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 市 景 观 生 态 系 统 害 虫 可 持 续 性 控 制 讨 论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有效防治城市园林绿化害虫,讨论城 市景观生态系统害虫可持续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系统 害虫 控制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加入,随着人民生活 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大中城市及城市化的乡镇愈来愈重视城市绿化工作,人均 绿地面积有所提高。园林绿化在带给居民高质量生存空间 的同时,在养护管理上为防治病虫危害的化学农药施放也 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绿化面越大,农药污染愈严 重;绿化愈接近于居民,农药污染对居民的影响愈严重。 因此,了解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害虫发生的现状及发生特点, 探讨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害虫可持续性控制,以期达到既防 治害虫对绿化物的侵害,又保护环境的目的,意义十分重 大。 1 1、我国城市农药污染严重、我国城市农药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由于“三废”造成对城市河流、 大气的污染,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治理工作取得了 很大的成效。但是,化学农药以成为当今我国城市中重要 2 污染物,却未能引起观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1)(1)农药使用投放量大农药使用投放量大: 正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国外普遍提倡和推广, 以尽量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我国园林系统 为防治病虫害的化学农药投放量却十分惊人。如自 1989 年以来,北京、上海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每年农 药用量超过 100 吨,其中北京每年有机磷农药占 69.7%, 生物农药不足 1%,天津市和平区从 1983-1986 年平 均每年有机磷农药的消耗量为 6 吨左右,相当于每平方 公里面积上喷洒稀释后的有毒药液 420 吨,江苏南通, 四川绵阳等这样的中小城市园林每年使用农药也高达 7- 8 吨。 (2)(2)农药施用技术水平低农药施用技术水平低: 这是农药施用的一个通病,园林系统每年有 90% 以上的农药是用高压喷雾。将这些化学农药喷洒在市民 集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居住区,以及行道树、公园的绿 色植物上,这种单一、粗放的喷雾施用方法,喷洒在虫 体及植物上的药剂常常不足 10%,其中真正起到防治作 用的不足 2%,其余 90%左右的药液流失到地面和挥发 到空气中。导致整个城市空间农药弥漫,严重地污染了 城市环境,破坏了本来就很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杀伤 3 了大量天敌,害虫抗药性明显增强,造成害虫越治越多, 农药越用越浓的恶性循环。防治成本逐年增大,防治效 果越来越差。 (3)(3)农药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农药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城市中静风率一般年均 高达 30%-50%,因而大气污染系数大,稀释能力弱。现代 有机合成农药不仅具有较高的挥发度,而且多为高度脂溶 性品种。据有关资料报道,用 1000 倍的氧化乐果喷雾, 经 46 小时后测定,大气中的氧化乐果含量仍能达到 97%/m3,可想而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体健 康不能说没有影响,农药除了从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 外,还能从皮肤进入肌体。城市防治园林害虫喷洒农药的 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至仲秋之间,由于气候炎热,市民身 体裸露部分较多,外出活动频繁,因此时时刻刻都有微量 农药经呼吸道和皮肤潜入人体内。研究表明,农药的急性 毒性和亚急性毒性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安全措施,是可以 避免的,但环境中农药的长期污染所引起的细微效应,对 人类危害最为严重也是无法避免的。 2 2、我国城市园林害虫的发生特点、我国城市园林害虫的发生特点 80 年代中期,在我国建设部的主持下,首次对全国 44 个大、中城市园林害虫进行了普查。结果是我国有园林 植物害虫 4000 种,造成危害的优势种有近 100 种。各城 4 市都有相当一部分植物因遭受多种害虫严重危害,或者叶 片被吃光,或者叶片被害脱落,枝条扭曲呈畸形而停止生 长,或枝枯叶落而秃顶,或树干被蛀成千疮百孔而被风折 断,甚至成片植株枯死。长期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园林害 虫都是从农林生态系统中带进去的,这些害虫的生物学、 生态学及防治方法等在农林生态系统中大都已有较详细的 研究,园林害虫防治可以直接引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没有 必要再进行研究。然而,园林害虫的发生除一般规律外,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 1) 、就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的气象因素而、就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的气象因素而 言言 由于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景观生态 系统比农林生态系统的气温高、空气干燥、常处于无风或 微风状态。大中城市市区平均气温往往高出郊区 46, 因此不仅会影响昆虫的生长速度,也足以改变昆虫的生活 周期。同时,城市中的大气、水体、土壤多被严重污染, 对害虫及天敌也有影响。如二氧化硫和氟化氢对蚜虫、介 壳虫和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繁殖有刺激增强作用;低 浓度臭氧不但促进豆蚜大量发生,还可对舞毒蛾等咀嚼式 口器害虫的繁殖有利;汽车尾气中的含铅微粒积累在植物 组织中对天敌的杀伤作用往往大于植食性害虫;街道上的 尘埃覆盖在行道树的叶片上既影响光合作用又阻碍寄生蜂 5 在寄主植物体表的产卵活动。 (2 2) 、就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而言、就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而言 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相对稀少,结构单一,物种 丰富度低,落叶很快就被清扫干净,不能进入生态系统循 环。同时天敌系统程度差,微生物常常处于抑制状态。园 林害虫经过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长期适应,必然在生物学特 性以至生理生态上形成程度不同的变异,在行为习惯和适 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与农林生态系统中的昆虫有所不同。 (3 3) 、人为活动因素对害虫发生也有影响、人为活动因素对害虫发生也有影响 园林的社会性,决定了园林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 干扰大,妨碍生态系统平衡的恢复。据调查,在北京植物园 游览区的国槐叶螨发生都较重,而在临近偏僻的樱桃沟游 人罕至之处,国槐却很少招来虫害。南宁市在调查园林植 物介壳虫时发现,在人群活动频繁的场所,如市区中心行 道树、游乐场、歌舞厅、酒楼、宾馆内种植或摆放的花木, 盾蚧危害特别严重。这些区域的植物叶面布满灰尘,植物 受污染后生活力降低,有利于介壳虫的发生。 3 3、IPMIPM 是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害虫可持续性控制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害虫可持续性控制 的的基本策略基本策略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是人类根据城市功能的需要,从 自然生态系统内挑选植物经过驯化或人工培育,按照规划 6 设计种植在一定区域内。区域内的园林植物的群落都有一 定的设计和配置,有一定的组合和结构,不论公园、庭院、 绿地、行道树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在园林绿化 工作中,大家对“三分种、七分养”都有较深的体会,而 “七分养”中病虫害防治要占相当大的比重。为适应在城 市应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安全为首要条件,以有利于人的 经济活动为前提的要求,我认为城市园林害虫的治理应采 用“害虫综合治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简称 “IPM” )的策略为宜。 IPM 是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人们考虑到单独使用 化学农药的不良后果提出的一种防治新策略。这是害虫防 治所经历的第三阶段。最新的 IPM 的定义是:害虫综合治 理是一个害虫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害虫中的种群动 态及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技术,以尽可能相互配合的方 式,把害虫种群控制在低于经济危害的水平。此定义是由 FAO 专家组在 1996 年提出的,这与我国园林植物保护提 倡的“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以预防为主,综合管 理”的方针原则是一致的。从 IPM 的定义不难看出,害虫 综合治理的基础是“容忍学”而不是以前害虫防治的“消 灭学” 。定义只要求降低害虫种群数量,使其不造成危害, 而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的防治要根据害虫种群的动态及 其有关环境。容忍一部分害虫的存在,既是增强园林生态 7 系统自然控制因素的要求,又是美化城市环境和人们对美 的享受所必须。因此园林不仅供人休息、欣赏、怡情养性, 也要供文雅之士既景吟诗作赋。他们不仅要求园林有美丽 的花草树木、小桥流水的如画景色,还需要有蝶舞花丛, 蝉鸣枝头,晴蜒点水,蝗跃草地作点缀,为景色增添生气; 为诗词书画丰富内容。因此,园林害虫实施综合治理既能 达到有效控制害虫的目的,又保护了这些有助于增加自然 景色的昆虫,意义无疑重大。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IPM 在生产上的发展过程有五个 阶段。一是在初始农林阶段,病虫害未被引起注意;二是 过渡开发阶段,把药剂防止作为高产措施之一,制定防治 方案,定期打药;三是危机阶段,害虫爆发成灾,频率升 高,次要害虫变为主要害虫;四是灾难阶段,主要病虫害 抗药性增大,大量使用复配剂,人们普遍失望,并期待新 的治理对策,五是 IPM 的繁荣期,重新认识和评价农药的 作用,强调化学防治是病虫害治理的最后选择,力求减少 农药使用量,恢复生态平衡,提高效益。世界上最早进行 城市害虫综合治理是于 1970 年在美国开始的,实验面积 约 7 公顷,试验前全年需要施用 9 种农药控制各类害虫, 每年农药用量为 602 公斤,到 1973 年全年只需要用 2 种 农药,总用药量已降至 9.13 公斤,到 1974 年全年只需要 使用一种微生物农药 2.27 公斤,分别为综合治理前 1969 8 年农药用量的 1.52%和 0.73%。我国园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较农林系统晚,这主要与园林植保工作落后于农林植保有 关。但园林系统有推广 IPM 的优势,如园林职工文化素质 普遍较高,接受能力强,不需要向农林生态系统那样要到 田间手把手教农民开展 IPM。集中管理的体制也有利于此 项工作的开展。我国陆续有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始了 IPM 应 用的尝试。南充市从 1988 年开始对全市园林植物实施以 食叶害虫为主的园林害虫综合治理研究,到 1991 年全市 每年的喷药次数从试验前的 10-15 次降至 1-2 次,农药消 耗量从 1-1.2 吨降至 100 公斤,而至 1992 年,全年仅需点 片喷药,挑至一次,只消耗农药 50 公斤,各种害虫均得到 有效控制。北京大学的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也取得了 很大成效。他们在植树种草的同时,本着“重视保护,保 护天敌,减少使用农药,保护环境”的原则,对病虫害的 综合治理工作投入了很大力量,基本上实现了北京大学校 园内昆虫种群和植物类群的生态平衡,避免了病虫害的发 生。如 1994 年元宝枫细蛾第 2 代虫量达每百片叶 30 头, 通过综合治理后其幼虫虫口密度下降了 94%。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害虫可持续性控制是 一个综合的生态控制,而不是单一的药物控制。既有效地 防治了害虫又保护了环境 参考文献: 9 (1)朱仁元 IPM 在城市园林生态系中的应用。北京园林 1995 P2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关与传播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培训试题(附答案)
- 村委基层考试题库及答案
- 碳排放核算服务费协议
- 2025年聚三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纯镓及氧化镓合作协议书
- 2026届天津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半导体分立器件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应急交通工程装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色酚类项目发展计划
- 工程事业部运营管理办法
- 2025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 苯职业病防护课件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 2025-203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苯丙酮尿症(PKU)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A10T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催收新人培训管理制度
- DZ/T 0089-1993地质钻探用钻塔技术条件
- 2025-2030中国铁路道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