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电影——从电影艺术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_第1页
哲学与电影——从电影艺术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_第2页
哲学与电影——从电影艺术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_第3页
哲学与电影——从电影艺术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_第4页
哲学与电影——从电影艺术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与电影哲学与电影从电影艺术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从电影艺术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摘要摘要】海德格尔先生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他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存在的意义。他在 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着重提出了存在主义的两个具体化因素一种是自由选择是道 路,另一种是本着存在的生活。海德格尔别具一格的探索方式为存在主义问题的复兴开辟 了道路。本文从自由选择与本真存在出发,结合电影海上钢琴师,勇敢的心以及 阿甘正传,从人物塑造方面分析存在主义在电影里的体现,以及对于我们人生成长的 哲学含义。 【关键词关键词】存在主义;人物塑造;自由选择;本真状态 一、一、“我我”在电影艺术中的自由选择在电影艺术中的自由选择 人的自由就是能够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哲学范式出发,通过 对个人所处的现实理解,从而产生对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途径的求解。并在关于如何实现自 由这一问题的不断展开中导向了独特的理论形态和理论后果。海德格尔区分了“本真存在” 与“非本真存在”,并只认“本真存在”为自由。海德格尔试图从近代哲学对于自我理解 的抽象性,将人纳入到存在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海德格尔揭示出的“存在”之意义, 不是处在一般关系之中的“人”,而是陷于特定环境下的“我”。由于他关注的一般共有 的抽象关系,“人”在此之中便会变得沉沦。为了对抗这种沉沦,海德格尔提出使“人” 获得自由,这也是存在的意义所在。自由的存在就是要求“人”具有一种独特性,这种独 特性通过“向死而生”的反思而得到呈现和把握。“向死而生”是指只要死亡存在,它依 其本质就是我自己的死亡,死亡确乎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存在之可能性,在它之中所涉及的 全然就是本我的存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死”在此处标明了“人”的 独特性,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使“人”获得特定环境下的自由,而不是在一般情况下沉沦。 这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一种重要观点。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不使自己沉沦,做出一种 自由的选择,是我们从海德格尔哲学中学习的意义。这在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作品海 上钢琴师中,有着准确的判断。 海上钢琴师主要讲述了在 1900 年,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 烧炉工收养,取名“1900”,然而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 1900 再次成为 孤儿。不过国人的天赋让他成为一名钢琴大师,但也是宿命般的让他对船下的世界身怀戒 意,他不敢离船上岸,只因纽约无尽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让他没有安全感,从此 1900 开始了海上钢琴演奏之旅。存在主义者认为,人们可以选择,但是选择之后的结果却不受 人们控制,人们一旦做出选择就一定要产生的结果负责。1900 的人生不可避免的是一场悲 剧,是他自己可以预料到的悲剧。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当 1900 兴高采烈的从旋梯上 走下来,他为什么却停在中间?这不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吗?他千方百计不就是要看看船 下的大千世界吗?他停下来不是因为看见的东西太多,而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太多。连绵 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上了岸何去何从?住一间屋,爱一个人,走一条路, 太多的选择让他无所适从,思前想后他都无法舍弃身后的那艘船,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1900 是孤独的,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即使船下的世界再繁华再喧闹,他都仿佛一个人置 身孤岛。他也是绝对自由的,他选择了绝对的自由,不理会世俗的烦恼,他只知道生命的 尽头是死亡,其实 1900 是一名悲观主义者,他的人生是场悲剧。 不可否认托纳托雷导演塑造了一名天才,是一名悲剧的天才。电影里有一个镜头:人 们围绕在 1900 的音乐里翩翩起舞的时候,突然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像,一下所有人呼啦啦 都散了,是剩下 1900 孤寂的背影,想必此时他下定决心要去城市看看,因为这一刻再多的 荣耀也挽救不了他的孤独。他在此刻并不是天才,是一个可怜的遗弃者。大概只有小号手 是愿意聆听 1900 的内心而非琴声的人。他尊重他,尊重他的选择。如果导演把小号手设置 成一个粗野的船工,把 1900 打晕拖下船去,1900 将无可避免的被城市的辉煌淹没,被磨 去棱角变得平庸,落入红尘变为凡人,那么故事怕也没有那么精彩了。或许我们认为活着 是最重要的事情,但 1900 看来活着安心才是一生之重,凡人把活着本身看的最重,天才却 把心灵的舒适看的更重,生命次之。每一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看重的东西。每一个人也都承 担着选择之后的结果,1900 选择了绝对的自由,我们则还在挣扎。 二、二、“我我”在电影艺术中的本真存在在电影艺术中的本真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在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存在样式。一种是“本真存在”,另一种是 “非本真存在”。第二种在生存中常常依附在常人的生活中,满足于活着而陷入沉沦的状 态中。而前者则能正视人生的烦恼,崇尚绝对的自由,自觉的为自由而决断。海德格尔提 出一个“畏”的情绪,是的本真的存在成为可能,畏没有具体对象,而是人类有限性的表 现,畏袭来存在出离自身体,并意识到自己本身的局限性,害怕沉沦并有了本真状态。在 海德格尔看来,这种本真性的生存才是存在的真正意义。而存在的意义又在本真的时间性 和历史性上表现出来。所以“只有当死,罪责,良知,自由和有终性同样始源地共居于一 个存在者的存在中,就像共居在烦中,这个存在者才能以命运的方式生存,即才能在其根 据中是历史性的”(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在海德格尔的良知召唤下,让我 们明白“我”并不是依赖物理声音,也并不传达任何具体的信息,这种呼唤并不是超人的 能力或者是外星的召唤,他来自我们自己。所以回归本真并不是通过他人拯救自己,而是 自我救赎。海德格尔的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的理论,展现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也 同时给了我们解决途径,人只要生活在世界上,总会面对这沉沦的困扰,最终有人达到了 自身的升华而有的人可能直到生命结束也没能达到本真的自我,因此到底是选择本真的存 在还是自甘堕落,全凭个人意志,一切的背后,那些是非因果都有自己决定。这不禁让人 想到电影勇敢的心里的桥段。 勇敢的心主要讲述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 事。影片以 13-14 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时,父亲被英军 给杀害了,幼小的他在父亲好友的教育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学成回归故乡的威廉华莱士向 心爱的少女梅伦求婚。然后梅伦却被英军无理抢出并残忍杀害。威廉华莱士终于爆发了, 在万众高呼英雄下,起兵造反。但为了和平着想的华莱士被英王设计抓捕,在行刑前华莱 士高呼“自由”震撼了所有人。在威廉华莱士参加父亲的葬礼上面,他在众人的怜悯中没 有说话,一个人默默的感伤,然而梅伦给他一枝花却让他泪如泉涌,他当时可以忍受苍白 面容尸体的恐惧,可以忍受失去至亲后的悲痛,却承受不住一枝野花的关怀。或许这是当 时威廉华莱士的选择,他可有希望平静的过完一生,并不想成为一位起义领袖。但这仿佛 是宿命一般,也促使他褪去平凡走上神圣,注定他是一名英雄。随着梅伦被杀害,华莱士 的生活希望结束了,他必须要面对这沉沦的困扰,他还是选择义无反顾的追求自我。或许 他骨子里留着英雄的血液,注定要成为苏格兰的英雄。他以死亡换取结果,从而到达真正 的本我。在最后等待死亡的过程中,他对着他爱着的王妃说: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 人都真正的活过。当英国的人们把他当做叛国罪人一样看待,为他即将死去而欢呼,当他 饱受疼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深深吸满最后一口气,用他一生最大的力气喊出“自由” 时,犹如苏格兰的风笛一般,飘扬在整个英伦三岛,飘扬在整个地球大陆。威廉华莱士用 他的死,唤醒了苏格兰人民心底的振奋,他们拔出长剑,为了自己同样也为了威廉华莱士, 追求者自由与胜利。 在阵前鼓舞战士的演讲中,能充分体现华莱士所追求的精神导向为自由而战。正 是这个简单的口号成了苏格兰争取自由的精神信仰,在华莱士死后更成为了全苏格兰的精 神信仰,指引每一个苏格兰人为自由奋斗,这就是精神领袖的力量。威廉华莱士在梅伦被 杀害,真正意识到自我的意义,这时的他并不是下时候参加葬礼是那种“畏”。而是真正 一种不反抗就会死的“畏”。这让他真正认识到本真自我的意义,这也是他成为英雄迈出 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当他真正回归本真,他也完成了自我救赎。我们也可以理 解为威廉华莱士的出现时一种必然的结果,但总有这类人完成本我的发现,认识本真的意 义,成为精神领袖,成为英雄。 三、三、“我我”在电影艺术中的存在主义在电影艺术中的存在主义 一般来说,存在主义即是生存主义。海德格尔先生曾经别开生面的提出“存在的意义” 。在他看来,虽然现在哲学中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复兴,然后形而上学的最基础的问题 存在的意义,仍然被人们选择性失明,逃离了人们的关注范围(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927)。为什么会被人们遮蔽起这个问题,除了人们主观因素之外,还有存在一直是一种 无法定义的哲学概念,既然不可定义那么人们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探究。不过海德格尔却不 这么认为,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就是不得不去作为它本已存在的它而存在。也就是说, 自我本身与他的生存背景是融为一体的,是不能够脱离生存背景而单独存在,应将自我纳 入某种社会关系或者生存背景下去考察。在电影阿甘正传里,导演通过对阿甘这个人 物的塑造,使之在不同阶段做的不同事情,充分体现了存在的意义。 阿甘本身是一个智商只有 75 的低能儿,从小为了躲避同学的欺负,只学会了一种技能 跑,这却也成就了他的传奇人生。阿甘是一名典型的保守主义思想者,他一生只爱一 个女人。当他已经成为全国瞩目的战争明星,获得在白宫演讲的机会。在他最爱的女人 珍妮出现的时候,他仍然可以放下一切荣誉,奋不顾身的跑到水池中抱起珍妮。尽管珍 妮当时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这个场景设置就是阿甘这个人物最好的体现,他从小 爱着珍妮,在他心里无论珍妮现在是怎样的女人,他心中的珍妮永远是小时候那个帮助过 他样子,阿甘不会去改变这种认知,他一辈子都将珍妮置于小时候那种环境之下,所以他 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护珍妮,接受珍妮。珍妮对于他就是有着某种特殊的存在的意义。 阿甘正传是一部以个人为主人翁的叙事电影,阿甘这个人本身就代表了电影的主 题思想,他在电影里体现出一种完全守旧,完全传统的一种人物。他的那一种传统的观念, 正是那个年代最正确的生活态度。当时的美国基本处在二战后与苏联的对峙状态,两国在 军事剑拔弩张,经济上暗中较劲。加之又有越战这种违反美国理念的侵略战争,在当时大 环境下的美国公民,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存在,阿甘正是他们最好的缩影。尽管没有创造 力,没有高智商,但是他身上的诚实,守信,友善,执着这些优秀的品质,造就了他传奇 的一生。电影片头以片白色的羽毛从蓝天上缓缓飘落,似乎是暗示我们中国常说的一句话: 人一生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但“我”本身在每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终究会有不同的 存在意义。“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句话为我们 阐明了每一个人生命轨迹都是存在的,“我”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四、总结四、总结 不管是阿甘正传,还是勇敢的心,亦或是海上钢琴师。不同的人物塑造 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着自己存在意义。他们在影片中展现给我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