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自己的思维_第1页
如何认识自己的思维_第2页
如何认识自己的思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认识自己的思维如何认识自己的思维 梁智纲 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思维。这里说的认识,是指认清识别。认清,对应思 维的治乱、粗细、深浅;识别,对应思维的真伪、正反、对错。 很多人是没有察觉思维是个问题的,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思维没有问题, 心想:“这么多年我怎么过来的?如果我的思维有问题,怎么还能读书、工作, 还取得不少成就呢?”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都想维护自己的观点,而观 点是由思维产生的,质疑别人的观点尚且如捋虎须,何况质疑产生观点的思维, 这岂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其实不然。第一、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没有问题的。人类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人类文明能在自然界中达到今天的辉 煌,个人能在文明社会中发展成就,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人的思维不止相对 正确,还相当高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就保证了人的思维趋向正确和 高级。我说的思维有问题是指人有时会产生错误的思维,我希望人们能尽量减 少由错误思维引发的伤害人类自身和大自然的事。第二、人的思维有问题,通 常是因为思考不够清晰细密和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产生。第三、 “思维有问题” 与“能读书、工作、取得不少成就”有充分的因果关系吗?没有。实际上,只 要你有犯过错误,哪怕是考试不能得满分,除了记忆和身体的问题外,那基本 就属于思维的问题了。 那怎么认识呢?就从思考联系入手,从考察思维本身入手。从思考联系入手,从考察思维本身入手。 思考联系是指:思考宇宙万事万物包括自身的联系。可以经常想想:万事 万物之间有什么联系?事物是由什么联系组成?两个事物之间有没有联系?如 果有,是什么联系?这个结果一定是由那个原因造成的吗?这个事物需要什么 联系就会变成什么样? 考察思维是对于自身的,首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为思维是通过 思想表现的。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在我头脑中出现的思想难道不是我的吗? ”那可不一定,因为人的思想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有你察觉得了的念头,也 有你察觉不了的念头;有你自我意识产生的思想,也有你接受了别人的意识产 生的思想;还有你接收了另外的信息产生的思想这时就要辨别清楚了。为 什么说入了传销和邪法的人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就是因为那些人认可了传销和 邪法的思想,并用它取代了自己原有的思想;而且传销和邪法的思维是封闭性 的,害怕对比的(一比就露馅) ,所以那些人进去了,如果不开放、对比就很难 出来。自己有独立思想的特征有两点:一是自由,思想的自由,我怎么想都行, 没有不能想的禁区;二是方法,有方向,有法有道可循,不是毫无道理的胡思 乱想。前者为独(无约束) ,后者为立(有个性) ,有自由没方法就像心智未长 大健全的儿童或精神出问题的人,有方法没自由就像对人有限制的某个过程的 方便法或者邪法。 其次,就是认清思维的治乱、粗细、深浅;并识别思维的真伪、正反、对 错。 治,在此指有条理,反之,乱就是没有条理。想一想:我在思考问题时是 不是专注的?我对此问题能否条分缕析、知道构成因素、划分层次、脉络清晰? 我思考出的答案是不是依据充分、因果相应的?我思考出的答案是不是与事实 相符,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我的思维有没有受到感情和心理的影响? 粗,在此指范围过大,细,在此指范围比较准确。比如:想我现在所处的 地点,在地球上就太粗了,在广州的家里,就比较细。 深,在此指能发掘事物真正的根源和知道事物作用的长远,反之就是浅。 想一想:这个事物的原因是不是仅此而已呢?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因素在起作用? 涉及的范围究竟有多广、作用的时间究竟有多长? 真,在此指自己独立清醒的思维(不是指究竟的真心) ,反之,伪就是指不 是自己独立清醒的思维,而是来源于外部或者别的信息但又伪装成自己的思维, 感觉好像是自己想出来的一样,然而怎么想出来的,自己又莫名其妙,不清楚 思维的整个过程。这里说“伪” ,不是说它不好,比如灵感;比如“佳句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的情况;比如潜意识,人的大脑自动地把信息归类、归纳、分析、 总结,又把整理好的信息传到自己可以察觉的意识中,就像电脑在后台工作着, 显示屏暂时没有显示,等结果出来了才显示一样。伪的思维有的是你自身产生 的(往往是日思夜想,废寝忘食后的灵机一动) ,有的不是。真的思维是你自己 的,当然可以用,伪的思维也是反映在你头脑中的,自然也可以用,但有一点, 如果不是来源于你自身的,而是外部信息给的,那“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像传说中南朝文学家江淹在“梦笔生花”后文思泉涌、成为一代文魁,但在还 了五彩神笔后则“江郎才尽” 、文思枯竭那样。这还没什么,如果是自己出于贪 求而得到的信息或思维,时而灵验时而又不灵的,那往往是带有不好的负能量, 千万注意。 正,在此指思维的正向延伸,反,指思维反溯。具体请参看第八章、思维 的特征。 对,在此指正确思维,错,指错误思维。对,又指对应,针对问题有相适 合的思维,从而得出相适合、有效应的解决方法,故又称应对(应得对了) 。 认清识别的关键在治和真,治真才能至真,才为智真,才是真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