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结构实习报告_第1页
园林建筑结构实习报告_第2页
园林建筑结构实习报告_第3页
园林建筑结构实习报告_第4页
园林建筑结构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建筑结构设计 实习报告 学学 院院 学学 号号 班班 级级 姓姓 名名 1 1、实习目的实习目的 一个学期的园林建筑结构设计理论课结束后,往往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还 不够,必须还要有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园林建筑结构,学习建筑 结构,从而设计建筑。理论课结束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几个地区的建 筑结构,这些建筑都各有特点。通过参观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使所学知识与建 筑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用实习参观建筑结构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加深感 性认识。通过亲身参观,要做到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运用 所学的园林建筑结构设计知识去认识和欣赏园林建筑结构功能分析与空间组织, 以及建筑结构和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设计的要点和建筑结构细部的构造特点, 进一步掌握古建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实习对园区亭、廊建筑位置、建成时间、 建筑风格、建筑材料有所了解并测量园区建筑的平面尺寸、檐口高度、柱直径、 梁“宽 x 高” 。和课堂上讲的尺寸估算(尤其是梁、柱尺寸)进行比对。 二、实习地点二、实习地点 1、翠湖公园 2、莲花池公园 三、实习时间三、实习时间 1、翠湖公园: 2013 年 11 月 23 日 上午 2、莲花池公园:2013 年 11 月 23 日 下午 四四、工具:带上钢卷尺、照相机。 五、实习内容五、实习内容 1、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公共开放式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园中两道长堤相互绵亘,分 湖为四,堤畔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翠堤春晓”为昆明一景。园内碧波 涟漪,杨柳拖青,雕梁画栋,姹紫嫣红,给人以清新秀丽、怡静幽雅之感。翠 湖面积 21.6 公顷,其中水面 15 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 翠湖公园由水月轩、西南岛、金鱼岛、海心亭、观鱼楼、九龙池等景点组 成。 在湖西面的儿童乐园里,有“金鱼戏水”、“浪卷珍珠”、“碰碰车”等游乐 设施,是儿童们喜爱的一块天地。节假日来到翠湖,或沿堤漫步、阵阵清风徐 来,柳丝拂面,气爽心扉;或荡舟湖面,波摇影晃,心旷神怡;或邀友品茗 , 谈天说地,悠哉悠哉。在翠湖,一年数次举办的菊花展、百花展、郁金香花卉 展、画展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大型艺术灯展,像一朵绚丽的彩 霞,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数十万人前往观赏。白昼,疑是蓬莱仙境。 入夜,却是瑶池琼楼。是诗是画,情景交融,无限神韵,不尽风流。 昆明翠湖观鱼楼四周亭台参差,迥廊蜿蜒,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其间小 桥流水,杨柳依依,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实为园中之园。 实习中我们主要对湖边一侧的亭子及廊进行测量,考察了翠湖公园的各类 建筑,主要测量建筑的平面尺寸、檐口高度、柱直径、梁“宽 x 高”尺寸。亭 子名叫优游亭,单檐四角亭,我们所测量的亭子尺寸有檐口高度为350mm,柱高 为3000mm,梁宽为130mm,梁高为330mm,柱截面尺寸是240x240的结构,在造 型上,结合具体地形,自然景观和传统设计并以其特有的娇美轻巧,玲珑剔透 形象与周围的建筑,绿化,水景等结合而构成园林一景。亭的构造大致可分为 亭顶,亭身,亭基三部分。体量宁小勿大,形制也较细巧,以竹,木,石,砖 瓦等地方性传统材料均可修建。主要是运用钢筋混凝土、木材等材料组建而成。 优游亭为正方形构成的,正方形平面是几何形中最严谨,规整,轴线布局明确 的图形。单檐亭木构架根据平面形状,首先设置若干根“承重柱”作为支立构 件,在各根柱子的上部之间,由“檐枋”将其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框架。再在柱 顶上安置“花梁头”以承接檐檩,各花梁头之间填以垫板。檩木上布置椽子, 在椽子上铺设屋面望板、飞椽、连檐木、瓦口板等,就可进行屋面瓦作。中国 建筑亭子是木结构体系的建筑,材料多以木材、竹材、石材、钢筋混凝土为主。 所以大多数亭子是木结构的。木构的亭子,以木构架琉璃瓦顶和木构黛瓦顶两 种形式最为常见。四檐有尖角而上翘的攒尖顶的亭子。 现今大多数古建筑均采用传统的木式框架结构,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 石等材料为辅。建筑结构复杂,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 屋身、屋顶 3 部分组成。建筑内部构造有梁、棂、橼等结构。建筑结构属徽派 建筑,褐色柱身,青灰色屋顶。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 的组合,亭与廊、墙、房屋、石壁的结合,以及在建筑的立体造型上进行创造, 出现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录顶及组合亭等。 中国园林中廊的结构常用的有:木结构、砖石结构、钢及混凝土结构、竹 结构等。廊顶有坡顶、平顶和拱顶等。中国园林中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 样。其基本类型,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 单支柱廊五种。按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的关系可分为:直廊、曲廊、 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等。我们测量了景点中的长廊, 尺寸有檐口高度为 350mm,柱高为 3000mm,柱宽为 250mm,梁宽为 150mm,梁高 为 170mm, 所测的廊为双面空廊(两边通透) ,按整体造型为曲廊,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 墙,在廊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双面空廊不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等都 可采用,不论在风景层次深远的大空间中,或在曲折灵巧的小空间中都可运用。 北京颐和园内的长廊,就是双面空廊,全长 728 米,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 穿花透树,把万寿山前十几组建筑群联系起来,对丰富园林景色起着突出的作 用。 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 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 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 双面空廊的平面形状通常为直线形的,廊的运用十分自由、灵活,柱子较 细,跨度较大,造型依环境而变化,多采用平屋顶形式,以钢、混凝土、塑料 板等现代建筑材料构筑。廊在结构是木结构体系的建筑,材料多以木材、竹材、 石材、钢筋混凝土为主。 2、莲花池公园 莲花池位于昆明北部、圆通山西北部,南山下,池侧有水口,水漫是流入盘 龙江。据史料记载:莲花池源于唐代,到了明朝初年就是“滇阳六景”之一, 有“龙池越金”的美誉。传说池里有 5 个龙眼,百年来一直是清泉涌流。历史 上莲花池周林木参天,池中碧波荡漾,一池的莲花在花开世界自然更是红花叶 碧,美不胜收。曾是“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的滇池胜景。这里 曾有陈圆圆的梳妆台、永历帝陵等历史遗迹。更因与历史名人吴三桂、陈圆圆 有重要关联,莲花池成为昆明自然风景与人文地理的“双料圣地” 。 莲花池的设计风格在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的基础上,由北向南将构造安阜 园门、玉石玲珑、翠海妆楼、龙池跃鱼、莲池沉香、高山桃林、永历遗冢、长 桥波飞、荷月黄昏、盛世花潮的“莲花十景” 。整个设计风格大多为“集景式” 园林,结合莲花池与陈圆圆有关的历史典故,运用“题景”手法来造景。整个 景区以开敞的景观环境为主,沿湖分散设置临水景观建筑。其中,湖中心的八 角莲花阁为全园的主题建筑及标志性建筑。 中国古典建筑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主要是因为它在建 筑的个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情调自然山水的意境,突出崇拜和封建礼 教,在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莲花池自古便是昆明胜境,有着安阜新韵、五华聚秀、四面荷风、妆楼倒 影、商山梦痕、 云廊烟柳、龙池跃金、冷泉印月等 “龙池八景”的文化。 莲花池沿湖布置有 八角莲花阁、莲轩、虫廊、问鱼舫、安阜园等亭、台、廊、 榭等景观建筑和园林小品,起到点缀和丰富水体景观的作用。这些古建筑均采 用传统的木式框架结构,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等材料为辅。建筑结构 复杂,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 3 部分组成。 建筑内部构造有梁、棂、橼等结构。建筑结构属徽派建筑,褐色柱身,青灰色 屋顶。 通过来到莲花池公园实习,考察了莲花池公园的各类建筑,我们测量了该 景观的亭子及廊,亭子位于公园东北角的广场一侧,林木茂盛,各色鲜花四季 常开,格外秀美。寓意莲花池公园所在地五华区美好的今天和锦绣前程。崖壁 上建有一亭,取名揽秀亭。 揽秀亭的尺寸有檐口高度为 350mm,柱高为 3000mm,梁宽为 200mm,梁高 为 330mm,柱截面尺寸是 240x240 的结构,揽秀亭为双檐亭(重檐亭) ,将原 单檐亭木构架的柱子增高,使原亭上架作为上层檐,另在外围对应原下架柱(该 柱这时变为里金柱)增加一圈外柱作为重檐下架檐柱,这样就形成内外两圈柱子 的带廊亭子,里外柱子由穿插枋串接起来,并在各外柱顶端安装檐枋,形成整 体框架。另在外围柱顶上横施抱头梁与里柱榫接,再在抱头梁外端上安置檐檩, 并在里柱抱头梁端之上,各里柱之间连接“承椽枋” ,这样即可将下层屋面椽子 搁置。 在总体布局上,莲花池公园采用“三山一水”这一古典园林堆山理水 精髓得到充分体现。公园总体布局分北半部“安阜园”区和南半部的水景园区, 以莲花池为主体,通过堤、岛、桥的分割,沿湖布置亭、台、廊、榭等园林建 筑,使得整个园区既体现园林风格,又有对水体景观的点缀和丰富。中国古建 筑中屋顶的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单檐、重檐之分。其中水榭是卷棚顶,八角莲花阁是硬山顶,八 角莲花阁是三层建筑,建筑中间有一个通向建筑顶部的天井,绘有一个莲花图 案,不仅与莲花阁相互呼应,也反映了某种风水之说。置身建筑之中,步移景 换,情随境迁,通过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体积的变化,实与虚的转换, 从而领悟到建筑的神韵。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 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 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 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 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 中国园林中廊的结构常用的有:木结构、砖石结构、钢及混凝土结构、竹 结构等。廊顶有坡顶、平顶和拱顶等。中国园林中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 样。其基本类型,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 单支柱廊五种。按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的关系可分为:直廊、曲廊、 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等。我们测量了景点中的廊为双 面空廊,尺寸有檐口高度为 300mm,柱高为 3000mm,柱宽为 50mm,梁宽为 150mm,梁高为 160mm,双面空廊的平面形状通常为直线形的,廊的运用十分自 由、灵活,柱子较细,跨度较大,造型依环境而变化,多采用平屋顶形式,以 钢、混凝土、塑料板等现代建筑材料构筑。廊在结构是木结构体系的建筑,材 料多以木材、竹材、石材、钢筋混凝土为主。 廊的运用在江南园林中十分突山,它不仅是联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且是在划分空间,组成一个个景区的重要手段,廊子又是组成园林动观与静观 的重要手法。 六、实习总结六、实习总结 通过课上的理论学习和课外的实践教学参观,让我了解到了好多的建筑结 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