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派遣和用工单位 承担责任_第1页
劳动派遣和用工单位 承担责任_第2页
劳动派遣和用工单位 承担责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 59 条: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 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 60 条: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 62 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 63 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第 64 条: 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 92 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 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 29 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 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 35 条 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劳动者 1000 元 以上 5000 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一) 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单位应承担的一般民事责任 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单位应承担的一般民事责任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双方当事 人所签订的劳动派遣协议,其性质属于民事合同。另一方面是源自于法律的规定,以弥补 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不足。 ,用工单位存在违反对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时就应对劳务派遣单位 承担民事责任。 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单位所应尽的法律义务,无论是法定还是约定,内容上基本都属 于财产性质。故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单位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性质上亦为财产方面的。因 此,就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单位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方式也主要有三种:一是继续履行, 即当用工单位没有按时履行财产给付义务时,用工单位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的民事责任;二 是强制履行,即当用工单位能够继续履行而不履行时,劳务派遣单位可在民事裁决后申请 强制履行;三是赔偿损失,即当用工单位违反对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而对劳务派遣单位造 成损失时,用工单位应当承担对劳务派遣单位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二) 用工单位对劳动者承担的雇主责任 以双重劳动关系学说得出的共同雇主理论为基础,该说认为不仅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 动者有劳动关系,而且用工单位也有劳动关系,即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都是被派遣劳 动者的雇主。劳务派遣单位基于劳动合同成为雇主,用工单位基于对被派遣劳动者的监督 管理权成为雇主。用工单位作为劳动者的雇主之一理应承担雇主责任。 当劳动者在劳务派遣过程中人身权益或财产权益受到损害时,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 位作为共同的雇主都应当承担雇主责任。我国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劳务派 遣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为什么要承担连带赔 偿责任 1 劳务派遣公司的现状:由于劳务派遣立法上诸多问题没有明文规定,在加上对“三性” 岗位定性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没有体现,导致现在的劳务派遣公司不但没 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2 虽然劳动合同法要求劳务派遣公司的注册资金 50 万元以上,但实际情况为不少劳务 派遣公司就是租个办公室,雇几名员工,再加上几台电脑就开展业务。实际注册资 金是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服务质量如何?是否能承担责任?只有出了事才 会知道。 3 现阶段不少用人单位工作岗位安排劳务派遣员工的行为属于非法派遣。 劳动合同法第 92 条单纯地规定了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但却未具体说明是采用补充连带责任还是一般连带责任。为此,对于双方需负共 同责任的事项,应当由双方向劳动者承担一般连带责任,对于应当由一方承担责 任的事项,应适用补充连带责任。 责任具体划分:1.劳务派遣中与财产关系相密切联系的则应分配给劳务派遣单位,如 社会保险、经济补偿、工资福利发放、职业培训等等。故当劳动者的这些权益受到侵害时, 劳动者首先应当要求劳务派遣单位承担雇主责任;在无法向劳务派遣单位主张雇主责任或 劳务派遣单位无力承担雇主责任时,劳动者方能要求用工单位承担补充连带责任。 2. 劳务派遣中与人身关系相密切联系的应分配给用工单位,如劳动保护、工作时间、 劳动卫生等。故当劳动者的这些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首先应当要求用工单位承担雇主 责任;在无法向用工单位主张雇主责任或用工单位无力承担雇主责任时,劳动者方能要求 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连带责任。 3.劳动者在劳务派遣过程中致使第三人人身权益或财产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我国的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已作明确规定,应由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 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三)行政责任 责令改正、罚款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 35 条: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劳动者 1000 元 以上 5000 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单位法律责 任的规定 第92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 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 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 一、行政责任 根据劳务派遣单位行政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其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分为两种: 1、对一般的违反本法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 责令改正。是一种补救性的行政责任,是对违法者消除违法状态、恢复合法状态的要求。 “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 :劳动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 2、对情节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处以罚款, 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罚款作为最常见的行政处罚之一,是一种典型的财产罚,指行政主体强制违法的行政 相对人承担金钱给付的处罚形式。 吊销营业执照是一种资格罚。资格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暂定或剥夺作 出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某种行为能力或资格的处罚措施。吊销营业执照是指剥夺行政相 对人的经营资格或者行为能力,行政相对人因此失去合法经营的资格,丧失相应的行为能 力。是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最常用、最严厉和最有效的手段。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劳务派遣单位的罚款应由其主管部门即劳动行政 部门或者人事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实施,而吊销营业执照,则应由该营业执照的颁发机关 实施。因此,吊销劳务派遣单位营业执照只能由企业登记部门,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 。 二、民事责任 “给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这是对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民事责任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连带责任的 有关规定,劳动派遣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的主体包括劳务派遣单位以及用工单位。 劳动派遣中“劳动关系“ 的实质与形式相分离,存在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与劳动 者三方,由一个完整的劳动关系割裂为两个残缺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派遣单位是有关 系没劳动,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是有劳动没关系。为防止出现被派遣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