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党课课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公平公平” 如何理解“公平”,做到“公平”,这是建立和谐企业环境的基础, 是推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那么,管理者如何做到“公平”,职工们 如何理解“公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老问题、也是新课题。 “不患寡 而患不均”,求公平是最基本的人性。不过,客观点儿来讲, “公平”是 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人人都要求公平,你有的 我也该有,我承担的你也得承担,不然“不平则鸣”,甚至“不平则反”。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叫做二桃杀三士。 齐景公手下的三员大将公孙接、古冶子和田开疆,自恃有功,谁 的话都不听,而且结为异姓兄弟,朋比为奸、欺压百姓,号称“齐邦三 杰”。晏婴看不过去,想了个办法。有一天,齐景公赐宴,大家都半醉 了。晏婴突然拿来 6 个桃子,昭公、景公和两位大臣各拿一个,最后 剩下两个桃子。晏婴就建议景公叫群臣各自表功,由功劳最大的两个 人吃。公孙接说“我打老虎救君王有功”,于是得到一个桃子。接着古 冶子说“我在水里杀鼋救君有功”,于是也得一个。这时田开疆急了, 说:“我为国征战有功,为什么没有桃子?”齐景公只好摊摊手:“可惜 没桃子了。 ”田开疆在群臣面前,觉得没面子,又在醉酒之际。居然一 气之下拔剑自杀了。公孙接、古冶子心想:“我们是誓共生死的兄弟, 只因为我们分了桃子,害得田开疆丧命。 ”于是也都拔剑自刎。 晏婴用“二桃”杀了“三士”,利用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人性。 听了这样的故事,大家认为如今谁也不会因为一个桃子而做这 样的蠢事。不见得。关键是看这个“桃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分,即使都 有“桃子”,还要看分“桃子”与他人相比是多,还是少。 记得,我来精整工作不久,赶上三伏的一天,几名职工突然比较 冲动地找到我,让我解释一下他们的工作环境热不热,我丈二和尚摸 不着头脑,经详细了解方知了一二。原来,综合管理室送来一桶酸梅 汤,我不假思索地让人把酸梅汤送到 1700 描号岗位。因为,当时的 描号职工工作的体表接触环境为八十多度,是全厂公认的高温恶劣 环境,也是我们管理者心里的牵挂。知道原因后,我耐心为其解释, 不是你们岗位环境不热,是因为 1700 描号岗位更热,而且管理室只 送给我们一桶酸梅汤,我们无法一下子满足所有职工的需求,如果有 条件,我们一定把事做得再细点,让高温环境工作的职工们都能喝上 酸梅汤。 事后我想,难道几名职工就为一碗酸梅汤吗?不是,绝不是,简 单地说,是因为“患不均”,担心不被认可。 就当时而言,1700 描号岗位确实非常热,如果,各岗位环境都一 样差不多少的话,我采取抓阄的方式分配酸梅汤,披上一件“公平”的 外衣,尽管仍然是有喝到的,有没喝到的,抓阄的结果,体现了公平。 大家一视同仁,即便抓不到阄,自己不高兴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 己的运气。这就能让职工觉得相对公平。 如今,在我们看到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的不满与争执,都因为 “不公平”。最容易让职工感觉不公平的是分配不均、劳逸不均。某人 干得多,却拿得不多;某人干得少,却拿得多;某人当班长,责任却不 大;某人无职务,负责的却不少。惹得大家你瞪我,我瞪你,你不服我, 我不服你,谁都觉得自己亏了。要消除职工这种不公平的感觉就要了 解不公平的缘由是什么。缘由是什么?就是与他人比较,感觉自己付 出得多、得到得少。 一名职工认为企业对自己是否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与同 岗、同级的职工在本单位得到的待遇比较,以及与外界普遍情况的比 较。如果自己的待遇比较比别人的差,又没有特别的理由可以解释, 他(她)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就拿职工的收入来说吧,如果某职工每月工资 5000 元。他(她) 能否满足这样的数额,并不完全取决于数额大小的本身。而是与本单 位竞争对手的薪金水平以及外界的普遍水准有关。 如果与外界的普遍水准相比存在极端差别的话,他(她)可能会 心存一定程度的不满。但相对这一点,他(她)最为关心的还是与他同 时入厂的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似的的其他职工拿多少。 如果他(她)自认为自己的价值要大于竞争对手,即使自己的工 资与对方相比哪怕是相差 100 元,他(她)也会认为这是不公平。 犹如你有好东西想送给同事一样,要么公开送,每人一份;要么 单独送,在私底下。如果想请班组的同事吃饭,要么私底下发出邀请, 单独请;要么当着大家的面,全请,不要请一个不请一个,那样只会 得罪人,不利于工作。 当前,我们企业正在推进美世薪酬体系实施,推进中问题出来了。 你也“患不均”,他也“不公平”,究竟谁亏了?谁也说不清。究竟是哪 儿出了问题?我认为还是我们的视觉出了问题。记得,当年老厂长在 接待一名“不公平”诉求的职工时,曾悬赏:如果谁能拿出一个“公平” 的薪酬方案来,厂长要重奖。可是,四五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去揭这 个榜。为什么?因为这个薪酬体系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劳逸不同、 环境好坏不同、责任大小不同、技术要求不同、胜任能力不同等等。 人人都满意的方案不存在,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也不是抓个阄就 “公平”了,更不是哪个个例“摆平”了,问题就解决了。为了“公平”,我 们厂在兼顾历史的原则、公平的原则在这次薪酬推进中,实行岗位公 开竞聘,并进一步提供新岗位,给广大职工提供选择的空间,把不易 做到“公平”的薪酬改革尽一切努力向相对“公平”推进。 如何看待“公平”?关键是要从什么角度看。如果我们每名职工 都从自己的得失角度去看问题,以自己的得失标准去衡量“是”与“非” ,N 年后,美世薪酬实行应还在探讨中。尽管实行美世薪酬后我们的 收入要比以前增加了,可我们看到增加的还有别人,心里就不痛快。 更让人容忍不了的是竟有人比我们增加的还高。长此相互攀比下去, 麻烦越来越多,抱怨越来越大。 今天这堂党课,主要是与党员同志们探讨:我们如何看待“公平”。 就此提出几点思考: 一要站得高一点看待“公平”。 公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既然是相对的,它就要有个范围, 当它处在范围的边缘时,我们有些同志就觉得是“不公平”了,为什么 迷失在“公平”与“不公平”的歧途里,只缘身在此山中。 跳离开现在的角度,到山顶去换个高度来看问题,你就会看到 “公平”的另一面。 企业的改革同社会的进步一样,想要取得成绩,也必然要付出代 价。曾经是一个积重难返的鞍钢是如何再次振兴大家都有目共睹,在 这一过程中,几十万的职工被减员,对于他们“公平”何在?可是没有 这样的割舍,企业的包袱就甩不掉,一个大国企就要在市场竞争中被 拖垮,更无从谈振兴,所以,正是这些职工的利益损失才成就了我们 今天的稳定工作和收入,换句话说,大家今天的所有,都是建立在那 些曾受到不公平待遇者的损失上的,而此时我们在争论“公平”的时 候想过他们吗? 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他既得利于历史,同时又要在别人的历史中 付出。站在一个大局的高度上看待公平,你就会发现付出和得到的意 义,而所谓的“公平”则不足为重了。 二要望得远一点看待“公平”。 1956 年,在中共八大选举中央委员之前,为了防止因选举产生 矛盾而影响党内团结,毛泽东同志解释了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他认 为,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但有的时候不公 平是为了照顾整体的公平而造成的,今天的不公平是为了未来的公 平做出的牺牲。 可以负责任地讲,这次美世改革之后,低工资群体的收入将得到 提高,我们作业区绝大部分职工都是受益者,而此时我们一再强调我 厂职工收入差距过大的历史原因,想通过这次改革一步到位的拉近 差距大家认为有可能吗? 任何改革都是一个过程,没有终极的完美,不是说这次改了就没 有下次了,我们是不是能从未来的角度考虑一下,这次工资改革不正 是我厂拉近职工收入过程的一个开始吗? 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每个人在企业里的付出是不同的,收益 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拉近收入不等于收入均等,不等于回到大锅饭的 年代,如何能将岗位的付出和收益成比例对应正是这次美世改革的 核心所在,所以,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厂里就在积极探讨如 何通过合并某些岗位来创造提高职工收入的机会,希望大家放眼未 来,提前做好准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多岗位技能培训上,以便抓住 机会,胜任高收入岗位,岂不是要比对所谓的“公平”进行喋喋不休的 争论要好得多? 三要视角宽一点看待“公平”。 人生不是直线,总有这样和那样得波折,这样和那样的得失,在 顺境中骄傲、在困境中萎靡都是不可取的,这才是我们对人生的不公 平,只有百折不挠、积极进取、抓住机遇才是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这一点相信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也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子女的,因 为相对人生的宽度,任何一个成功或失败都只是点缀,不足以支撑或 抹煞生命的全部。 所以说,只有视角宽阔才能理解什么是宽容,才能真正理解什么 是公平。 公平来源于比较,人总是在工作中不自觉地与其他人进行工时、 付出、责任和报酬等方面的比较,而企业薪酬制度的基础也正是建立 在这种比较之上。在这种比较的过程中,企业不可能做到面面具到, 使每个人都满意,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这一点 我们并不避讳,而职工们在比较时是不是存在对自己的投入估计过 高、对个体现象突出放大、对整体改革进行了假想和歪曲呢?抓住末 梢细节去看待公平,那绝对不会有公平存在,若是一再追究最细微的 东西,又与拿性命去换取一个桃子有什么区别呢? 既要在比较中心里有数,又要在改革中与企业思路对接,相信放 宽视角,我们都能理解并做到这一点。 四要结合企业实际看待“公平”。 曾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共和国的长子,在 90 年代举步为艰, 曾经辉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支持南方经济迅猛发展输干了血液, 这是不公平吗?不是,这是举国一盘棋,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 必须要经历的阵痛,还是那句话,成绩是靠代价换回来的,无论从高 度看、从长远看、从国家的视角看,这都是必要的过程,等到发达地 区的经验和资金回流给东北时,也就完成了一次公平的平衡。 2000 年前后,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口号喊起来的时候,鞍钢裁人 并厂,那些早退和居家的职工里很多是不乏能力的同志,而够条件留 下的就难道都是合格的职工?这里能体现出公平吗? 如今,钢铁业萧条,我们热轧厂还能够生产饱和,正常开支,相 对来比,同是鞍钢大院里的无缝厂、中板厂会觉得公平吗? 严冬之际,我们不去围绕企业困难想方设法共度难关,而是围绕 一次惠及自身的工资改革讨论莫须有的不公平,是不是有些让人寒 心呢? 即使假设本次的工资改革真的触动到了你的利益,那么在个人 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是选择讨要属于你的公平,还是站 在大局保全集体利益呢?这可不可以算是一个对人格品质分析的命 题呢? 企业在竞争市场的时候靠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企业内部的竞争, 想要高收入不是坏事,问题是你去竞争了吗?也许未来厂内有很多 岗位需要人才,你做好准备了吗?我们应该在竞争中寻求公平,而不 是席坐而论之。 五要结合自身作为看待“公平”。 我们当中是否还有这样的人?有的人工作面前捻轻怕重、责任 面前推三挡四;有的人出工不出力,到单位只会打哈哈睡觉;还有的 人上班时不见人影,把岗位那些活都推给别人去做。 在“大锅饭”体制早被打破的今天,居然还有这样的人混迹于企 业里,这本身就是个“不公平”,而极为可笑的是在这次美世改革过程 中,这样的人也以劳动者自居,跳出来大喊大叫,声称自己的待遇 “不公平”,这类人的嘴脸真正是无耻到狰狞的地步了,其行为与吸食 着别人血汗的虱虮无异。 每个精彩的人生都需要十二分的努力和付出,自身的做为决定 了一个人社会地位。有些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不要急于追求“公平”, 而把精力放在付出和追求上,放在自身作为上,我们不妨都扪心自问 一下,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是最优秀的吗?企业里有我们的追求吗?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限?在这次美世改革中,厂里 允许我们竞争岗位,为什么有的人只会喊不公平,却不会去竞聘收入 更高的岗位呢?这是不是折射出有些人“不愿付出却强求回报”的心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股份分红协议书
- 一对一贫困帮扶协议书
- 邮政投资理财协议书
- 远程文件管理协议书
- 加注机使用合同协议书
- 违建产权归还协议书
- 鱼塘光伏合同协议书
- 韩国拒绝停战协议书
- 闲置校舍管理协议书
- 葡萄销售代理协议书
- 高级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 股权终止合作协议书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
- 2025园林景观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微写作
- 《海南三亚西岛景区营销现状问卷调查及营销问题和优化对策》12000字
- 江苏省苏、锡、常、镇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
-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置
- 贵港离婚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备考题库
- 2025保密在线教育培训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