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解体与中国近代变迁_第1页
自然经济解体与中国近代变迁_第2页
自然经济解体与中国近代变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经济与近代社会变迁自然经济与近代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迁的社会, 这个大变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而引起的。 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下, 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经济慢慢形成, 城市近代化趋势慢慢加强。城乡关系也由传统的格局慢慢地趋向近代化。 一、自然经济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 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二、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二、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纺织分离。洋纱的大量进口打击了中国的手纺业。由于廉价洋纱涌入各地, 呈现了土纱 价高、洋纱便宜, 许多地方农民用棉花纺土纱已“ 无利可图” , “ 用洋纱织布就比用中 国人自纺的纱合算了” 。于是一些通商口岸手工纺纱几乎停止了。 2.耕织分离。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则为耕与织的分离, 即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这一过 程比洋纱代替土纱的过程缓慢得多, 主要是因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作用 3.家庭手工业的破产及其他手工业的破产。洋布进口不断增加, 洋布以低廉的价格逐渐代 替土布, 由城市一些达官贵人们穿用而逐步发展为城乡广大群众也穿用了。这样, 家庭手 织业遭到破坏, 使手织业逐步与农业分离了。 4.农产品商品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掠夺中国的农产品。使中国迅速扩种经济作物如: 茶、棉、丝、大豆、桐油等, 并有大量产品作为商品被外国掠夺。由于经济作物的扩种, 出现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使商品粮食的需求量增加, 进一步促进粮 食的商品化。粮食商品化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标志。农产品的商品化使中国农业被迫接 近世界市场,使农业发展的命运日益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支配,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 开始有所发展。 三、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三、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中, 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相应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形成这样四个层次: 一是在东南沿海地区, 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较快、范围较大, 社会各阶层对洋纱和洋布的 认可度比较高, 许多地方的纺车和织机基本被闲置, 农业生产与市场发生了更多的联系, 以至出现了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手工业。 二是中部沿江地区, 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高, 仅次于沿海地区, 购买洋纱和洋布的农民 不在少数, 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沿江的几个大中城市被开放为商埠, 外国商品输 入该地区的数量大增, 土布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三是在内地的广大城乡, 自然经济的解体在时间上要晚得多, 大约到19世纪80年代,洋纱洋 布仅有少量输入到内地, 并没有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四是边远、偏远的地区或山区, 外国商品的输入就更少, 仅是少数富裕阶层得到少量洋布 等外国商品并作为奢侈品, 自然经济结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冲击。 但从总体上看, 自然经济解体的趋势依然不可阻挡地在中国农村发展着。 同时,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极不彻底并具有反复性。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一方面 破坏着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扶植着封建势力,使封建土地制度和地租剥削长 期存在, 严重栓桔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增长。由于自然经济解体又主要是外国资本主 义经济侵略造成, 所以侵略势力一旦发生变化,自然经济结构又会恢复。 中国的农业和农民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往 往直接影响着中国农民的生产和命运。2)农产品的商品化决定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 影响着农村的商品市场出现新的格局、新的商品结构。传统商品市场以粮食、棉、盐等为 的商品结构在逐步改变。3)产生了大量剩余的农业人口,除商品性农业生产、商品性手工 业生产、开荒性农业和都市工业消解一部分以外,仍然有绝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出路。 大量的农村人口被迫离开本土农村,成为都市产业工人、商业职员或部分自由职业或移民 垦荒性农业或游民无产者,或加入各种秘密结社,或加入匪盗。4)农业生产规模的日趋缩 小:由于自然自然经济的解体,兄弟分析离居,加之一部分人离村,造成了中国近代家庭 规模的小型化,传统农业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使得生产规模变小, 这也是近代农业投入较小的一个原因;由于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地主为获取更高的地租, 为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往往出租更小块的土地,使较多的人口能够租到土地。 四、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四、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 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 自然经济的解体必然冲击封建制度,有利于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 的反动统 治。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 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使 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发生巨大变化。 一、乡村向城市化发展一、乡村向城市化发展 中国乡村传统经济的解体, 导致农村经济近代化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最终引起乡 村城市化,导致了乡村城市化加快, 城镇以及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内地,一部分乡村由于获得了开矿设厂,通商开埠的境遇,慢慢的发展 成为各种类型的城市。如山东省的烟台,青岛,威海等地,由于开埠而逐渐变为城市。江西安 源由于开采煤矿,集结了几万矿工和商民,形成数里长街,人称“小南京”。1796- 1802年, 松江,苏州,滦州,代州四个州府共辖有城镇235个,1875- 1908年增加为341个。 自然经济的解体, 城乡手工业者的破产, 致使许多人失业, 而此时又兴起了许多工厂, 码 头, 商埠, 这些闲散劳动力为谋生而涌向这些地方, 必然导致了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 镇人口的增加, 也意味着城市的需求的增大。因为城市人的物质生活需要, 特别是食物来 源主要取决于农村的供应。相对应的农村的农产品在很大部分上要供应于城市, 农产品的 作用就不简单的只满足于农民自己, 而要销售给城市人,从而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所以,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 不但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 而且加速了农产品向商品化发 展, 再加上通商口岸的阶梯作用, 最终导致了乡村向城市化发展。 二、城市和乡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二、城市和乡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是带着机器大生产方式侵入中国的。先进的机器大生产在取代中国落后 的手工业生产的同时, 也使得中国城市和乡村生产发生了变化。棉纺织业的生产由农民家 庭手织演变为机器纺织, 由农村的分散生产演变为城市集中生产。其他的传统的生产品如 手磨面粉被机器磨面代替,旱烟被机器生产的纸烟代替, 原来照明用的植物油被煤油代替, 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城市的工业品对农村手工业品已有了部分替代, 也说明了城乡社会分工 的慢慢扩大。外国资本主义带来先进的机器生产, 破坏了旧中国的城乡分工格局, 原有的 生产习惯发生变化, 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变迁。 三、城乡人口流动与贸易扩大三、城乡人口流动与贸易扩大 传统的自然经济解体, 势必造成上层建筑的变化。表现为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的宗族势力的衰弱。原来那种乡村聚族而居, 严守族规的制度也慢慢的解体。宗 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限制与束缚力逐渐减弱, 人们可以相对自由的交往、安排自己的生活。 自然经济的解体, 城乡社会的分工, 农村有多余的劳动力涌向城市, 城乡之间都需要对方 的产品来获得利益,改变了以前城乡经济联系的单向性, 即由农村向城市提供粮食等农产品 的单向流动, 转变成为城乡之间相互提供产品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借助于近代交通运输工 具, 农产品大量涌向城市, 另一方面, 城市的产品也大规模的流向农村 四、商品经济发展四、商品经济发展 自然经济的解体必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 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之后, 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