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击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 概念()。4.DNA 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考点 15 聚焦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 1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下列叙述 (2011广东,2 改编)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 S 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 情况 AR蛋白质R 型 BR荚膜多糖R 型 CRDNAR 型、S 型 DR DNA(经 DNA 酶 处理) R 型 (1)A 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 (2)B 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 (3)C 和 D 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 (4)AD 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依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12A)( ) 提示 用 32P(35S)对噬菌体的标记过程为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 菌体。 (2)分别用 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2011江苏,12B)( ) 提示 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存在少量放射性。 (3)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江 苏,12 C)( ) (4)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都含有硫元素,其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2009江苏,5C 改编)( ) (5)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以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 核酸(2012重庆,2AB) ( ) (6)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2012重庆,2D)( )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设计思路、处理方式及结论的比较 项目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思路设法将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 实验结论两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处理方式 直接分离:分离 S 型菌的 DNA、荚 膜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 R 型菌 混合培养 同位素标记: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 质的特征元素(32P 和 35S) 实验结论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 是遗传物质 DNA 是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保 持连续性 (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S 型细菌Error!Error!R 型细菌相互对照,Error!Error!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分析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理论上 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沉淀物中应具有 很高的放射性 上清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沉淀物中不 含放射性 实际上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原因 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 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离心后分布于上清 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 35S 的噬菌体蛋 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 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离心后 分布于上清液中 1(多题整合)下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的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 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图乙是该兴趣小组模拟赫尔 希和蔡斯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判断: (1)图甲中通过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 ) (2)组产生的 S 型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3)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四组( ) (4)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是小鼠不死亡( ) (5)组实验表明,加入 S 型菌体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是有荚膜的菌体( ) (6)组中产生的有毒性的 S 型菌体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 (7)图乙中理论上 b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若有放射性,则与过程中的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而与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 ) (8)图乙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 (9)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 DNA 和其他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只是分离方法有差异(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S 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 R 型菌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S 型肺炎双球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BS 型菌与 R 型菌的致病性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造成的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或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 S 型菌的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 A 解析 S 型肺炎双球菌再次进入人体,会引起二次免疫,使记忆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增殖、分化 成效应细胞发挥作用,A 项正确;S 型细菌与 R 型细菌的致病性差异是因为二者的遗传物质 不同,B 项错误;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有细胞结构,利用自己的核糖体来合成蛋白质,C 项错 误;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结构中的肽键发生化学反应,而 S 型细菌的蛋白质经高温处理后破 坏的只是它的空间结构,所以蛋白质变性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 项错误。 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不能用 32P、35S 标记同一组 T2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 B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只利用逆转录酶 C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用 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 答案 A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做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含 32P 标记的 DNA 的 T2噬菌体 和用含 35S 标记的蛋白质的 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A 正确;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不发 生逆转录,B 错误;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C 错误;用 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 经离心处理,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D 错误。 4为证明蛋白质和 DNA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a、c 中 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入 32P 标记的无 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 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 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一定是感染时间太长,子代噬菌体释放造成的 答案 B 解析 由于亲代噬菌体的 DNA 已被标记,所以锥形瓶中的无机盐不加 32P,A 错误;实验要遵 循对照原则,需要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B 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也不遵 循基因分离定律,C 错误;如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感染时间太长,也可能是感染时间 太短,D 错误。 5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 BTMV 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 RNA 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RNA 是 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 A 解析 从图示分析,TMV 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 和蛋白质分离,A 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 TMV 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 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 TMV 的 RNA 在烟草细胞中进 行了逆转录过程,C 错误;此实验说明 TMV 的遗传物质是 RNA,而不是蛋白质,同种生物的 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D 错误。 判一判 (1)题 1 中组只能产生有毒性的 S 型菌体,因为 S 型菌体的 DNA 已促使 R 型菌体发生了 转化( ) (2)由题 1 中的图示可知,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后,转化结果并非只有 S 型菌( ) (3)题 2 中 S 型菌与 R 型菌的致病性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转录产生的 mRNA 的不同( ) (4)题 2 中 S 型肺炎双球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只刺激记忆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而对 B 细 胞没影响( ) (5)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遗传信息传递途径可表示为( ) (6)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自然状态下出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为基因 突变( ) (7)之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为 DNA,少数生物 的遗传物质是 RNA”( ) 想一想 (1)噬菌体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吗?如何获得被 35S 标记的噬菌体呢? 答案 不能,因为其没有细胞结构,专营细菌寄生,只能用细菌来培养;标记细菌(用含 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标记噬菌体(用噬菌体侵染含35S 的大肠杆菌)。 (2)若要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在题 1 图乙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补充设计实验?若在补 充的实验中上清液出现放射性,则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 设计一组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经过图乙中过程观察上清液 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 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 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3)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 S 型菌、R 型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ab 段中 R 型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bc 段中 R 型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ab 段: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对抗 R 型菌的抗体;bc 段: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 抗 R 型菌的抗体,致使 R 型菌数量减少。 cd 段 R 型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 c 之前,已有少量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S 型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能力,造成 R 型菌 大量繁殖。 S 型菌来源如何? 答案 少量 R 型菌获得了 S 型菌的 DNA,并转化为 S 型菌,故 S 型菌是从 0 开始的。 考点 16 理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及数量关系 1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 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DNA 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DNA 链的基本骨架,DNA 单链上相邻碱基以 氢键连接(2009广东,24BD)( )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两条 DNA 母链之间(2011上海,16A) ( ) (3)真核生物 DNA 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且消耗能量(2009江苏,12C 和 2011海南,25A 改编)( ) (4)图中 DNA 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并且边解旋边双向复制,从而提高了复制 速率(2009江苏,12 改编)( ) (5)如图表示了双链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 DNA 分子中碱基 数目比值的关系(2014山东,5C)( ) 2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2011海南,16A)( ) (2)图中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而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2011安徽,5B)( ) (3)RNA 分子可作为 DNA 合成的模板,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2011海南,25B 和 2010广东,4A)( ) (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而在一个细胞周 期中,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过程可起始多次,结果导致 mRNA 的种类和 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2013江苏,32(5)、2014江苏,20D 和 2011安徽,5D 整合)( ) (5)已知过程的 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 54%, 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 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 29%、19%,则与 链对应的 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26%(2013江苏,32(2)( ) (6)DNA 病毒中没有 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2010海南,12D)( ) 1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分析技巧 (1)DNA 分子复制过程的分析 判断依据:模板为 DNA,且形成具有双链结构的 DNA。 两个子代 DNA 分别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两个子代 DNA 分子在有丝分裂后期或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2) DNA 分子转录过程的分析 判断依据:模板为 DNA,且合成单链 RNA。 由于图中 d 是已与模板 DNA 分离的游离的 RNA 片段,因此转录的方向是由右向左进行, 且 a 为 RNA 聚合酶。 b 与 c 的名称分别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在真核细胞中该图示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能进行。 (3)翻译过程的分析 判断依据:模板为 RNA,且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为 tRNA,为核糖体,为 mRNA,为多肽链,如图所示,核糖体内 mRNA 对应 的 DNA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为。 = CCGAAGAA GGCTTCTT 2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1)误认为复制、转录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NA 存在的部位都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都可发生。 (2)误认为转录产物只有 mRNA 转录的产物有 mRNA、tRNA 和 rRNA,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 mRNA。 (3)误认为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 共有 64 种密码子,有 3 种密码子并不决定氨基酸,属于终止密码子。 3中心法则的拓展图解及在各类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生物种类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DNA 病毒,如噬菌体 复制型 RNA 病毒,如烟草花 叶病毒 逆转录病毒,如艾滋病病毒 细胞生物 4.有关 DNA 分子复制的计算技巧总结 (1)半保留复制过程中标记 DNA 分子的计算和分离问题 被同位素标记的“重”DNA 分子,在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液中复制 n 次后,形成的 DNA 分子数为 2n个。由于母链只有 2 条,所以含有母链的 DNA 分子数仅为 2 个,全为新 链的 DNA 分子数为(2n2)个,所有 DNA 分子均含新链,新链的条数为(2n12)条。 在离心分离时,DNA 分子所处的位置:开始时位于“重带” ,复制一次时位于“中带” , 复制两次及以上时,位于“中带”和“轻带” 。 (2)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碱基数目计算(设某双链 DNA 分子中含某种碱基 a 个) 复制 n 次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个。如图所示: 第 n 次复制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个。 由图示可以看出,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个一样的 DNA 分子,所以一个 DNA 分子复制 n 次 后,得到的 DNA 分子数为 2n个(如图),复制(n1)次后得到的 DNA 分子数为 2n1个。第 n 次复制增加的 DNA 分子数为 2n2n12n1个,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个。 1(2014江苏,20)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n/2 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A 项,一个 DNA 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不会同时转录,所以转录的 mRNA 分 子的碱基数小于 n/2 个。B 项,转录是指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合成 RNA 的过程。C 项,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 DNA 上。D 项,在细胞 周期中,由于各个时期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转录产生的 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 化。如分裂间期的 G1期和 G2期,mRNA 的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在分裂期 mRNA 的含量减 少。 2(2014四川,3)将牛催乳素基因用 32P 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 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 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 mRNA C连续分裂 n 次,子细胞中 32P 标记的细胞占 1/2n1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 tRNA 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答案 C 解析 A 项,小鼠乳腺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其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DNA 和 RNA,DNA 中含 氮碱基有 A、G、C、T 4 种,RNA 中含氮碱基有 A、G、C、U 4 种,故小鼠乳腺细胞中含氮碱基 共有 A、G、C、T、U 5 种;根据含氮碱基与五碳糖的不同,细胞中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 核糖核苷酸有 4 种,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有 4 种,故小鼠乳腺细胞中共有 8 种核 苷酸。B 项,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时,以基因(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的一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mRNA,将遗传信息由模板链传递到 mRNA。C 项,将小鼠乳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原料中不含 32P),连续分裂 n 次后,产生的子细 胞有 2n个,根据 DNA 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其中只有 2 个细胞含 32P,因此,子细胞中含 32P 标记的细胞占 2/2n,即 1/2n1。D 项,基因翻译时,每种 tRNA 上的反密码子对应 mRNA 上一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 61 种,而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 20 种, 所以翻译时所需 tRNA 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3(示意图类)下图 1 中 、 是真核细胞某基因的两条链, 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图 2 为真核细胞 DNA 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和图 2 所示过程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前者过程特点是边解旋边转录,而后者先 进行解旋,后半保留复制 B图 1 中 彻底水解后能生成 6 种小分子物质 C图 1 中的酶是 DNA 聚合酶,而其在图 2 中催化合成两条子链时,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 的 D图 1 中若 链中碱基 G 占 28%,则 中碱基 A 占 22%;图 2 中若将该模板 DNA 置于 15N 培养液中复制 3 次后,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 7/8 答案 B 解析 图 1 和图 2 分别是 DNA 转录和复制的过程,二者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的过程 特点是边解旋边转录,而复制的过程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所以 A 错;因图 1 产物为 RNA, 其彻底水解后能产生 4 种碱基,1 种磷酸和 1 种核糖,所以 B 对;图 1 中的酶是 RNA 聚合酶, 所以 C 错;图 1 中若 链中碱基 G 占 28%,则 链中碱基 C 占 28%,不可推知 链中碱基 U 的比例,故不知 链中碱基 A 的比例,图 2 中若将该模板 DNA 置于 15N 培养液中复制 3 次 后,含 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 7/8,所以 D 错。 4(新情景信息)(2014上海,29)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 2123 个核苷酸 的小分子 RNA(简称 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 mRNA 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 此可以推断这些 miR 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 ) A阻断 rRNA 装配成核糖体 B妨碍双链 DNA 分子的解旋 C干扰 tRNA 识别密码子 D影响 RNA 分子的远距离转运 答案 C 解析 miR 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 mRNA 互补,形成局部双链,这样就能阻断 mRNA 的 翻译,与此意思相关的选项就是 C。 5(示意图类)某基因(14N)含有 3 000 个碱基,腺嘌呤占 35%。若该 DNA 分子以 15N 同位素 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 3 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 得到结果如图;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 层中的基因只用 14N 标记,Y 层中的基因只用15N 标记 BW 层中含 15N 标记的胞嘧啶 3 150 个 CW 层与 Z 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 14 DX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 Y 层的 3 倍 答案 B 解析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 3 次后,共有 8 个 DNA 分子,其中两个 DNA 分 子的一条链含 14N,另一条链含15N,另外 6 个 DNA 分子只含15N,离心后,含14N 的位于 X 层(也含有 15N),只含15N 的位于 Y 层,A 错误;一个 DNA 分子中含有 A(腺嘌呤)T3 00035%1 050 (个),GC(3 0001 0502)/2450 (个),解旋酶解旋离心后,含 14N 的 2 条链位于 Z 层,其他 14 条链含 15N 位于 W 层,相当于 7 个完整 DNA 分子,W 层中含14N 标记的胞嘧啶是 45073 150 (个),B 正确;W 层与 Z 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 17,C 错误; X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与 Y 层含有的氢键数比为 26,Y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 X 层的 3 倍,D 错误。 6某长度为 1 000 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 DNA 分子,其中含腺嘌呤 300 个,该 DNA 分子复 制时,1 链首先被断开形成 3、5端口,接着 5端与 2 链发生分离,随后 DNA 分子以 2 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 1 链的 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 5端单链为模 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 2 链 B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 C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D若该 DNA 连续复制 3 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 4 900 个 答案 C 解析 环状双链 DNA 分子的两条链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所以 1 链和 2 链均含 1 000 个碱 基,A 选项错误。该 DNA 分子的复制起始于断口处,由于只有一处断开,故只有一个复制起 点,B 选项错误。断开后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故 C 选项正确。DNA 分子含腺嘌 呤 300 个,所以胸腺嘧啶也为 300 个,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均为 700 个,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 DNA 分子数由 4 个增加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南京市2025秋招电气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锦州市2025秋招供应链采购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广电新乡市2025秋招技能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新乡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基建工程岗
- 楚雄自治州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2025年师德建设考试题及答案
- 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粮食政策与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中国联通遂宁市2025秋招网络优化与维护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博尔塔拉自治州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大唐电力阳泉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综合管理岗位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PANTONE国际色卡CMYK色值对照表3
- DL∕T 5371-2017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正式版)
- 健康教育狂犬病知识讲座
- 应急救援的现场医疗急救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j11pro固件爵聆数播说明书
-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指导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