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月考,答案_第1页
历史必修2月考,答案_第2页
历史必修2月考,答案_第3页
历史必修2月考,答案_第4页
历史必修2月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 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 要动力是 A农具的改进 B技术的提高 C小农经济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推动 2. 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C均有无而通万物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 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 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 C 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 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 费 4.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陕西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5.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 本原因是 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6.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 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 B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 C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 D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 7.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 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 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秦楚两地商业发达 A. B. C. D. 8.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 共有大小院落 123 座,房屋 1118 间,面积共 45000 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 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晋商做官发财 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9. 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丝做衣料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 A B C D 10. 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 B C D 11. 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A 丝 B 麻 C 棉 D 毛 12.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 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13.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 B C D 14.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 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15. 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农抑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16. 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其中 “先天不足”是指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 验 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和妥协性 17. 关于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 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促进了物价回升 刺激了生产的复苏 A B C D 18. 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19.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中国始终没有形统一的国内市 场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20.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自然经济民族工业 洋务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 B、 C、 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二题,共二题,4040 分分) ) 21.21.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耕地面积人口 明初8.5 亿亩6600 余万 清前期10 亿亩4.1 亿 材料二 (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自永禁机匠 叫歇碑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 ,不顾时势,安于现 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 定最后要在一场珠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 异的对联式悲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4 分) (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 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6 分)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经济发展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 (4 分) 22.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 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 1921 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 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 20 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 具有什么样的特点?(6 分) 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6 分) 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 20 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14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高一历史月考答案高一历史月考答案: 单选题:单选题: 1-5:ABACB 5-10:BABCC 11-15:BDDCC 16-20:BDDDA 材料题:材料题: 2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特点: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时势: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闭关锁国)政 策。 (3)影响: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2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近代民族企业多 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 19 世纪 60、70 年代,在 19 世纪 90 年代和 20 世纪初出现 了两个发展高潮。 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 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 动此伏彼起, “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使国货市场不断扩大,为其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 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状元实业家特殊的地位 和经历,尤其是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0 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