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6页)
编号:11928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56.1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5-01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函数
概念
第一
课时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高中数学,函数,概念,第一,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
- 内容简介:
-
函数的概念 一 教材分析 三 教学过程 二 教法 学法 四 效果评价 一 教材分析 在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中,变化无处不在,变化中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比如时间、温度、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都在悄悄地变化,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和预测未来。函数正是用来刻画这些变化规律的模型。这就是函数研究的价值所在。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就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就进入了数学”;托马斯所说的:“函数概念是近代数学思想之花”。 本届学生使用的是苏教版版的教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数量 位置的变化”与“第五章 一次函数”中已经涉及函数内容。根据学生以有的知识现状,学生很难理解“ y=1”这类常函数,而在高中,我们用集合的观点来刻画函数,就可以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 重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 :(1)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抽象的概念 (2)函数本质属性的理解,函数是用来研究一个变化过程 的数学模型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对函数这部分内容的惧怕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是 : (1)、知识目标: 要理解函数的本质属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概括出数学 概念的能力,也即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 兴趣 括出数学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探 究成功的乐趣; 二 教法 学法 在现代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 ,本节课我将采取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即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 ,让学生自行探索和研究的方法 俗话说 :教无定法 发展到成熟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争论和人为加工 ,所以要让学生用45分钟去自主发现 ,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这里就要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讲授为主 授人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也就是说 ,你送他一条鱼 ,只能供他一顿饭 ,今后可能没着落了 ,而教给他捕鱼的方法 ,他就有了生存的可能 . 在教学中 ,我们除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外 ,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为他们今后对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教是为了不教。”本节主要让学生 思考 听讲 记笔记, 体会怎样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实际问题 ,怎样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函数概念的方法 .。 三 教学过程 ( 1)回顾旧知 在初中 , 我们把函数刻画和描述成 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即如果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 ,有两个变量 x和 y,如果对于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每一个 存在惟一的 那么我们称 y是 称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 ?)(1 是函数吗问题一: ?2是同一函数吗与问题二: ( 2)设置悬念 程的设计意图 指导思想与原则 认知理论 设计意图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课“函数的概念”。 指导思想与原则 启发性教育原则 认知理论 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能会遇到下列问题 : (1)我国 人口随年份的变化 ,如 : 年 份 1949 1954 1959 1984 1989 1994 1999 人口数 (百万 ) 542 603 672 1035 1107 1177 1246 你根据这个表说出在这几年中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吗 ? 这是通过 1949 1999年我国人口 数据表 来体现 我国人口随年份的变化 而变化 . 若一物体下落 2s,你能求出它下落距离吗 ? 这是通过 代数表达式 来体现 :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如图 ,为某市一天 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 .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o 2 4 6 8 /0c T/h 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 ,下落的距离 y(m)与下落时间 x(s)之间近似 地满足关系式 y=(1)上午 6时的气温约是多少 ?全天的最高、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 ? (2)在什么时刻 ,气温为 00C? (3)在什么时段内 ,气温在 00 这是通过 图象 来表达 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 设计意图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三个例子,使学生们发现其中的共同点。 指导思想与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认知理论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辨证主义唯物观。 程的设计意图 指导思想与原则 认知理论 (1)每一个问题均涉及两个非空的数集 A,B. 例如 ,在第一个问题中 ,一个集合 即A=1949,1954,1959,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 另一个集合 百万人 )组成的 ,即B=542,603,672,705,807,909,975,1035,1107,1177,1246 (2)存在某种对应法则 ,对于集合 x, 唯一个元素 例如 ,在第一个问题中 ,x(年份 )取 1949,则 y(百万人 )取 542,这时 ,我们说“ 1949对应到 542”,或者说“输入 1949,输出 542”,简记为 5 4 21 9 4 9 1 2 4 61 9 9 91 1 7 71 9 9 41 1 0 71 9 8 91 0 3 51 9 8 49 7 51 9 7 99 0 91 9 7 48 0 71 9 6 97 0 51 9 6 46 7 21 9 5 96 0 31 9 5 45 4 21 9 4 9图 2头图”可以清楚地表示这种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具有“一个输入值对应到惟一的输出值”的特征 . 具有这种特征的对应称为“ 单值对应 ” ( 3)箭头图与单值对应 程的设计意图 指导思想与原则 认知理论 设计意图 总结以上三个例子的共同属性,为下面引入函数的概念做铺垫。 指导思想与原则 及时反馈与调节原则 认知理论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 一般地 ,设 A,空 的 数集 ,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 f,对于集合 一个 元数 x,在集合 一确定的 元素 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 的一个函数 (通常记为 y=f(x),xA. 其中 ,所有的输入值 叫做函数 y=f(x)的 定义域( 所有的输出值 叫做函数 y=f(x)的 值域 ( ( 1)函数的定义 数学文化 函数是一个转义词,在英文中原单词“ 最早是 1895年,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 代数学 一书中这样写到:“凡此变数函彼变数,则此为彼之变数。” 古语中“函”通“含”。 对于函数的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 1) 对于变量 每一个值 组成的集合 y=f(x)的定义域 . ( 2)对于变量 每一个值 组成的集合 y=f(x)的值域 . ( 3)变量 x与 对于 一个值 , 一 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 2)函数概念的分析 程的设计意图 指导思想与原则 认知理论 设计意图 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把握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三要素。 指导思想与原则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 性相结合的原则。 认知理论 认识要不断的深入和发展。 例 1:根据函数的定义 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 .,)2(;,0,2)1(2 这里解 : ( 1 ) 对于任意一个非零实数 x , x 惟一确定 , 所以当 0x 时 是函数 , 这个函数也可以表示为 )0(2)( ( 2 ) 考虑输入值为 4, 即当42 这里一个输入值与两个输出值对应 ( 不是单值对应 ), 所以)(2不是函数 例 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 1)()1( 11)()2( 解 : ( 1 ) 因为当 01 x 时 , 即 1x 时 , 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 当 01 x 时 , 即 1 1x 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 ,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 1| . ( 2 ) 因为 当01 即111义 ; 当01 即111 所以 这个 函数 的 定义域 是 且,1|. 例 3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 ()()2(;3,2,1,0,1,1)1()()1(22 ( 1 ) 函数 的 定义域 为 - 1 , 0 , 1 , 2 , 3 , 因为 ,511)1()1(2f 同理 , ,5)3(,2)2(,1)1(,2)0( 所以 这个函数 的 值域 为 1 , 2 , 5 . ( 2 ) 函数 的 定义域 是 R, 因为 ,11)1(2x. 所以 这个函数 的 值域 为 1| 程的设计意图 指导思想与原则 认知理论 设计意图 巩固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灵活的加以运用。 指导思想与原则 理解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认知理论 量变与质变的辨证主义观。 ( 6)课堂小节与作业布置 在这里我通常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我稍加归纳即可。 作业(略)分为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和开放性练习。基础性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双基,形成技能;提高性练习是为了提高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开放性练习是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设计这三组练习,也是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能体验到“跳摘果子”的成就感。 四 效果评价 我觉得本节课有这样两点成功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