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_第1页
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_第2页
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_第3页
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_第4页
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定学生群体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的特征与心理扶贫 摘要: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大学生 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 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贫困生进行的心理测 试,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总结出三类心理贫困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并探索寻求 “心理扶贫”的方法。 关键字:关键字:贫困生,心理,心理扶贫 所谓高校贫困生事指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获得家庭和社会基本经济保障的 高校大学生。一是上学时负担不了学校所规定缴纳的各项费用;二是上学后缺 乏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二者有其一者,则为贫困生;二者皆具有为特 困生。 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大学生资 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 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界定贫困大学生并没有全国统 一的标准,这不仅与家庭的收入状况有关,也与高校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高低有关。 通常来说如果学生的家庭完全不能从经济上支持其完成大学学业,则大致属于贫 困生范围。一般认为目前贫困生约占在校大学生 10 %15 %左右。贫困大学生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 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心 理贫困。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潘玉腾认为:所谓心理贫困,指的是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 性变化。 通过与外语系的部分贫困生聊天谈话以及 71 名学生参加的心理调查问卷结 果分析,我们总结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方式,并找 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缓解“心理贫困”的“扶贫”方法: (一)经济压力(一)经济压力。众所周知,贫困生的经济条件差,生活压力大,索面的环 境压力和诱惑与一般学生相同,但不具备后者的经济条件。在调查中有多达 21%的 学生一直在为家庭生计发愁。因此,他们有些人会在心理上感到自己与真正的 大学生活格格不入,会对现实自我感到不满意,总是想尝试改变自己,使自己 能够适应大学生活,但努力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不一定成功。面对现实, 他们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愧对父母,心理上产生内疚感,无助感和冷落感。 这种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就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甚至影响他们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根据全国贫困生调查显示:30%的贫困学 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 32.7%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 各方面的资助。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 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大学生中不时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这无疑给 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贫困生消费障碍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高校许多贫困生都不能正常的物质消费,即使有些消费是生活必需品。这是 造成贫困生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我贫困,所以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 消费,我要穿最简单的,吃最便宜的” ,久而久之,许多贫困生自卑自闭的心理 相应而生,很多人因为这样的经济贫困,造成心理贫困。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利用空余的时间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兼职工作,这里所说的兼职 必须是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进行的。如今很多学校都给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 的岗位,这类岗位相对会兼顾到学生的课程和学业,让贫困生在通过劳动补助 生活的同时,更能锻炼到实践能力,而且通过兼职更能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人 有更多交流,从而有助于缓解心理上的闭塞。根据与部分调查学生的谈话中了 解到,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同参加勤工助学或者进行兼职后,人变得比以前外向, 开朗了,生活压力也有适当的减轻。 此外,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金额也不断增加,在一定 程度上也有利于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对于贫困生来说,努力学习,提高成 绩,争取获得各类奖学金,对他们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二)学业压力。(二)学业压力。不少贫困生多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 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乡村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 课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素质教育在这 些学校中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导致的学生一些人文素养,综合素质跟不上。或 是某些科目由于基础原因比班上同学差很多,有些学生就渐渐产生一种自卑感, 甚至是自暴自弃。 还有部分贫困生为了补贴家用、改善生活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打工上面,甚 至不惜逃课,拖拉作业等,最终影响到正常的学习。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 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但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 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影响。在协调学习与打工的关系时,他们 往往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躁烦闷的情绪,有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贫困生尽管生活贫困,但不少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入高校以后, 学习变成了由个人自己管理的“主动自由型” ,由于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 适应,他们原有自尊和自信的佼佼者地位已荡然无存,他们理想中浪漫的大学 生活变成了超越中学学习压力的严峻挑战。大多数贫困生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 为了不辜负父母、老师、亲朋期望,往往坚持“三点一线”的大学生活。单调 的生活方式,紧张的学习压力,和不甘示弱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心理上的烦 躁、抑郁、失落和焦虑,甚至出现“考期应急”心理。即在考试期间表现出不 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消化不良、睡觉失眠、免疫机能下降及思想不集中等现 象。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老师要通过鼓励、谈心、额外辅导等多种方式。首先让贫困生 树立学习的信心。信心是成功之源。只有在建立了肯定能学有所得的信心才能 让学生能坚持学习,努力学习。一些成绩不佳的贫困生往往性格内向,缺乏信 心,他们渴望师长的鼓励和认同,如果师长能更多的给予鼓励,不仅有利于他 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更有利于缓解他们的自卑感、减轻他们的压力。 其次,学生学习成绩差,除了极少数先天智力低下外,更多的是非智力因 素的影响。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习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而学习潜力的发 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否得到培养和发掘。充分注意让贫 困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上课时老师要注意积极创设一种和谐、宽 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并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其中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注,上课可以多给予他们回 答问题,参与课堂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多给予他们肯定的回应 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自己的努力有回报,这有利于调动他们的 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学习方法是否正确,通过与学生交流,帮 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基础特别薄弱的 学生,老师还应该给予一定额外的辅导,帮他们弥补之前的不足,使他们能跟 进之后的学习。 此外,家长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做出正确的引导,给予更多的关怀,这对贫困生在学业方面的心理压力的缓解 是极其重要的。 最后,学生本身也要协调好学习和勤工助学的关系。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 习,哪怕是贫困生也不能因为打工而影响到学业。师长对于学生找兼职应该给 予更多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合理分配好时间。 (三)人际交往压力。(三)人际交往压力。大多数的贫困生都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 甚至出现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他们对同学和集体缺乏认同感,没有归属感, 经常感到孤独。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部分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或者自卑心理重,缺乏自信,同样 不敢主送与人交流,主观的失去了在实践中成长的机会。79%的参加心理调查 的学生都认为贫困生相对沉默寡言,不主动与人交流。 2、经济拮据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或是因为经济状况的 不同影响到了与其他学生的正常交往。比如有时候宿舍学生轮流请客吃饭,但 是贫困生因为经济拮据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请客。这样他们往往就选择不参加 这类集体活动,这在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3、一部分不能正确对待经济上的困难,为了追求所谓的平等,拒绝同学好 意的经济资助。参加心理调查的问卷的学生中就有 4%的学生承认不敢,甚至在 私下也不敢承认或泄露自己贫寒的出生。用扭曲的自尊来掩饰因贫穷而带来的 自卑心理往往反而导致他们过于敏感,与人交往中易走极端,进而影响人际关 系的和谐。或者打肿脸充胖子,在同学面前装大方,最终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学 习生活。比如有的学生宁可用交学费的钱去请客,最终自己拖欠学费,影响毕 业。还有的学生为了钱甚至可能走上偷窃抢劫犯罪的道路。 4、另外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因为本身个性原因导致敏感,多疑,沉默寡言, 自我封闭,痛苦孤独者,他们在交往中常感到不被人接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把自己封闭起来,独来独往,甚至把师生的关心、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嘲弄怜 悯、充满敌意。他们往往会持逆反心理常用不平衡的心理面对一切,在交往中 不能善待自己,包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情感,有挫伤本人的自 尊心,形成人际危机,乃至暴力事件。校园暴力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大学校 园内发生贫困生暴力犯罪案件,尤为瞩目。2004 年云南大学“2.13”特大杀人 案的马加爵就是一个因为贫困导致心理变态的案例。我们能看出来这位农村大 学生的严重自卑和敏感的心理,他所表现出来的孤僻、封闭、敏感等是一个比 较典型的贫困大学生的心态。社交能力差是他不能融入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 必要条件。因为这一点,才造成了他与同学的隔阂。其实别的同学并没有讥笑 他贫穷的意思,连本人也不认为这几个同学是在讥笑他的贫穷。但他的过分敏 感,内心的自卑,由自卑而反弹形成异常的自尊。马加爵的行为在贫困生中是 非典型的,但这个极端的个案暴露出来的高校贫困生心理的自卑、抑郁和焦虑 是比较普遍的。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及时的利用观察法、问卷法、座谈法等方 式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也要及时 反馈心理问题严重的一些学生的情况,建立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数据库和贫困生 信息库。辅导员和班主任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加强关注,给予他们更多 的关怀,多与他们主动沟通交流,逐渐使他们打开心扉,建立起信任感,建立 起自信心。 第二,鼓励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先学会和师长沟通,学会倾诉。当然这一 前提是学生家长也必须能积极配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在这类学生能够感 受到关怀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也就能结冻自己冰封的心灵,愿意与人沟通,交 往。 第三,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他/她的室友、同学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室友和同学们应该学会体谅,学会宽容,言行上注意不要伤害这些敏感 的同学,更多主动地与他们交流谈心、邀请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经济上适当给 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怀和重视。 第四,对于调查发现的心理有较严重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加强关注,心理 老师要多加专业辅导,找出问题源头,给予专业的正确引导。而班主任和辅导 员老师应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