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1页
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2页
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3页
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4页
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市芜湖市 20112011 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芜湖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芜湖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王王 晟晟 2011-03-302011-03-30 2011 年第一季度,我市场改进了统计方法,精简了在一个季度周期以内重 复进场招聘的单位提供的岗位数, (因为我市场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举行招聘集 市,有许多用人单位一次连续预订几天之内的招聘会,而提供的岗位完全相同, 以致许多用人需求被重复统计) 。因此,从表面数字看,我市场本季度的供求情 况相比去年第四季度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实际上只是减少了被重复统计的岗位 数量,供求整体形势并未发生多大变化,总体状况仍然是供大于求,部分行业、 企业和岗位始终人才难觅,结构性招工难、用工荒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供求总体情况一、供求总体情况 2010 年底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开展 2011 年公共就业人 才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1032 号)精神,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在做好每周六次的固定集市招聘的基础上,我们积极举行了多场专场招聘会: 春节前夕我中心与市残联共同举办了“芜湖市 2010 年残疾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 会”;今年 2 月 11 日(周五)举办“春风行动”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3 月 4 日(周五)举行了“庆三八送岗位”妇女就业专场招聘会;3 月 11 日 (周五)“承接转移,才聚江城”芜湖市 2011 年高校毕业生春季公益招聘会。 全力引导特色人才与行业的对接。 同时,我们还经常放弃部分休息日,为某些急需用工企业举行了“周日特 色专场招聘会”。如 2 月 20(周日)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 3 月 13 日(周日)和 3 月 20 日(周日)两次为芜湖欧亚达家居市场管理有限 公司举行了特色专场招聘会,每场有 300 人入场应聘,80 多人达成就业意向, 招聘效果显著。我市场尽最大努力发挥了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第一季度我市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各类岗位共有 84932 个, 进入市场的求职者有 75268 人,求人倍率为 1.13,总体状况仍然是供大于求。 (见表 1) 。 表表 1.1. 供求总体情况供求总体情况 需求需求 人数人数 求职求职 人数人数 求人求人 倍率倍率 人人人人倍倍 甲甲序号序号 1 12 23 3 本期有效数本期有效数 1 1849328493275268752681.131.13 二、用工需求情况二、用工需求情况 1、第二、三、第二、三产业产业需求旺盛,其中第三需求旺盛,其中第三产业产业需求占主需求占主导导地位地位 去年年底以来,我市陆续崛起了多家大型超市和星级酒店,如:上海大润发、欧尚超 市、博兰泽餐饮大酒店、升辉西方财富大酒店等大型企业。芜湖地处长江之边,自古就是 鱼米之乡,美食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各类餐饮类企业、个体户蓬勃发展,特别是春节前后 一段时间,餐饮业生意一般都比较火爆,故第三产业人数比例较去年第四季度上升比较明 显,在三个产业分类中,用人需求明显占到主导地位。同时,我市的机械生产与制造、电 子电器等传统重点企业用人需求也十分旺盛,如我市一批知名企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 司、美的集团、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达电子有限公司等操作工需求缺口都比较大, 2 我市场积极帮助他们联系赴亳州、长春等地招聘;为他们开设长年固定招聘摊位;在我网 站最醒目的位置全年滚动这些企业的招聘信息;积极联系与我市高校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等; 通过这一系列方式,千方百计为他们引进人才,但总体效果一般,到目前为止,第二产业 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芜湖市今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需求较小,第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 占比重依次为 43.03%和 56.80%。从总量结构看,第三产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见表 2) 表 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 人数 所占 比重 人 甲序号 12 第一产业 11410.17 第二产业 23654743.03 第三产业 34824456.80 合计 484932100.00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情况图示按产业分组的需求情况图示 0.17% 43.03% 56.80% 0 0.1 0.2 0.3 0.4 0.5 0.6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各行、各行业业用人需求不平衡用人需求不平衡 从行业需求看,80%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与餐饮业以及商业 服务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 19.24%、14.52%、8.98%和 19.10%。与上季度 相比,制造业、住宿餐饮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用人需求持续旺盛,而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 金融等行业的需求也在本季度上升,显示了我市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同时采矿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些行业的需求总和还不到总需求 的 3%,行业用人需求明显不均。 (见表 3) 表 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 人数 所占 比重 人 甲序号 12 农、林、牧、渔业 11410.17 采矿业 23830.45 3 制造业 31634219.2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74948.82 建筑业 51232814.5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32643.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78909.29 批发零售业 863207.44 住宿和餐饮业 976288.98 金融业 1041374.87 房地产业 111540.1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1622519.1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36010.7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2260.2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510521.24 教育 162610.3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73720.4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8260.03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19880.1 国际组织 2000.00 合计 2184932100.00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情况图示按行业分组的需求情况图示 0.17% 0.45% 19.24% 8.82% 14.52% 3.84% 9.29% 7.44% 8.98% 4.87% 0.18% 19.10% 0.71% 0.27% 1.24% 0.31% 0.44% 0.03% 0.10% 0.00% 农农、林林、牧牧、渔渔业业 采采矿矿业业 制制造造业业 电电力力、燃燃气气及及水水的的生生产产和和供供应应业业 建建筑筑业业 交交通通运运输输、仓仓储储和和邮邮政政业业 信信息息传传输输、计计算算机机服服务务和和软软件件业业 批批发发零零售售业业 住住宿宿和和餐餐饮饮业业 金金融融业业 房房地地产产业业 租租赁赁和和商商务务服服务务业业 科科学学研研究究、技技术术服服务务和和地地质质勘勘查查业业 水水利利、环环境境和和公公共共设设施施管管理理业业 居居民民服服务务和和其其他他服服务务业业 教教育育 卫卫生生、社社会会保保障障和和社社会会福福利利业业 文文化化、体体育育和和娱娱乐乐业业 公公共共管管理理与与社社会会组组织织 国国际际组组织织 3、企、企业业用工占主用工占主导导地位地位 从用人单位看,企业依然是用工的绝对主体,所占的比重达到 86.84%。其中私营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用工需求分别占需求总量的 12.40%、24.68%、27.59%。个体经营企业因为可以随时根据市场行情而调整,灵活多变, 发展也十分迅速,用人需求也比较大,占到总量的 6.62%(见表 4) 。 4 4.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需求人数所占比重所占比重 人人 甲序号序号12 企业1 7375386.84 其中:内资企业2 6747391.49 国有企业3 690.09 集体企业4 32084.35 股份合作企业5 806810.94 联营企业6 840211.39 有限责任公司7 2034627.59 股份有限公司8 1820524.68 私营企业9 914912.40 其他企业10 260.04 港、澳、台投资企业11 4680.63 外商投资企业12 9261.26 个体经营13 48866.62 事业14 1820.21 机关15 670.08 其它16 1093012.87 合合计计 17 84932 100.00 按照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岗位需求情况图示按照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岗位需求情况图示 其它, 12.87% 机关, 0.08% 事业, 0.21% 企业, 86.84% 5 集体企业 4% 股份有限 公司 25% 有限责任公 司 28% 联营企业 11% 股份合作企业 11% 港、澳、台 投资企业 1% 外商投资 企业 1% 其他企业 0% 个体经营 7% 国有企业 0% 私营企业 12% 4、 、专业专业技技术术人人员员、技、技术术成熟人成熟人员员需求需求稳稳步上升步上升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专业 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 49.47%、11.96%、10.84%,三者合计占到总需求量的 72.27%。 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对求职者的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而市场上能匹配 岗位的求职者不多,相反求职者愿意从事商业服务的也不多,认为工作不够体面,劳动强 度大,工资也相对不高,所以这类岗位难以引起现在的 80 后、90 后青年的关注。故求人 倍率最高,达到 1.28。(见表 5) 表 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职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人 倍率 人人倍 甲序号 12345 单位负责人 110151.209291.231.05 专业技术人员 2920310.84893511.870.99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1015811.96968412.871.01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44201849.473127841.561.28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53280.392650.351.18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6927 1.0936534.850.25 其他 72128325.061724622.911.18 无要求 8/ / 32784.36 / 合计 984932100.0075268100.00 / 按职业分组的岗位需求人数按职业分组的岗位需求人数 6 1.20% 10.84% 11.96% 49.47% 0.39% 1.09% 25.06% 0.00%10.00 % 20.00 % 30.00 % 40.00 % 50.00 % 60.00 % 单单位位负负责责人人 专专业业技技术术人人员员 办办事事人人员员和和有有关关人人员员 商商业业和和服服务务业业人人员员 农农林林牧牧渔渔水水利利生生产产人人员员 生生产产运运输输设设备备操操作作工工 其其他他 三、人力资源供给情况三、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1、外来、外来务务工人工人员较员较去年第四季度大幅增加去年第四季度大幅增加 今年第一季度,在我市场求职的外来务工人员较之去年第四季度增幅比较明显,因为 岁末年关,外来人员大多早早回乡与亲人团聚,而在春节过后再大量外出求职。所以,在 本季度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外埠人员、本市农村人员所占比重都比较大,分别 占到 69.18%、14.25%、5.16%,明显超出其他类别的求职人员。在我市,所有外来务工人 员均享受本地求职者同样的服务和权利,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这在一 定程度上成为了吸引外来人员到我市就业的重要因素。 另外,由于部分企业未能及时顺应形势,适当提供人员工资,所以造成了本季度我市 就业转失业人员人数略有上升,占到总体比重的 10.53%(见表 8) 2、人力、人力资资源供需性源供需性别别比例基本持平比例基本持平 从对劳动者的需求看,对求职者有性别要求的人数中,女性需求比例和男性需求比例 基本持平,与上季度相比性别需求所占比例也基本持平,与上季度相比性别需求所占比例 也基本持平,继续延续上季度形势。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来看,男性求职者比例略高于女 性,男性占到 51.87%,女性占 48.13%。这表明相对来说,男性求职者的流动性相对较大。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男性和女性的求人倍率分别为 1.10 和 1.16,两者都是需求大于供 给的状态,女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男性求人倍率。 (见表 9) 3、人力、人力资资源源结结构呈构呈现现成熟化成熟化 从表 10 的数据可以看出,91.17%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年龄都有要求,其中 25-44 岁 的年龄段的求职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到总体需求的 80.3%,其中对 25-34 岁的 求职者需求占到 21.90%,对 35-44 岁之间的求职者需求占到 58.39%。与上季度相比,对 35-44 岁这个年龄段的求职者需求明显增多,这说明我市多数企业已经步入成熟,各行业 注重深加工、精细加工。熟练的,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求职者在本季度的人力资源市场上最 受欢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因此我市企业的用人需求本季度不存在 根本性恐慌。 (见表 10) 表 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 人数 所占 比重 人 甲序号 12 新成长失业青年 15207269.18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22102540.38 就业转失业人员 3792210.53 其他失业人员 43720.49 在业人员 51680.22 下岗职工 652 0.07 7 退休人员 7350.05 在学人员 8380.05 本市农村人员 938855.16 外埠人员 101072414.25 合计 1175268100.00 求职人员按类别分组情况图示 69.18% 10.53% 0.49% 0.22% 0.07% 0.05% 0.05% 5.16% 14.25% 0.00%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 新新成成长长失失业业青青年年 就就业业转转失失业业人人员员 其其他他失失业业人人员员 在在业业人人员员 下下岗岗职职工工 退退休休人人员员 在在学学人人员员 本本市市农农村村人人员员 外外埠埠人人员员 表 9.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职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人 倍率 人人倍 甲序号 12345 男 13727243.883904351.871.10 女 23692543.483622548.131.16 无要求 310735 12.64/ / 合计 484932100.0075268100.00 / 求职人员的性别组成情况 39043 36225 34000 35000 36000 37000 38000 39000 40000 男女 8 表 10.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职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人 倍率 人人倍 甲序号 12345 16-24 岁 1862510.16787810.471.19 25-34 岁 21859621.902208629.340.94 35-44 岁 34959058.394367558.031.24 45 岁以上 46240.7316292.160.48 无要求 574978.83/ / 合计 684932100.0075268100.00 / 4、求、求职职者文化水平逐步提高者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包涵职高、中专)大专和本科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 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 96.02%,其中高中(包涵职高、中专)占 35.71%、大专占 27.42%,本科占 32.89%。这与我市高校资源丰富,职业教育发达的状况是 分不开的,从本季度开始,大量高校和职高毕业生开始到人力资源市场试水,为即将到来 的 6 月份的毕业离校而努力准备。 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市场,一方面给我市企业选择人才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另一方面, 部分毕业生受“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影响,岗位的稳定性不够。需要我市用人单位进一 步改善用工环境,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才能真正留得住人才。 (见表 11) 5、用人、用人单单位位对对求求职职者的者的职业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提高技能水平的要求提高 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的要求来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 数的 95%(大部分企业用人一般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其中对一、二级技师和初、 中技术职称的需求相对比较强烈,分别占到总体的 18.14%、15.14%和 17.60%、12.40%。与 上季度相比,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略有提高。 (见表 12) 表 11.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职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人 倍率 人人倍 甲序号 12345 初中及以下 130823.6328683.811.32 高中 23286938.702687735.711.47 其中:职高、技校、中 专 3 26469 80.5318057 67.181.76 大专 41209214.242063527.42 0.83 大学 51845421.732475632.890.99 硕士以上 695 0.111320.180.97 无要求 71834021.59/ / 合计 884932100.0075268100.00 / 表 1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9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职 人数 所占 比重 求人 倍率 人人倍 甲序号 12345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165237.6856327.481.21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27459 8.786649 8.831.17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346355.462523 3.351.89 职业技能二级(技师) 41541018.141240616.481.29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51285615.141785623.720.77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61494517.601246016.551.25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71053212.401026313.641.08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8870710.2531214.152.84 无技术等级和职称 9/ / 43585.790.05 无要求 1038654.55/ / 合计 1184932100.00%75268100.00% / 四、岗位需求与供给情况排名四、岗位需求与供给情况排名 按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分组人数来看,本季度机械制造工、操作工缺 口最大,缺口数为 9260 人和 13970 人,求人倍率高达 10.85 和 3.65。另外,销售人员、 服务人员和后勤保安类人员的需求也十分强烈,求人倍率分别达到 3.80、6.45 和 7.89.因 为以上行业主要是一些技术工种和服务性行业,一方面,各地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都比较大, 另一方面愿意从事的求职者较少,造成缺口长期较大。 按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 序 号 职业 职业 代码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 1 操作工 6040200192505280139703.65 2 销售人员 4010200173004550127503.80 3 服务人员 4000000136002110115006.45 4 机械制造工 604000010200940926010.85 5 后勤/保安 4070200600076052407.89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中,能源开发人员和律师是缺口较大的职业。 按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 10 序 号 职业 职业 代码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数 求人倍率 1 能源开发人员 5090100623256019370.24 2 律师 2080300 358189015320.19 3 园艺人员 5010300 28212809980.22 4 装潢设计人员 2100704 2169607440.23 5 社会中介人员 4070100 557637080.07 本季度我市部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排名本季度我市部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排名 序号序号用人单位名称用人单位名称 需求人数需求人数 (人)(人) 1新亚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425 2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355 3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328 4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75 5信义光伏产业(安徽)控股有限公司274 6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63 7上海红星美凯龙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187 8芜湖天海电装有限公司183 9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81 10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厨房电器公司160 11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45 12芜湖幼狮东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135 13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103 14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79 15中达电子(芜湖)有限公司78 16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73 17芜湖奇瑞长远物流有限公司69 18芜湖黄燕实业有限公司65 19安徽华亿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3 20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58 五、当前我市出现结构性招工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五、当前我市出现结构性招工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 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市开始出现结构性招工难,虽然我市场每周六天都举行招 聘集市,但是仍有大量企业天天排队等候办理招聘。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其深层次 原因如下: 一、随着我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建设的深入推进,部分重点企业 纷纷抓住机遇,扩大生产,劳动密集型项目增多,对技工、熟练工人的需求大幅度提高,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和商业类企业也迅速崛起,同时也需要大量年轻 11 的服务类人才,但我市人力资源总量有限。 二、虽然我省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素质偏低,且主要 集中皖北宿州、阜阳等地。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 3-7 年。一方面,职业 教育起步晚,规模较小,虽然有技工学校、教育系统、社会力量办学,但职业技能培训体 系的构建相对滞后。使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未能充分得到正规培训,无法及时适应企业和 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皖南各市如合肥、马鞍山等地与芜湖情况也比较类似,都急 需技能性人才,特别是江浙沪等地的用人单位也看准了皖北的人才储备,用各种优厚的待 遇尽力吸引我省劳动力就业。因此,现有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还不能适应突然加 大的需求,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近半年来出现的结构性招工难,用人荒。 三、本市、县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愿望降低。随着各县、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 大,各地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很多农民工和农村青年男女,不需要外出,在自家 附近就能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并不比市里大型企业少多少,而且可以经常与家 人团聚。外出务工的愿望也就大大降低了。例如,一直以来,市内缝纫工就十分稀缺,缝 纫工都到哪里去了呢?在我市三县的乡镇里,聚集了大量的缝纫女工组成的家庭作坊,她 们不用外出,在家里就能接到沿海服装加工企业的订单,当然不会背井离乡外出就业了。 四、就业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各项创业支持、用工保险等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发挥了相当的配置人才的主导作用,但由于信息化程度、网络建设相对 滞后,信息不对称,现有的信息网络还不能满足大区域范围的工作要求,市与县之间、镇 与镇之间难于实现资源共享,难于实现资源调度和科学、有序、合理配置。此外,缺乏对 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客观调查,在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中存在着盲目性,结果在培训完后, 难以实现就业。 五、部分企业招工“门槛”偏高,工资和待遇较低。据调查,招商引资企业的招工条 件较高:一要年纪轻,都要求在 35 岁以下,有的限制在 1825 岁;二要文化高。多数 招商引资企业招工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三要专业技术人员、受过培训或有工作经验者。 不少企业把目前存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当作降低用工成本、进而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 没有适时跟进工资标准和工作环境。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缺工严重和员工流失率高的现象 主要集中在针织服装类和部分技术工艺要求高的电子、工艺品类企业。这类企业的利润水 平较低,企业利润最大化主要靠降低人力成本来实现,因此员工工资普遍较低。同时工作 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工价确定和计薪方法不够合理、透明度不 高,存在随意扣罚现象;有的企业负责人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很少和员工交流,难以在员 工中树立“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观念,工人离厂“跳槽”也就在所难免。 从长远来看,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企业、务工者、政府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良好的职业教育提高了务 工者适应市场变化的就业能力,改进了教育系统的实用性,也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