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绿色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绿色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饲料添加剂绿色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乳酸菌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乳酸菌是指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统称,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分类中的一科或一属,其中有益菌以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为代 表。目前已发现的乳酸菌在细菌分类学上至少包括 18 个属,共有 200 多种绝大部分都是动 物体内必不可少的且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并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 1 乳酸菌在肉鸡机体内的作用机理乳酸菌在肉鸡机体内的作用机理 1.1促生长作用 1.1.1合成维生素和菌体蛋白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合成菌体蛋白,在微生物自身溶菌酶和肉鸡胃酸、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等作用下,菌体蛋白可以分解并被肉鸡肠道消化吸收;乳酸菌还能合成 B 族维生 素,供肉鸡机体利用,当饲料中 B 族维生素不足时,有明显的加强的加强代谢的作用。黄 庆生等报道,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玉米粉和小麦粉,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 72%和 85%,蛋氨酸分别增加 40%和 46%,硫胺素和核黄素均有所增加,游离氮增加 160%和 40%,游离铁增加 130%和 90%,游离钙增加 150%和 120%,总体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1.1.2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在偏酸性环境中,肉鸡机体内的一些消化酶(如蛋白酶等)才能被激活,分解营养物 质。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好挥发性脂肪酸,能够降低消化道 pH,激活消化 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李路胜等选用温室麻鸡 1 日龄母雏,采用基础日粮(不含 有抗生素和乳酸菌) 、基础日粮黄曲霉毒素 0.0125%、基础日粮乳酸菌制剂 1.5%(饮 水) 、基础日粮乳酸菌制剂 1.5%(拌料后发酵 6h) 。试验期为 72d,分文前期(14 周) 、 中期(58 周) 、后期(911 周) ,结果表明,发酵组可显著降低盲肠 pH、提高十二指肠 和空肠淀粉酶活性(P0.05) 。此外,肠道内 pH 降低,还能够活化矿物质离子(钙、镁离 子等) ,促进畜禽肠道中矿物质的消化吸收。 1.2调节消化道微生态 1.2.1黏附的生理效应 乳酸菌能够定植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并形成一层“生物膜” ,维持肠粘膜的完整性, 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损害。此外乳酸菌还具有通过下调特异性信号传递 直接影响免疫反应的作用。当乳酸菌黏附到动物肠道后或者受到病原菌感染时,可以激活 MAP激酶途径和 NFkB 途径,从而产生免疫反应,促进多核白细胞从微脉管系统向肠 控转移。而这些细胞可以参与吞噬和杀死入侵的外援微生物。乳酸菌进入肠道能否黏附于 宿主某段肠道的黏膜细胞表面,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是决定乳酸菌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 活菌制剂对宿主的黏附作用有种属特异性,从某一种动物分离到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 只对这类动物消化道上皮有较好的粘附性,对其他动物则呈现低黏附性或不黏附。 1.2.2改善微生物菌群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乳酸、乙酸等) ,能够降低消化道中的 pH 和氧化还 原电位(Eh) ,使肠道处于酸性环境。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般易在 pH 为 68 的中性环境中 生存,而乳酸菌产生的肠道酸性环境,对于某些致病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 菌、葡萄球菌等)有颉颃作用。产生的过氧化氢能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 阳性细菌(如单假孢菌属)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属等。乳酸菌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 质或肽类,如各种乳酸杆菌素和双歧杆菌素,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和 志贺氏菌有颉颃作用,双歧杆菌等还可以将结合的胆酸分解为游离的胆酸,后者对细菌的 抑制作用比前者更强。温彩霞等利用由鸡粪肠球菌、鸡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芽孢杆菌和 乳酸菌组成的复合型菌剂灌喂雏鸡后,在用绵羊红细胞腹腔注射免疫 4d,使雏鸡体内产生 溶血素(IgM) ,通过测定其血清中溶血素的效价,发现灌服不同菌量的雏鸡所产生的溶血 素效价比没有灌服的对照组所产生的溶血素效价高出 22%32%,添加乳酸菌对肠道沙门氏 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2.3清除有毒有害物质 乳酸菌能够清除肠道内毒性胺、硫化物、酚类和吲哚等有害物质,改善肠道环境,促 进肉鸡的快速生长。李路胜等报道,乳酸菌能显著降低盲肠内胺浓度。 1.3提高免疫力 乳酸菌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刺激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机体自身免 疫力。 2乳酸菌在肉鸡营养上的研究进展乳酸菌在肉鸡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目前,许多大型养殖场仍在大量使用饲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性显著提高。乳酸 菌是活菌,不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是绿色无公害添加剂,乳酸菌的使用能够克服抗生素 对消化道内其他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不良影响,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抗药性和 耐药性,降低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减少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 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2.1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苗晓微等分别向肉鸡仔日粮中添加等量的抗生素和乳酸菌与中药结合生元制剂,结果 表明,乳酸菌与中药合生元组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 。陈桂香等 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将 AA 肉鸡 70992 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使用抗生素,3 个试验组 完全不适用抗生素,而是通过饮水、饲料、环境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菌,结果表明,3 个 试验组从出栏只数、成活率、出栏平均体重均有高于抗生素组的趋势,肉料比均低于抗生 素组(P0.05) 。李路胜等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方式添加乳酸菌组与抗生素组在生产性能 和免疫机能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但均比饮水组有所提高。曲湘勇等选择 21 日龄黄 羽肉鸡 180 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 0、0.01%、0.02%,试验期 2 周,结果 表明,添加乳酸菌剂 0.0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个试验期间差异不 显著(P0.05) ,试验组饲料消耗比对照组分别低 8.75%和 15.62%,乳酸菌制剂消耗比对 照组可明显降低肉鸡饲料生产的成本。李明实在 1 日龄雄性仔螺丝肉鸡日粮中罗伊氏乳杆 菌两亚种和卷曲乳杆菌,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 107cfug-1,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 22.20%, 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对肉仔鸡的体重增加有明显效果(P0.05) ,在添加乳酸菌后 饲料转化率然稍有增加,摄入量和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1 周龄肉仔鸡蒲冲 乳酸菌后,盲肠中乳酸菌的数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盲肠中酵母菌的数量差 异不显著(P0.05) ,饲喂乳酸菌能增加肉仔鸡体重和提高盲肠中乳酸菌的数量。 但也有研究发现乳酸菌没有促生长的作用,与抗生素相比,其替代作用不具优势。李 菊等用健康 1 日龄的商品代 AA 肉仔鸡 360 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抗生素组和益生素(乳 酸菌 CAU6001)组,结果表明,乳酸菌对肉仔鸡各个阶段日增重和肉料比无显著影响 (P0.05) ,抗生素对日增重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 24 周龄阶段差异显著(P0.05) 。 乳酸菌与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与实验所选的菌种、添加的剂量、饲养环境条件以及其 自身生理状态等有关。 2.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乳酸杆菌可以促进肉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易力等研究发现,乳酸杆菌能显著提高康达 尔鸡 21 日龄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 ,提高 42 日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能够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杭柏林等将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 2 株乳酸菌分别添加 到肉鸡饲料中,结果表明,2 株乳酸菌均能够促进肉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增强 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胸腺和脾脏中的 T 细胞数,提高 E-C3bR 和 E-ICR 的花环形成率, 提高机体 ND-HI 抗体水平。 2.3抗菌作用 乳酸菌能通过自身的生长繁殖及其所生产的代谢物能够对有害菌产生抑制作用。韩秋 霞等研究体外条件下肉鸡源乳酸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 抑制,乳酸菌菌悬液离心后所得菌体沉淀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而上清液中的胞外代谢 产物有明显抑菌作用,上清液中抑菌作用约一半以上是由乳酸菌产生,其余的抑菌效果则 来源于乳酸菌产生的其他抑菌物质。郭金玲等研究了乳酸菌、乳酸菌上清液、抗生素及 MRS 对照液对鸡治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乳酸杆菌菌液及培养后 的无菌上清液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的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且随着 乳酸菌培养时间的不同,乳酸菌培养液的 pH 逐渐降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也 逐渐增强。马治宇等采用给肉鸡饲喂乳酸菌及其培养液,检测其对肉鸡肠道菌群影响,结 果表明,在 14、28、35、42 日龄时日粮中添加乳酸菌菌粉和乳酸菌菌液能显著抑制盲肠中 大肠埃希菌的增殖(P0.05) ,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 ;培养残液和灭 活菌液总体上对盲肠菌群无显著影响(P0.05) 。 3影响乳酸杆菌应用效果的因素影响乳酸杆菌应用效果的因素 使用乳酸杆菌的关键是保证活的乳酸菌被混入饲料前后能保持生物的活性,而从生产 到使用的过程中,其功效的发挥受到一系列来自肉鸡、饲料及其加工、使用方法等各种因 素的影响。 3.1肉鸡的年龄及生理状态 乳酸菌制剂能发挥较好调控作用的前提是肉鸡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区系尚未建立,失衡 或处于不确定状态。当肉鸡处于幼龄(130)日龄,转群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乳酸菌 制剂能发挥较好的控制作用,而当肠道内微生物区系良好时,乳酸菌制剂对肠道变化和生 产性能的影响较小。 3.2饲料类型及成分 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及抗菌物质等对微生物有破坏作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饲料类型及 其成分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3.3饲料加工过程 在饲料的交工过程中,制粒与膨化都需要高温高压蒸汽,这些蒸汽会影响乳酸菌活性。 有研究表明,乳酸菌经过 60或更高温度时几乎全部被消灭。将乳酸菌改为制粒后喷涂, 这样乳酸菌的应用效果会更好。 3.4饲喂方式 可以采用饮水、饲料、发酵的饲喂方式饲喂,但不同的饲喂方式效果不同。李路胜等 研究发现,在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方面,发酵方式添加乳酸菌要优于饮水方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区别使用。 3.5保存条件 乳酸菌属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