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例题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例题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例题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例题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案例一 H 省拟在 L 县新建 21000MW 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厂址所在地形为 丘陵,距 L 县规划边界约 9km。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及厂区平面布置见图。工程 供水水源为 L 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和 P 水库,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 方式。正常运行情况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工程采 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 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 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率为 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两台炉合用一座 240m 烟囱;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 S02: 0.479t/h;Nox:2.71t/h;烟尘:0.213t/h。工程采用露天煤场;灰渣 分除干除灰系统,干灰场贮存方式,灰场属山谷灰场。 问题: 1、 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答: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函 19985 号,四、除以热定电的热电厂外,禁止在大中城市城区及近郊区新建燃 煤火电厂。新建、改造燃煤含硫量大于 1%的电厂,必须建设脱硫设施。现有燃 煤含硫量大于 1%的电厂,要在 2000 年前采取减排二氧化硫的措施,在 2010 年 前分期分批建成脱硫设施或采取其他具有相应效果的减排二氧化硫的措施。化 工、冶金、建材、有色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建设工艺废气处理设施或采取 其他减排措施。 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 (2003)159 号,当前,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大大超出了环境自净能力, 造成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酸雨污染严重。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 计划纲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要求,到“十五”末期,全国二氧化 硫排放量要比 2000 年减少 10%。其中, “两控区”(指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 制区)减少 20%,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2002 年,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 达到 666 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34.6。严格控制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对 实现全国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 策环发(2002)26 号。 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 源(2000)015 号,为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遏制水环境恶化的势头,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制定 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 彻执行,并于 2001 年 2 月 28 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分别报送国家经贸委等有关 部门。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遏制水环 境恶化的势头,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工业节水 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环发(2002)210 号, 国家环境保护 “十五”计划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环 境保护“十五”计划的批复 (国函2001169 号)的要求,尽快制定本地区、 本部门的具体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实现国家“十五”环境保护目 标。 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200126 号。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 行规定 (2005)40 号 。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 号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 等综合效益。热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 重要作用。 新建 2X1000MW 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鼓励 类,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 90:用三室 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串为 50;采用低 氮燃烧技术;符合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 号的规定, 所以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2、 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答: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规定距污染源中心点 5 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在此范 围内地形高度不超过排气筒基底高度时,可认为地形高度为 0 m。距污染源中 心点 5 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 地形。该电厂属于复杂地形。根据 GB3095-2012 中二氧化硫(SO2)二级标准 1 小时平均 0.5mg/m3; 氮氧化物(NOx)1 小时平均一级二级标准均 0.25mg/m3.。由 Pi=Qi109/Ci得到 P(SO2)=0.958109符合二级标准 ;P(NOx) =10.84109符合一级标准。 一级评价:边长不小于 16-20km 二级评价:边长不小于 10-14km 三级评价:边长不小于 4-6km 所以评价范围是 16km 3、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答:现状的监测因子:SO2、NOx、PM10、TSP 预测因子:SO2、 NOx、PM10 灰场、煤场的预测因子:TSP 4、 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 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Pi(m3/h) 地形 Pi2.5109 2.5109Pi2.5108 Pi2.5108 复杂地形 一 二 三 答:看图上的布置,西边的自然村距离冷却塔太近,发电厂噪声可能会扰民, 并且该项目没有标明风向。 调整意见:一是将煤场和灰场安置在自然村的下风向,二是将噪声污染重 的车间和设备设置在离自然村远的地方,减少噪声扰民的问题。三是在厂的西 边、北边搞绿化带,以减少噪声和扬尘。 5、 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答: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S02、TSP 水重复利用率 6、 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 答: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产业政策与规划相容性分析、工程分析、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地表水、 地下水) 、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综合利用(废水) 、现有污染源调查、清洁生产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 放量、 ,预测项目实施后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的影响情况、环保措施的可行 性和保证性分析。 案例二 一外商企业拟在河网发达的南方 J 省 S 市的工业集中区内新建年产 60 万吨 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厂址紧靠 J、z 两省交界,北距 J 省 s 市 30km,东南 距 Z 省 x 市 15km。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60 万吨年 PTA 主生产装置、自备热电 站(3 台 220tJh 循环流化床锅炉,配 2X50MW 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码头工程(2 个 500 吨级泊位的液体化工码头和 3 个 500 吨级泊位的杂货码头)及其它配套的 公用工程等。本工程主要化工原料的消耗量及运输方式见表 I,主要化工原料 在厂区内设贮罐贮存。工程废水污染物的产生情况见表 1,拟采取的废水治理 措施见图 1,厂址区域水系及敏感点分布情况见图 2,其中本项目纳污水体 L 河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L 河受潮汐影响,经 常有逆流现象发生。 问题: 1、 说明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1)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1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2 职工人数及生活区布局 3 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 4 况 主要产品方案及工艺过程 5 生产工艺先进性分析 6 世界上最主要的方法是二甲苯氧化法,该工艺是当今生产的产品纯度高, 工艺流程短,反应条件缓和,收率高,减少副产物的产生量,物耗、能耗低, 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吨产品油耗、物耗、工艺用水、废水排放量、COD 产生 量、SO2 产生量等指标,比其他的工艺低的多。 工程污染源分析并分别列表 7 废水中污染物有 COD、对苯二甲酸、pH 以及石油类,主要污染物为对二 甲苯等苯系物。固体废弃物中危险废物有废 PTA 渣、崔化剂殘渣含 C0、Mn、 污水处理站的污泥。PTA 主生产装置、自备热电站、码头工程及其它配套的公 用工程是噪声的主要来源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8 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 9 建设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10 不同方案的分析比选(选址、规模、工艺等) 11 2、 确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和厂区废水排放应执行的标准; 答:厂区废水监测: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排放口或者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 二类污染物一律在总排放口采样。 根据图 2 中厂址区域水系及敏感点分布情况地表水环境监测现状方案布点: 设在排污口上游 500m;M 镇生活水厂处;省界断面;设在工业水厂取水处; 排污口;运河汇水口;运河下游 6km 处 题中给出其中本项目纳污水体 L 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12)类标准,所以厂区废水排放应执行的是 GB 8978-1996国家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类标准. 3、 分析本项目废水污染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 答:W1W2W3 集水池 中和调节池 厌氧池 沉淀池 好氧池 W4W5W6 污泥池 浓缩池 二次沉淀池 紫外消毒 沙土过滤池 4、 分析本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 答:在河网发达的南方 J 省 S 市的工业集中区内新建年产 60 万吨精对苯二甲酸 (PTA)项目,处于生活取水口的下流,PTA 主生产装置、自备热电站、码头工 程及其它配套的公用工程等各项基础设施齐全,符合当地的规划。 5、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答:进行现状与影响评价,确定主要的污染源,分析污染源对周围环境和敏感 点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论正其可行性,进行风险评价, 事后验证环评结论。 案例案例 3 3: 某机场建设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噪声二类地区,所在地区地表水及地 下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水体。项目主体工程由 1 条跑道、2 条平行滑行道、4 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及 6 条跑滑之间的垂直联络道组成。工程填方 250104m3、 挖方 445104m3,堆载体土面区翻挖压实 95104m3,土面区绿化土方 215104m3。各类排水沟总长 31.6km。围场路、消防车道和特种车道等道路总 面积 108670 m2。请根据上述资料,简要回答下述问题: 1、说明机场地区环境空气、噪声、地表水影响评价中应执行的环境标准。 答:某机场建设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执行二级标准;噪声二类地区执行 2 类 区标准,所在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水体均执行类标准。 2、 说明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内容与方法。 答: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 1 2 适用于 GB309693 规定的 0 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 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 3 级增高量达 510dBA 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根据以上三点确 定该项目为以及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对于建设项目是机场的情况,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 端各 15km,侧向 2km 内的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 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给出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 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 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项目可能引 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如城市通往机场的道路噪声可能因机场的建 设而增高)也应给予分析;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 起的声环境变化应进行定量分析;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 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3、 简要说明该项目的评价重点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评价重点:飞机噪声的影响预测评价总应注意的问题:针对项目不同运行 阶段,依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评价 WECPNL 评价量 70、75、80、85、90dB 范围内各敏感目标的数目,受影响人口的分布情况。 结合工程选址和机场跑道方案布局,评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必要时提出 环境替代方案。 对超过标准的环境敏感地区,按照等值线范围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降噪措施, 并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做好机场周边地区的公众参与和调查工作,注意机场建设的社会效应,由 于机场建设引发的公路建设等辅助设施也需要评价,机场的移民安置环境影响 问题,机场的选址问题,机场与周围其他城市机场的协调性问题。 案例案例 4: 给定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指标已知,试进行项目工程分析,并设置详 细评价专题! 答:1、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1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2 职工人数及公路周围布局 3 主要原料、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 4 主要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 5 公路建设先进性分析 6 工程污染源分析并分别列表 7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8 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地理位置 1 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河流、湖泊(水库) 、海湾的水文情况, 2 气候与气象情况 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 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的政治文 5 化设施情况 社会经济情况 6 人群健康状况 7 施工期: 由于该类项目施工期工程量,扰动地貌面积大,更重要的是在施工期已经 彻底改变原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噪声较大影响,并伴有施工扬尘、施工噪 声,主要表现在: 路基施工:开挖和填筑为主的施工活动。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是改变 1 了线型地表土地的使用性质,一般情况是:占用土地(注意基本农田) ;降低生 物量,降低自然系统稳定现状;干扰地表天然的物流、能流、物种流。 桥涵工程:开挖和填筑河道两岸。扰动局部地表现状,特别注意桥墩建 2 设围埝(堰)对地表径流的改变,以及施工引起悬浮物增量对水生生物(尤其 是土著种和特有种)的影响,如在迥游产卵季节不合理的围堰,对生态的影响 是很大的。 站场工程:改变局部地表土地使用现状。特别注意占用基本农田和在偏 3 僻山区诱发城市化和人工化倾向,在天然植被分布良好拼块中开天窗,使生境 破碎。 辅助工程:临时用地施工,包括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砂石料场、临时 4 码头、便桥、材料厂。辅助工程施工主要是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干扰大型野 生动物的栖息,以及诱发荒漠化进程。公路建设中的桥梁厂等,由于占地面积 大、施工内容特殊,施工结束后很难恢复,要列专题评价。 取弃土(渣)场:路基工程自身土石方不能平衡,需另建取弃土(渣) 6 场。 这些场地施工要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局部生境的功能和过程,特别注 意不要占用基本农田、占用生态敏感区域,如繁殖地、育幼地、主要觅食区域、 野生动物饮水区和汇水区域、居民点上游、生态用水区域、易诱发荒漠化区域 等等。 除生态影响外,各种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噪声、废气、生活垃圾及生 活废水等,也会对环境噪声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施工结束自然消失。 运营期: 线型廊道的阻隔和阻断作用是公路生态影响的主要原因,这种作用结果常 常是长期、潜在、累积和不可逆转的。 线路工程:线路工程主要指线路占地形成的条带状区域。路基方案的影 1 响:由于路基可以有全填、半挖半填、全挖等三种方式,也有路基高、低的差 别,因此,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区、不同的地质(含水文地质)和不同的生态敏 感类型地区,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切割生境,阻断和阻隔生态功能和过程的负面 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切割生境,影响物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对动植 物繁衍有一定影响。 桥涵工程:桥梁建成主要是与景观的协调,在风景秀丽的地区要注意维 2 护区域整体景观资源的自然性、时空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桥梁体量大小,色 调配置要经过评价。桥涵(尤其是过河桥需注意运输危险物品风险) 站场工程:站场工程运行的生态影响与占地面积大小,以及与占地类型 3 相关密切。站场是引进拼块,呈规则的块状,是对自然系统的干扰源,要规范 站场人员的行为,一般来讲,负面的生态影响是有限的。 注意废水、废气、固 体废弃物的影响。 辅助工程和取弃土(渣)场:项目建成,所有的临时用地,包括取弃土 4 场都己覆垦。这些地方的生物量可以恢复,但物种组成将有改变,这个影响可 能在几十或上百年消除,也可能永远不会恢复所有的物种。 除生态影响外,交通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废气,站场人员生活 废水、垃圾、也是项目运行期污染源。给出定量结果。 3、专题设置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水 1 文、 气象、地震烈度。社会经济概况:人口分布情况。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 300500m 范围;有 敏感点或有动物作评价时可适当扩大。预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如:对 植物生长分布及动物活动规律、栖息环境的影响;对植被覆盖率的影响。公路 占地和营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林业生态环境、农田、植被、湿地等,取弃 土(渣)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影响评价:三级评价范围为桥涵通过的河流、湖泊,线路两侧各 500m 内水域,施工期钻出的渣土不直接排入河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营运期 服务区与收费站的生活污水。 声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范围为两侧各 200m,兼顾附近敏感点及敏感区。 施工期评述测范围为施工场和料场外缘 100m;运行期路线两侧 30m 内执 行执行 4 类标准(70/55) ,以外执行 2 类区标准(60/50) 、预测范围通常距公路 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预测评价通常为公路竣工后的第 7 年和第 15 年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预测范围为中心线两侧 200m,附近含有城镇、风景旅 游区等,可适当扩大至 300m 范围,施工期主要分析物料贮存和道路运输扬尘、 拌和场粉尘的影响;运营期主要预测公路运营后汽车尾气中 CO、NOx 对环境 的影响。 代替方案 公众参与 环境经济分析 案例案例 5: 某新建公路,全长 120 公里,位于平原地区,路基宽度 28 米,全线共有特 大桥 1 座,大桥 2 座,中桥小桥 60 座,涵洞 310 道;互通立交 11 处;分离立 交 14 处,通道 281 道,天桥 9 座,项目总投资为 60 亿元。 根据环评现状调查,公路沿线没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也无国家、省、市级重点保护的稀有动植物种群。公路经过区域为乡村,无大 中型企业,距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