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预测(5)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预测(5)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预测(5)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预测(5)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预测(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区域发发展展 子行子行业发业发展展 国内城市国内城市轨轨道交通行道交通行业发业发展展预测预测 5 第七章第七章 2010 年城市年城市轨轨道交通行道交通行业业区域区域发发展情况分析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轨道交通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轨道交通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 一、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情况总体分析一、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情况总体分析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分布呈阶梯状,但之后几年会逐步向中西省市发展。 截至 2010 年底,已有 36 个城市制订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其中 29 个城市已获得 国务院的审批,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深圳、大连、长春、重庆、 武汉、沈阳、成都、长沙、福州、哈尔滨、杭州、昆明、南昌、宁波、苏州、西安、 郑州、无锡、青岛、东莞、贵阳、合肥、南宁、佛山,另外有 4 个城市已经拟定了城 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分别为:乌鲁木齐、兰州、常州、厦门。另有部分城市处于筹 备中:太原、大同、济南等。太原的发展规模在 140 公里180 公里之间。2011 年至 2015 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营业里程将达到 2410.56 公里,到 2020 年,我国城市轨道 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 11042 公里。 538 409.3 295.3 125.65 28.87 298 35.15 10.23 19.15 81.05 325.1 169.9 华东华北华南东北西南华中 2010年通车里程(公里)2009年通车里程(公里)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2010 年通车里程区域增长情况年通车里程区域增长情况 (一)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分布 截止到 2010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 12 个,分布在华 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也就是说我国七大 分区中,截至 2010 年底,只有西北地区还没有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 华东地区:上海市、南京市 华南地区:广州市、深圳市 华中地区:武汉市 东北地区:大连市、长春市、沈阳市 西南地区:重庆市、成都市 (二)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分布 截止到 2010 年 12 月 31 日,除已开通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 12 个以外,还 有十五座城市开始建造轨道交通设施。分布在华东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 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 华东地区:苏州市、杭州市、无锡市、宁波市、青岛市、合肥市 东北地区:哈尔滨市 西北地区:西安市 西南地区:昆明市、南宁市 华中地区:郑州市、长沙市 华南地区:厦门市、东莞、南昌、福州、佛山、贵阳 (三)已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分布 截止到 2010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只有兰州已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但还未正式开 工。 截止到 2009 年 12 月 31 日,我国正在筹备评审报批的城市分布在华北地区、华南 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 华北地区:太原市 华南地区:泉州市、海口市 西北地区:银川市 华中地区:石家庄市 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系统复杂、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的长远性系统 工程,因此对于轨道交通建设必须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的研究,并对总体 规划的思维和理念必须要有新的发展和支持。2003 年,我国发了国办发200381 号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对轨道交通建设的 申请提出了如下标准: 地铁与轻轨的申请条件地铁与轻轨的申请条件 项目项目地铁地铁轻轨轻轨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 亿元60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1000 亿元600 亿元 城区人口 300 万人150 万人 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人数)3 万人1 万人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的快车道,财政收入与 GDP 增长速度很快,地铁建设 主要考虑的是居民的福利,因此人口是首要因素。随着城市化率的推进,人口不断向 城市集中,虽然我国的总人口可能几年内保持稳定,远期出现下降,但是由于城市集 聚人口的作用,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保持不变,预计到 2050 年,100 万人口以上的城 市预计将超过 200 个,2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 100 个。 从现有轨道交通建设的分布来看,上海、北京、广州较为发达,截至 2010 年底, 三个城市的通车里程分别占全国轨道交通总通车里程的 31.63%、23.58%、16.48,总计 占全国通车里程的 71.68%。从区域分布上来看,我国西北地区城市还没有运行轨道交 通,而华东(上海、南京) 、华北(北京、天津)和华南(广州、深圳)三个地区城市 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占据全国总通车里程的 86.76%。 453.0 337.7 236.0 85.0 71.6 63.559.3 34.3 28.927.9 19.216.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天津大连深圳长春武汉沈阳重庆成都 通车里程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截至截至 2010 年底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及开通里程年底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及开通里程 华东 37.56% 华北 28.58% 华南 20.62% 东北 8.77% 西南 2.45% 华中 2.02%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截至截至 2010 年底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分布年底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分布 我国我国 33 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 新增里程数新增里程数 序号序号城市城市 线路条线路条 数数 规划长规划长 度度 2011-2016-2021- 201520202050 1 北京 271053333.43139353 2 上海 27970254.54248 3 深圳 16585.3228.57105.17163.9 4 广州 22726177.45200126 5 重庆 10513150.46157186.39 6 武汉 12540138.7778313 7 天津 927692.578.4 8 青岛 12519.480.4151.1287.9 9 宁波 6247.572.1175.4 10 成都 7274.1566.26191.9 11 昆明 6162.662.4100.2 12 长沙 4180.5461.1854.6964.67 13 东莞 4264.259.452.03152.77 14 大连 9262.956.5766.975.98 15 合肥 12322.556.1960206.31 16 南京 1765555.21515.79 17 无锡 515754.8105.85 18 沈阳 1140052124190 19 南昌 516850.619.498 20 西安 6251.850.344.3157.2 21 南宁 6173.547.531.594.5 22 杭州 827845.6560.78107 23 郑州 6202.5345.3950.22106.92 24 福州 7184.2528.826.5128.95 25 苏州 938026.3983.37244.5 26 佛山 7317.925.266.6223.4 27 乌鲁木齐 5151.224.228.798.3 28 哈尔滨 514314.3331.197.57 29 长春 517958.350.8 30 贵阳 414258.783.3 31 兰州 27035.534.5 32 常州 41274681 33 厦门 4165165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上述 33 个城市的规划,2011-2015 新增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的前十大城市依次为北 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武汉、天津、青岛、宁波和成都。按照地区划分, 2011-2015 期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最长的地区为华北地区,新增里程 1150.61 公里,占总新增里程的 47.73%,近一半的比例(主要是北京地区地铁建成集中释放 333.43 公里) ;其次是华南地区,新增 538.12 公里(由于上海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 2020 年为止,大量线路规划 2020 年建成,导致 2015 年,没有线路通车,考虑到合理 性问题,将这些线路平均分至 2015 年,2020 年) ;第三为西南地区,新增 279.12 公里, 其中,重庆预计新增地铁 150.46 公里。 20112015 年,新增地铁长度最多的是北京(333.43 公里) ,其次是上海(254.54 公里) ,排在第三为深圳(228.57 公里) ,第四为广州(177.45 公里) 。由于大城市对地 铁的更为需要,相对条件也更为成熟,所以,可以明显发现,新增地铁长度靠前的城 市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 333.43 254.54 228.57 177.45 150.46 138.77 92.5 80.4 72.1 66.26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武汉天津青岛宁波成都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2011-2015 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前十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前十大城市 西北 3% 东北 5% 华中 10% 西南 12% 华南 22% 华北 48%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2011-2015 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区域分布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区域分布 华北 56% 华南 15% 西南 10% 华中 6% 西北 4% 东北 9%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2016-2020 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区域分布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区域分布 第二节第二节 华东地区区域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华东地区区域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华东地区在行业中的规模一、华东地区在行业中的规模 华东地区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属于第一梯队。截止到 2010 年底,华东地区开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只有上海和南京,总通车里程 538 公里,比 2004 年通车里程 121 公里增长了 417 公里,增长了 3.4 倍。2010 年底,华东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占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的 37.56%,较 2004(24%)年增长了 13.56%。 二、上海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二、上海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 (一)线网建设发展分析 1990 年,上海地铁一号线破土动工,1995 年建成投入运营,实现了上海轨道交通 零的突破。从此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到 2000 年,上海建成通 车的 3 条线路总长 65 公里,构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初始网络。“十五”期间,上海市 建成 9 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 250 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形成。截至 2007 年底, 上海市已通车的共有 8 条轨道交通线,日均客运量 380 万人次,线路总长将突破 230 公里,位居全国首位。 2008 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扩大 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政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 规划。2008 年 1-10 月,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736.16 亿元,比 2007 年同期增 长 5.6%。2008-2010 年,上海市计划投入 2000 亿元建设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2010 年 4 月 10 日,上海地铁 10 号线的首班车从南京东路站发车,这标志着服务 世博会的 11 条地铁线路已全部建成通车。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谓突飞猛进,创造了 当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奇迹。截至 2010 年底,上海地铁网络中的 11 条地铁线共有 282 座车站,其中四线换乘站 1 座,三线换乘站 7 座,二线换乘站 32 座,网络中的 4 号线环线,与全网络各条线路几乎都有换乘。11 条地铁线中共有 7 处跨越黄浦江、10 处跨越苏州河,过江、过河的高峰断面单向运能分别达到每小时 27.4 万人次和 32.7 万 人次。密如蛛网的地铁四通八达,有 50以上的市民出行首选地铁,目前上海地铁的 日均客流已达 478 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达到了 568 万人次,远远高于伦敦日均客流 300 万人次的纪录。 截至截至 2010 年底上海已建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情况年底上海已建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情况 线路里程线路里程车站数量车站数量 1 号线 3728 2 号线 6831 3 号线 40.529 4 号线 33.626 5 号线 1711 磁悬示范线 322 6 号线 3628 7 号线 3731 8 号线 4130 9 号线 4623 10 号线 3631 11 号线 66.520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截至截至 2010 年底上海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年底上海在建轨道交通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周期建设周期项目范围项目范围线路长度线路长度( (公里公里) ) 12 号线 2008-2012 七莘路站-上川路 39.5 13 号线一期 华江路站-南京西路站 16.4 13 号线二期 华江路站-南京西路站 33 16 号线 2009-2013 龙阳路站-临港新城 59.5 22 号线 2009-2015 上海南站-金山客站 56.4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2010 年,上海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共有 5 条共 204.8 公里,具体线路建设进展情 况如下: 12 号线(号线(M2 线):线):上海市轨道交通 12 号线(M2 线)工程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 中贯穿上海西南部与东北部的直径线,横贯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域,途经途径闵行、徐 汇、卢湾、静安、闸北、虹口、杨浦、浦东新区等 8 个行政区。线路全长 39.5km,均 为地下线,共设 32 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全线设金桥主要停车场和中春路辅助停车场 各 1 座;设主变电所 2 座,分别设在大木桥路站和长阳路站附近。与 8 号线、10 号线 在中山北二路站附近合建控制中心 1 座。工程建设年限为 2008-2012 年,2012 年 12 月 建成试通车。 13 号线:号线:轨道交通 13 号线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的一条纵贯中心 城区的“西北东南”轴向的直径线,也是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一条重要的主干线。一期 工程共设 14 座车站,全长 16.4 公里,沿线与 1、2、3、7、11、12 号线共 6 条线、5 座站换乘,其中三线换乘站 2 座,两线换乘站 3 座,全部为地下站。13 号线一期工程 在 2012 年建成以后,将与同年建成的 11 号线北段二期和 12 号线一起,形成总共 13 条线、237 座车站、总长 500 公里运营里程的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每天可接纳近 800 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出行总量的 40%以上,大大方便了市民的交通出行,从而使 上海的轨道交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期由南京西路站延伸至张江路站,现阶段有消 息指出计划于 2015 年左右开通。 16 号线(号线(11 号线南段号线南段 21 号线):号线):上海轨道交通 16 号线,即原 11 号线南段,规 划时称为 21 号线,为上海一条建设中的轨道交通路线,北起龙阳路站,南至临港新城, 全长 59.5 公里,其中高架线 52.6 公里、地下线 6.734 公里。设有 12 座车站,包括 2 座 地下车站及 9 座高架车站。另设有川杨河停车场(与 11 号线、13 号线共用)及治北车 辆段(远期与 2 号线共用) ,控制中心设于新场站附近。21 号线采用快慢车的运营组织 方式,列车为时速 120 公里的新型 A 型车,近期采用 3 节编组,远期采用 6 节编组, 采用第 3 轨供电,座位和车门排布仿铁路车厢,采取横排式,只设置 3 组对开门,运 营方式包括直达、大站和站站停三种形式,据报道,龙阳路站直达临港新城的列车最 快只需 30 分钟。 22 号线(金山支线):号线(金山支线):金山支线改造后列为上海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 22 号线,于 2009 年 8 月 12 日举行仪式正式开工。上海南至金山进行扩能改造后将开行高质量的市 郊旅客列车。根据规划,至 2015 年,每天开行客车 36 对,至 2025 年,将达到每天 52 对。该区段客车最高行车速度 160 公里/小时,局部地段限速,明显高于时速 80 公里的 轨道交通。 金山铁路支线改建工程从上海南站引出至金山客站,全长 56.4 公里,途经上海市 徐汇、闵行、松江、金山四个区,共设上海南、莘庄、春申、新桥、闵行西、叶榭、 亭林、阮巷、金山等 9 个车站,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连接金山区的一条快速 铁路。 其主要工程包括,上海南站至新桥站间增建三、四线 15.4 公里、新桥站至金山站 间增建二线约 41 公里,新建黄浦江大桥一座。工程总投资 48 亿元,由铁道部和上海 市共同出资建设,建设工期二年,预计 2011 年底完工通车。 (二)规划建设预测 1近期规划近期规划 17 号线号线 工程为上海市 20102013 年(待有关招投标审批程序完成后,初定于 2010 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工期约 3 年)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轨道交通路线。东起虹桥火车 站站,沿崧泽大道南侧平行西行跨越 A5 公路后接转沿盈港东路、盈港路西进青浦城区, 进入朱家角地区后走向沿 318 国道南侧平行至东方绿舟,全程 33.2 公里,含终点站共 设 11 站。环评已经完成,红线保留工作基本完成,近期开工可能性极大。在新一轮上 海新开工轨道交通建设序列中,该线排序第一。工程安排时间:2010 年2013 年,预 计 2013 年正式通车 2中期规划(中期规划(2010-2020) 只列出新建线、延伸线不列出,尚未确定具体走向,预计在 2010-2020 年间全部 建设完成。包括 (1)上海轨道交通 14 号线,即原来的 M6 线,起讫点为环西二大道至金桥; (2)上海轨道交通 15 号线,即原来的轻轨 L1 线,15 号线将作为市区轻轨线路 贯穿上海中心城区南北,规划起迄点位于 7 号线合用的外环线锦秋路车辆段至紫竹科 学园区; (3)上海轨道交通 y,即原来的轻轨 L2 线,一期起讫点为虹口足球场-上海动物 园; (4)上海轨道交通 x,即原来的轻轨 L3 线,一期起讫点为莘庄-宝山城市工业园; (5)上海轨道交通 18 号线,即原来的轻轨 L5 线,起讫点为场北路-航头; (6)上海轨道交通 19 号线,即原来的 R4 线崇明段,一期起讫点为申江路-长兴 岛; (7)上海磁悬浮机场线,站点为浦东机场站-龙阳路站-世博园站-上海南站-虹桥 机场站。 3远期规划(远期规划(2020-2030) 尚未确定具体走向,也无建设时间表: (1)上海轨道交通 5 号线南延伸二期,从南桥新城站到海湾站; (2)上海轨道交通 y 二期,从上海动物园站到吴泾北站; (3)上海轨道交通 x 二期,从宝山工业园站到共青森林公园站; (4)上海轨道交通 19 号线二期,从长兴岛站到崇明新城站,支线从长兴岛站到 横沙岛站; (5)上海磁悬浮机场线,南延伸从浦东国际机站场到临港新城站,支线从龙阳路 站到杭州东站。 第三节第三节 华北地区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华北地区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华北地区在行业中的规模一、华北地区在行业中的规模 华北地区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属于第一梯队,截止到 2010 年底,华北地区开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和天津,总通车里程 409.3 公里,比 2004 年通车里程 159.4 公里增长了 249.9 公里,增长了约 1.6 倍。2010 年底,华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 占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的 28.58%,较 2004 年的 37.2%下降了 8.62 个百分比。 二、北京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二、北京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 (一)线网建设发展分析 北京地铁始建于 1965 年 7 月 1 日,1969 年 10 月 1 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 使北京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截至 2010 年底,正在运营的线路有:1 号线、 2 号线、4 号线(京港运营) 、5 号线、8 号线 1 期(奥运支线) 、10 号线 1 期、13 号线、 八通线和机场快轨。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我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 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北京地铁首先开工, 一期工程于 1965 年 7 月 1 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 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回埋法施工。全长 23.6 公里, 设 17 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 ,1969 年 10 月 1 日建成通车。根据预计,北 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 5 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1982 年北京 地铁规划图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 绍信参观及乘坐。1971 年 1 月 15 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 年 8 月 5 日 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 年 11 月 7 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 年 4 月 23 日 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 1969 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 国门至复兴门,呈倒 U 字型,设 12 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 17.2 公里。 1981 年 9 月 15 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北京地铁 1、2 号线全长 54 公里,设有 41 座车站,日客运量 130 万人次,日最高 客运量 208 万人次,承担了北京市 11以上的公交客运量。北京地铁是首都北京的重 要窗口,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北京申奥成功,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这一切都要求北京地铁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和 2008 年奥运会要求来衡量 北京地铁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这对北京地铁的工作水平和硬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对北京地铁 1 号线、2 号线车辆、设备系统的改造、完善,提高车辆、设备系统的 整体质量、技术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水平;提高车辆、设备的检 测手段和检修能力,以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达到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能力相配套的 综合运输能力。 同时,2008 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新开通高水平线路 3 条共计 58.6 公里,即:地铁 10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和机场线于 2008 年 7 月 19 日顺利开通试运营,全市轨道交 通线路达到 200 多公里。 北京地铁八通线于 1992 年 6 月 24 日开工建设,1999 年 9 月 28 日通车试运营, 2000 年 6 月 28 日与一线全线贯通,主要线路沿京通快速路修建,它将距离北京城市中 心区相对较远的通州区和北京城八区之一的朝阳区联系起来。为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 北京市政府将地铁 1 号线和地铁八通线贯通。 北京机场轨道交通线是从东直门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路线,全长 27.3 公里,共 设置东直门、三元桥、2 号航站楼和 3 号航站楼 4 座车站和 1 个车辆段。机场线列车, 名为“韵味亚洲”,内部色调是淡雅的米色。机场线新车共设计成了 3 种不同风格,其中 有一组庆典专用车,设计成喜庆的红色调,名为“风情北京”。另外 7 组则为蓝色调设计, 名为“典雅蓝调”。在机场线新车每个座位上,都绣着“abc 机场快轨”logo,机场快轨也成 为首条有自己 logo 的轨道线。据介绍, “abc”翻译成英语是“airportbeijingcity”,寓意为下 飞机就乘坐“abc”进城。首都机场线已经于 2008 年 7 月 19 日,正式运行通车。 北京京港地铁 4 号线,是北京市道路交通网络中一条贯穿市区南北的轨道交通主 干线,于 2009 年 9 月 28 日开通。京港地铁 4 号线跨越丰台、宣武、西城、海淀四个 行政区。沿途经过密集的居民生活区(马家楼-宣武门一带) 、繁华的商业区(西单-新 街口一带) 、有“我国硅谷”之称的高科技园区(学院南路-中关村一带)以及秀丽的风景 名胜区(圆明园-北宫门一带) 。北京地铁 4 号线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总投资 46 亿元, 注册资金 13.8 亿元,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地铁公司各占 49,北京市基 础投资有限公司占 2,工商注册名称为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香港地铁取得 30 年 特许经营权。 2010 年 12 月 30 日,北京 5 条地铁新线同时开门迎接乘客。这 5 条地铁线路包括 房山线、昌平线一期、15 号线一期、亦庄线和大兴线,总长度达 108 公里。上述地铁 线路全部开通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 337.7 公里,比 5 年前新增里程 223.7 公里。 这 5 条地铁线中,大兴线与 4 号线实现贯通,运营总里程达到 50 公里,共设 35 座车站,是中国内地地下里程最长和车站最多的轨道交通线路,连接北京南北,并行 径中关村、颐和园、西单等繁华地区。亦庄线则从北京南城的宋家庄站起,至通州区。 线路全长 23.23 公里,全线共设车站 14 座,预计 37 分钟跑完全程。其中,可在宋家庄 站换乘地铁 5 号线,直通北京北六环;亦庄站换乘京津城际高铁。地铁十五号线首开 段是建设最快的线路,途径朝阳、顺义两个区,全长 20.2 公里,在望京西站与既有 13 号线内部换乘,望京站未来将与地铁 14 号线换乘。房山线全长 24.7 公里,沿线设 11 座车站,途径世界公园。平均站间距达 2.3 公里,明显大于城区地铁线路。昌平线一期 开通试运营,线路长 21 公里,设车站 7 座。二期工程为昌平线北延段,从南邵站至十 三陵景区站,线路全长 10 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计划年内开工。这 5 条对于方便北京 房山、昌平、大兴、亦庄和顺义 5 个远郊区县与城区的联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截至截至 2010 年底北京已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情况年底北京已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情况 线路里程线路里程车站数量车站数量 1 号线 30.4423 2 号线 23.118 4 号线 28.1724 5 号线 27.623 八通线 18.96413 8 号线一期 4.3984 10 号线 32.4623 13 号线 40.516 15 号线一期 20.28 机场快轨 27.34 亦庄线 23.214 房山线 24.79 11 昌平线一期 21.37 大兴线 21.7611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到 2010 年,北京在建轨道交通线路达到 9 条,分别为 9 号线南段、8 号线二期北 段、15 号线一期东段、6 号线、7 号线、14 号线、15 号线一期剩余段、S1 线(门头沟 线)和西郊线(香山线) 。 截至截至 2010 底年北京轨道交通在建线路情况底年北京轨道交通在建线路情况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周期建设周期项目范围项目范围线路长度线路长度( (公里公里) ) 9 号线南段 -2011 郭公庄=北京西站 16.5 8 号线二期北段 -2011 森林公园南门-回龙观东大街 15 号线一期东段 -2011 南法信站-俸伯站 6 号线一期 2008-2012 海淀五路居至草房 6 号线二期 2010-2014 草房至东小营 7 号线 2009-2013 北京西站-焦化厂 23.1 14 号线 2010-2012(张郭庄-西局) 2010-2014(剩余) 张郭庄-来广营 15 号线一期剩余段 2014 清华东路-关庄 S1 线(门头沟线) 2011-2013 石景山西-石门营 10 西郊线(香山线) -2011 香山-巴沟站 9.385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二)规划建设规模预测 “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再提速。2011 年 2 月 28 日,北京宣布 5 条 地铁线路正式开工,分别为 15 号线一期西段、6 号线二期、8 号线与昌平线联络线、 西郊线以及 S1 线西段。同时,海淀山后线、16 号线及燕房线等 3 条线路也正式启动 建设。这标志着 2011 年轨道交通开工及建设项目已全部启动。 此次开工及建设启动的 8 条轨道交通线路贯穿北京东西南北,总里程约 113.7 公里, 车站 74 座,总投资约 820 亿元。线路建成后,不仅能优化本市线网结构,提高轨道交 通覆盖率,方便沿线居民出行,而且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期,北京市新制定了“加强版”的 2015 年轨道交通规划,在原先 561 公里通车里 程的基础上新增 100 公里,主要目的在于加密城区轨道线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此 次开工建设的线路中,16 号线属于“加强版”规划中的新线路,也是首条启动建设的城 区加密线路。据了解,6 号线二期等线路属于原先 561 公里通车里程规划中的线路,目 前 561 公里的原有规划线路已基本全面开工。8 号线与昌平线联络线则属于新增线路, 主要是为了缓解 13 号线的客流压力。 15 号线一期东段 4 站 2011 年底通车 15 号线一期西段从北沙滩至望京西站,全长 7.7 公里,除去已通车的望京西站, 西段工程设车站 7 座,15 号线一期东段工程 4 座车站将于 2011 年年底竣工通车。 6 号线二期可实施“大站快车” 6 号线二期设站 7 座,均为地下线。6 号线列车设计时速可达 100 公里,且增加了 两节车厢,运力比普通地铁增加近四分之一。6 号线给“大站快车”预留空间,快车只停 大站,小站则甩站通过;慢车站站都停。目前预留的大站包括一期的常营站、二期的 北关、新华大街等站点。 昌平新城客流走联络线 昌平线与 8 号线联络线,是一条将昌平新城的客流合理分流到昌平线和 8 号线的 重要联络线。该线起点为昌平线朱辛庄站,与 8 号线二期工程在回龙观东大街站相接。 乘客可通过朱辛庄站和回龙观东大街站分别换乘 8 号线和昌平线。 西郊线首用现代有轨电车 西郊线是北京首条使用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设香山站、植物园站、万安公墓站、 玉泉郊野公园站、颐和园西门站、颐和园南门站、巴沟站共 7 座车站。其中,万安公 墓站与轻轨 L6 线换乘,巴沟站与地铁 10 号线换乘。 S1 线西段采用磁悬浮列车,S1 线西段工程是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示范线,连通门头 沟新城西南部的石门营和苹果园站。线路全长约 10 公里,全部为高架线路,共设高架 车站 8 座。该工程拟选用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6 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为 100 公 里/小时。 海淀山后线将连通中关村 海淀山后线是一条连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关村西区等城市功能区的 线路,将缓解海淀山后地区与中心城之间的道路交通压力。线路西起于六环外北安河, 与北京地铁 16 号线贯通运营。线路全长 23.4 公里,全线设 13 座车站。 16 号线充当西部南北动脉 16 号线是中心城区西部的一条南北主干轨道交通线路,同时也是一条从海淀山后 进入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线路北起于海淀区苏州街,经国图、三里河、丽泽金融商 务区等地,终止于丰台榆树庄。线路全长 23 公里,设站 16 座,16 号线具备与海淀山 后线贯通运营的条件。 燕房线连通房山线促旅游 燕房线为房山线西延线路,建成后将会带动燕化老工业区的发展,促进房山区旅 游业发展。该线线路全长约 21.4 公里,共设车站 12 座,分主线和支线,先期建设主线, 主线西起燕化产业区南端,沿燕化路、京周路、紫十路东侧规划路、大件路分布,接 入房山线西延车辆段站。 轨道交通建管公司采取增加资金、人员、机械投入的方式确保按期通车,不仅各 条新线倒排工期,连各个重要节点的推进计划也一一细化分解,并建立工期分级预警 制度,一旦出现计划延迟,将按照不同级别立即启动相应补救措施。为防范风险,地 铁项目新开工的标段,要求尽快配备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纳入全市轨道交通工 程安全监控中心。 8 号线原计划 1600 人左右的施工队伍,为了让市民早日享受回龙观东大街至森林 公园站的地铁出行,日夜奋战在工地的建设者增加到了 2200 多人。2011 年底,这段 10.7 公里新线将与奥运支线贯通运营,成为直接与地铁 10 号线衔接的南北向重要通道, 缓解目前 13 号线的拥挤状况。 同样将提前到 2011 年底开通的 9 号线南段,工期比原计划压缩整整一年。这段新 线南起郭公庄,北至北京西站,将部分解决房山线乘客换乘市内交通的难题,也将为 北京南部地区大批进出北京西站的旅客提供出行便利。 预计到 2015 年,北京中心城区步行不到 1000 米就能到地铁站,轨道交通日均客 流将从现在的 600 万人次增加到 1000 多万人次,承担全市公共交通出行量的一半。轨 道交通 600 公里总里程的大规模网络化运营后,乘客去往目的地换乘路线的可选择性 非常多,客流分布会更均衡,车厢的拥挤程度将比现在低得多。尤其 6 号线的运营, 将大大分流地铁 1 号线的压力。 在“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上,北京城区地铁线网拟进一 步加密。如 8 号线三期可能从美术馆继续南延至永定门一带,昌平线可能延伸至积水 潭,2 号线和 10 号线之间可能新增北三环线即 12 号线。中心城区地铁线网加密总体规 划还在研究。但近日启动的 8 条新线中,北起苏州街、南至丰台榆树庄的 16 号线,已 经成为率先实施的第一条城区加密线路,总里程 23 公里,将成为继 4 号线、5 号线之 后,北京又一条纵贯南北的骨干地铁线。 第四节第四节 华南地区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华南地区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华南地区在行业中的规模一、华南地区在行业中的规模 华南地区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属于第二梯队。 截止到 2010 年底,华南地区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广州和深圳,总通车里程 295.3 公里,比 2004 年通车里程 56.9 公里增长了 238.4 公里,增长了四倍以上。2010 年底,华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占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的 20.62%,较 2004 年的 13.3%增长了 7.32%。 二、广州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二、广州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分析 (一)线网建设发展分析 2010 年 10 月 30 日上午,广州轨道交通新线开通仪式在新开通的地铁三号线机场 南站举行,至此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 236 公里。广州因此成为继上海、北 京后国内第三个地铁里程突破 200 公里的城市。这也是广州为亚运会送上的一份大礼: 广州地铁线路已贯通 80的亚运场馆,成为赛时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广州市 1998 年仅有一条 11.48 公里的地铁线,而十二年后的今天,已形成八条贯 穿全市、总里程达 236 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广州地铁对接广州火车站、广州南站、 广州东站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网”打尽进出广州的“四大门户”,在亚运会临近之际, 完成了从市内通勤到全面承担各门户进出的华丽转身。光是去年到今年的亚运年,广 州就建成了超过 100 公里的地铁线路,现在通车的地铁线路有近一半赶在亚运前完工, 亚运会对广州地铁建设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过去两个月,广州市全面完成了 3 条新线、3 条延长线共 86 公里的地铁线路的“亚 运升级”任务。亚运会加速了地铁建设,地铁反过来也将为亚运会作出贡献。亚运期间 世界各地参赛运动员和来宾的到来虽然对广州的交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但作为“领衔 主演”的广州地铁已经做好准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在广州地铁已经覆盖了亚运城、天河体育中心、广东奥体中心、广州大学城四 大场馆群占总数 80的亚运场馆,亚运期间我们预计广州地铁客运量将大幅攀升,每 天接待客流将超过 600 万人次。 截至截至 2010 年底广州已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情况年底广州已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情况 线路线路线路里程线路里程车站数量车站数量 1 号线 18.4816 2 号线 3224 3 号线 67.2529 4 号线 4616 5 号线一期 32.0324 8 号线一期 15 13 APM3.949 广佛地铁 32.97322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2010 年广州开通的三条延长线分别为新 2 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 、3 号线 北延长线(机场南体育西路) 、4 号线北延长线(车陂南黄村段) ,三条新线分别 为 8 号线(凤凰新村-万胜围) 、广佛地铁首通段(广佛线) (魁奇路西朗) 、珠江新 城旅客自动运输系统(APM 线),具体情况如下。 新新 2 号线:号线:原广州地铁 2 号线经过一系列的拆解,2010 年 9 月 25 日,2 号线北延 长线和南延长线开通。广州地铁 2 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 ,全长约 32km,设有 24 座车站,线路车辆段位于白云区嘉禾。行车控制中心则与地铁 1 号线共用公园前控 制中心。大洲停车场则位于番禺石壁。 原广州地铁 2 号线首通段(三元里晓港)于 2002 年 12 月 29 日通车试运营。 2003 年 6 月 28 日地铁 2 号线三元里琶洲段正式营运。2005 年 12 月 30 号,为了配 合 4 号线(大学城专线)的开通,万胜围站正式启用。2 号线使用了很多当时国内乃至 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广州地铁 2 号线是世界上全线都在建成时就安装了屏 蔽门的地铁线路之一。当时二号线投入使用的车站有 17 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地铁 公司为了在当时正在运营的 2 号线晓港万胜围段,成功完成拆解二/八号线,不得不 在运营结束后进行拆解工作。2010 年 9 月 21 日晚,随着万胜围开出的最后一列车的到 达三元里站,旧广州地铁 2 号线也随即成为了历史。 3 号线北延段号线北延段:2010 年 10 月 30 日,广州地铁 3 号线北延段(机场南体育西路) 正式开通试运营(高增站、机场北站未开通) ,是时,广州地铁线网的最高票价达到 19 元。 4 号线:号线:地铁 4 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新造段)于 2005 年 12 月 26 日开通, 新造黄阁段也于 2006 年 12 月 30 日通车试运营(官桥站、庆盛站暂未开通) ,2007 年 6 月 28 号蕉门和金洲站启用,2009 年 12 月 28 日开通万胜围车陂南段,2010 年 9 月 25 日开通车陂南黄村段。全线长 46km,地下线长 16km,高架线路长 30km。4 号线使用新造车辆段。新造车辆段位于新造站与石碁站之间、兴业大道旁。车辆段面 积 16.5 公顷,绿化率达 50%。 8 号线号线:西起于海珠区工业大道北凤凰新村,经晓港,东止于海珠区新港东路万胜 围站,设有 13 个车站。其中,晓港站万胜围站为旧 2 号线沿用线路,已于 2005 年 12 月 28 日全线通车。昌岗于 2010 年 9 月 25 日开通,凤凰新村、沙园、宝岗大道亦于 2010 年 11 月 3 日开通。 广佛地铁:广佛地铁:广佛线(又称: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佛山地 铁一号线) ,是一条跨越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市荔湾区、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禅城区 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其运营公司为广州地铁有限公司。2010 年 11 月 3 日下午 2 点, 广佛线首通段正式开通。广佛线全长 32.973 公里,设 22 个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此外,广佛线还计划开设南延段,设 4 座车站,分别为澜石、世纪莲、东平、小 涌,还处于内部论证阶段,线路敷设方式和开工时间未定。广佛线把珠三角紧邻的两 个城市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广州为中心的包括户籍人口 1033 万,流 动人口 363 万(官方统计,实际数目远超)的广佛都市圈,可以优化两个城市的资源利 用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广佛都市圈乃至珠三角的竞争力。 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全称为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 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于 2010 年 11 月 8 日 开通投入试运营。它是世界首条的全地下捷运系统。 APM 将解决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疏导,它将是珠江新城 CBD 地区和天河商贸 区内部的公交骨干线,满足其内部、珠江新城与天河商贸区、观光塔之间客流的交通 需求,以及旅游观光购物的出行需要。 APM 与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快捷方便的连接,线路总长约 3.94 公里,全部采用地下 线路,共设 9 座车站,由北往南分别为林和西站、体育中心南站、天河南站、黄埔大 道站、妇儿中心站、花城大道站、大剧院站、海心沙站、广州塔站。输送系统站点之 间最大间距 693.5 米,为体育中心林和西区间;最小站间距 315.5 米,为天河南体 育中心站区间,平均站间距 473.4m,走向基本与 3 号线平行。 由于艺苑小区拆迁缓慢,而 APM 系统必须于广州亚运会之前投入运营,因此车场 分两期建设。一期面积约 3500 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拥有轻修线 2 条、重修线 1 条、 停车线兼折返线 1 条,仅能停放 2 节编组的列车。二期车场在一期的基础上向南延伸 了 133 米,将达到停放 10 列 3 节编组列车的能力,围护结构现已动工。 (三)规划建设规模预测 1截至截至 2010 年底广州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年底广州在建轨道交通线路 2010 年亚运前开通 6 条新线后,广州成为中国地铁第三城。到 2010 年年底,广 州在建线路达 6 条,它们是:6 号线首期,6 号线二期,广佛线二期,7 号线首期,9 号线,13 号线首期。 截至截至 2010 年底广州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年底广州在建轨道交通线路 7 号线一期 2009-2014 广州南站-大学城南站 17.71 9 号线 2009-2012 花都汽车城 20 13 号线一期 2010-2013 鱼珠象颈岭 28.8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6 号线:号线:广州地铁 6 号线一期长 24.3km,设车站 22 个;二期长 17.6km,设车站 10 个。由于一期工程受到拆迁的问题导致延期,将与二期一起于 2013 年全线开通。和 4、5 号线一样,6 号线也采用直线电机列车。 6 号线一期(浔峰岗长湴)将于 2012 年 12 月投入运营,线路全长 24.3km,设 22 个车站,其中沙河站暂不开通。其中浔峰岗站、横沙站、沙贝站为高架车站。值得 一提的是,5 号线坦尾站为高架车站,6 号线坦尾站为地下车站,因此该站将采用高架 地下的换乘设计。广州地铁 6 号线一期使用四节编组直线电机列车运行,与二期分 开独立运行,于长湴站与二期线路换乘。 6 号线二期,于 2009 年 10 月 30 日开工。二期工程(长湴香雪)全长 17.6 公里, 设车站 10 个。国家发改委已于 2009 年 2 月批准提前实施地铁 6 号线二期工程(长湴 香雪)建设。地铁 6 号线二期工程是萝岗区科学城通往市中心区的快速通道。建成 后,将迅速提升萝岗区城市综合交通环境水平,对萝岗区加快发展,加快建设成为现 代产业体系先导区、适宜居住城市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有着重要的作用。广 州地铁 6 号线二期将使用六节直线电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