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中学的一些情况_第1页
省实验中学的一些情况_第2页
省实验中学的一些情况_第3页
省实验中学的一些情况_第4页
省实验中学的一些情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沿革 学校有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 山西省实验中学前身可追溯至 1882 年清末洋务运 动著名领袖、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创建的令德堂书院(令德 学堂) ,学堂旧址即今天的解放路校区。1902 年山西大学堂创建之前,令德堂书院是山西 省的最高学府。1905 年,令德堂书院更名为山西省师范学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 年,山西省师范学堂更名为太原女子中学。1955 年更名为太原市第十中学。1986 年 4 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现在的山西省实验中学。 2000 年始,山西省实 验中学在太原市南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高新校区(晋阳街) 。新校区已于 2009 年 9 月起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学校的高中部位于新校区,而初中部仍留在老校区。 2002 年 9 月,山西新兴实验中学(山西新兴学校)成立。其前身是山西省实验中学的分校。 但其地位很少被承认。 、 历历任任校校长长 校名校名校长校长校党委书记校党委书记 太原女子中 学 丁纳(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 作) 丁纳(1952 年1954 年 7 月) 太原市第十 中学 武灵初(1954 年 9 月1966 年 ) 卢兆雯(1954 年 9 月1956 年) 张子修(1957 年1961 年) 王顺义(1962 年1966 年) “文革”中王佩选、杨文郁等任 校革委会主任 王佩选(1978 年1979 年) 张凤山(1979 年1984 年 3 月 ) 何刚(1979 年1984 年 3 月) 贾遂(1984 年 4 月1986 年 5 月) 张凤山(1984 年 4 月1986 年 5 月) 山西省实验 中学 贾遂(1986 年 6 月1997 年 11 月) 张凤山(1986 年 6 月1992 年 12 月)何创明(1993 年 3 月1997 年 11 月) 张卓玉(1997 年 11 月2003 年 4 月) 何创明(1997 年 11 月2001 年 8 月)张卓玉(2001 年 8 月2003 年 4 月) 李瑞海(2003 年 4 月2004 年 8 月) 张卓玉(2003 年 4 月2004 年 8 月) 苏建庭(2004 年 8 月) 阎新生(2004 年 8 月2011 年 9 月) 孙秀梅(2011 年 9 月) 苏建庭,男,河北省栾城县人,汉族,1964 年 11 月出生,1985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 年 7 月山西大学数学系普通数学专业毕业,并获理学士学位。2004 年 5 月获山西师范 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学位。 苏建庭同志 1985 年到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工作,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进行基层锻炼一 年。1986 年 7 月在山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工作,期间曾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1998 年 1 月至 1998 年 12 月,到中阳县扶贫支教一年,并担任扶贫支教队队长,兼任中阳 县教育局副局长。1998 年 4 月任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2004 年 1 月任省教育厅基础 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 苏建庭同志在省教育厅工作期间,长期分管普通高中教育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为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 作,特别是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高中课程改革、招生制度改革、示范高中建设等方 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使全省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实现了高速度、跨 越式的发展,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创第一记全国优秀教师赵立宏 高中年级部主任赵立宏自 1994 年以来,担任了 8 年班主任工作,他特别重视学生的德 育教育工作,全年级纪律严明,学风扎实,所带班级学生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学习上认 真努力刻苦,班风严谨,学风端正,高考的成绩十分优异。 一、勇挑重担,任劳任怨。 赵立宏身为年级部主任,对工作勇挑重担,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他教两 个实验班的课,工作量很大,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一天中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校。 2003 年,他父亲因患胃癌要当天做手术,可他这天却有课,赵立宏早上七点把父亲送到医 院,马上返回学校上课,直到忙完学校的事,下课后才赶到医院,此时父亲已躺在手术室 中。手术后不久,他又忙于组织年级部老师活动,却无法守候在父亲身边。2004 年 4 月, 他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身体状况不太好,需要检查,赵立宏立即着手安排,但他父亲知 道赵立宏正忙着备战高考,坚持要等过了高考再来,使赵立宏深为感动,但他心里也很难 过。不久,他的岳父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赵立宏因为工作,没能在医院陪伴岳父, 常常只是到医院探视一下,就又很快回到学校。家人能理解赵立宏,因为高考关系着每个 学生的前途命运,身为年级部主任的赵立宏不敢有任何懈怠。多年以来,赵立宏从不因为 个人的事情,而影响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他新婚大喜之际,没有请假;孩子生病住 院,也没有请假。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他总是时刻放在首位。 二、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赵立宏身为年级部主任,他团结全年级老师,齐心协力,共同把工作做好。他善于虚 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找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年级 部里老师们感到彼此受到尊重,大家畅所欲言,为年级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在高考的重 要阶段,他与年级老师制定策略,反复论证,认真贯彻执行。他工作中有创造性,不等不 坐不靠;他强化对备课组的领导与管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每次召开学情分析会,他让 各备课组详细讲清本组情况,将任务落到了实处。为迎接高考,他与校报联合举办备 战高考栏目,给老师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与教务处紧密配合,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确保政令畅通。一年来,全年级的老师虽然十分辛苦,但大家心情舒畅,聚精会神抓复习, 一心一意为高考,终于获得了高考的优异成绩。 三、狠抓管理,关爱并重 没有管理,任何组织都会松懈,管理对高三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高三就 是抓学习,迟到早退无所谓。针对这种认识,赵立宏召开会议,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 作,统一大家的认识。全体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教学秩序井然。全体学生一直坚持到 高考前夕,而且纪律严明,情绪稳定,没有丝毫懈怠和自由主义的现象。赵立宏在强化管 理的同时,始终关心爱护学生,以人性化的管理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克服简单粗暴方法,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他对学生宽容,允许他们有反思改正的机会,不轻易给学生下结论,精心呵护每个学生的 自尊心。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给予热情关心和安慰。每逢节假日,他总是忘不了 外地学生,请他们到一块儿聚餐吃饭。并且每月从自己工资里,拿出部分捐献给困难的学 生。 某个班级一度比较松懈,没有共同的目标,赵立宏便从理想教育入手,让同学们形成 共同的愿望,有了追求的目标,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班风明显好转,班级有了凝聚力, 他还积极与家长配合,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把各项工 作做好。 四、办事公道,讲究效率 赵立宏办事公道,讲究效率,办事不拖拉。在保送生推荐、自主招生选拔、评选三好 生、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等方面,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发扬民主,不掺杂个人感情和个 人利益。他这样做,使学生情绪稳定,使家长对学校认同。一位被北京大学保送的学生家 长说, “我原以为社会上存在着不正之风,遇事要走后门,拉关系,你们的做法让我转变了 观念。 ”赵立宏认为:为学生服务是我应尽的责任,是令我愉快的事情。我们教师的一言一 行,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高三年级多达十几次的练兵考试,每次成绩都要统计。他组织 老师们集中力量阅卷,输入成绩,以最快的速度把成绩准确无误地送到班主任、科任老师 和同学们手中,趁热打铁,分析学情。他特别强调落实,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抓复习, 和老师们一起加班,工作到很晚。在赵立宏的工作指导下,高三年级学生们干劲十足,在 高考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五、钻研教学,争做名师 赵立宏在做好班主任、年级主任的同时,特别重视教学工作。 针对实验班学生的特点, 他认真组织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言,了解异国文化, 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一名同学英语差,主要是时间投入不够,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他 耐心做工作,细心辅导,终于使他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评教评学中,赵立宏的学 生满意率超过 90%,其中高三 8 班的英语均分在 120 以上。2002 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中 国教师”栏目里,还专门播放了赵立宏事迹的专题片。 在教学的同时,赵立宏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他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进行的 “加大课堂输入量,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实验项目;参与编写由中国青年出版 社出版的学生实用英语用法指南与实践一书;参与编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延边教育 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考点精析精练一书;参与编写了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山西省 2000 年高考综合复习指导英语一书;并且在山西教育上先后发表了英语复习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贯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原则,努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等 论文。赵立宏连续四年执教高三年级毕业班,所带学生李彬同学,以山西省应届第一名的 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刘启昆同学,以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银奖的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 提前录取;孟滔、安伟超、沈浮、李春等 4 名同学,也分别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提前录取。 赵立宏以实际行动争做优秀的、一流的、高水平的教师。在他的勤奋努力、不懈追求下, 先后荣获了山西省首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全能一等奖,太原市中小学教师课堂 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太原市优秀骨干教师,太原市新长征突击手,太原市高造诣学科带 头人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荣立了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二等功,他也在 2004 年教师节 之际,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令德堂书院 又称令德书院,位于山西太原。清光绪九年(1883)山西巡抚张之洞创建。张之洞继任山西巡 抚后,针对山西“士气衰微而废其学” 、 “此时为苦人才不足”的情况,与学使王学庄商议, 并会衔入奏,请于太原府署西偏明代晋藩宝贤堂旧址别建精庐,仿阮元学海堂、诂经精舍 例,设“令德堂”书院。后因王学庄定忧去官,张之洞又与新任学使吕凤歧悉心规划,在 桥头街觅屋开办(今太原市儿童公园) ,即为当时并州之乡试贡院所在。 令德堂 - 概述 学堂创立之初,聘请王轩为首任山长,张子铸、杨笃、杨深秀为协理。1884 年,张之洞饬 冀宁道详议令德堂章程六条四十二目(载光绪晋政辑要卷 23, 礼制。学校六 ) ,举 凡延请主讲,编立功课,修缮杂支,书籍购置,课卷日记定式刊印,监院教谕,书役斋夫, 巡更杂役之责,均议立章程, “以期历久可行” 。其生员由提学使从全省各府、州、县选拔。 首批共 40 名,后扩至 50 人,陆续增至 70 人, “其后通省人才多出于此” 。每人月供给公费 银 4 两,其中上舍生(贡生)为 8 两。以经史、考据、词卷等科目教士。戊戌变法期间,令 德堂肄业生增至 120 人,院长屠守仁进行教学改制,添设政治事务、农工物产、地理兵事、 天算博艺等经济日课四门,学生任选一门,以便“广览众参” 。要求学生仿照王应麟困学 纪闻 、顾炎武日知录体裁,每天写日记一二条,定为“日课” 。每月完成 1 本,交协 理审阅,评定等级,按等给奖。经史是必修科目,每月“默经”1 次,不得少于 500 字, 每月作“策论”1 次。据载,1885 年乙酉乡试,有文能运用许氏说文及史学词章具有 根底者皆属令德堂肄业生。 令德堂课士,仍为传统书院规制,所延聘山长、分校都是对经史古学造诣颇深的儒生,如 主讲王轩(洪洞人)为同治壬戊进士,幼治三礼,习许氏说文 ,于地理学、金石考订颇 有成就;协讲杨笃(乡宁人)为同治甲子举人,精三礼,尤专训古。王、杨均为光绪山 西通志的主要纂修人;协讲杨深秀(闻喜人)为光绪丁丑进士,治朴学,为后来著的 “戊戌六君子”之一。 光绪而十六年(1900 年) ,义和团运动爆发,天主教士安怀珍、刘博第等强占为临时教堂, 学堂因此停办。其肄业生后来一律转入新设立的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之中学专斋最初 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多承袭令德堂旧制,而山西大学堂创办人之一谷如墉及教师田应磺、张 友桐、董化时等都是令德堂早年之毕业生。 并晋阳书院,两书院可算做山西大学的前身。 办学思想:师生为本、多元并举、和谐发展 校训:令德令才,实验实知 校风:追求卓越与完美,信赖学习与合作,崇尚文化与智慧 学校定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办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窗口性的,为高层次人才的 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为国内外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输送合格学生的学术性中学;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创新中提高 倡导的师生关系:理解、宽容、欣赏 学生培养目标:高抱负、高修养、高能力、高学识 学生敬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