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评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_第1页
层次分析法评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_第2页
层次分析法评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_第3页
层次分析法评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_第4页
层次分析法评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摘 要要 由于近几年我国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呈现了供大于求的趋势,甚至社会上出现了“毕业即将失业”的说法,事实上这种说 法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专业都有这种现象,其原因是不同群体的大 学生竞争力的差异引起的,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由诸多影响因素决定的。本文通过 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层次模型。通 过对某个群体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本文的层次模型即可得到该群体大学生的就 业竞争力,指导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关键词: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评价。 ABSTRACT Because high schools in our country increase recruit students continuously, the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ar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obtain employment tended to that supply is more than demand, even some people say that “graduation meaning out of work”, in fact it isnt absolute, not all schools and all majors present that phenomena, it is aroused by different competition force of graduate student in different group. The competition forc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d the factors in the method of AHP, and established a hierarchical model. Using this model and the research result of a student group, you can get the competition force degree of this group. Key words: employment competition, Influencing factor, AHP, appraise. 、 1 绪论绪论 1.1 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层次、高质量、多样化的有效教育需 求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因此国家自 1999 年进行高校扩招,短短的几年中,其 招生人数便由 1998 年的 108 万,增至 2001 年的 260 万,2002 年的 290 万,到 2006 年已达 413 万人5。 高校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子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高素质 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又成了一个不可忽 视的社会问题, “毕业即失业” ,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如今 已经真实地出现了。 因此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指导大学生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1.2 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即就业环境,所谓就业环境指在时间和空间 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到激励、约束、导向等作用的个人主客观和社 会因素6。大学生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客观环境、成长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 会发展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企业招聘主管和大学毕业生的应聘经验的调查本文 归纳为:个人特质、专业水平和成绩、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个人特质包括: 表达和交际能力、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竞争和挑战意识、动手能力、发现和 解决问题能力、性别、形象和品德修养等;专业水平和成绩包括:成绩、外语 水平、计算机水平、对专业的掌握程度、社会实践、特长等;学校因素包括: 学校品牌、专业方向、就业指导、学校地域、校企合作等;社会因素包括:人 才供求、家庭因素、就业政策、社会导向等。其层次模型如图 1: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1 图 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测层次模型 2 层次分析理论层次分析理论 2.1 层次分析法概述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 T.L.Saaty 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层次权重系数解析法,该方 法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解决决策因素,将人的主观判断以数量形式 表达和处理,系统性强,使用灵活、简便,对于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 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特别是当其中有很多因素不存在定量指标,只有定性关 系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评价和决策是比较有效的。 目前 AHP 法在社会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特别是在能源政策分析、产业结 构研究、科技成果评价、发展战略规划、人才考核评估、以及发展目标分析等 方面取得了另人满意的结果。AHP 法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 2 2.2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 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如图 2 应用 AHP 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首先,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的总目标, 把各影响因素按相互关联性进行条理化、层次化。 然后,对每一层次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 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 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 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 组合权值,以此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图 2 层次分析流程 图 2.3 评测的具体步骤评测的具体步骤 (1)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这 里采用智暴法,通讨论选择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2)建立评测体系。评测体系是评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其中影响大 学生就业的因素不只是评测体系中的几个,还有很多,在评测体系中我们只选 择了其中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3)选择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具体数值。在建立评测体系后, 通过问卷调查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评测体系的具体 评测值。 (4)综合各评测值,确定综合算法和权重,计算总评测值。 2.4 建立评估层次模型建立评估层次模型 评测层次模型 见图 1 2.5 具体评测过程具体评测过程 2.5.1 建立评测对象影响因素建立评测对象影响因素 该层次模型为三级层次结构,所以其对象集由 C1、C2、C3 子集组成。 每个子集的因素为: C1= C11、C12、C13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3 C2= C21、C22、C23 C3= C31、C32、C33 2.5.2 确定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影响因素权重 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过程如下: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元素的各组成部分,即影响大学 生就业的因素,把这些元素按照不同的属性分为若干组,形成不同的层次。 (2)判断矩阵标度定义。如表 1: 表 1 判断矩阵表度定义 标度含 义 1 3 5 7 9 两个因素比较,具有同样重要性 两个因素比较,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两个因素比较,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两个因素比较,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两个因素比较,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2、4、6、8两个因素比较,前者比后者 倒数两个要素比较,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 (3)构造两两比较矩阵。按照一定的规则,比较两个影响因素 Ci 和 Cj 哪一 个更重要,对重要程度赋予一定数值,这里使用 19 标度法构造间接判断矩阵。 19 标度法构造间接判断矩阵的规则如下: 判断矩阵的性质 1) 选择 1-9 之间的整数及其倒数作为 aij 的取值,这样符合人们进行比较判 断时的心理习惯。实验心理学也表明,普通人在一组实物的某种属性同时比较, 并且判断基本保持一致时,所能够正确辨别的事物最大个数在 59 个之间。 即: 9aij10,aii1,a=1/aijA 为正互反矩阵; aikakj=aijA 为一致性矩阵。 2) 两两比较的次数。两两比较判断的次数应为:n(n-1)/2,这样可以避 免判断误差的传递和扩散。 3) 定量指标的处理。遇到定量指标时,除按原方法构造判断矩阵外,还可 以用具体评价数值直接相比,这时得到的矩阵为定义在正实数集合上的互反矩 阵。 4 (4)计算单一权重向量。单一权重向量即各下属元素相对于上属元素的重 要程度的量化评判结果。其结果根据判断矩阵 U 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 量,并规一化处理后就是权重向量。其计算方法有:幂法、方根法和和积法, 这里我们采用和积法,具体过程如下: i1,2,3,4,5,n (1) 1 n iij j Mb i1,2,3,4,5,n (2) n ii M i1,2,3,4,5,n (3) 1 i in i i 式中,为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连乘积; i M 为归一化的权重。 i 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到归一化权重向量 (4) 1234 , in (5)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指标 C.I. (5) max 1 n CI n (6) 1 max 11 ()11 n ijj nn j i ii ii a W AW nWnW 表示向量的第 i 个分量。 ()iAW AW 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Random Index) 。表 2 为 112 阶正 互反矩阵计算 1000 次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表 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9 n123456789101112 RI0.00 0.000.520.891.121.261.361.411.461.491.521.54 R.I.是同阶随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的平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一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5 致性判断指标随 n 增大而明显增大的弊端。 计算一致性比例 C.R.(Consistency Ratio) (7) CI CR= RI 当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必须重新调整判断 CR0.1 矩阵,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这时,计算出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 向量,经归一化后,最为层次单排序的权值。 (6)计算综合权重向量。综合权重向量是最低层,因素层相对于总目标层的 权重向量,其计算公式为: (8) 1 n jij i WWBWC 式中,是相对于 A 的重要性权重值,是相对于的重要性 j WB j B ij WC ij C j B 权重值。 2.5.3 确定影响因素隶属度确定影响因素隶属度 所谓隶属度是指多个评价主体对某个评价对象在方面作出评定的可能 i f j e 性大小。其基本方法如下: 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得到各个等级的评价人数计算所得百分比: (9) ij ij d r D 式中,表示第 i 个影响因素上,对它作出第 j 等级评定人数;D 表示全 ij d 部调查人数。 再根据判断矩阵中所得综合权重计算隶属矩阵: (10)RWr 式中,r 表示评价人数百分比矩阵。 所以隶属度矩阵为: (11) 123 (,)( ) T nij RR R RRr 2.5.4 计算评价值计算评价值 在隶属度矩阵 R 得到后,计算评测目标的综合评价向量 S。为了在模糊综 合评价中能适应兼顾各因素,并保留单层因素评价中的全部信息,采用综合评 6 价加权平均型,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即: ( ,)M (11) c a SW R 式中,为方案层指标 C 对目标层 A 的 综合权重。若对评语集量化,则 c a W 综合评价值为: (12) T PVS 求出的评测值就可以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等级,实现对大学生就业竞 争力评测。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3.1 选取评测体系选取评测体系 选取工业工程 031 班就业竞争力 A 为平测目标,这里从个人特质、专业技 能和成绩、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四个大的方面进行评测。其层次模型如图 2。 3.2 综合评测计算权重综合评测计算权重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利用专家评测法,采用 AHP 方法构造判断矩阵,并对 其一致性检验,满意后,采用几何平均法将专家讨论所得的判断矩阵进行综合, 得出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值。 表 3 AB 判断矩阵 AB1B2B3B4WiWi0Wbij i B112472.7360.4940.4944.113 B21/21361.7320.3130.3134.091 B31/41/3150.8030.1450.1454.205 B41/71/61/510.2630.0470.0474.198 小计5.5341.000 一致性检验: max=4.152,CI=0.038,RI=0.890,CR=0.0430.1 一致性良好。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7 表 4 BC1 判断矩阵 BC11C12C13C14C15C16C17WiWi0 WCij i C1112332642.627 0.322 0.159 6.829 C121/21321531.723 0.211 0.104 6.942 C131/31/3111/2320.855 0.105 0.052 6.920 C141/31/2111421.042 0.128 0.063 6.760 C151/2121141/31.042 0.128 0.063 7.959 C161/61/51/31/41/411/20.320 0.039 0.019 6.803 C171/41/31/21/21/3210.543 0.067 0.033 6.835 小计8.152 1.000 0.494 一致性检验: max=7.007,CI=0.001,RI=1.360,CR=0.0010.1 一致性良好。 表 5 BC2 判断矩阵 BC21C22C23C24C25C26WiWi0WCij i C2111/2971/61/60.978 0.126 0.039 8.210 C222198664.160 0.537 0.168 5.582 C231/91/911/41/71/70.199 0.026 0.008 5.811 C241/71/8411/41/40.406 0.052 0.016 5.831 C2561/674111.743 0.225 0.070 6.652 C261/81/921/31/51/50.268 0.035 0.011 5.675 小计7.754 1.000 0.313 一致性检验: max=6.293,CI=0.049,RI=1.360,CR=0.0390.1 一致性良好。 表 6 BC3 判断矩阵 BC31C32C33C34C35WiWi0WCij i C3111/2971/61.3930.1790.0266.268 C32219763.7640.4840.0706.208 C331/91/911/41/70.2130.0270.0045.530 C341/71/7411/40.4590.0590.0095.523 C3561/67411.9470.2500.0367.325 小计7.7771.0000.145 一致性检验: max=6.171,CI=0.028,RI=1.120,CR=0.0250.1 一致性良好。 8 表 7 BC4 判断矩阵 BC41C42C43C44C45C46WiWi0WCij C411777965.1440.5080.024 C421/715361/41.2150.1200.006 C431/91/511/511/70.2930.0290.001 C441/71/35141/50.7590.0750.004 C451/91/611/411/90.2830.0280.001 C461/6475912.4380.2410.011 小计10.131 1.0000.047 一致性检验: max=6.702,CI=0.117,RI=1.260,CR=0.0930.1 一致性良好。 3.3 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度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度 通过对本班的 40 个同学进行本班整体就业竞争力调查,统计后得到下表: 表 8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比例表 Bi 强较强一般低 个人特质(0.494)0.5000.4000.0750.025 成绩及专业技能(0.313) 0.3250.5000.1750.000 学校因素(0.145) 0.2250.4750.3000.000 社会因素(0.047) 0.0000.2000.6000.200 C1j 表达和交际能力(0.159)0.7250.2750.0000.000 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0.104)0.3000.5250.1750.000 竞争和挑战意识(0.052)0.2500.4750.2500.025 发现解决问题能力(0.063)0.2250.6000.1250.050 动手能力(0.063)0.3250.5000.1000.075 承压能力(0.019)0.0500.6000.3000.050 品德修养(0.033)0.2000.5250.1750.100 C2j 成绩(0.039)0.1750.4250.4000.000 外语水平(0.168)0.7000.2750.0250.000 计算机水平(0.008)0.0750.4000.5000.025 对专业的了解程度(0.016)0.3500.6000.0500.000 工作经验(0.070)0.2000.3000.2250.275 特长(0.011)0.2750.3000.4000.000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9 C3j 学校品牌(0.026)0.4000.5000.0750.025 专业(0.070)0.4250.5000.0750.000 就业指导(0.004)0.0250.2250.6000.150 学校地域(0.009)0.0000.5000.3250.175 校企合作(0.036)0.1000.3000.3250.275 C4j 人才供求(0.024)0.4250.4750.1000.000 性别差异(0.006)0.0750.5250.4000.000 家庭要求(0.001)0.0500.1250.4750.350 就业政策(0.004)0.1000.4000.4000.100 社会时尚导向(0.001)0.1000.1000.6000.200 企业地域分布(0.011)0.1000.7500.1500.000 综合隶属度0.4080.4100.1350.047 注:表中隶属度值是问卷结果占总人数的比重 规一化隶属度矩阵如下: 3.4 计算综合评价值计算综合评价值 采用综合评判的加权平均型模型,可得到综合评测向量: ( ,)M (14)0.408 0.410 0.135 0.047 c a SW R 由上式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很强”的隶属度为 0.408,竞争力“较强” 的隶属度为 0.410,竞争力“一般”的隶属度为 0.135,竞争力 “较差的隶属的 为 0.025。 对于不同的评语集 V 通过公式: (15) T PVS 即可得到综合评价值 P,再与评语集比较,很容易得到得到本班就业竞争 力的级别。 0.275 0.400 0.425 0.025 0.000 0.100 0.425 0.075 0.050 0.100 0.100 0.100 0.300 0.500 0.500 0.225 0.500 0.300 0.475 0.525 0.125 0.400 0.100 0.750 0.400 0.075 0.075 0.600 0.325 0.325 0.100 0.400 0.475 0.400 0.600 0.150 0.000 0.025 0.000 0.150 0.175 0.275 0.000 0.000 0.350 0.100 0.200 0.000 1 2 3 4 0.725 0.300 0.250 0.225 0.325 0.050 0.200 0.175 0.700 0.075 0.350 0.200 0.275 0.525 0.475 0.600 0.500 0.600 0.525 0.425 0.275 0.400 0.600 0.300 0.000 0.175 0.250 0.125 0.100 0.300 0.175 0.4 T v v R v v 00 0.025 0.500 0.050 0.225 0.000 0.000 0.025 0.050 0.075 0.050 0.100 0.000 0.000 0.025 0.000 0.275 10 3.5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假设评语集为 V=4 3 2 1 则根据公式(15)得本班就业竞争力的综合评测值=3.179。 T PVS 所以本班就业竞争力为较强。 4结束语结束语 三周的课程设计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三周的时间里,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大 学生就业的资料和层次分析法的书籍,更加熟练的掌握了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 析法,并根据自己对层次分析法的理解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并应用 于具体实例中。 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自己的实际问卷调查以及和老师同学的讨论,建立了本 班就业竞争力的层次模型,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得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各 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在判断矩阵构造中,我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 各个等级进行了赋值,然后对每两个影响因素的差值进行排序,按照差值的分 布进行 1-9 标度,得到了判断矩阵,其一致性检验良好。通过后续计算得到了 本班就业竞争力等级为“较强” 。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汪应洛,袁志平.系统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0-148 2陈宏民。系统工程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9-219 3喻湘存,熊曙初.系统工程教程.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09-235 4张李义,汪小芬.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信息系统.情报杂志,2005.(1)(83-87) 5:82/bbs/dispbbs.asp?boardid=2&id=697 白马湖论坛,我的就 业环境,2005 6/gb/rencai/2001-06/15/content_242606.htm 中青在线,大学 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之职业选择,2006 7S. Mallik, and P.T. Harker, “A Market-based Approach To Job Shop Scheduling,“ Work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pring meeting of INFORMS, San Diego, 1997. 8J.C. Tan and P.T. Harker, “Designing Workflow Coordination: Centralized versus Market-based Mechanisms“ 9l.ari M B. Layout designs in cellular manufacturing J.Eur J Oper Res,1999(112):258 272. 10 Heragu S S. Recent models and techniques for solving the layout problem J .Ear J OperRes,1992, 6 12 附录:附录: 附表附表 1 1:工业工程:工业工程 031031 班就业竞争力问卷结果班就业竞争力问卷结果 A-B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强较强一般低 个人特质201631 成绩及专业技能132070 学校因素919120 社会因素08248 B-C1jB-C1j 个人特质个人特质 表达和交际能力291100 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122170 竞争和挑战意识1019101 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92452 动手能力132043 承压能力224122 品德修养82174 B-C2jB-C2j 成绩及专业水平成绩及专业水平 成绩717160 外语水平281110 计算机水平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