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导学案_第1页
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导学案_第2页
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学案 41: : 事物都是一分事物都是一分为为二的二的 课前自主复习 一、基一、基础础知知识识回回顾顾:回扣:回扣课课本,夯本,夯实实基基础础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 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 。 (1)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 “ ” 。 (2)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 “ ” 。 2正确理解、全面把握矛盾的含义应注意两点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 的。 (2)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也指 存在的这种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 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 有矛盾。 4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 为转移。 3方法论要求 (1)要承认矛盾的 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 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2)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 ,防止片面性。 二、判断分析:易二、判断分析:易错错点提醒,走出点提醒,走出误误区区 ( )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 )2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 )3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 )5 “对立”就是斗争性,是相对的。 “统一”是同一性,是绝对的。 ( )6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三、探究分析三、探究分析 (2011高考江苏卷)2011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 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 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 民面前。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 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 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迎机遇和挑战等。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课堂检测课课堂演堂演练练,直,直击击高考高考 1(06 广东)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 。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2(09 江苏卷) “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 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B C D 3 (09 广东)下列选项蕴涵了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A B C D 4 (10 福建卷)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 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 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5(11 江苏)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 含哲理相近的是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6(11 高考天津卷)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 “阴阳图” ,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一分为二的观点而皇之 绝对同一的观点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 B. C. D. 题号123456 答案 课后练习 1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2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事物具有两面性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A B C D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矛盾统一性思想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疱丁解牛,游刃有余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 “自己是对方的对方” ,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 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远得看不见彼此的脸 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5沙尘暴的危害虽然甚多,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澳洲的赤色沙暴中所夹带来的大量铁质是南极海 浮游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浮游植物又可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危害。这说明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又相互贯通 事物自身的矛盾无法解决 A B C D 6 “通过人肉搜索曝光现实社会中涉嫌违法违纪或不道德的人和事,一方面,为公民行使监督权 和批评权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而另一方面,原本善意的维持道德公正的行为在虚拟环境下也可能 演变为网络暴力,成为侵害公民权益的行为。 ”这一看法体现了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的过程 A B C D 7英国卫报发表社论称,美国和中国当前的争吵厮打有一定的限度, “双方都在重新绘制自己的红 线,而且想越过对方的红线。但是,当到了某一点时,国家利益就会发话了,双方都必须打住,到 此为止吧。这对暴躁的双胞胎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在失去对方的情况下生活下去。 ”这体现的哲学 道理有 中美之间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中美之间的争吵体现了矛盾的斗争 性 中美之间的争吵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 所制约 A B C D 8聪明的人在生活中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说明 选择与放弃是一回事 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选择与放弃相反相成 对立与统一构成矛盾的双方 A B C D 9著名的维纳斯像因为残缺了双臂而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反过来,正是因为维纳斯失去了双臂, 才奏响了对那双手的姿态进行各种想象的梦幻曲。这表明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 10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 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 的白云。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1 (2013全国)2013全国)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 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 80 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 均每天游客量逾 4000 人次,最多时约 7000 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 3000 人次以内。大量游 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 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14 分) 学案学案 41: : 事物都是一分事物都是一分为为二的二的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探究分析 解析:要注意答题角度“唯物辩证法”,防止答非所问。分析“包容性发展”体现的哲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 统一。 答案: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 2011级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哲学常识第三课导学案 班别:班别: 姓名:姓名: 号数:号数: 一轮复习 第 5 页 本案主编: 一轮复习 第 6 页 本案主编: 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课堂检测:1-6 ABDCD B 课后练习:1-5 CCADA 6-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