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澄城县红薯高效栽培及淀粉加工基地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一、基地名称:澄城县红薯高效栽培及淀粉加工基地 实施单位:澄城县农牧局 建设地点:澄城县罗家洼乡和家尚村 负 责 人:李 少 锋 二、实施单位及示范基地现状 澄城县农牧局是澄城县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职能部门,主 管全县农业、畜牧业、果业、设施农业及农村经营管理等项工作。 农牧局下设八个业务单位,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300余人,其中 取得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170人,大中专人数 占到80%以上。 澄城县农技中心隶属农牧局管理,主要承担着全县种植业 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化验设备齐全, 服务体系健全。 澄城县属红薯适产区,栽培历史悠久,群众有种植红薯的传 统习惯,全县常年红薯栽培面积5万亩以上,特别是县北部7乡镇, 栽培面积达到4万亩。 2002年,澄城县农民刘尚民筹措资金20余万元,在罗家洼乡 和家尚村筹备建立了红薯淀粉加工厂。厂区占地30亩,现有厂房 两座,库房一座,红薯淀粉加工设备一套。每天可加工鲜薯100 吨(每小时加工鲜薯5吨,每天按20小时计),年加工有效时间为 70天(从当年10月到12月10日),可加工鲜薯7000吨,加工淀粉 2 1400吨。 2003年,该厂与周边360户农户签订了红薯栽培收购合同。 按照合同签约条款,加工厂向农户免费提供优质红薯苗390万株, 辐射带动罗家洼乡、庄头乡等8个村发展红薯1300亩,全年共收购 鲜红薯3900吨,加工成淀粉780吨,生产粉条390吨。初步探索出 一条“企业农户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三、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地建设和厂部建设两大部分。 (一)、基地建设: 、在罗家洼乡和家尚村建设100亩红薯高效栽培示范田; 、在和家尚村建设优质红薯育苗小拱棚20亩,全部用于供 应签订红薯栽培收购合同农户的用苗需要; 、辐射带动庄头乡芦洼村、罗家洼乡郊城村等12个村建立 3000亩红薯高效栽培基地; 、引进红薯高淀粉品种35个,推广高效栽培技术。 (二)、厂部建设: 、建立45平方米冷库一座,修建围墙600米; 、购置自动烘干、脱水设备一套; 、购置粉条(粉带、粉丝)加工设备一套。 四、项目进度 该项目实施期限为壹年。从2004年3月开始到2005年3月结 束。项目建设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4年3月2004年4月):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 准备工作。基地建设主要做好租用土地、苗床育苗、引进新优苗 - 3 - 种等;厂部建设主要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启动建 设作好充分的物料准备。这一阶段工作由加工厂具体组织实施, 农牧局派3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负责做 好品种引进和育苗工作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2004年5月2004年9月):建立红薯高效栽培基 地3000亩;建成600米围墙,45平方米冷库一座,引进相关的淀粉 加工设备、自动烘干脱水设备、粉条加工设备各一套。这一阶段 农牧局负责做好红薯生长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确定项目 管理人员,负责、督促完成厂部基建任务和设备的引进,加工厂 具体组织落实栽培基地,搞好基建工程的实施和设备的引进。 第三阶段(2004年10月2004年12月):完成3000亩红薯的 收获、收购及加工等一系列产后处理工作。这一阶段工作主要由 加工厂负责实施,严格按照签约合同的有关条款,实行保护价收 购,并进行贮藏、加工。农牧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四阶段(2005年元月2005年3月):项目的各项实施任务 基本完成。主要做好项目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等工作, 积极迎接省市的检查验收。 五、项目投资预算 该项目总投资154.2万元,其中:申请省种植业综合示范基地 建设资金6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县财政配套10万元,红薯 淀粉加工厂自筹24.2万元(主要用于厂部建设),申请银行贷款60 万元。 项目投资共分三大项,总资金154.2万元。 (一)、基地建设: 共需60万元 4 1.租用土地100亩: 100亩100元/亩1年1.0万元 2.建立20亩苗床: 20亩600元/亩1年1.2万元 3.引进3个红薯新品种: 0.05元100亩3300株1.65万元 4.基地红薯苗补助: 3000亩165元/亩49.5万元 5.开展技术培训4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技术人员 外出学习等需资金6.65万元。 (二)、厂部建设: 共需24.2万元 修建围墙600米,需资金1.2万元; 建设45平方米冷库一座,需资金10万元; 购置自动烘干、脱水设备一套,需资金10万元; 引进粉条加工设备一套,需资金3万元。 (三)、流动资金: 共需70万元 3000亩红薯基地年生产鲜薯9000吨,需收购周转资金70万 元。 六、效益分析 3000亩红薯高效栽培基地建成后,每亩按6000斤产量计算, 年可生产红薯9000吨(每斤按保护价0.14元计算),仅此一项可为 农民创收252万元,加上每亩可产3000斤左右的红薯蔓(每斤按 0.04元计算),亩可增收120元,3000亩就可增收36万元。 如果把9000吨红薯进行加工,按照5斤红薯可加工1斤淀粉 计算,每斤淀粉按1.25元计算,扣除每斤0.85元成本(5斤红薯0.7 元,加工费用0.15元/斤),每斤纯利润可得0.4元,年可获利润144 万元;如果将淀粉全部加工成粉条(粉带、粉丝),每斤淀粉可增 加收益0.15元,每斤粉条按1.6元计算,可增加利润54万元。 - 5 - 3000亩红薯高效栽培基地的建立,必将发挥辐射带动和典 型示范作用,同时,带动周边农民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必将成 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的平台,有力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 快速转化,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淀粉加工厂的投入生产, 突破了传统农业投入和管理模式,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工 业化理念,通过“企业农户基地”这一模式,初步形成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农民收入 的持续稳定增长。 项目投产后,年可为社会提供70余名固定就业机会,可缓解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同时,在满足红薯加工需要的基础 上,还可解决一定数量的土豆加工。 七、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对项目的监管力度。 成立澄城县红薯高效栽培及淀粉加工基地项目领导小组, 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农牧局、财政局、农技中心、淀粉加工厂等 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监管和验收。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设在农牧局),办公室主任由农牧局局长担任,农牧 局抽调两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项目由农牧局牵头,实行法人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做好 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 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在项目实施与管理上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即定地点、定 人员、定目标、定奖罚,一包到底。定地点即:在环境条件好、群 众积极性高的村发展;定人员即:农牧局要确定专业技术人员, 淀粉加工厂要确定培训对象(主要指接受培训的农民和进行淀 6 粉加工的工人);定目标即: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培训和管理技术 规程,加工厂负责做好育苗、供苗及淀粉加工等工作,共同完成 项目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定奖罚即:签订目标责任合同书,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兑现奖罚。 建立和完善“企业农户科技”的运行机制,推进红薯 产业化进程。 依托红薯淀粉加工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与农 户签订红薯收购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使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电工高级测试题与答案(附解析)
- 集控运行初级工习题+答案(附解析)
- 中药学课件-清利湿热药
- 5月1+x 新居住试题(附答案解析)
- 《CMT卷烟品牌市场推广策略》课件
- 《PDCA循环原理与应用》课件
- 2025年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WinCC课件第一章》课件
- 春耕中班活动课件
- 航空公司航空器性能分析考核试卷
- (完整版)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质量管理文件
- 中国动漫发展史课件
- 【履职清单】2023新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门式起重机、架桥机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表
- 安全阀在线校验及延期校验
- GB/T 19670-2023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 GB/T 9128.1-2023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第1部分:PN系列
- 幼儿园新生入园报名登记表
- 中国临床戒烟指南的指导意义
- (完整版)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
- 医院医学影像科CT-MR室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