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概述(docx 107页)_第1页
现场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概述(docx 107页)_第2页
现场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概述(docx 107页)_第3页
现场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概述(docx 107页)_第4页
现场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概述(docx 10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KJ393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管理系统管理系统 1、概述、概述 1.1 系统功能概述系统功能概述 KJ393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软件:以 WINDOWS2000/XP/Vista 平台为运行环境, 采用 VC+开发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监控软件,数据库为 SQL Server2000/2003,不仅可以 GIS 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分布的地理信息,还可以采用动态图形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实时 位置,网络信息传输采用 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通过浏览器即可方便管 理、查询煤矿井下人员位置信息、实时轨迹和考勤信息。能实时完成煤矿井下矿用分站位 置的连续监测、信息采集和处理;存储各种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显示井下人员的具 体信息;准确查询当前井下作业人员最近位置和实时轨迹。 1.2 系统型号及含义系统型号及含义 KJ 393 1.3 防爆型式防爆型式 系统由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等型式的设备组成 1.4 环境环境要求要求 1.4.1 安装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 1530; b) 相对湿度 40%70%(25) ; 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 登记序号 c) 大气压力 80kPa106kPa; d) 温度变化率 小于10/h,且不得结露; e) 无甲烷、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的安全环境。 1.4.2 安装于井下的设备,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工作温度:040; b) 相对湿度:95%(25) ;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在具有甲烷混合物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 2、系统组成及主要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主要工作原理 2.1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 KJ393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主机、备用机各一台) 、打印机、 避雷器、KJ393J 信息传输接口、KJ393F 矿用分站、KJ393D 矿用读卡分站、 KJ393K 识别卡、KDW28-18 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和其它必要设备及系统软件组成。 系统各主要设备明细表见附录 A。系统组成框图见图 1。 图 1 系统组成框图 2.2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识别卡不断向外发送包含自身身份信息的无线射频信号,当识别卡进入矿用读卡分站 监测范围时,矿用读卡分站接收识别卡信息,然后矿用读卡分站通过通信线路将接收到的 识别卡信息传送给矿用分站,矿用分站再通过通过通信主线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信息传 输接口,信息传输接口最后将数据转发给监控主机。 当需要呼叫识别卡时,由监控主机将提示信息发送给指定到矿用分站,矿用分站再将 提示信息转发给矿用读卡分站,矿用读卡分站最后将提示信息发送给附近的识别卡。识别 卡接收到呼叫信息后,根据呼叫信息的内容点亮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向携带者发出提示。 呼叫的信息有四种:瓦斯爆炸、发生火灾、发生水灾、上井。在识别卡上红色发光二 极管长亮代表发生瓦斯爆炸,绿色二极管长亮代表发生火灾,红绿灯一起亮代表发生水灾 或者上井。 监控主机接收到的全部识别卡信息及时间信息将保存到计算机数据库。保存数据的时 间长度由用户决定 用户可以查阅计算机中所保存的识别卡信息,即相应的人员活动信息。 当计算机与某个矿用分站通讯发生障碍时,在读卡分站方式显示界面中会用红色字体 给出中断提示,当矿用分站和某个矿用读卡分站通讯发生障碍时,会用红色字体给出断线 提示。 3 3、系统主要功能、系统主要功能 3.1 监测监测 3.1.1 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等监测 功能。 3.1.2 系统具有识别携卡人员出/入巷道分支方向等功能。 3.1.3 系统能对乘坐电机车等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 3.1.4 系统应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 3.1.5 系统具有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 1 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 3.2 管理管理 3.2.1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总数及人员、出/入井时刻、下井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 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 查询等功能。 3.2.2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工作时间等显 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 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3.2.3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时刻、滞留时间等显 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3.2.4 系统具有特种作业人员等下井、进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工作时间显 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具有工作异常人员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及工作时间等显 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3.2.5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显示、打印、查询、异常报警等功能。 3.2.6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 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每月下井次数、下井时间、每天下井情况等显示、打印、 查询等功能。 3.2.7 系统具有按部门、地域、时间、分站、人员等分类查询、显示、打印等功能。 3.3 存储和查询存储和查询 3.3.1 系统具有存储功能,存储内容包括: a) 出/入井时刻; b) 出/入重点区域时刻; c) 出/入限制区域时刻; d) 进入矿用分站识别区域时刻; e) 出/入巷道分支时刻及方向; f) 超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g) 超时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h) 工作异常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i) 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 作地点等。 3.3.2 系统具有查询功能。查询类别如下: a) 按人员查询; b) 按时间查询; c) 按地域查询; d) 按识别区查询; e) 按超时报警查询; f) 按超员报警查询; g) 按限制区域报警查询; h) 按工作异常报警查询; i) 按人员分类查询; j) 按部门查询; k) 按工种查询等。 3.3.3 系统具有防止修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存储内容(参数设置及页面编辑除外)功 能。 3.3.4 系统具有数据备份功能。 3.3.5 矿用分站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当系统通信中断时,矿用分站存储识别卡卡号和时刻。 系统通信正常时,上传至计算机。 3.4 显示显示 3.4.1 系统具有汉字显示和提示功能。 3.4.2 系统具有列表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重点区域人员总数 及人员、超时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限制区域报警人员 总数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总数及人员等。 3.4.3 系统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巷道布置模拟图、人员位置及姓名、 超 时报警、超员报警、进入限制区域报警、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等。具有漫 游、总图加局部放大、分页显示等方式。 3.4.4 系统具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矿用分站、电源箱、电缆等设 备的设备名称、相对位置和运行状态(可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 。 3.5 打印打印 系统具有汉字报表、初始化参数召唤打印功能。打印内容包括: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 重点区域人员总数及人员、超时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报警总数及人员,限制区域报 警人员总数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总数及人员、领导干部每月下井总数及时 间统计等。 3.6 控制控制 3.6.1 报警消音:控制监控主机的报警声音 3.6.2 定员呼叫:呼叫指定的矿用分站和识别卡 3.6.3 全员呼叫:呼叫所有的矿用分站和识别卡 3.6.4 停止呼叫:取消指定矿用分站或者识别卡的呼叫 3.6.5 呼叫状态查询:查询当前矿用分站、识别卡的呼叫状态 3.7 人机对话人机对话 3.7.1 系统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图形编辑等。 3.7.2 系统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对参数设置等必须使用密码操作,并具有操作记录。 3.7.3 在任何显示模式下,均可直接进入所选的列表显示、模拟图显示、打印、参数设置、 页面编辑、查询等方式。 3.8 自诊断自诊断 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当系统中矿用分站、信息传输接口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 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 3.9 双机切换双机切换 系统主机具有手动双机切换功能。 3.10 备用电源备用电源 系统具有备用电源。 3.11 网络通信网络通信 系统具有网络接口、将有关信息上传至各级主管部门。 3.12 系统具有软件自监视功能。系统具有软件自监视功能。 系统能正确监视软件中各任务运行状态。 3.13 系统具有软件容错功能。系统具有软件容错功能。 当出现键盘操作错误,盘片读写错误或打印机没联机等故障时,有故障提示,且不 影响整个系统软件的运行。 3.14 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功能,对参数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等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功能,对参数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等 能周期地循环运行而不中断。能周期地循环运行而不中断。 系统能实时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信息,并根据要求能周期地循环运行而不中断。 4 4、系统主要技术、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指标 4.1 最大位移速度最大位移速度 携卡人员的最大位移速度不得小于 5m/s。 4.2 并发识别数量并发识别数量 并发识别数量:80 个识别卡。 4.3 漏读率漏读率 漏读率10-4 4。 4.4 最大传输距离:最大传输距离: a) 识别卡与矿用读卡分站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30m; b) 矿用分站至信息传输接口之间最大传输距离:10km; c) 矿用分站与矿用读卡分站之间最大传输距离:2 km; d) 信息传输接口至计算机之间最大传输距离:5m。 4.5 最大监控容量:最大监控容量: a) 系统允许接入的矿用分站数量:32; b) 矿用分站允许接入的矿用读卡分站数量:8; c) 识别卡数量:08000个。 4.6 巡检周期巡检周期 系统的巡检周期不大于30s。 4.7 传输误码率:误码率不大于传输误码率:误码率不大于 10-8。 4.8 存储时间:存储时间: a) 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进入识别区域 时刻、出/入巷道分支时刻及方向、超员、超时、工作异常、卡号、姓名、身份证号、 出生年月、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等记录应保存 3 个月 以上。当主机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 5min; b) 矿用分站存储数据时间应不小于2h。 4.9 画面响应时间画面响应时间 调整整幅画面 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2s,其余画面不大于 5s。 4.10 双机切换时间双机切换时间 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不大于 5min。 4.11 备用电源工作时间备用电源工作时间 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 2h。 4.12 识别卡电池工作时间识别卡电池工作时间 识别卡采用可充电电池,一次充满电后持续使用时间不小于 7d。 4. 13 远程供电距离远程供电距离 远程本安供电最大距离 2km。 5 5、软件系统安装、软件系统安装说明说明 5.1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和安装要求系统软件运行环境和安装要求 本软件对计算机硬件无特殊要求。原则上只要能正常安装使用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的计 算机均可以使用本系统。但本系统运行的速度会因硬件性能的差异有所差异。建议配置: 5.1.1 监控主机: CPU:PIV2.8G 或以上 内存:1G 或以上 硬盘:SCSI 高速硬盘 80G 或以上 显示器:显示模式 1024*768 或以上 打印机:各类支持 Windows 的打印机 5.2 系统的安装及操作说明系统的安装及操作说明 详见第二和第三部分。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 不得改变系统中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气参数、规格和型号。不得改变系统中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气参数、规格和型号。 只能与说明书中规定的设备连接使用,与其它设备连接使用时须经防爆检验。只能与说明书中规定的设备连接使用,与其它设备连接使用时须经防爆检验。 系统中产品应符合系统中产品应符合 GB 3836-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和和 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的相关规定,防爆产品应取得防爆合格证、安全标志的相关规定,防爆产品应取得防爆合格证、安全标志 证,防爆关联、配接产品应进行防爆关联审查和检验,取得防爆关联审查检验合格证明。证,防爆关联、配接产品应进行防爆关联审查和检验,取得防爆关联审查检验合格证明。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KJ393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 系统安装系统安装 1.1. 安装安装 SQLSQL ServerServer 20002000 或以上数据库或以上数据库 以下步骤以安装 SQL Server 2000 为例进行说明 1.1 安装安装 SQL Server2000 数据库数据库 1.1.1: 找到 PSQL2K_4IN1 文件夹,然后打开它,找到 AUTORUN.EXE 文件,双击 运行它,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安装 SQL Server 2000 简体中文个人版” ,进入如下界面 再点击“安装 SQL Server 2000 组件” ,进入如下界面 然后再点击“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进入如下界面 然后再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然后再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再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是”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再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再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然后再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在上面的界面中选择“使用本地系统帐户” ,如下图所示 然后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选中此处, 在上面的界面中选择“混合模式”并且在“空密码”前面打勾,如下图所示 然后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再点击“下一步” ,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确定” ,进入如下界面 再点击“确定” ,进入如下界面 此过程在安装 SQL 2000 的组件,可能需要花费一点时间,请耐心等待,经过一段时间之 后,会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确定”完成安装。 至此 SQL 2K 的整个安装过程完成。 1.2 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常见问题 1:安装时,出现“以前的某个程序安装已在安装计算机上创建挂起的文件 操作,运行安装程序之前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重启也无法解决,在“开始”- “运行”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 中找到 PendingFileRenameOperations 项目,并删除它。 常见问题 2:“无法创建.因为无法取得独占使用权”。关闭其他所有使用数据库的 连接,可能的情况下断开网线,重启 SQL 服务后重试。 最后,也可采取重新安装 SQL Server 的办法解决。 2.2. 启动启动 SQLSQL ServerServer 20002000 服务管理器服务管理器 2.1 启动方法启动方法 2.1.1在电脑的起动项中选择“所有程序” , “Microsoft SQL Server” “服务管理器” ,如下图所示 选中“服务管理器”以后,会进入如下界面 选中此处 此处就是你的 SQL Server 服务器名称,不同的电脑 服务器名称会不同 点击“开始/继续” ,起动 SQL Server 服务管理器,SQL Server 服务管理器起动以后 显示界面如下 3.3. 还原数据库还原数据库 3.1 还原数据库方法还原数据库方法 3.1.1 在电脑的起动项中选择“所有程序 “Microsoft 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 ,如下图所示 单击此处运行 SQL Server 服务管理器 开机自动运行 SQL 服务 选中企业管理器以后会进入如下界面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Microsoft SQL Server”前面的箭头将整个目录展开, 再单击”SQL Serve 组”前面的箭头,再单击“(local)(WindowsNT)“前面的箭头, 再单击”数据库“前面的箭头,界面显示如下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选择“数据库“,然后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如下下拉列表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选择所有任务,会弹出如下菜单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选择“还原数据库“,会弹出如下所示的界面 在还原为数据库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 KJ393,在还原后面的组选框中选择“从设 备“以后,界面显示如下 在此处将 master 修 改为 KJ393 在此处选中“从设备“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选择设备“按钮,会弹出如下对话框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会弹出如下所示的界面 单击此处“选择设备“ 在此处单击“添加“按 钮 选择好你所保存的数据库备份文件以后,单击“确定“按钮以后显示如下界面 再单击“确定“按钮界面显示如下 单击此处选择你所保存的数据库备份 文件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选项“,界面显示如下 单击此处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移至物理文件名下面的 E:KJ393_DATA 为存放 KJ393 数据 库文件的目录,该目录根据实际可进行更改,但在该目录一定要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开始对数据库开始还原,数据库还原完成后会弹出如下对 话框。 单击“确定“按钮整个数据库的还原工作就完成了。 4.4. 创建数据库用户和角色创建数据库用户和角色 4.1 创建方法创建方法 在电脑的起动项中选择“所有程序” , “Microsoft 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 ,如下图所示 选中企业管理器以后会进入如下界面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Microsoft SQL Server”前面的箭头将整个目录展开, 再单击”SQL Serve 组”前面的箭头,再单击“(local)(WindowsNT)“前面的箭头 界面显示如下 然后再单击“安全性“前面的三角箭头,界面展开如下所示 选中“登录“,然后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如下列表 选中“登录“,然后单击鼠标 右键 再单击“新建登录“,会弹出如下界面 在名称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 data,选中 SQL Sevver 身份验证,密码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 data, ,在数据库后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KJ393,这些内容输入以后界面显示如下 在此处数据 data 在此处选择 SQL Sevver 身份验证,密 码输入 data 在此处选择 KJ393 在上面的界面中单击“服务器角色“以后界面显示如下 在”System Administrators”前面的方框中打勾,界面显示如下 单击此处对服务器角色 进行设置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数据库访问“按钮,界面显示如下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在 KJ393 前面的方框中打勾,界面显示如下 单击“数据库访问“按钮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db_owner“前面的方框,选中“db_owner“以后界面 显示如下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确定“按钮,会弹出如下界面 单击“db_owner“前面的 方框, 在确认新密码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 data,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库用户和 角色的创建。 5.5. 安装安装 Mapx5.02.19Mapx5.02.19 软件软件 5.15.1 安装方法安装方法 5.1.1. 找到 Mapx5.02.1 文件夹,然后打开该文件夹,找到 SETUP.EXE 文件,双击运行该 软件,会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Install MapX”安装 MapX 软件,然后会进入如下界面 在此处输入 data 单击此处进行安装 单击“Next”按钮,然后会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Yes”按钮,然后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Next”按钮,然后会进入如下界面 再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再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此界面表明正在安装 MapX 软件,此过程可能花费一点时间请耐心等待。此过程完成之后 会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Yes”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此过程为安装过程,可能花费一些时间请耐心等待。安装过程中会弹出如下界面 请单击“确定”按钮,继续安装 再单击“确定”按钮,继续安装 安装完成之后会弹出如下界面 单击“Finish”完成整个 MapX 软件的安装 最后在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Exit”按钮退出安装。 6.6. 找到找到 Mapx5.02.19Mapx5.02.19 文件夹,双击打开该文件夹里面包含一个文件夹,双击打开该文件夹里面包含一个 crackcrack 文件夹,文件夹, 双击打开它,找到双击打开它,找到 Mapinfo+.exeMapinfo+.exe 文件,并将其复制,最后将其粘贴到文件,并将其复制,最后将其粘贴到 C:ProgramC:Program FilesMapInfoMapXFilesMapInfoMapX 5.05.0 目录下。目录下。 7.7. 在在 KJ393KJ393 应用程序中找到应用程序中找到 ocxocx 文件夹,双击打开它,找到注册控件文件夹,双击打开它,找到注册控件.bat.bat 文文 件,双击运行会弹出如下界面件,双击运行会弹出如下界面 过了一会之后上图所示的界面会自动消失了,至此运行 KJ393 所需要的所有软件都安装完 成了。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软件操作说明软件操作说明 1 1、功能简介、功能简介 1)主界面 系统主界面为矿区地图,并在其上显示矿用分站及其读取到的人数以及当前井下总人 数信息。 2)系统管理 主要进行系统操作和系统运行参数设置,在此模块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 软件中进行系统设置、图层管.理、设置区域限制人数、班次设置。 3)人员管理 主要进行用户信息的管理,包括:包括员工管理、特种人员管理、职务和级别设置、 工种设置、部门设置、监测爬车设置。 4)设置 主要进行系统运行参数设置,包括:分站参数设置、加载分站位置、加载子图信息、 设置读卡分站关联、设置人员轨迹 5)实时监控 监控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信息,包括:当日人员轨迹、井下情况实时控制、井下人 员区域分布表、井下人员部门人员位置表、当日下井人员名单、井下人员状态查询、按级 别显示当前状态。 6)控制 主要控制报警消音和对识别卡的呼叫,包括:报警消音、定员呼叫、全员呼叫、呼叫 停止、呼叫状态查询 7)查看 主要查看系统的一些设置信息和人员轨迹,包括:轨迹回放、读卡器信息、系统设 备布置图、子图 8)考勤统计 主要查看指定月份的考勤信息,包括:日考勤报表、月考勤报表、分级考勤查询。 9)查询 按类型查看井下作业人员的运行轨迹,包括:按人员查询、按时间查询、按地域查 询、按分站查询、超时报警查询、超员报警查询、限制区域报警查询、工作异常报警查询、 按部门查询、按工种查询、按级别查询、轨迹异常查询、超速异常查询、报警状态查询。 10) 打印 查看、打印井下作业人员的运行轨迹,包括:按人员查询、按时间查询、按地域查询、 按分站查询、超时报警查询、超员报警查询、限制区域报警查询、工作异常报警查询、按 部门查询、按工种查询、按级别查询、轨迹异常查询、超速异常查询、报警状态查询。 11) 日志查询 查询系统的操作日志和登录日志。 12) 帮助 查看 KJ393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软件的版本信息、注册信息以及帮助手册。 2 2、主界面、主界面 2.12.1 主界面主界面 运行软件以后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图 3-1 系统主界面 在系统主界面上通过双击某个分站可以查看到该分站读取到的实时人员信息,双击 “当前 井下总人数”可以查看到当前井下有哪些人员。 3 3、系统管理、系统管理 3.13.1 系统设置系统设置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自己的煤矿名字、 报警方式、报警机器、井下最大人数。 、使用方法:单击“系统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系 统设置”选项,弹出如下窗口 图 3.2 系统设置界面 图 3.2 中的内容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键盘手动填写相关信息。 3.23.2 图层管理图层管理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用户对子图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使用方法:单击“系统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图 层管理”选项,弹出如下窗口 图 3.3 子图管理界面 在图 3.3 中用户可以对子图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当用户单击“退出”按钮时,退 出子图管理回到程序主界面。 3.33.3 设置区域限制人数设置区域限制人数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设置普通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的人数上限, 当井下某个区域超过刚才设定的最大值时系统会发出报警声,提 醒用户某个区域人数超过规定值。 、使用方法:单击“系统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设 置区域限制人数”选项,弹出如下窗口 图 3.4 超员设置界面 在图 3.4 中用户根据自己煤矿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区域的人数,单击“确定”按 钮完成本次操作,单击“取消”按钮刚才的操作将被取消。 3.33.3 班次设置班次设置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设置班次的开始时间、煤矿的班次。 、使用方法:单击“系统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班 次设置”选项,弹出如下窗口 图 3.5 班次设置界面 在图 3.5 中设置班次的开始时间、班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次操作,单击 “取消”按钮刚才的操作将被取消。 4 4、人员管理、人员管理 4.14.1 员工管理员工管理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可以添加新员工、修改和删除员工基本信息。 、使用方法:单击“人员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员 工管理”选项,弹出如下窗口 图 3.6 员工管理界面 4.1.14.1.1 添加新员工基本信息添加新员工基本信息 在图 3.6 中单击“添加”按钮,弹出如图 2.1.1 对话框,便可以向数据库中添 加新的员工信息. 图 3.7 添加新员工界面 在图 3.7 所示的界面中,用户可以将所需要添加的员工的基本信息输入进去以后,单击 “确定”按钮就将刚才输入的员工基本信息添加到员工数据信息表中了。 (在添加员工信息 的时候,最好将员工号、姓名、职务、工种、部门这几项全填上,这样可以方便查询!其 他的一些信息可以不填)单击“取消”按钮,刚才输入的员工基本信息将不会保存到员工 数据信息表中。 4.1.24.1.2 修改员工基本信息修改员工基本信息 在图 3.6 所示的界面中,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员工(单击该员工所在的行该员 工即被选中) ,选中了一个员工后员工管理界面会如图 2.1.2.1 所示显示: 图 3.8 选择了一个员工后的管理界面 当选中了一个员工后,单击“修改”按钮就可以对员工的一些基本信息进行修改了., 员工基本信息的界面如图 3.9 所示: 所选中的员工 图 3.9 修改员工基本信息界面 在图 3.9 所示的界面中,输入所需要修改的员工的基本信息后,单击“确定”按钮后就 将员工的基本信息在员工数据表中修改过来了;单击“取消”按钮刚才说输入所要修改 的员工基本信息将不会在员工数据信息表中被修改。 4.1.34.1.3 删除员工基本信息删除员工基本信息 在图 36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一个员工(方法和 4.1.2 修改员工基本信息中选择员工的方法 一样)单击“删除”按钮后,所选中的员工就将从员工信息数据表中删除!这一操作请慎 用!在执行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你所选中的员工就是你要删除的员工!如果在这一步 中你不小心删错了员工那么该员工的基本信息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将被删除,在以后的查询 操作中都将查询不到任何该员工的相关信息! 4.1.44.1.4 添加卡关联添加卡关联 在图 3.6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没有设置卡号的员工(单击该员工所在的行该员工即被选中) , 然后点击 “添加卡关联” ,会弹出如图 3.10 所示的界面 图 3.10 在图 3.10 所示的界面中输入该员工的卡号和说明信息最后点击 “确定”按钮就 可以将该员工与识别卡关联在一起了。 4.24.2 识别卡管理识别卡管理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用户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某张识别卡与某个员工 是关联信息。此子模块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将某个员工和识别卡关 联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矿用读卡器能够方便的 读取与识别卡关联的员工的所有信息。这一功能非常重要,如果 用户没有将某张识别卡和某个员工关联在一起那么我们的矿用读 卡器、矿用分站都将无法读取该员工的任何信息,在我们的软件 中反应出来的情况就是查询不到该员工的任何位置信息、考勤信 息。 、使用方法:单击“人员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识 别卡设置”选项,弹出如下图 3.11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1 识别卡设置界面 4.2.14.2.1 添加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添加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 在图 3.11 所示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弹出如图 3.12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2 添加识别卡与员工关联界面 在添加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信息之前,用户在此之前必须将员工的基本信息添 加到员工基本信息表中(也即要先执行步骤 4.1.1 的操作) ,如果用户没有将 员工的基本信息添加到员工信息表中那么用户就无法将某张识别卡与员工关联 在一起。 在图 3.12 所示的界面中,在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关联的员工(双击 该员工所在的行该员工即被选中) ,然后在左边卡号后面的编辑框中输入与该员 工关联的识别卡的卡号,在说明后面的编辑框中输入需要解释说明的文字信息 (说明后面的编辑框中也可以不添内容),单击“确定”按钮便可以将某个员工 此处为没有将员工号与识 别卡卡号关联的员工名单 和指定的识别卡关联在一起;单击“取消”按钮不会将某个员工和识别卡关联 在一起。 4.2.24.2.2 修改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修改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 在图 3.11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修改的识别卡(单击该识别卡所在的行该识别卡即 被选中) ,然后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 3.13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3 修改识别卡信息界面 在图 3.13 所示的界面中,在卡号后面的编辑框中修改领用人的名字,在说明 后面的编辑框中修改说明性文字,单击“确定”按钮便可以将新的识别卡信 息保存到识别卡信息表中;单击“取消”按钮之前输入的信息不会保存到识 别卡信息表中。 4.2.34.2.3 删除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删除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 在图 3.11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删除的识别卡(单击该识别卡所在的行该识别卡 即被选中) ,然后单击“删除”按钮与该识别卡与员工关联的信息就将被删除。这一 操作请慎用!在执行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你所选中的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信息 就是你要删除的数据!如果在这一步中你不小心删错了该识别卡与某个员工的关联 信息的话,那么在以后的查询操作中都将查询不到任何该该识别卡与员工的关联信 息! 4.34.3 职务和级别设置职务和级别设置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可以对职务的级别名称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 作。 、使用方法:单击“人员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职 务和级别设置”选项,弹出如图 3.14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4 职务和级别设置界面 4.3.14.3.1 添加新的职务和级别添加新的职务和级别 在图 3.14 所示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弹出如图 3.15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5 在图 3.15 所示的界面中输入了职务名称和职务级别以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将刚 才输入的职务名称和职务级别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单击“取消”按钮刚才所输入的职务 名称和职务级别信息将不会被保存到数据库中。 4.3.24.3.2 修改某个职务和级别修改某个职务和级别 在图 3.14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一个职务(方法和 4.1.2 中修改员工基本信息的操作 一样)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 3.16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6 修改职务信息界面 在图 3.16 所示的界面中,在职务级别后面的下拉列表中选中相关的职务级别以后, 单击“确定”按钮以后就可以修改以后的职务级别在数据库中更新到刚才的设置;单击 “取消”按钮刚才选择的职务级别信息将不会在数据库中更新。 4.3.34.3.3 删除某个职务和级别删除某个职务和级别 在图 3.14 所示的界面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职务单击该职务所在的行该职务就被 选中,然后单击“删除”按钮该职务就将从数据库中删除!这一操作请慎用!如果一定要 删除某个职务的话请先确认下你所选中的职务就是你要删除的数据,如果不是的话就不要 单击“删除”按钮了! 4.44.4 工种管理工种管理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可以对相关的工种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使用方法:单击“人员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工 种设置”选项,弹出如图 3.17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7 工种设置界面 4.4.14.4.1 添加新工种添加新工种 在图 3.17 所示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弹出如图 3.18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8 添加新的工种界面 在图 3.18 所示的界面中,在工种名称和工种说明后面的编辑框中输入相关的工种信息 以后单击“确定”按钮刚才所输入的工种信息就添加到工种信息表中了,单击“取消”按 钮刚才所输入的工种信息将不会保存到工种信息表中。 4.4.24.4.2 修改相关工种信息修改相关工种信息 在图 3.17 所示的界面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个职务进行修改。单击所要修改的职务所在 的行该职务就被选中了,然后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 3.19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19 修改工种信息界面 图 3.19 所示的界面中,在工种说明后面的编辑框中输入相关的工种说明信息 后, 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刚才输入的工种说明信息更新到工种信息表中了;单击“取消” 按钮之前输入的工种说明信息将不会保存到工种信息表中。 4.4.34.4.3 删除相关工种信息删除相关工种信息 在图 3.17 所示的界面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删除的一个工种,操作方法如下:单 击需要删除的工种所在的行该工种即被选中。然后单击“删除”按钮该工种就将从工种信 息表中删除掉。这一操作请慎用!如果一定要删除某个工种的话请先确认下你所选中的工 种就是你要删除的数据,如果不是的话就不要单击“删除”按钮了! 4.54.5 部门管理部门管理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可以对相关的部门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使用方法:单击“人员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部门设 置”选项,弹出如图 3.20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0 部门设置界面 4.5.14.5.1 添加新部门添加新部门 在图 3.20 所示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弹出如图 3.21 所示的对话框: 、 图 3.21 添加新部门界面 在图 3.21 所示的界面中,在部门说明后面的编辑框中输入需要添加的部门的名称,在 部门说明后面的编辑框中输入说明信息以后单击“确定”按钮以后就将刚才输入的部门信 息添加到部门信息表中了;单击“取消”按钮刚才输入的部门信息不会保存到部门信息表 中。 4.5.24.5.2 修改相关部门的信息修改相关部门的信息 在图 3.20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修改的部门(单击需要修改的部门所在的行该部门 即被选中) ,然后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 3.22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2 修改部门信息界面 4.5.34.5.3 删除某个部门删除某个部门 在图 3.20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删除的部门(单击该部门所在的行该部门即被选中) ,然后单击“删除”按钮,该部门就会从部门信息表中删除了。这一操作请慎用!如果一 定要删除某个部门的话请先确认下你所选中的部门就是你要删除的数据,如果不是的话就 不要单击“删除”按钮了! 4.64.6 特种人员管理特种人员管理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可以添加新的特种人员、修改和删除特种人员的基 本信息。 、使用方法:单击“人员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特 种人员管理”选项,弹出如图 3.23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3 特种人员管理界面 4.6.14.6.1 添加新的特种人员添加新的特种人员 在图 3.23 所示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弹出如图 3.24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4 添加新的特种人员界面 在图 3.24 所示的界面中,根据实际情况,在上面的编辑框中输入对应的相关信息后, 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将刚才输入的特种人员信息添加到特种人员信息表中;单击“退 出”按钮刚才输入的信息将不会添加到特种人员信息表中。 4.6.24.6.2 修改相关特种人员信息修改相关特种人员信息 在图 3.23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修改的特种人员信息(单击该特种人员所在的行该 特种人员即被选中) ,然后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 3.25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5 特种人员信息修改界面 在图 3.25 所示的界面中,根据实际情况,在可编辑的编辑框中输入相关的信息后,单击 “确定”按钮即可将刚才输入的信息更新到特种人员信息表中;单击“退出”按钮刚才 输入的相关信息不会更新保存到特种人员信息表中。 4.6.34.6.3 删除相关特种人员信息删除相关特种人员信息 在图 3.23 所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删除的特种人员(单击该特种人员所在的行该特 种人员即被选中) ,然后单击“删除”按钮,该特种人员的相关信息就会从部门信息表中删 除了。这一操作请慎用!如果一定要删除某个特种人员的话请先确认下你所选中的特种人 员就是你要删除的数据,如果不是的话就不要单击“删除”按钮了! 4.64.6 监测爬车管理监测爬车管理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可以添加新的监测爬车、修改和删除监测爬车的基 本信息。 、使用方法:单击“人员管理”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监 测爬车管理”选项,弹出如图 3.26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6 监测爬车管理界面 4.7.14.7.1 添加新的监测爬车添加新的监测爬车 在图 3.26 所示的界面中,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图 3.27 所示对话框 图 3.27 监测爬车添加界面 在图 3.27 所示的界面中,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编辑框中输入对应的信息后,单击 “确定”按钮,就可以将刚才输入的信息保存到监测爬车信息表中;单击“取消”按钮刚 才输入的信息将不会保存到监测爬车信息表中 4.7.24.7.2 修改相关爬车信息修改相关爬车信息 在图 3.26 中,选择需要修改的爬车(单击该爬车所在的行该爬车就被选中) ,然后单击 “修改”按钮,弹出如下图 3.28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8 修改爬车信息界面 在图 3.28 所示的界面中,在时间后面的编辑框中,输入两个读卡器之间的时间差, 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将相关爬车的信息更新保存到监测爬车信息表中;单击“取消” 按钮不会将刚才输入的信息保存到监测爬车信息表中。 4.7.34.7.3 删除相关爬车信息删除相关爬车信息 在图 3.26 所示的见面中,选择修要删除的爬车(单击该爬车所在的行该爬车即被选中) ,然后单击“删除”按钮,该爬车的相关信息就会从监测爬车信息表中删除了。这一操作 请慎用!如果一定要删除某个特种人员的话请先确认下你所选中的特种人员就是你要删除 的数据,如果不是的话就不要单击“删除”按钮! 5 5、设置、设置 5.15.1 分站参数设置分站参数设置 、功能介绍:此模块分为左右两个部分。I、左边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 一个未用的分站添加到已用分站中去;也可以将一个已用分站删 除掉,这个删除的分站我们就可以在未用分站中找到它了。当我 们添加/删除了一个分站以后与它关联的矿用读卡器也被添加、删 除了。II、右边部分不仅可以设置 KJ393 矿用分站的安装位置、 分站类型,而且还可以设置相应的读卡器的安装地点、类型、所 属区域,控制读卡器的启停信息、联网信息和相关的子图信息。 、使用方法:单击“设置”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分站参 数设置”选项,弹出如下图 3.29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29 分站参数设置界面 在图 3.29 所示的界面中,当用户需要向已用分站中添加一个未用分站时,首先需要在 未用分站的下拉列表中单击选中需要添加的分站,然后单击“添加”按钮该分站就会在未 用分站的列表中消失了而会在已用分站中显示,这样就完成了添加操作。同样的道理,当 用户需要将一个分站中删除时,用户首先需要在已用分站的下拉列表中单击选中需要删除 的分站,然后单击“删除”按钮该分站就会从已用分站的列表中消失了而会在未用分站的 列表中显示,这样就完成了删除操作。当用户需要对一个已用分站进行设置时,首先在已 用分站的下拉列表中单击选择需要设置的分站,这样在如图 3.30 所示的界面的右上边部分 就可以设置该分站的安装地点和类型了;如果还需要对该分站关联的读卡器进行设置,用 户可以在该分站下面的下拉列表中单击该读卡器,然后用户就可以设置该关联读卡器的安 装地点、所属区域、类型、启停信息、位置信息、联网信息了。设置好的界面如下图 3.30 所示: 图 3.30 设置好了的分站参数界面 当用户输入好了需要修改的信息以后,单击“应用”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 将刚才设置的信息保存更新到参数信息表中去了;单击“取消”按钮刚才输入的信息将不 会保存到参数信息表中去。当分站、矿用读卡分站的信息设置好了以后,我们可以在系统 主界面中单击 “读卡器方式显示”按钮查看相应的矿用分站、矿用读卡分站信息。如图 3.31 所示 图 3.31 读卡分站方式显示主界面 5.25.2 加载分站位置加载分站位置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设置将哪些分站显示在主界面上。 、使用方法:单击“设置”主菜单,然后在其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加载分 站位置”选项,弹出如图 3.32 所示的对话框: 图 3.32 加载分站位置信息 在图 3.32 所示的界面中,某个分站前面的方框中有个“”代表该分站可以显示在主 界面中,单击一下方框,它里面的“”就会消失代表不允许该分站出现在主界面中。 单击“确定”按钮刚才的设置就会保存起来了,主界面中出现的分站信息就会更新。单 击“取消”按钮不会保存之前的任何操作,回到系统主界面。 5.35.3 加载子图信息加载子图信息 、功能介绍:在此子模块中设置子图的显示/隐藏。 、使用方法:单击“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