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煤炭企业发展战略3_第1页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煤炭企业发展战略3_第2页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煤炭企业发展战略3_第3页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煤炭企业发展战略3_第4页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煤炭企业发展战略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煤炭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煤炭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战彦领 周 敏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 摘要:生命周期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表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受宏观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 资源开发周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和计量经济学原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 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国内煤炭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并构 建了煤炭企业生命周期指数测度模型,为煤炭企业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战略及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 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对推动我国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生命周期;煤炭企业;发展策略 Study on Development Tactics of Coal Enterprise Based on Lifecycle Theory Zhan Yan-ling Zhou Min (Doctor Candidate Enrolled in 2006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Lifecycle Theory and economics theory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enterprise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ve been effected on many kinds of factor, such as macro-economic cycle, industry lifecycle, resource development cycle, and so on. Based on Lifecycle Theory and economics, this paper have carri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stage of macro-economic cycle, industry life cycle, and business life cycle in which domestic coal enterprises lies, which from the view of macroscopic, middle, microcosmic, and constructed the model of measuring life-cycle index on the coal enterprises. The paper provided a kind of new analysis thought for the coal enterprises plann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future and working out next five-plan, it has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fast as well as good development on coal industry. Keywords:lifecycle; co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actics 一、引 言 生命周期理论和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表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受宏观经济周期、产业 生命周期、资源开发周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 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态势。因此,对于煤炭企业而言, 只有深入了解宏观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企业所 处的发展阶段,才能做出准确的战略定位,推动企业快速、健康成长。 二、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经济因素,也 包括政治因素;既包括内在因素,也包括外在因素。因此,判断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就 要坚持周期分析与年度分析相结合,经济分析与政治分析相结合,速度分析与制度分析相 结合,国际分析与国内分析相结合。 2 1、 、经济经济周期分析周期分析 经济发展周期是指一国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 和收缩,它是一个宏观的经济概念,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幅度的变化规律。宏观 经济问题发生周期性波动,是自重商主义时代以来遍及世界各国的客观规律。 按照阿瑟刘易斯的“波谷-波谷”的周期划分法,依据 1980 年以来我国 GDP 增长 率的周期波动分析,我国经济周期大体上在 1012 年(见图一) 。从历次经济周期的波动 来看,每一次经济周期的扩张期都比较短,基本都在 24 年左右,而收缩期却比较长。从 本轮经济周期的情况看,自 2002 年以来,扩张期已近 6 年,2002-2007 年的 GDP 增长率分 别为 9.1、10、10.1、10.4、10.7%、11.4,2007 年很可能已达到本轮经济周期 的顶点。因此,2008 年以及以后几年,将是我国经济周期从高峰逐步向低谷回落的阶段, 在资源瓶颈约束与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下进入收缩期,增长速度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 特点。 2、政治周期分析、政治周期分析 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在年度经济波动上明显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所谓政治因素是指 5 年一次的党代会、人代会以及五年规划。由于我国实行五年计划以及 5 年一次的党委和 政府 1979-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变动趋势图 0 0.04 0.08 0.12 0.16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1 换届,因而在 1012 年的中周期里包含几个 5 年的短周期。从“六五”到“十五”的 GDP 增长速度中可以看出(见图二)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高低交替波动的特征。从统计 规律看,一般每届党代会的最后 2 年与人代会的第 3、4 年经济增长率较低,其他年份相对 较高。因此,可以判断,2008 年及以后几年,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将呈现逐期走低的趋势, 2010-2012 年经济增长率很可能是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 。 1 19 97 79 9- -2 20 00 07 7年年我我国国G GD DP P增增长长率率一一阶阶波波动动图图 -0.08 -0.04 0 0.04 0.08 年份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2 3、国、国际经济际经济分析分析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美国经济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其发展状况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最近,越来越多的 3 国内外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危机,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放缓的趋势。其实,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美国经济极有可能已步入 1967 年以来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下 降阶段。该周期定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一种为期 4060 年、平均长度为 54 年左右的 长周期波动。在一个长周期中,每间隔 510 年,往往会发生一次短周期的经济衰退。 从 18542001 年,美国共出现过 32 个短经济周期,在每个周期中,扩张阶段平均为 38 个 月,衰退阶段平均为 17 个月。目前正处于第 33 个周期的衰退阶段,预计衰退期将持续到 2009 年下半年。 1980-2007美国GDP增长率变动趋势图 0 0.04 0.08 0.12 0.16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3 4、国、国际际比比较较分析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经历与“二战”后日本的崛起和亚洲“四小龙”的起飞大体一致。从 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来看,从经济起飞到完成工业化,基本上都有一个 20 年左右的经 济高速增长时期,而后经济增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我国的经济增长在经历过 1978 年2007 年长达 30 年的高速增长后,基本上进入了一个经济调整阶段。因此,从这个角 度来看,在 2008 年及以后几年,我国经济将不会再有相当高的增速出现,其 GDP 增长速度 将保持在一个相对低位的水平(8%10%) 。 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摆脱短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却 无法摆脱长周期规律的羁绊。经济周期的运动规律,最终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也受在 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综合各因素分析,2008 年以后的几年,将是我国 经济周期从高峰逐步向低谷回落的阶段,增长速度预计在 8%10的之间,且呈逐年递减 的趋势。 三、煤炭产业周期分析 产业经济学揭示,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循着一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展开。产业 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初生到衰亡、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的厂商行为的变化过程,一般 分为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另外,生命周期理论表明:越 是接近上游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它的生命周期越长;越接近最终消费者的产品, 如家用电器、个人计算机等,其生命周期越短,越容易受企业外在环境的冲击和消费者偏 好的影响。基于煤炭产业生命周期的这种特点,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又可以划分 为若干个产业发展周期,产业发展周期包括扩张期、收缩期。 4 1979-2007年我国煤炭产量变动趋势图 0 70000 140000 210000 280000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图 4 1、 、产业发产业发展周期分析展周期分析 从图四中可以看出,煤炭产业发展周期为 8 年,扩张期为 4.5 年,收缩期 3.5 年,目 前已进入 1978 年以来的第四个周期。第四轮周期的时间区间大致为 2002 年2010 年,截 止目前扩张期已达 5 年有余,可以预测,今后几年我国煤炭产业将进入产业发展周期的收 缩期。 从 19792007 年我国 GDP 与煤炭产业的一阶波动图形中(见图五)可以看出,煤炭产 业的波动频率远高于 GDP 的波动,特别是 19952007 年,GDP 的微幅波动,引发煤炭产业 的剧烈起伏。2000 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重工业化发展阶段, 煤炭需求弹性稳步上升,2003 年达到 1.835,创近 15 年来新高。2004 年以后,随着节能 和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煤炭需求弹性逐步下降,2007 年为 0.75。可以预计,随着国家节 能减排方针的实施,2008 年以后几年,煤炭需求弹性仍将保持稳中下降的趋势,GDP 增速 的回落,无疑对煤炭需求将呈现明显下降的走势,煤炭市场非常有可能再现供大于求的状 况。 1979-2007年我国GDP与煤炭产量一阶波动图 -0.15 -0.1 -0.05 0 0.05 0.1 0.15 0.2 1979 年 1980 年 1981 年 1982 年 1983 年 1984 年 1985 年 1986 年 1987 年 1988 年 1989 年 1990 年 1991 年 1992 年 1993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原煤GDP增长率 图 5 2、 、产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分析 采用反映市场增长率和需求增长潜力的比率指标产业规模扩张度,测度煤炭产业 的生命周期阶段。以我国2001年2007年的产业部门的发展数据为样本空间,计算比较26 个产业部门的产业规模扩张度(见表一) 。根据测算,26个产业部门的平均规模扩张度为 19.59,按照从高到低排序,煤炭产业的规模扩张度为12.41,位居第16位,低于平均水平 19.59。据此分析,煤炭产业应属于成熟产业。 表 1:2001-2007 年我国 26 个产业部门的规模扩张度 产业部门规模扩张度产业部门规模扩张度 纱 13.42 有色金属 16.22 布 12.39 水泥 11.96 5 化纤 18.21 硫酸 12.77 糖 9.52 纯碱 11.65 卷烟 3.79 乙烯 12.32 彩色电视机 11.27 化肥 9.94 家用电冰箱 20.19 发电设备 41.78 房间空调器 26.34 汽车 23.47 原煤 12.41 大中型拖拉机 35.90 原油 1.91 集成电路 26.66 发电量 12.97 程控交换机 30.87 钢 20.60 移动电话机 -3.81 钢材 22.67 电子计算机 32.26 注:根据2001-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加工与整理 3、煤炭、煤炭产业发产业发展策略展策略 产业生命周期机理表明,企业竞争力是动态发展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决定一个 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同,这要求与之匹配的企业核心能力也应不断调整。鉴于煤炭产业 处于成熟期和煤炭市场的竞争格局,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经济学原理,煤炭产业整体 上处于发展的均衡状态,整个行业的经济利润最终将趋于零,只有那些规模效益突出、管 理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的经济利润。因此,对矿区煤炭开采业而言,下 一步的重点就是要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加强成本管理,应对经济周期收缩期带来的负面影 响。 四、煤炭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1、煤炭企、煤炭企业业生命周期特征生命周期特征 对煤炭等资源开采业而言,煤炭企业的发展大致都要经历勘探、矿区规划、基本建设、 生产经营、成熟蜕变、衰亡过程等这一周期过程,其所对应的时间跨度就是煤炭企业的生 命周期。而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又决定了其生命周期明显性和独特性,其 开发必然经历一个从勘探到开采、高产稳产、衰退直到枯竭的过程,煤矿区经济发展会呈 倒“U”型结构。 起步期 增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二次创业 时 间 图 6 2、煤炭企、煤炭企业业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测测度度 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短期因素与长期因 素、定量因素与非定量因素。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本 文选取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规模扩 张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等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六个指标,进行国内煤炭企业生命周期 阶段的测度和判定。 本文以华东地区一家大型煤炭企业为例,进行企业生命周期的测度。样本空间选取 2002 年2007 年的经营和发展数据,分别计算五个区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 6 增长率、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规模扩张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等。在各指标权重 的确定上,采取专家评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二) 。最后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集 团公司的生命周期指数。 6 1 ii i If w 表 2:2003-2007 年某煤炭企业生命周期指数计算表 年份 指标 20032004200520062007 权重 Wi 主营收入增长率 f1 0.031570.613290.364840.029140.175080.2 主营成本下降率 f2 -0.00736-0.45233-0.46014-0.09827-0.119560.05 市场占有增长率 f3 -0.06504-0.06957-0.02804-0.03846-0.010000.1 规模扩张率 f4 0.606310.567490.290440.817710.159530.2 现金收益增长率 f5 -0.001391.282920.73151-0.634750.125900.2 主营利润增长率 f6 0.062891.363100.17428-0.135200.346670.25 生命周期指数 I 20022007 年的企业生命周期指数:=0.304I 评价标准的确定:以沪深两市的煤炭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上述六个指标,计算煤炭 企业的生命周期指数,进而分类确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 表 3:煤炭企业生命周期指数划分标准表 I0.080.08I0.150.15I0.25I0.25 衰退期成熟期创业期成长期 通过测算,该煤炭企业 2002 年2007 的企业生命周期指数为 0.304,可以初步判定: 该企业目前处于新一轮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新一轮生命 周期成长期的企业,经过上一轮生命周期的蜕变后,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超级大型企业集团, 开始进入新的成长阶段。 五、煤炭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策略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国内宏观经济将处于经济发展周期的收缩期,而且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节能减排方针的实施,煤炭需求弹性将保持稳中下降的趋势,同时考 虑到 GDP 增速的减缓因素,煤炭需求极可能呈现明显下降的走势,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状 况将会重现,煤炭价格必将出现阶段性的回落调整。因此,对于国内煤炭企业而言,必须 未雨绸缪,超前制定应对措施。 1、 、调调整企整企业业的的战战略方略方针针 从全国煤矿区发展的态势看,自 2002 年以来各大型煤炭企业竞相掀起了新一轮的大投 入、大开发的发展浪潮,国内煤炭产能快速扩张,目前仍不见减退的苗头,埋下了产能过 剩的隐患。从宏观经济周期和产业发展周期看,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企业应适时调整自身的 战略方针,由“不惜投入、全面开发”逐步调整为“收缩战线、有保有压、重点突破” 。具 体而言:一是对于矿区发展的根基煤炭开采业而言,目前已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 期,现金流量比较稳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产业利润的高低及其实现程度并不完全取决 于产品的价格,也取决于产品的成本。因此,对煤矿而言,在成熟期的成本控制极为重要, 今后管理的重点就是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投入。二是在规划项目建设上,要 坚持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把握好规划项目实施的节奏,逐步压缩建设 规模,不能搞全面开花、一哄而上。对已开工的在建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多方筹集资 7 金,加快施工进度,争取尽快建成投产。对未开工的规划项目,要暂缓实施,规避国民经 济发展速度减缓带来的风险。 2、 、调调整企整企业业的运的运营营模式模式 在解决了企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后,就需要动态评估企业目前的经营程式是否适应企业 所选择的发展方向,只有当两者内在一致时,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成长。从根本上讲,企业 运营程式转换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能够适应产业生命周期变化的要求,根据自身能力和 目标,及时转移盈利模式、经营领域和经营方式,以免受困于某失去盈利能力的经营环节 。这是一种系统性的企业行为变化,具体来讲,就是要在企业管理层面、生产经营层面、 公司治理层面,乃至产业运作层面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核心能力的提升。比如:在煤矿 生产管理模式上,可以考虑对所属煤矿现有的岩夯掘进、机电维修等业务实行专业化管理, 人员实行区域化整合,组建区域性的专业化服务中心,借以改变目前矿区高级技工普遍短 缺、工作效率效率偏低的状况。 3、 、调调整企整企业业的融的融资资策略策略 企业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经营 导致的未来经营收益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则是由于企业筹资决策导致的未来财务成果的 不确定性。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这两种风险各有不同的表现。研究发现,在企业生 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融资时机都是变化的,通常结合企业生命周期 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采取多阶段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组合。比如:在企业成长期,经营风险 有所降低,根据风险的反向搭配原理,财务风险就可以适当提高。这时,企业可以适当提 高负债融资的比重,实施稳健的财务政策。在成长期后期,经营风险相对较低,从而使得 公司可以承担中等财务风险,企业可以采取扩张性型的财务政策,采用相对较高的负债率, 以有效利用财务杠杆。 4、 、调调整企整企业业的的产业结产业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