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1页
渝中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2页
渝中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3页
渝中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4页
渝中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渝中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重庆市渝中区统计局 2010 年 2 月 5 日 为全面了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的发 展规模及布局,掌握 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 清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 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等。进一步完善国民经 济核算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科学制定“十二五” 发展规划, 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基础数据支持。国务院决定于 2008 年在全国 范围内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此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2008 年 12 月 31 日,时期资料为 2008 年度。普查对象是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 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2。普查 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 3、财务状况、生产经营 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主要生产设备、信息化和科技活动情 况等。 按照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在区 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各级普查 机构和七千多名普查工作者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渝中区经济普查 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并通过了市统计局组织 2 的质量抽查验收。根据市统计局审核反馈的数据,现将第一号公报 发布如下: 一、经济总量 根据重庆市经济普查年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渝 中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基础数据,市统计局对 2008 年各区县地区生 产总值(GDP)总量及结构进行了统一核算修订。根据市统计局反馈 数据显示,修订后 2008 年渝中区 GDP 总量 4079145 万元,比 2008 年市统计局对渝中区的初步核算数增加 817000 万元,增长 20.0%。 按二三产业划分:2008 年渝中区第二产业增加值 4为 198420 万元,比 2008 年初步核算数少 84888 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3880725 万元,比初步核算数多 901888 万元。修订后全区二、三产 业结构为 4.9:95.1,与初步核算数相比,二产业比重下降 3.8 个百 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 3.8 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内部,修订后的 金融业增加值为 1198454 万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 610674 万元, 占 GDP 比重提升到 29.4%,是各大门类行业中增加幅度最大的。 此外,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则比初步核算数减少。 2008 年二三产业内部结构详见表一。 表一:2008 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及行业构成 增 加 值 (万元) 比 重 (%) 地区生产总值(GDP) 4079145 100.0 第二产业 198420 4.9 工业 122058 3.0 建筑业 76362 1.9 第三产业 3880725 95.1 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85316 7.0 批发和零售业 949975 23.3 住宿和餐饮业 158679 3.9 金融业 1198454 29.4 房地产业 262667 6.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1747 2.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15498 5.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76749 1.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4807 1.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92114 4.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8662 0.5 教育 82005 2.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45278 3.6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18774 2.8 按行政区域划分:2008 年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区域增加值最多, 为 1550892 万元、占 GDP 比重为 38.0 %,其次,是朝天门街道 417294 万元、占 GDP 比重为 10.2%,大溪沟街道 344417 万元、占 GDP 比重 为 8.4%(详见表二)。解放碑 CBD 区域增加值 2061064 万元,占 GDP 比重为 50.4%。 表二:2008 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区域构成 增加值(万元) 比重(%) #第二产业(万元) 比重(%) #第三产业(万元) 比重(%) GDP 合计 4079145 100.0 198420 100.0 3880725 100.0 解放碑街道 1550892 38.0 35442 17.9 1515450 39.1 朝天门街道 417294 10.2 3072 1.5 414222 10.7 大溪沟街道 344417 8.4 39199 19.8 305218 7.9 大 坪街道 326253 8.0 10183 5.1 316070 8.1 两路口街道 311427 7.6 19686 9.9 291741 7.5 上清寺街道 274298 6.7 5137 2.6 269161 6.9 七星岗街道 218259 5.4 21872 11.0 196387 5.1 石油路街道 212125 5.2 14611 7.4 197514 5.1 菜园坝街道 150511 3.7 6447 3.2 144064 3.7 南纪门街道 130270 3.2 4200 2.2 126070 3.2 望龙门街道 84177 2.1 4184 2.1 79993 2.1 化龙桥街道 59222 1.5 34387 17.3 24835 0.6 二、单位及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 2008 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 10676 个,与 2004 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 3567 个,增长 50.2%。 4 产业活动单位 14192 个,增加 2941 个,增长 26.1%。个体经营户 35935 户,减少 3799 户,下降 9.6%(详见表三)。 表三: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单 位 数 (个) 比 重 (%) 一、法人单位 10676 100.0 企业法人 9476 88.8 机关、事业法人 574 5.4 社会团体法人 360 3.3 其他法人 266 2.5 二、产业活动单位 14192 100.0 第二产业 797 5.6 第三产业 13395 94.4 三、个体经营户 35935 100.0 第二产业 537 1.5 第三产业 35398 98.5 2008 年末,企业法人单位 9476 个,与 2004 年第一次经济普 查相比,增加 3695 个,增长 63.9%。内资企业法人 9244 个,占 97.6%。其中,国有企业法人 421 个,增加 26 个,增长 6.6%;集体 企业法人 296 个,减少 126 个,下降 29.9%;股份合作企业法人 155 个,减少 96 个,下降 38.3%;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2357 个, 增加 822 个,增长 53.6%;股份有限公司法人 385 个,增加 115 个, 增长 42.6%;私营企业法人 5197 个,增加 2589 个,增长 99.3%;港 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 109 个,增加 8 个,增长 8.0%;外商投资企业 法人 123 个,增加 53 个,增长 75.7%(详见表四)。 表四: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单 位 数 (个) 比 重 (%) 合 计 9476 100 内资企业 9244 97.6 国有企业 421 4.4 5 集体企业 296 3.1 股份合作企业 155 1.6 联营企业 13 0.1 国有联营企业 3 集体联营企业 4 其他联营企业 6 0.1 有限责任公司 2412 25.5 国有独资公司 55 0.6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357 24.9 股份有限公司 385 4.1 私营企业 5197 54.9 私营独资企业 986 10.4 私营合伙企业 330 3.5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3507 37.0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374 4.0 其他企业 365 3.9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09 1.2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30 0.3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5 0.1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69 0.7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5 0.1 外商投资企业 123 1.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47 0.3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6 0.1 外资企业 65 0.7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5 0.1 *数字四舍五入后小于 0.1,用 “”表示,下同。 按所在街道划分,法人单位数名列前 6 位的街道依次是解放 碑街道、两路口街道、上清寺街道、七星岗街道、大坪街道、朝天门 街道,占了全部单位总数的 78.5%。个体经营户较多的前 6 个街道 分别是朝天门街道、解放碑街道、菜园坝街道、大坪街道、南纪门 6 街道、望龙门街道,其中朝天门街道个体经营户最多,共 11509 户, 占全区 32.0%(详见表五) 。 表五: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按街道分布 法 人 单 位 数(个) 个 体 经 营 户 (户) 合 计 10676 35935 七星岗街道 951 2421 解放碑街道 2988 4841 两路口街道 1480 1555 上清寺街道 1336 1830 菜园坝街道 302 3339 南纪门街道 462 2532 望龙门街道 237 2448 朝天门街道 736 11509 大溪沟街道 682 884 大 坪街道 849 2923 化龙桥街道 90 344 石油路街道 514 1309 渝中区外 * 49 *根据重庆市经济普查实施方案 ,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法人单位注册地进行普查登 记,因此部分法人单位经营地在于渝中区外。 产业活动单位主要集中于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两个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 4924 个,占 34.7%,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 2706 个,占 19.1%。两者合计占 53.8%(详见表六)。 表六: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分布 产 业 活 动 单 位 数 (个) 比 重(%) 合 计 14192 100.0 采矿业 1 制造业 402 2.8 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0 0.3 建筑业 354 2.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97 3.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29 3.0 批发和零售业 4924 34.7 住宿和餐饮业 498 3.5 金融业 838 5.9 房地产业 1019 7.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706 19.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50 2.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7 0.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42 3.1 教育 281 2.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86 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54 1.8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14 6.4 个体经营户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共 27899 户,占个体经 营户总数的 77.6%。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居后 之,分别为 2890 户,占 8.0%和 2679 户,占 7.5%(详见表七)。 表七:个体经营户的行业分布 个 体 户 数(户) 比 重(%) 合 计 35935 100.0 工 业 480 1.3 建筑业 57 0.2 交通运输业 769 2.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 批发和零售业 27899 77.6 住宿和餐饮业 2679 7.5 房地产业 55 0.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48 1.0 教育业 37 0.10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187 0.5 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 2890 8.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20 1.5 三、从业人员情况 2008 年末,渝中区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8 数 5为 56.4 万人,与 2004 年第一经济 普查相比,增加 9.0 万人,增 长 19.0%。其中,单位从业人员 44.4 万人,增加 6.7 万人,增长 17.9%,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78.7%;个体经营人员 12.0 万人,占 21.3%。分行业看,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为 8.8 万人,减少 0.8 万 人,下降 8.7%。第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为 35.6 万人,增加 7.6 万人, 增长 27.0%。其中,单位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建筑 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重分别为 18.3%、16.8%、12.2%(详见表八)。 表八:单位从业人员行业分布 从 业 人 员 (万人) 比 重(%) 合 计 44.4 100.0 采矿业 制造业 0.9 2.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4 0.9 建筑业 7.5 16.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4 12.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1 2.5 批发和零售业 8.1 18.3 住宿和餐饮业 2.1 4.8 金融业 3.8 8.5 房地产业 3.4 7.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2 7.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4 3.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5 1.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8 1.9 教 育 1.3 2.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5 3.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 2.3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0 4.4 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分学历看,主要集中在高中、初中及以下 学历的人员,分别占 30.3%、25.3%。分技术职称看,主要集中在初 9 级技术职称,占 45.6%。分技术等级看,主要集中在高级工、中级 工,分别占 31.5%、52.4%(详见表九)。 表九:单位从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从 业 人 员 (万人) 比 重 (%) 一、从业人员合计 44.4 100.0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 1.1 2.4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8.0 18.0 具有大专学历人员 10.6 24.0 具有高中学历人员 13.4 30.3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11.3 25.3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8.7 100.0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1.4 15.5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3.3 38.9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人员 4.0 45.6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3.7 100.0 高级技师 0.2 4.4 技师 0.4 11.7 高级工 1.2 31.5 中级工 1.9 52.4 注释:注 1 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 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注 2 单位的划分:法人单位是指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