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坤两篇写作艺术特色_第1页
周易乾坤两篇写作艺术特色_第2页
周易乾坤两篇写作艺术特色_第3页
周易乾坤两篇写作艺术特色_第4页
周易乾坤两篇写作艺术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易中乾坤两篇文章的写作艺术特色 张 毓 梁士強 主题词:周易乾坤篇 写作艺术特色 周易这本书很古老,既无前言,又无后记,开宗明 义的第一句就是一组符号逻辑语言: 乾下乾上,乾。 怎么样朗诵、呼读?它究竟想说点啥?符号逻辑语言, 明明是要讲哲理,却偏偏调动了以形象思维写作时、常用的 艺术手段象征、比喻、拟人、示现和对比等“语法修辞 学”所讲的艺术手法。而且,在全书 64 篇文章、450 个自然 段中、几乎无处不有,无处不用。 这一著书立说的写作艺术特色,真可为独树一帜!它, 犹如虎守杏林,想进去,很费劲。 我们研究周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开它那符号逻辑 语言的呼读方法只有这样呼读,才能把它那符号逻辑语 言岀示的意会与文字言传的内容接上茬、对上号,让人一看 就知道:周易64 篇文章所讲的、所揭示的,就是人类社 会生活中周期性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一部掌控自己命脉的 蓝本。但它这 64 篇文章、讲的 64 个问题,涉及的人和亊很 广。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不管您从事什么职业,也不管您 社会地位髙下、尊卑,为人谋亊处世,领家过日子,都应当 以永终知弊,掌控规律,把握自己,尽量别让自己走向自己 的反面。乾、坤两篇也不例外。但写作艺术却别开 生面,也是明明要讲哲理,却偏偏不用逻辑语言,而动用了 形象思维中常用的象征、比喻、拟人和对比等艺术手法提岀 问题、表现问题。例如: 乾篇中的“乾”。 “乾下乾上”是符号逻辑语言 呼读方法的说明词。其呼读方法是:乾为天,乾是天。下上 皆天。它以人定位,人抬头往上看,在目光所能达到的高度 之下的空间,呌天下;因人是头顶青天,脚踏大地。人体最 高的部位是头顶骨,呌天灵蓋,称“巅”,顶着天。所以, 天灵蓋以上的空间,就呌天上。天下天上,即宇宙空间 自然界的天,故命名为“乾”。乾,象征天(符号“”读 九,即“用九”),比喻为龙、君、君子;还象征男,还比 喻为刚、刚毅、雄健。 坤篇中的“坤”。 “坤下坤上”是符号逻辑语言 呼读方法的说明词。其呼读方法是:坤为地,坤是地。下上 皆地。仍以人定位,人体最低的部位是脚,脚亲地!所以, 脚以下的地方就呌地下;但人的头部有两个地方也呌天地 人的脑门称“天庭”,人的下巴呌“地额”。相面术语: “天庭饱满,地额方圆”,好福相啊!这就是说,地面以上, 下巴之下的空间就是地上。地下地上,就是人们所说的大地, 故命名为“坤”。坤,象征地(符号“”读六,即“用 六”),比喻为牝马、臣、大人;还象征女,还比喻为柔、 柔顺、至柔。 在乾篇中,乾象征天,比喻为龙、君、君子。物与人 在一起。拟人化的写作艺术手段,就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 並赋予它人的思维、感情和动作人格化。乾这篇文 章,除符号逻辑语言及呼读方法说明词之外,共 8 个自然段, 67 个字。正文初、二、三、四、五、上 6 个自然段,54 个字, 全是表现该亊物(龙)发展变化的六个阶段。六个阶段,都 是写龙的发展变化,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条龙、是怎样的 在发展、变化的吧!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现)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音,绢绢),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文章开始就写:看到的是一条潜伏着的龙,不知道它有 多大本领,谁也不敢用。接着,这条龙岀潜离隐来到了田野 上。海为龙世界,龙在陆地上怎么样发挥作用?最有利的作 为,就是去见见对自己有帮助的伟大人物。在他人的指导、 帮助下,这条龙就像人间的君子那样,爱岗敬业,勤奋实干, 还整天小心谨慎,警惕自己,很怕发生错误,产生危害。这 样,这条龙就具备了发挥更大作用的条件,所以,在渊中跃 跃欲试,等待时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 飞腾在宇宙空间的天上,就如同登上了“九五之尊”座位的 皇帝。这时,最有利的作为,就是访贤问能,助己成功,造 福人类,创造未来。这是人发挥才能、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期。 这种以龙喻人的拟人化艺术手段的运用,尤其是那些动 词的连用、动词的活用和奇巧的构思和比喻,就让人如临其 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其物。可这条龙还在变,但变来变 去,因不能唯变适所,与时俱进,最后就变成了一条“亢龙” 。 这就涉及到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亊物发展变化的适应 性。谚语说:“能大能小是条龙,光大不小是条虫”。因不 能随时随宜,唯变适所,就成了”亢龙”。 “上九,亢龙,有悔。” 亢是高亢、高傲,目空一切。 按照周易的呼读方法,应读为:处乾时,上九居乾 的最高、最上,也是最后、最末的极限。因它不能随时随宜, 与时俱进,就变成了一条高傲、过甚的龙。还要居决策者之 上,指挥一切,调动一切。用易传文言的话说,上九 是“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 也。”“象辞”对它的评议是:“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应当说,这篇文章首尾 呼应,对比鲜明,这就是发展的变化! 坤篇的坤,象征地,比喻为牝马、臣、大人。又是 人与物在一起。其写作艺术的表现手法,与乾篇略有不 同。如果说乾篇是描绘龙在该亊物发展变化的六个阶段、 是怎么样变成亢龙的?那么,坤篇在表现该亊物发展变 化的六个阶段时,却又多了一个内容人分六等初, 象征平民;二,象征官员;三,象征诸侯;四,象征宰相等; 五,象征皇帝;上,是其结果或结论。人在社会中生活,应 当恪守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完成任务,循序渐进。但在 写作时,却又用了许多巧妙的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而这 些象征和比喻,又带有人类社会生活中周期性演变的基本规 律。遵循其呼读方法,就来看看这六个阶段中的发展变化吧。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亊,无成有终。 六四,括嚢,无咎。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黃。 从“初六”到“六五”即从平民、官员、诸侯到朝 廷的宰相、重臣、近臣,直至皇帝。他们在大地上的活动, 都沿着、遵循着生活中的基本规律,勤奋工作,律己防毁, 步步前进。从“初六”到“上六”,人与龙,龙与人,又共 为一体。而且“上六”这条龙还不循其道龙入大海,才 如虎添翼!现在它跑到陆地的田野上来争斗,“秘本兵法” 三十六计擒贼擒王的论据就引用了:“龙战于野,其 道穷也”。 从乾、坤两篇所揭示的内容来讲,乾象征天, 比喻为龙、君、君子,还象征男等等;坤象征地,比喻为牝 马、臣、大人,还象征女等等。这就明确地告诉人们,活跃 在天地之间的人男、女,是构成人类社会中丰富多彩、 综合生活内容的两个要素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以及周易这本书本身所掲示的、人类社会生 活中周期性演变的基本规律掌控自己命脉的蓝本,也才 由此产生、而且贯穿 64 篇文章的全部。说乾、坤两 篇是周易一书的总纲,也不为夸大其词。因为其它 62 篇 文章的写作艺术特色、呼读方法、亊物发展变化的六个阶段、 以及象征、比喻、对比和隐喻故事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也处 处皆有。知道乾、坤两篇文章的写作艺术特色,也 就知道了纲举目张的特点与作用。 从乾、坤两篇文章的结构艺术来讲,这两篇文 章又是周易的作者所构思的、理想的、农耕社会结构的 家、国蓝图。乾篇中的乾,象征天,比喻为龙。龙之为 物,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其最大的本领就是:龙会乘时而 变化,如人得志纵横四海!从潜龙到现龙,从或跃于渊到飞 龙在天,这条龙便成了“九五”真龙天子,代天行事。坤 篇中的坤,象征地,比喻为牝马。生活在大地上的人,像平 民、官员、诸侯、宰相等,就如同牝马(母马)负重、执着、 健行那样,循其道而履行职责。“黄裳元吉”,是居天子之 位的皇帝。金黄色的滚龙袍,象征着黄土地的色泽古时, 谁占有了土地,谁就占有了天下。这些顺时合序、与时俱进、 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和谐、安宁、美好的 乐园之中农耕社会理想的结构蓝图即:乾吉贵无首, 坤利在永贞。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农耕社会、理想的结构蓝图的乐园 中,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飞翔在天上的龙,不因时而 变化;生活在大地上的物和人牝马虽负重执着健行,却 也会发生失蹄之误;生活在社会活动中的人,也同样会有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的时机错过之失。可 周易的作者在这里却以拟人、示现的艺术手法提出问题、 表现问题:说“上九,亢龙有悔”;“上六,龙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