌、董更然、刘曙玉、龚智雄 1997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二等奖 28 龙庆峡云龙登山自动扶梯工程项目 郭俊岭、王仲山、罗勇、刘运亮、梁虹、程卫列、周飞鸿、张传良 1997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一等奖 29 北京供电局生产调度中心工程设计项目 赵治平、兰静娟、陶林青、何锁乐、韩秀琴、朱国庆、温永清、彭红坚 1997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一等奖 30 北京西站地下大厅、历 史博物馆、京瑞宾馆等 项目 魏兆祺等 1996年北京市建筑装饰成果汇展 优秀设计奖 31 北京西站地铁综合大厅 崔志杰等 1996获建设部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国家优秀工程 32 上海地铁一号线常熟路站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郭金友 1996年上海市建筑装饰专业设计奖 一等奖 33 北京市世界公园国际街工程设计 段旺,秦霞、常中华,金路,孔谦,熊小红,杨铮、叶飞、钟炳芳 1995年总公司优秀设计奖 二等奖 34 济宁市中兴宾馆工程 陈奇法、胡献军、张军、贾绍凯、吕馨、朱江卫 1995年总公司优秀设计奖 二等奖 35 海口市金都花园工程设计 盛允伟,张建蔚,陈敬泉,于 强,李大惠,张朝辉, 杨景环,孙祖恩,张海滨,贾昭凯“盛允伟,张建 蔚,陈敬泉,于 强,李大惠,张朝辉,杨景环,孙祖 恩,张海滨,贾昭凯 1995年总公司优秀设计 奖 一等奖 36 上海地铁一号线轨道结构工程设计 李湘久、杨月云、盛碧华、周才宝、姜秀文、姜政、张丁盛 1995年总公司优秀设计奖 一等奖 37 国家审计署 纪萌、尹超、尉文昌、程秀琨、韩秀琴、唐蓓 1995市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 三等奖 38 扣钟庙危改小区规划项目 纪萌、方军 1995市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三等奖 39 石油大学 赵治平、兰静娟、陶林青、何锁乐、李友武、陈福田、张传良、张海滨 1995市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民用建筑设计) 一等奖 40 上海徐家汇地铁站工程项目 盛允伟、丁沂、朱悦明、徐亚媛、张如琪、李晓东 1995市第七届优秀工程 设计(市政公用工程设 计) 一等奖 41 国务院侨办办公大楼 赵治平、兰静娟、孔凡秀、罗文藻、徐晓东、王德荣、解英、刘文、宋培翘 1995市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民用建筑设计) 表扬奖 42 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 “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 赛 洪若荣、窦金山 1995首届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