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 合 说 明 1 1、 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 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小型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 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为保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水利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型农 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20062015 年的规划编制工作。 本次水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依据中央 1 号文件及省市有关 会议精神,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余干 县水利局组织编写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20062015 年规 划报告 。 、 规划范围 本次拟对全县 32 个乡镇场(20062015 年)现有的小型农田水 利工程建设进行规划。 规划条件:各乡镇场辖区内的灌溉面积小于 1 万亩的小型灌区、 灌溉片(灌溉面积小于 200 亩) ,排涝面积小于 3 万亩的排水区和容 积小于 10 万 M3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主,包括小型水库(引水) 自流灌区、小型扬水灌区的水源工程、灌排渠道、涵闸和小型泵站 改造(1000KW 以下)及井灌区改造,工程建设重点为现有小型农田 水利设施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3、 规划建设内容和技术措施 规划建设内容规划建设内容:(1)小型水库(引水)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 固定渠道(含排水沟)续建配套以及涵闸等建设物的建设;(2)小 型扬水灌区的泵站、固定渠道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涵闸等建筑物 的建设;(3)水源工程(新建塘坝、小水池窖(水池) 、提水设施) ; (4)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5)排涝泵站的建设。 技术措施:(1)小型水库(引水)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进行重 建或改造、固定渠道(含排水沟)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节水以混凝 土衬砌为主要工程技术措施,下同),涵闸完好率 50%以下的拆除重 建;(2)对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固定渠道续建配套 及节水改造,涵闸完好率 50%以下的拆除重建;(3)水源工程新建、 改造、除险加固;(4)完好率 50%以上的排涝泵站进行机电设备更 新和建筑物改造和确实需要重建的拟重建。 4 4、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 投资估算:本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建设总投资为 2.048 亿 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 1.4 亿元,省市补助 0.41 亿元,本地自筹 0.20 亿元。 经济效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规划区内的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通过灌区渠道续建配套和节水 改造、水源工程建设、机电泵站更新改造的,大大加强农业生产基 础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减小了农民耕种的风险,在很大程度提高 了农民耕作积极性,垦荒耕地,施肥播种,肥沃了土地,改善了土 壤结构,耕作物绿化土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自然的和谐,改 善了自然环境。同时耕作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田间地头, 促进人民的交流互助,减少了陋习,净化了社会空气。增产增收, 丰收硕果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了社会矛盾,构筑了和谐的社 会环境。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内涝洪水泛滥而污染环境、危害圩内人 民群众健康等问题,环境效益显著。 ,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 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程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 5.12 万亩,新增排涝面积 1.045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38.19 万亩, 改善排涝面积 9.80 万亩。极大地 完善余干县农田引水灌溉能力及排涝抗灾能力,灌溉水利用系数从 0.5 提高到 0.7,新增农业产值 2.19 亿元,农民人均增收 284.4 元。 按照国民经济评价规范,采用动态分析法,按社会折现率 12%,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3 - 算分析期 n 为 30 年,经济评价指标为:净效益现值 ENPV 为 9.99 亿 元,经济效益费用比 EBCR 为 5.62,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 为 19%。 5、管理运行体制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化管理制 度,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 制,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 立经济实体。 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开展,管理体制应打破目前 现有的松散型管理体系,采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用水者协会” 新型紧密型管理体系。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由于乡镇组建为农田水 利工程设施具体管理单位,其主要职能为:负责乡镇辖区内的农田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农田水利工程年 度建设管理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年度用水计划的编制与调度;灌区 水费计收、管理和使用;灌区内各级用水者协会工作协调;特殊水 文年份和灌区内特殊地域用水的调度工作。用水者协会为灌区末级 管理组织,其性质为群众型管理机构,但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有 经济利益与组织关系,其主要职能:通过调研,编制本协会所辖区 的各类工程设施;工程水费的收取;为用户提供直接优质的服务,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负责解决用水户水事纠纷,调节用水矛盾。 第一章估 述 1、余干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等基本情况 1.11.1 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 余干县位于信江下游,鄱阳湖南岸,全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土地肥沃,具有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地理位置自东经 116 1348 1164524,北纬 282136290324之 间,东接万年,南毗余江、东乡,西邻进贤、南昌县、新建,北临 鄱阳湖,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的信江纵贯境内,流经余干县长达 146.5KM146.5KM,于大溪渡下游的八字嘴,分东、西大河流入鄱阳湖,信江 支流在余干县主要有九龙河、珠桥河、木溪河、万年河等,余干县 地貌基本上以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东南环山,群峰崛起,西北 临滨湖,东南低丘逐渐向西北倾斜,呈梯形状斜面过渡到滨湖平原, 整个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 余干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 足,无霜期长,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 1794.55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降雨达 2509.4mm(1954 年),最小降水量仅为 996.3m(1963 年),降水量年内分配亦极不均, 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4 6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47,区域内 多年平均气温为 17.9,极端最高气温 40(1971 年 7 月 31 日), 极端最低气温9.1(1972 年 2 月 11 日)。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558mm。多年平均风速 2.4ms,实测最大风速 20.7ms,相应风 向 N(1976 年 4 月 22 日)。多年平均相对温度 81,日照时数 1874h,无霜期 266d。 全县地表水资源、储藏量多、潜力大,多年平均径流量 191.45 亿 m3(本县 15.79 亿 m3,入境水 175.66 亿 m3),地下水蕴藏丰富, 一般在 3 6 米深就能发现地下水,梅港大溪砂砾石孔隙水区, 面积 60km2,地下水自然资源量为 11.4 万 m3日,县城枫港一带 含水层 68km2。覆盖型裂隙水开采资源量为 31.4 万 m3日。降雨为 本县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大量的民井和泉眼点调查证实,水位涨落 和泉流量的大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呈季节变化,即汛季水位浅, 泉流量大、旱季水位深,泉流量小。余干县主要以蓄、引、提工程 控制开发利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极低,总之,水资源虽然丰富,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5 - 但目前开发量依然较少,利用率偏低,地理分布不均,东南丘陵地 带易缺水易旱,西北滨湖地易旱涝。 1 12 2 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状况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状况 余干县所辖 19 个乡,6 个镇,7 个场(其中:垦殖场 3 个,林 场 2 个,水产场 1 个,良种场 1 个),据 2003 年统计资料数据,全 县共有 356 个村民委员会,2987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204225 户, 总人口 924842 人,其中:农业人口 790400790400 人,非农业人口 130842130842 人;社会劳动力人数 57.6 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 43.1 万人,国内 生产总值 163800 万元,财政总收入 14655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180993 万元,人均收入 1610 元。 据县统计局 2003 年统计,全县土地面积 233lkm233lkm2 2,耕地 69.1869.18 万 亩,其中水田面积 58.9258.92 万亩,旱地面积 10.24 万亩,余干县以农 业生产为主,尤以粮食生产居首位,林、牧、付、渔业也有较大发 展。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72.267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稻谷播种面 积 108.69108.69 万亩,总产量 372646372646 吨,小麦播种面积 0.8030.803 万亩,总 产量 830830 吨,经济作物:棉花播种面积 0.140.14 万亩,产量 49 吨,油 菜、花生、芝麻等油作物播种面积 24.4824.48 万亩,总产量 15504 吨, 其他作物:麻类、甘蔗、蔬菜、绿肥等播种面积 26.25326.253 万亩,产量 高达 94218 吨。全县实有封山育林面积 68.63 万亩,当年植树造林 0.255 万亩,水产品养殖面积 34.52 万亩,总产量 5.92 万吨。 2、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余干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1794.55mm,多年平均径流量 191.45191.45 亿 m3(本县 15.7915.79 亿 m3,入境水 175.66175.66 亿 m3),水资源蕴藏量丰富。余干县水资源主要依靠降雨补 给,受季节性影响很大,且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东南丘 陵地带十几个乡镇(如:杨埠、峡山、黄埠、社庚、九龙、梅港等 乡镇)农田用水主要依靠水库、塘坝、闸坝、集水窖(池) 、机井工 程措施拦蓄雨水灌溉,拦蓄总供水量 1.55 亿 M3,总有效灌溉面积达 13.98 万亩,需水量约 0.98 亿 M3。西北湖滨地区十几个乡镇(如: 瑞洪、康山、康垦、新生、洪家咀、鹭鸶港等)农田用水主要利用 机电灌站提取内河湖泊、信江水灌溉,有效机灌溉总面积达 29.99 万亩,总需灌溉需水量 1.95 亿 M3。余干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大 型工厂,工业用水量不大用水量为 0.14 亿 M3,工业用水大多利用地 下水供给,城镇、农村生活用水均取用地下水,年均需水量约 0.423 亿 M3。从余干县水资源利用状况来看,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2.2、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兴、余干 兴。近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通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 余干水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 2003 年统计,全县现有蓄水工 程:中小型水库 159 座,总库容 19536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12764 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 11.9 万亩,其中中型水库 4 座,总库容 9188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5460 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 4.10 万亩; 小(一)型水库 25 座,总库容 7317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4905 万立方 米,有效灌溉面积 4.99 万亩;小(二)型水库 130 座,总库容 3031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2399 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 2.81 万亩。另 外,小山塘等塘坝工程 1557 座,蓄水量 2775 万立方米,有效灌溉 面积 2.08 万亩。上述水利工程为保障余干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工程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兴建的,受 当时的经济、设计标准、技术水平、施工工艺的因素影响,工程运 行至今都出现了工程隐患,急需除险加固。 为保障全县的防洪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余干人民长期以 来进行修圩、堵支并流,扩大圩垣,在江河两岸沿湖滩地兴建了大 量的堤防。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大小圩堤 38 座,总长 324km,保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7 - 护人口 52.94 万人,其中十万亩以上圩堤 2 座,五万亩以上圩堤 2 座,万亩以上圩堤 2 座,万亩以下圩堤 32 座,特别是九八年特大洪 水后,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投资,余干县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貊 皮岭分洪道、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河湖疏浚,平垸行洪等工程 的相继开工建设,全县堤防工程建设突飞猛进,较大程度地提高了 圩堤的抗洪能力。 余干县机电排灌站工程多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本县地势低洼, 外洪内涝历来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也是余干的重要水患,洪灾 过后,大片农田又要备受干旱之苦,为此,兴建电力排灌泵站是提 高农田旱涝保收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六十年代,余干县人民 就开始从事电力排灌泵站工程建设,到目前止,全县共有电力排灌 泵站 1390 座,大型泵站 1 座(锣鼓山排涝站) ,中型泵站 1 座(石 口永安电排站) ;小型泵站 1336 座,其中小(一)型 91 座,小(二)型 1245 座。 全县涵闸工程共 249 座,中型涵闸(排水流量:1001000m3s)2 座,小型涵闸(排水流量 10100m3s)39 座,排水流量在 10m3s 以下的涵闸工程 208 座。 相比之下,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比较滞后,灌区渠 系配套加固、节水灌溉、机电泵站更新改造、提水灌站的更新改造、 引调水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及其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则大为逊 色,大多设施都是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各水利工程设施都严重老化, 设备陈旧破损,标准减低。削弱了农田旱涝保收,灌溉增产,严重 地制约着余干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本次规划的编制及今后的 实施是极具重要和必要的。 3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在当地农业和粮食生产、农村社会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在当地农业和粮食生产、农村社会经 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余干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蓄水工程(水库、塘坝、闸 坝) 、引水工程(引水闸、输水涵洞、渠道等) 、提水工程(灌溉泵 站) 、排水工程(排水闸、排涝泵站、排水渠等)组成。构成余干县 农业生产及粮食生产体系,在余干县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 要地位。 (1)蓄水工程和水源工程的兴建为农田提供了充足水源,有效 地提高了灌区的抗灾能力,促进了灌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解决了丘陵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 (2)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进了余干县农村经济的全面 发展。得益于水利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加快了余干县的 工业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余干县国内生产总 值 176190 万元,工业总产值达 37975 万元,农业总产值 138215 万 元。 (3)排涝、灌溉工程的兴建,解决了滨湖地区人民的农田排水 和灌溉的要求,减轻了垸内的洪涝旱灾,确保了农民群众旱涝保收, 增产增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4)保障了余干县的社会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 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全县总人口为 924842 人,其中农业人口 790400790400 人。69.37069.370 万亩耕地中,有效灌溉农田有 56.67 万亩,成为 77.090677.0906 万人农村居民有保障的衣食之源,全县 48.1 万农村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渠道,对维护余干县的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4 4、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取得、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取得 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九八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加大了对我县的堤防除险加固、分蓄滞 洪区建设,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成停滞状态。小农水工程 建设只能依靠地方政府投入和“一事一议”农民集资小规模地进行 改造和维修,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效不大, 无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至自 2004 年省政府才起动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9 - 机电泵站更新改造建设,更新改造了一批老化陈旧的排灌泵站,县 外资办引进世行贷款投资建设了康信、北湖、西叉、三座灌区配套 建设,2003 年兴建了互惠河引水灌溉闸,引水流量 3.0M3/S,解决了互 惠河两岸农田灌溉。 由于历史原因和行政区划的因素,我县农业生产以自然村为单 位进行的,灌区建设不成规模,200300 亩的灌溉片为多,灌区灌 排大沟控制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同一规划,各乡镇特别 是行政村随意建站,泵站控制面积从几十亩到上千亩不等,不仅灌 溉保证率低,而且亩能耗、亩耗水量、亩投资、亩灌溉成本高;同 时小泵站的建设缺乏合理的设计和论证,泵站设计流量普遍偏大, 造成渠道断面偏大,浪费耕地;由于缺乏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量 水及控制建筑物不配套,灌溉高峰期,星罗棋布的小水泵给用水管 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广量大的小水泵随意开机,造成用水管理 混乱,无法实施轮灌和计划用水,灌溉用水难以实现统一调度,人 为造成用水紧张,经常出现下游引不到水,而上游大水漫灌,串灌 串排的现象,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社会矛盾。 本县小型农田水利水利设施运行四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但与工程原设计效益相比,与本县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 比,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标准低,引水效率低. (2) 、工程效益尚未达标 目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 0.4 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 0.5, 为设计规模的 80%左右,灌溉保证率较低. (3) 、工程老化、损坏、不配套 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只有 50%,整个灌区建筑物近 70%老损,渠道 系统输水能力较低,水库塘堰老化,渗漏普遍存在,水资源严重浪 费。 (4) 、管理粗放,维修费用不足,管理设施落后 由于维修经费有限,许多工程不能及时改造配套,只能局部地 维修,加速了工程的整体老化、损坏。同时管理环节较多,通讯落 后,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不能满足科学管理的需求。 (5) 、水费制度不合理 灌区水费实行按亩收费,削弱了干部群众节水意识,不利于推广 节水技术。水费由乡镇代为收缴,水费挪用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 响灌区的工程维修和正常运行。农业供水水费现行标准较低,实际 收取水费仅占标准水费的 70左右。 (6) 、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水源工程的分割管理,削弱了灌区统一调度的权威,制约了水 资源的优化配置。灌区工程的分割管理,导致上下游用水不合理, 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矛盾。经营性项目与农业供水不分,农业供水内 部层级关系不清,管理单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陈旧,效率不高。 5、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是五六十年代的建设的,运 行至今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为余干县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建设初期经费、材料、技术、施工工 艺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筑物设计标准 低,超期服役,建设物及机电设备老损严重,效率低下,渠道淤塞、 破坏严重,渗漏水量损失大,水源工程建设的缺少。致使农田区水 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排水效益差,供水成本不断增加大, 农田因缺水影响产量提不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农民的生 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余干县农村经济发展,也满足不了国民经济 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与余干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为此,加快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为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工程效益,为余干县国民经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11 - 快速、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和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必须对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实施改造建设是十分重要。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1、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 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本县农业特别是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推 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续建 配套与节水改选,有条件的地方新建部分小型水源,提高灌溉水的 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 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 、突出重点: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包括粮食增产潜力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的区域;农民民 主管理意识强、自愿申请加快建设的区域和已落实工程管理责任, 特别是建立了规范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区域。 (2) 、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各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 制、定额管理。协调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 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灌溉与排水相结合。 (3)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宜的改造方案, 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 、量力而行:根据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 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 措施。 3、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规划实施达到的目标 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根据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 收入等要求,从本县实际出发,提出本县 20062015 年应实施小型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灌溉面积、工程建设内容、节水量、增 产效益、管理体制改革等指标;提出应增加的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的 规模、形式及新增的灌溉面积;提出规划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 设的投资额、筹资方案和效益分析,并提出 2006-2008 年三年分期 实施计划。 通过本次规划到 2015 年基本完成对全县 70%万亩以下的小型灌 区的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及扬水灌站的更新改造;完成 80%面 积小于 3 万亩以下排水区的排涝泵站及灌溉站的更新改造任务;新 建 30 处水源工程;新增灌溉面积 5.12 万亩,改善灌溉(排涝)面 积 38.19 万亩。到 2020 年完成全部的各类灌区的改造任务。灌溉水 利用系数现状为 0.40.5,2010 水平年为 0.7,2020 水平年为 0.8。在一些缺水丘陵地区的灌区新修建一些水源工程增加可供水量。 灌区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可使灌区农田在近期 2010 年和远期 2020 年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分别达到 80%和 85%,由此可产生巨大的 直接和间接经济、社会效益。 4、当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和重点 根据本次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及本县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小型农田 水利工程分布现状,确定此次规划的重点。本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 程建设以粮食主产区乡镇的万亩以下扬水灌区的渠系续建配套和节 水改造以及涵闸建设及灌区排灌泵站的更新改造建设为重点,结合 丘陵地区乡镇的自流灌区改造及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规划。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布局:余干县东南部乡镇以自流灌区改 造和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为主体,西北滨湖地区的乡镇以扬水灌区渠 系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及小型河道治理为重点 的格局分布。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13 - 第三章 规划的建设规模预测分析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的要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及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粮食 生产安全,和农民的收入也息息相关。因此大力发展小型灌区续建 套建设和发展灌溉面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 2003 年统计资料说 明:农业总产值 86107 万元较 02 年平均增长了 5%,按平均 5%增长 率计算到 2015 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 150687 万元,人均收入预 计达到 2817.5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 0.65%,预计到 2005 年达 1015014 人,粮食总需要量 377889377889 吨。我县现有耕地总数 69.1869.18 万 亩,其中水田面积 58.9258.92 万亩,旱地面积 10.24 万亩,总灌溉面积 只有 57.57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56.67 万亩。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要求应积极发展小型灌区灌溉面积。 2、耕地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分析 据统计资料全县共有土地面积 349.5349.5 万亩,根据余干县土地利 用现状,划分十一种类型:耕地面积 69.1869.18 万亩(水田面积 58.9258.92 万 亩、旱地面积 10.24 万亩),湖田 16.70 万亩,沟渠堤坝 9.29 万亩, 园地 0.596 万亩,林地 79.1 万亩,草地 38.91 万亩,城乡用地 9.89 万亩,工矿用地 2.7 万亩,交通用地 2.1 万亩,水域用地 95.59 万 亩,难利用地 6.02 万亩。据 2003 年统计资料总灌溉面积只发展了 57.57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 56.67 万亩,尚有 11.61 万亩灌溉面 积可供发展,10.24 万亩旱地及 16.70 万亩湖田可供改造。小型灌 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大。 3、可供灌溉水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分析 余干县总面积为 2331KM2,年径流深 700MM 左右,年平均陆地来 水量 15.79 亿 M3,信江水系的过境年径流量 175.66 亿 M3。现通过蓄、 引、提等工程措施(设计灌溉保证率为 85%)开发出可利用水资源: 萁中蓄水工程可供水量:3.1 亿 M3,引水工程可供水量:2.21 亿 M3, 提水工程可供水量:3.14 亿 M3,总可供水量:8.45 亿 M3。全县 69.1869.18 万亩耕地农业总需水量(按水平年 2010 灌溉定额计):4.37 亿 M3,工业用水:0.21 亿 M3,城镇、农村生活用水量:0.423 亿 M3,总用水量:5.03 亿 M3,水资源供给量完全可以保障全县现有 69.1869.18 万亩耕地(含水田 58.9258.92 万亩、旱地 10.24 万亩)灌溉用水需 求,还可发展灌溉面积 26.77 万亩,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巨大。 4、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规模预测 在确定改造发展规模时,除了考虑到以上因素外,还充分考虑 到由于建设占地和退耕及灾毁使耕地减少和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所补充的耕地量,以及工程便于控制的地域等多种因素。 余干县总土地面积为 349.5349.5 万亩,耕地面积为 69.1869.18 万亩,根 据耕地资源及可供灌溉水资源分析,可发展规模小型灌溉面积为 11.61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57.57 万亩。 第四章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1、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及工程量 根据规划大纲要求及本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拟对全县小 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全面规划,规划时段 20062015 年。工程规划 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如下表: (1) 、自流灌区:本县小型水库自流灌区渠系建设物主要以取水枢 纽、主干渠、及输水建筑物、涵闸项目组成。目前我县自流灌区的 现状:取水枢纽 1500 座,固定干渠 601KM,输水渡槽 300 座,渠系 建筑物及涵闸 1520 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15 - 本次规划建设工程量:改造取水枢纽 1500 座,主干渠清淤 180KM,清淤土方 6 万 M3,衬砌(C15 素砼 610KM)计衬砌砼 18.69 万 M3,新建渠道:220KM,开挖土方量 15.685 万 M3, ,改造输水渡槽 250 座,改造渠系建筑物及涵闸 1263 座。 (2) 、扬水灌区:本县小型扬水灌区渠系建设物主要以取水泵站、 主干渠、斗、农渠、及输水建筑物、涵闸项目组成。目前我县自流 灌区的现状:提水泵站总装机 29411KW,主干渠 1082KM,渠系建筑 物及涵闸 768 座。 本次规划建设工程量:更新改造机电泵站建筑物 1242 座,更新 机电设备 25000KW,主干渠清淤 560KM,计清淤土方量:7.2 万 M3, 衬砌长 210KM(C15 素砼) ,计砼 26.50 万 M3,新增渠道 112KM,开挖 量 13.50 万 M3,改造及渠系建筑物及涵闸 2246 座。 (3) 、井灌区:对现有的机井进行维修改造,提水设备更新,渠道 节水改造。改造工程量:改造机井 23 座建筑物,机井衬砌砼 60M3, 输水渠道清淤 1.3 万 M3,18.4KM 输水渠道混凝土衬砌,衬砌砼 4390 M3。 (4) 、新建水源工程:新建塘坝 30 座,输水渠道 19.87KM,塘坝填 筑土方 35.92 万 M3,取水建筑物 30 座,渠系建筑物 39 座,渠道开 挖 5.2 万 M3,渠道衬砌 5.4km,计混凝土 1580 M3。 (5)、排水区:改造排涝泵站建筑物维修加固,机电设更新改造,排 水闸整修加固入重建,排水沟渠清淤等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工程量: 排水沟清淤 65.58 万 M3,排涝闸改造 63 座,新建 3 座,泵站建筑物 改造 72 座,机电设备更新装机 2000KW。 2、规划项目时段实施计划安排 根据“先重后缓,先急后轻”的原则及工程建设性质进行工程建 设合理安排,20062010 年重点安排小型扬水灌区、部分自流灌区 及井灌区等灌区的续建配套建设、节水改造、灌站的设备更新改造, 20112015 年全面实施自流灌区取水枢纽、渠道续建配套节水改造 及新建水源工程、排水区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到 2015 年止完成全 县小型灌区的 70%的灌溉面积的改造任务。20162020 年五年完成剩 余面积的改造任务。 3、20062008 年规划建设项目安排 (1) 、小型扬水灌区 20062008 年规划项目建设安排 实施年 份 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 (km、座) 序 号 灌区(行政村) 名称/泵站数 渠道(沟)建筑物 泵站(新建/配套) 估算费用、投 资(万元) 1 李家渡灌区/42006 年 4.512418 2 上兴灌区/42006 年 8.512424 3 鹭鸶港灌区/22006 年 26214 4 茶林灌区/22006 年 24218 5 何埠灌区/52006 年 620536 6 前徐灌区/62006 年 7.518642 7 雷溪灌区/42006 年 38424 8 三湖灌区/92006 年 7.522954 9 方家洲灌区/52006 年 615535 10 汤村灌区/62006 年 818664 11 大沙湖灌区/92006 年 924988 12 沿河灌区/52006 年 4.514540 14 朱湾灌区/32006 年 2.54335 15 甘家灌区/52006 年 63535 16 雷湾灌区/82006 年 815856 17 石岭灌区/52006 年 610554 18 左桥灌区/72006 年 615749 19 塔前灌区/52006 年 312584 20 沿港灌区/62006 年 410672 21 和爱灌区/32006 年 35321 22 山下灌区/62006 年 312650 23 富湾灌区/32006 年 35330 24 高坑灌区/32006 年 2.56330 25 双塘灌区/52007 年 310545 26 中山灌区/72007 年 412770 27 东升灌区/62007 年 410648 28 中湖灌区/92007 年 515980 29 风颈灌区/42007 年 46432 30 严溪灌区/52007 年 38540 31 东红灌区/52007 年 310550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17 - 32 万潭灌区/42007 年 48448 33 永兴灌区/32007 年 36348 34 蛇塘村/52007 年 310550 35 中洲灌区/52007 年 48535 36 江埠灌区/22007 年 35224 37 陈坪村/32007 年 46330 38 花门村/62007 年 510640 39 黎背村/42007 年 58440 40 米湾村/22007 年 46224 41 三里村/12007 年 3218 42 大港村/32007 年 56335 43 小埠村/22007 年 45224 44 石溪村/42007 年 58444 45 毛坊村/62007 年 710672 46 尧咀村/12007 年 32112 47 枫林湾/22007 年 44224 48 段家/22008 年 35218 49 新迁/12008 年 22110 50 黄家/12008 年 22110 51 一分场/62008 年 515660 52 二分场/62008 年 512660 53 三分场/62008 年 610660 54 四分场/72008 年 612756 55 石山村/62008 年 3.511660 56 周家村/32008 年 1.36330 57 排岗村/52008 年 2.88550 58 眠山村/32008 年 37324 59 太阳/112008 年 5.861188 60 毛溪村/22008 年 1.55216 61 锞岭村/92008 年 3.615972 62 百湖/22008 年 2.74216 63 渔池村/52008 年 414655 64 占家村/62008 年 512660 65 五菱村/72008 年 415784 66 石口村/142008 年 102014150 67 常山村/82008 年 815896 68 东方/82008 年 712880 69 东风/82008 年 510880 70 东河/92008 年 812972 71 新建/92008 年 615972 72 东塘/62008 年 58648 73 新村/92008 年 814972 合计 330.77123693395 (2) 、自流灌区 20062008 规划项目年建设安排 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 (km、处) 序号 灌区(行政村) 名称/灌区数 渠道(沟)建筑物水源 估算费用、 投资(万元)实施年份 1 牛皮山/2 2152202006 年 2 扬源/1 1.512115 2006 年 3 岭低/1 815115 2006 年 4 杨源/1 310115 2006 年 5 岭低/3 1.515318 2006 年 6 杨源/2 1102202007 年 7 湖坊/3 1.515220 2007 年 8 汪圹/2 110220 2007 年 9 南源/1 0.55113 2007 年 10 楼埠/2 110120 2007 年 11 大溪/2 1102202008 年 12 闸坊/1 0.55110 2008 年 13 八圩/2 110220 2008 年 14 青林/3 1.515330 2008 年 15 驾湖/1 83203112008 年 合计 3318924567 (3) 、排水区 20062008 年规划项目建设安排 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 (处、km、万 m3) 序号排涝区名称 泵站排涝闸河道清淤土方量 估算费用、 投资(万元) 实施年份 1 杨埠垸 1260 2008 年 2 三十二都排涝 区 14580 2007 年 3 二十八都排涝 区 12450 2006 年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19 - 合计 389190 (4) 、井灌区 20062008 年规划项目建设安排 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 (眼、km) 序号 灌区(行 政村)名 称 机井(新建/配 套) 管道 渠道(沟) 估算费用、 投资(万 元) 实施年份 1 赵家(阮家) /1 41.2162006 年 黄埠 2006 年 2华山村11.34 2006 年 3团湖村32122007 年 4凌塘村64.924 2007 年 5梅岭村76.536 2007 年 6双港灌区1152008 年 7埂上灌区11.562008 年 合计 2318.4103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1、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依据 (1) 中央债券项目设计估算有关计算方法 (2)国内设备生产厂家的近期报价资料,并考虑运输费用和一 定程度的价格上浮因素。 (3)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资料。 (4) 工程设计估估预算编制办法 。 2)投资估算范围 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全部建设项目所需建筑工程改造、新建、设 备更新、安装工程及其配辅助设施所需的工程费用。 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见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项目总投资 204844946 万元,本规划项目每亩投资为 292.5 元。 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 单 价复 价 序号工程费用名称规 格单 位工程量 (元)(元) 一自流灌区 73560038 1取水枢纽 座15001000015000000 2干渠清淤 140 m3600004240000 3渠道衬砌现浇砼m3 186900 20037380000 4新建渠道开挖m31568504.75745037.5 5输水渡槽 座25050001250000 6 渠系建筑物及涵 闸 座12631500018945000 二扬水灌区 102538250 1机电灌站建筑物 座12421200014904000 2机电设备更新 KW 1500090013500000 3主干渠道清淤 m3720004288000 4新增渠道开挖 m31350004.75641250 5渠道衬砌 m326500020053000000 6渠系建筑物 座13471500020205000 7涵闸 89960005394000 三井灌区 1031500 1 机井建筑物 座23350080500 2 机井内衬砼 m36035021000 3渠道土方清淤 m313000452000 4渠道衬砌18.7KMm34390200878000 四新建水源工程 4420280 1 新建塘坝土方填 筑 30 座m33592008.43017280 2 取水枢纽建筑物 座3015000450000 3 渠系建筑物 座3910000390000 4 新增渠道土方开 挖 m3520004.75247000 5 渠道衬砌 m31580200316000 五排水区 6588200 1 排水沟清淤 m365580042623200 2 排涝闸建筑物改 造 座6310000630000 3 新建排涝闸 座385000255000 4 泵站建筑物改造 座72150001080000 5 泵站机电设备更 新 KW200010002000000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 余干县水利局 - 21 - 合计 188138268 概算价值(元) 序号项目单 位数量基价复价备注 六其他费用 16706678.15 (一)建设管理费 9406913.375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3.00%1881382685644148.025 3 监理费 2.00%1881382683762765.35 (二)勘设设计费 6772977.63 2 设计费 3.20%1881382686020424.56 3 勘测费 0.40%188138268752553.07 (三)其他 526787.149 1 定额编制管理费 0.08%188138268150510.614 2 质量监督费 0.20%188138268376276.535 静态总投资 204844946 2、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通过先进的灌溉工程技术措施和合理的管理水平 可以有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与利用效益,缓解该区水资源紧缺的 矛盾,达到既节水、节能,又增产、增效。 1)工程效益 根据工程规划,灌区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建设后可改善灌 溉面积 38.19 万亩,改善排涝面积 9.80 万亩,每亩增收 350 元,则 工程增收效益为 16796.5 万元,新增灌溉面积 5.12 万亩,新增排涝 面积 1.045 万亩,每亩创收 840 元,则工程新增效益 5178.6 万元,则 规划区内可新增农业效益 21975.1 万元。 2)工程年费用计算 根据已建工程运行管理情况,灌溉工程系统运行费(包括动力 费、维护修理费用、管理费用及其它费用)平均 100 元/亩,全县按 70 万亩农田计,则工程运行费为 7000 万元。 3)技术经济评价 (1)工程经济效益费用比 K CB ii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关系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春节商场活动总结
- 儿科招聘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上党联盟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家电公司电子商务管理办法
- 慢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 家电公司内部牵制管理规章
-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卷(含答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 农作物耕作栽培(甘蔗)-新植蔗栽培技术
- 大方县猫场镇硫磺矿渣综合治理工程环评报告
- Sony MD随身听的历史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九年级第一二单元综合数学试题
- Foxconn连接器设计手册
- 学习解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PPT课件(带内容)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GB 11121-2006汽油机油
- 沙尔夫柴油机齿轨卡轨车课件
- 房产无抵押情况说明及承诺书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