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两会:“十一五”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回顾_第1页
直通两会:“十一五”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回顾_第2页
直通两会:“十一五”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回顾_第3页
直通两会:“十一五”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回顾_第4页
直通两会:“十一五”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回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页 闽北网讯 民生 文章 春风再鼓劲扬帆正当时春风再鼓劲扬帆正当时 直通两会:直通两会:“十一五十一五”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1-02-23 07:35 “十一五”期间我市生产总值 南平市“十一五”期间财政总收入 南平市“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南平市“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南平市“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在闽北发展历史上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一个个统计数据勾勒出一 条条上扬的轨线: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700 亿元大关,达到 728.73 亿元,比增 11.7;全市财政总收入 61.76 亿元,比增 18.2;全社会工业总产值 848.86 亿元,比增 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777.15 亿元,比增 23.4。 与 2005 年相比,去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均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产 值翻一番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二番,完成“十一五”既定目标,全市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 新台阶,闽北将由蓄势发展、加快发展阶段提升为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一个全新的、 生机勃发的闽北,在海西竞发的号角中全速前进。 抢抓机遇,闽北奋力前行抢抓机遇,闽北奋力前行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境遇中,我市“十一五”发展帷幕拉开。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 348 亿元,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进步,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仍存在“内”、“外”诸多问题与考验。 从“内”来说,闽北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瓶颈制约、体制障碍、结构束缚这三大难 题还没有完全破解,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从“外”来说,全省各地竞 相发展,给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新的考验又接踵而至。2008 年年初,一场冰霜雨雪寒凝大地,使我们倍受熬煎。2008 年国际 金融危机突然袭来,外贸出口遭遇寒冬,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去年 6 月,闽北各地遭遇历史罕见 的特大自然灾害,百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68.28 亿元。带着满身的泥浆和伤痛,闽北 负重前行。 压力愈大抗力愈强,越是挫折越是奋起。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变压力为动力,在逆 境中戮力同心,奋力前行。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闽 北空间、生态、资源、劳动力、政策等优势,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的绿色腹地、南接北联的战略 通道、连片发展的前锋平台”的发展定位。按照这一定位,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福建考察中 提出“三个切实”的工作任务,夯实“三农”基础,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三大支 撑。 2006 年,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作为农业大市,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上相继出台的 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2008 年,国家做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截至去年底,我市新增中央 投资项目 569 个,总投资 69.89 亿元。这批项目的实施,促进我市灾后恢复重建和产业结构调整, 建成了一批惠民工程和环境治理工程。 我市 4 个原中央苏区县(武夷山、邵武、建阳、光泽)、3 个革命老区县(延平区、松溪县、 政和县)也享受到老区政策的福利。根据国务院支持海西若干意见第 30 条“安排中央预算内 投资等资金时,福建革命老区、福建原中央苏区县分别参照执行中部、西部地区政策”,去年我 市共为这 7 个县(市、区)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 10 批次,多争取补助资金 5353 万元。 科学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工业转型升级 我们要发展,更要科学地发展。闽北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欠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闽北 跨越式发展如何迈过这四道坎? 科学发展,理念更新首当其冲。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必须保护好闽北的青山绿水,不能 以生态环境的超量付出换取 GDP 的一时增长,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整合升级传统优势产 业,加快培育旅游(养生)、生物、创意、生物医药、光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着力把生态优 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科学发展,调整结构做足功课。去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21.9:41.9:36.2,二产比 重比 2005 年上升 7.3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稳步提高。铝加工、竹加 工、肉鸡加工、纺织服装、电线电缆等五个百亿产业链规划已完成初稿。 科学发展,科技创新是根“魔棒”。五年间,我市借助“618”平台,共对接合同项目成果 1854 项,总投资 201.7 亿元,对接数位居全省前列。这些项目技术先进、投资规模较大、市场前 景广阔,对改造和提升南平传统产业起到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对接项目中已有 1760 个项目开 工建设,完成投资 131.1 亿元;已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 953 项,年新增产值 253.1 亿元,利税 25.9 亿元。 2009 年 8 月,中共南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实施意见提出, 2009 年全市木材采伐量由 2008 年的 244 万立方米调减为 200 万立方米,2010 年调减为 180 万立 方米,“十二五”期间,全市木材采伐生产量稳定在 180 万立方米以内。如此大幅度调减林木采 伐量,在闽北林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意见同时明确,严格控制新上以消耗阔叶树和马尾松 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并逐步取缔高耗材、低效益的企业。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实施一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对新上 项目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去年全市单位 GDP 综合能耗 1.18 吨标煤/万元, 比 2005 年下降 18,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五年间,累计淘汰水泥、造纸、氢氟酸落后产能 116.78 万吨。 去年 11 月底,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投产,生产厚度仅 0.7 毫米的液晶电视屏幕玻璃, 主要供应索尼、三星等世界知名公司,公司年产值将达 15 亿元。它的投产,意味着顺昌工业实现 了从粗到精、从一般到高端的漂亮“转身”,也成为闽北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民生优先,惠及更多群众民生优先,惠及更多群众 “今年夏天不怕干旱了。”2 月 17 日,延平区西芹镇南洲海尔希望小学校长一脸喜悦地告诉 记者,如今,学校师生彻底告别了提水煮饭、炒菜的岁月。 此前,南洲海尔希望小学的用水来自深山,水量极不稳定。缺水的日子,老师带着学生到农 民家里,一桶又一桶提水蒸饭、煮菜。随着农村学校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学校用水有了充足 供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显 著改善,城乡教育均衡性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6 个县市通过“双高普九”验收;职业教 育加快发展,全市国家和省级重点中职学校达到 10 所;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优质高中达到 23 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武夷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成为闽北第一所自主新办的招收本 科生的高等院校。 回眸过去的五年,我们不难发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成 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坚持民生优先,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五年,一个又一个民生工程的“接力”完工, 情满闽北,温暖人心。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健全,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 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02 以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生 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首位。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重点流 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禁建区内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 100%,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源地水质状况保持优良。 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城市联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推进,每个县市均 建成一座以上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性好、带动能力强的 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2010 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332 元,年均增长 11.9%,农民人均纯收入 6759 元,年均增长 10.7%。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47%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15.1 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 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平安南平”建设持续深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城市建设,拥抱青山绿水城市建设,拥抱青山绿水 “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休闲散步,三江美景也尽收眼底。”22 日下午,雨过天晴,站在 南平市区江滨路沿江亲水观景平台上,退休干部刘望国对记者说。 沿江亲水观景平台,此前是一片荒芜地,多年来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而今,这里经过改造 让市民既可观景休闲,也可近水垂钓,延城人从此有了戏水沐风的好去处。 在过去的五年间,许多城建项目的建设让延城耳目一新,脱胎换骨。曾几何时,顶着老工业 城市的美誉,南平城市建设步履蹒跚,二三十万人“蜗居”3.84 平方公里的老城之中 2007 年,以路桥建设为重点,总长 81.3 公里,旨在拉开城市框架的沿江快速通道动工建设; 夜景工程,人行道改造工程这一年起,南平中心城市先后开工建设 48 个城建重点项目。 这是南平自 1995 年撤地设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建设热潮。 如今,一个个项目,像一首首欢快跳跃的音符,奏响了城市建设的精彩华章。记者从市建设 局了解到,过去五年,南平沿江快速通道在建和完成的道路约 36.54 公里,完成工程占总投资的 39.1%;城区迎宾路、江滨路改造完工;西城、常坑大桥竣工通车;闽江大桥、剑州大桥,江滨东 路建设稳步推进;LED 夜景、江滨路亲水平台建成使用。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被山水阻隔的“一城四片”城市 组团有望得到有机衔接,城市布局和经济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以城市化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 展的梦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在加快推进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同时,我市积极谋划规划面积 4132 平方公里的武夷新 区,打造闽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早在 2005 年,我市便打破地域界限,先期在建阳启动建设闽北产业集中区;2008 年,着手武 夷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0 年 1 月,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明确提出 “加快谋划建设武夷新区”;随后,武夷新区发展规划由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武夷新区作 为全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列入全省“五大战役”的重要内容。 鼓声急促,步履铿锵,承载闽北跨越发展阔大梦想的武夷新区不断“长个”。新区核心区 10 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 3 条高速公路、3 条快速铁路和一座 4E 级新机场,“铁公机”无缝对接和 “零换乘”的将口片区交通枢纽规划正在推进实施;在产业平台打造上,已累计投入资金 20 多亿 元,引入企业 73 家,竹木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科技等产业初具雏形。 吸引海内外目光的武夷新区,已与大连万达投资团队正式签订投资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框 架协议,武夷禅都、海西国际网球中心、武夷山影视博览城、武夷山太空城文化公园等一大批项 目均已达成投资意向。 集结力量,突破交通瓶颈集结力量,突破交通瓶颈 闽北长期以来处于福建路网的末梢,滞后的交通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更让亟盼致 富的父老乡亲美梦难圆。2004 年底,全长 75 公里的福银高速公路南平段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 虽然实现了零的突破,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末位的尴尬现状,深深刺痛了闽北人。 要想突破山门,必先率先突破交通瓶颈的制约。“加快建设闽浙赣边综合交通枢纽,使南平 成为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前沿平台”,这个宏伟构想在“十一五”期间开始 实施。 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开拓创新的锐气和胆识,集结各方力量,抽调各路 精兵强将,制定并出台土地收储筹措资本金、全面加强战略性金融合作、加快构建高速公路融资 平台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市高速公路的规划、立项、设计、投资等各项工作迅速高效运转,吹 响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集结号”。 继浦南高速公路竣工通车,2010 年 11 月 15 日,我市与央企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共同投资兴建 的武邵高速公路通车,将“双世遗”武夷山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泰宁大金湖这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连成了一体。“十一五”期间,松建、宁武、龙浦、建闽等几条高速公路也相继开工建设。邵光、 南平绕城、延顺、顺邵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目前,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420 公里, 在建里程达到 500 公里,通车、在建里程均从“十五”期间的全省末位跃升至全省前列。 和高速公路建设一样,在过去的五年里,一个个铁路建设项目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高密 度呼啸而来:京福高铁南平段 2009 年底开工建设,峰福铁路南平段电气化改造工程 2009 年竣工, 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加快建设,南三龙铁路南平段全线开工,浦建龙梅、衢宁铁路等项目前期工 作加快推进。 这些项目中,设计时速 350 公里的京福高铁最为耀眼。作为京福高铁福建段的牵头部门,我 市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条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