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_第1页
湛江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_第2页
湛江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_第3页
湛江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_第4页
湛江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一中湛江一中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 高二高二级级文科数学文科数学试试卷卷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12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150150 分分 参考公式: , , , , n i i n i ii yy yy R 1 2 1 2 2 )( )( 1 )()()( )( 2 2 dbcadcba bcadn K 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 1 2 2 1 1 n ii i n i x ynxy baybx xnx , 参考数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 . 1是复数为纯虚数的( )条件0a ( ,)abi a bR A充分 B。必要 C.充要 D。非充分非必要 2设,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12 34 ,23zizi 12 zz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在两个变量y与x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的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R2如下, 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 A .模型1的相关指数R2为0.35; B .模型2的相关指数R2为0.55; C.模型3的相关指数R2为0.88; D.模型4的相关指数R2为0.96 4. 设,已知,猜想的表达式为( 0 2 1 2cosa 1 2 nn aa n a ) A. ; B. ; C. ; D. .2cos 2n 1 2cos 2n 1 2cos 2n 2sin 2n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B;C;D. 6.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较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残差平方和的大小来确定,残差平 2 0 ()P Kk 0.100.050.0250.010 0 k 2.7063.8415.0246.635 方和越大的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B.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所在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拟合效果越好; C.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所在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宽,拟合效果越好; D.通过回归方程得到的预报值就是预报变量的精确值. 7. “因为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大前提) ,而是对数函数(小前提) ,logayx 0.5 logyx 所以 是增函数(结论) ”上面推理的错误是( ) 0.5 logyx A.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8由平面内性质类比出空间几何的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圆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sin(cos2 A B C D 4 , 1 4 , 2 1 4 ,2 4 , 2 10点到曲线(其中参数)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 ))0 , 1 (P ty tx 2 2 Rt (A)0 (B)1 (C) (D)22 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1. 若将复数表示为的形式,则 . 1 1 i i ( ,abi a bR i是虚数单位)ab 12. 柱坐标对应的点的直角坐标是_.) 1 , 3 2 , 2( 13.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则极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 2 2 ) 4 sin(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圆的xOyl)( 3 3 Rt ty tx 参数C 参数方程为,则圆的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为 .)20( 2sin2 cos2 ,参数 y x Cl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 12 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如果a0, b0,则 . 2 lglg 2 lg baba 3 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复数. i ii z 2 )1 (3)1 ( 2 (1)求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z (2)若,求实数的值.ibazz1 2 , a b 17有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数学考试,按照大于等于 85 分为优秀,85 分以下为非优秀统 计成绩后,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优秀非优秀总计 甲班 10 乙班 30 合计 105 已知在全部 105 人中抽到随机抽取 1 人为优秀的概率为 2 7 (1)请完成上面的列联表; (2)根据列联表的数据,若按的可靠性要求,能否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95% (3)若按下面的方法从甲班优秀的学生抽取一人:把甲班优秀的 10 名学生从 2 到 11 进行编号,先后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和为被抽取人的序号.试求 抽到 6 或 10 号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函数. 2 ( ) 1 x f x x (1)求证:函数上是增函数;), 1()(在xf (2)设 a1,证明方程+没有负根. x a0)(xf 19 (本小题满分 14 分)下表提供了某厂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吨)与相应x 的生产能耗(吨标准煤)的几组对照数据y x3456 y 2.5 34 4.5 (1)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yx ; ybxa (2)请求出相关指数 R2,并说明残差变量对预报变量的影响约占百分之几. (参考数值:)3 2.54 35 46 4.566.5 20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在数列中, n a 1 2a 1 431 nn aan n * N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n an (2)求数列的前项和; n an n S (3)证明不等式,对任意皆成立 1 4 nn SS n * N 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共一、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共 10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 题号 1234567 89 10 答案 BDDCABA C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1 12. 13. 14. 1( 1, 3,1) 2 2 2 2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证明:要证, 只需证 3 分 2 lglg 2 lg baba lg lg 22 abab 只需证 , 只需证 6 分lglg 2 ab ab 2 ab ab 只需证 9 分 2 ()0ab 显然成立,故 12 分 2 ()0ab 2 lglg 2 lg baba (也可用综合法) 16. 解:(1) 2 (1)3(1)2333 1 222 iiiii zi iii 所以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都是 . 6 分1 (2)由及,得ibazz1 2 1zi ()(2)1aba ii . 12 分 14 213 abb aa 17. 解:(1) 3 分 (2)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 2 105 (10 3020 45) 6.1093.841 55 50 30 75 k 因此有 95%的把握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8 分 (3)设“抽到 6 或 10 号”为事件 A,先后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为 (x,y) 。 所有的基本事件有(1,1) 、 (1,2) 、 (1,3) 、 (6,6) ,共 36 个。 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5) 、 (2,4) 、 (3,3) 、 (4,2) 、 (5,1) (4,6) 、 (5,5) 、 (6、4) ,共 8 个 优秀非优秀总计 甲班 104555 乙班 203050 合计 3075105 . 14 分 82 ( ) 369 P A 18证明:(1)设, 1212 ,( 1,),x xxx 且 则 12 10,10,xx 2121 2112 223() 0 11(1)(1) xxxx xxxx , 12 ()()f xf x 故函数上为增函数. 7 分 ), 1()(在xf (也可用求导的方法) (2) 假设存在0(),满足,则, 0 x 0 1x 0 0 ()0 x af x 0 0 0 2 1 x x a x 且. 0 01 x a 0 0 0 2 01,2. 1 x x x 1 即 2 与假设0 矛盾, 故方程+没有负根 14 分 0 x x a0)(xf 19解:(1) , , , 4 1 66.5 ii i X Y 4 22222 1 345686 i i X 4.5x 3.5y 2 66.54 4.5 3.566.563 0.7 864 4.58681 b 3.50.7 4.50.35aybx 所求的回归方程为 7 分 0.70.35yx (2)计算得残差及偏差的数据如下表: A ii yy0.05-0.150.15-0.05 i yy -1-0.50.51 从而得 2 1 ()0.05, n ii i yy 2 1 ()2.5 n i i yy 7 所以 12 分 2 2 1 2 1 () 0.05 110.98. 2.5 () n ii i n i i yy R yy 所以残差变量对预报变量的贡献率约为 2%14 分 20 (1)证明:由题设,得 1 431 nn aan , 1 (1)4() nn anan n * N 又,所以数列是首项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