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科技论文写作_第1页
药学科技论文写作_第2页
药学科技论文写作_第3页
药学科技论文写作_第4页
药学科技论文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科技论文写作 王 明 时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主编 科技论文是人们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也就是在认识和利用自然的 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是经过逻辑思维进行加工能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信息; 是对客观现象和规律的真实反映。简言之,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性 报告。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信息交流可以促进科学技术 更快地发展。有人指出,如果没有知识的传播,世界经济就无法获得继续发展。 当今世界贫富的差距也就是知识的差距,这说明知识传播的重要性。中国数千 年的文化受保守思想所影响,有许多知识技术以家传、单传、师徒传、或密而 不传,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是开放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交流的时代, 每年所形成的科技论文有数百万篇,其中 80%以上发表在期刊上。为了真正达 到科技信息传播的目的,必须要重视科技论文的写作,使之规范化,标准化。 本文就科技论文的命题、前言、正文、结果、结论、讨论、参考文献、文摘、 关键词的撰写,结合药学学科的实例提出一些看法,供撰写论文时参考。 1 论文的题目 论文的题目是表达论文的主题和概括文中主要内容的简明词语,是揭示 论文最重要的、浓缩的信息点,是读者最先得到的直接信息。题目中应包括论 文中的主要关键词。当读者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时,好的题目往往是该论文最 好的推荐者。科技论文题目的基本要求是: 具体确切,表达得当。 简明精炼,高度概括。 用词规范,可供检索。 题目的用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取舍态度,务必字字 斟酌。题目像一条标签,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用词要 中肯、醒目、好读、好记。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 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未反映出论文的主题特色。 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分子式、数学公式和非公认公知的符号、简 称、缩写及商品名称等。下面列举一些命题不当例子。 例 1 某论文双歧杆菌的制剂学研究,经审读后得知该文的内容只 是双歧杆菌微囊的制备。微囊只是剂型的一种,显然,原题目过于泛指和笼统。 另外,题目中用“制剂学”,是指一门学科,更不恰当。这属于题目大,内容 小的一类。另外,科技论文题目中最好不要用“研究”一词,重要的是要表明 具体做了什么。因此建议将题目改为双歧杆菌微囊的制备。 例 2 某论文一种水溶性大分子蛋白前体脂质体的制备。从文中得 知所指的一种水溶性大分子蛋白是白介素-2。作者用“一种水溶性大分子蛋白” 来形容白介素-2。显然,用词繁琐且对主题表达不切,更不利于文献检索。建 议改为白介素-2 前体脂质体的制备,这样更准确,简明。 例 3 某论文CPU86017 对肥厚鼠心室细胞 L-型钙电流的影响。题目 中的 CPU86017 是什么?读者不知道。CPU 是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的缩写。86017 是指 1986 年研制的新药对 氯苄基四氢小檗碱的代号。这是一个非公知的化合物的代号,出现在题目中是 不恰当的。建议题目改成对氯苄基四氢小檗碱对肥厚鼠心室细胞 L-型钙电流 的影响。 例 4 某文HPLC 法测定微乳体系中胰岛素含量的三种前处理方法的研 究从正文内容知所指的三种前处理方法都是文献上有的,不是作者设计创新 的。论文只是将这三种方法用于胰岛素微乳的测定,进行比较,谈不上研究。 原来的题名把这项实验工作层次不恰当地拔高了。因此,建议将题目改为: HPLC 法测定微乳体系中胰岛素含量的三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是“比较”, 而不是“研究”,更不是“创新”。 例 5 某文血栓性疾病药物研究进展与天然抗血栓药 DT-13 的研究。该文的 前半部是综述,后半部是作者的研究工作。谁为主?DT-13 是什么?通读全文 后方知该文的主题是研究从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汉语短葶拼音 DT)中分得的一个化合物,代号 13。DT-13 是那一类化合物?是什么结构?作 者似有意回避。但从字里行间和前人对山麦冬的研究文献可知这是一个皂苷类 化合物。该化合物只能算是“活性成分”,尚不能称为“药”。另外,论文前 半部“研究进展”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引言,不宜作为题目。故建议作者将题目 改为短葶山麦冬中一个皂苷的抗血栓作用。 2 论文的前言 前文又称引言、序言,作为一篇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明的语言告诉读 者: 本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该问题? 该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前言中要简要介绍该领域中前人曾做过那些研究工作,该领域当前的研 究热点是什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该项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立题的依据是什么?预期能得到什么样的研究结果?前言反映了作者的科研设 计思想,反映了该项研究的创新高度。虽然前言十分重要,但是仍有不少作者 并不重视前言的写作,存在不少问题。 21 前言过长 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主题研究过程。例如有一篇有关运动员服用兴 奋剂检测的文章,前言长达 1600 字。作者先介绍运动员服用雄激素类固醇兴奋 剂的问题,接着叙述睾酮如何成为兴奋剂,并详细介绍检测睾酮含量的通用方 法、判断标准,最后才提出文章的目的。这样的前言显得冗长,不简炼,使读 者不能尽快、有效地进入主题。 又例如一篇有关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论文,作者在前言中用较多的篇 幅先对胰岛素作一较全面的介绍,包括氨基酸残基数、二条肽链的结合、分子 量、等电点、生物活性等。对于阅读此文的药学工作者来说,这些内容都是公 知的,在一些专著和教材上都有更详细的介绍,论文中无必要介绍。 22 前言过简 某文HPLC 法测定元胡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前言中未交待为什么 要测定元胡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未交待文献上测定延胡索乙素曾有过那些方 法,也未交待为什么要选用 HPLC 法。直接进入含量测定实验。前言太简,达不 到对论文前言的要求。 23 回避历史背景 有些文章故意回避历史背景,以提高自己论文的创新性。例如某论文 聚乙二醇修饰 2b 干扰素的研究。前言中作者回避文献上有用聚乙二醇 修饰某生化药物以延长其半衰期的报道。好像文中的方法是作者创新的。其实 该文只是用文献上的方法来修饰 2b 干扰素,其创新性就低多了。 24 有些论文的作者不知道所要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盲目立题 例如某论文11 种植物中 Diosgenin 的含量测定。该文的目的是要寻找 Diosgenin(薯蓣皂苷元,一种合成甾体激素的原料)。实验结果这 11 种植物 中 Diosgenin 的含量,都在 0.5%0.8%之间。寻找新资源的目的达到了吗?论 文的结论中未给出明确的回答。因为作者不知道作为 Diosgenin 新资源的二个 标准:(1)含量大于 1.5%,至少不低于 1.0%;(2)产品的熔点要高于 200。 3 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论文核心部分,占据了整个论文的主要篇幅,它包括实验材料 (样品、试剂、仪器、动物等)、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它必须具 备以下四性 创新性 科学性 可读性 实用性 31 科技论文的创新性 创新是科技论文的灵魂、亮点,上述四性中的核心是创新。科技论文所 展示的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必须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有所改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模仿或解释。没有创新的论文只能算是 实验报告、工作总结,而不能算是科技论文。 创新有水平高低之分,成果有大小之分。重复前人的工作不算创新,但 对前人工作的改进也算创新。例如某一药物的合成,改变合成路线提高收率; 改换其中某一原料更适合国情;改变反应条件,收率提高,都算创新。又例如 毒鼠强中毒,体内取样的测定,增加一步酸水解的前处理,使与蛋白质结合的 毒鼠强释放出来,可使检出灵敏度提高一倍,也算有一定的创新。 32 科技论文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论文的生命。如果失去科学性,文章写得再流畅,辞藻用得再 华丽,也没有任何意义。科技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 实验设计,科学合理; 数据采集,准确无误; 结果处理,严谨规范; 得出结论,符合逻辑。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作者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论文的科学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3.2.1 实验方案设计不当 例 1 复方菌类多糖抗肿瘤实验研究。该论文的设计思想是:六种 菌类多糖(香茹多糖、芸芝多糖、茯苓多糖、木耳多糖)合用的抗肿瘤效 果比单用强。但作者设计的阳性对照药是 5-Fu,这是不科学的,得不出所要的 结论。该试验的对照组应该是六种之一的单一多糖,最好是活性最强的那种单 一多糖。 例 2 某药物生物利用度试验,共有 9 只家兔。作者设计方案是将 3 个样品每隔 7 天依次给药,这种设计方案明显欠妥。应将 9 只家兔分成三组,每组 3 只, 将 3 个样品交叉给药,相隔 7 天再交叉给药,直至完成试验。这样每只动物可 以遇到每个受试样品,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3.2.2 实验动物(种类、性别、数量、分组)选择不当 例 1 某口服药物的药动学试验选用家兔,结果出现双峰图和吸收不规 则现象。这是因为家兔属于反刍类动物,其胃肠道结构与人类有较大的区别, 口服吸收不规则。故一般口服药物的药动学研究不选用家兔。 例 2 某药物的降血糖实验,选用小鼠,每组 3 只。该项实验最好选用大鼠,每 组 1012 只。 3.2.3 关于药效学实验的分组 一般应至少设 6 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高、中、低剂量 各 1 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只有设多个剂量给药组,才能得出所研究的药物是 否符合量效关系的结论。设立阳性药对照组的目的一是验证造模是否成功, 二是与研究的药物比较其活性的强弱。 3.2.4 有效数字的正确取舍 任意删去有效数字意味着浪费了仪器的精度;任意增加有效数字是不科 学的、无意义的。 例 1 某一论文中出观某化合物的熔点为 142.325。出现 3 位小数的溶 点,可信吗?科学吗?热学中所订的温标是273.16,即绝对零度,只有 2 位数。目前还没有能测定 3 位小数的温度计。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过 3 位小数 的温度报道。从作者了解到是用热分析仪测得的,并有某测试中心发出的正试 报告。查阅该仪器说明书知校准温度坐标的二个标准物质的熔点也只有二位小 数,所以 3 位小数的熔点是不科学的。经与作者面谈,勉强同意去掉最后一位 小数。 例 2 某试验用十万分之一的天平配制成 100ml 溶剂中含 0.1mg 的药物, 然后依次等比稀释成 0.05%,0.025%,0.0125%,0.00625,0.003125%的溶液, 小数点后的第 3、每 4 位数显然是非有效数字。 33 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发表论文是为了进行学术交流。为了让读者顺畅地阅读你的论文,除了 最基本的要求,无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还应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规 范性。逻辑性是指文章的结构特点,其要求是 脉络清晰 结构严谨 文句通顺 推导合理 前呼后应 自成体系 不论文章中的专题大小如何,都应有自己的前提或假说、论证素材和推 断结论,而不应是实验数据的堆砌,或一串串实验观象的描绘。逻辑混乱是药 学论文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例 1 某文某药脂质体的制备,作者在文中将脂质体的制备放在包 封率测定之后,显然违北了实验的顺序。 例 2 某文中色谱条件中流动相的组成是乙腈甲醇H2O甲酸。但在 血浆样品处理时用的却是甲醇H2O乙酸。 例 3 某文中处理血浆样品时用 pH11.94 的 Na2CO3NaHCO3 缓冲液。但实际上 此缓冲液是达不到如此高的 pH 值的。必须要用 NaOH 来调节,文中却未点明。 另外,论文中首次出现的代号都要注明其英文和中文的意义,例如: BBB(Blood Brain Barrier,血脑屏障) NOS(Nitric Oxide Synthase,一氧化氮合酶) 34 科技论文的规范性 为实现论文的信息交流、传播、贮存和使用的目的,文章必须按一定格式写作, 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除了必须有严密的罗辑性之外,在文字和技术细节方面, 即包括名词术语、符号、图表、计量单位、计算公式,统计等都应符合规范化 的要求。一篇论文若不规范,必然大大降低其价值。论文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点: 3.4.1 图、表 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要用图、 表。 能用表说明的,尽量不要用图。 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应与文字所述的一致。 图、表要精选,应具自明性,切忌与文字表叙重复。 图、表应精心设计、绘制、仪器上打印出的表要经过加工方可使用。 3.4.2 数字的正确表达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均使用阿拉拍数字,范围号用“”,例 如: 2 万至 5 万,应写成 2 万5 万,而不是 25 万 31036103 不得写成 36103 1.52.5 mA 不必写成 1.5mA2.5mA ppm(百万分之一)已不再使用,可改用 10-6 长数目,如 1 163 000 000 人可改写成 11.63 亿人或 116 300 万人,但不能写 成 11 亿 6 千 3 百万人。因为只有亿和万可以作单位使用,千和百万不能作单位 使用。 4 800 000,若该数有 3 位有效数字,可改写成 4.80106 或 480104 但不能 写成 4.8106,因为这样舍去了一位有效数字 Mg2+ 不能写成 Mg+2 或 Mg+ 3.4.3 正确使用修订后的专业名词 几率、或然率概率 红血球红细胞 毛细管毛细血管 GPTALT GOTAST 称量瓶量瓶 抗菌素抗生素 重量质量 比重密度 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 3.4.4 要使用国际通用的代号和缩写号 例如:1 秒 1s,2 分钟 2min,3 小时 3h,4 天 4d,第 4 天 d4,相对标准偏差 RSD,静脉注射 iv,肌肉注射 im,灌胃 ig,口服 po。 3.4.5 药品名称的使用 药名使用要规范,中文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和中国 药品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为准。英文药名尽量与国际通用名 称一致,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使用批准的药品,如甲睾酮应写成甲 睾,头孢呋辛应写成头孢呋辛钠。 药名应尽量不用商品名,必须使用时,应在商品名之后注明其通名名。对于复 方药应注明其除辅料之外的主成分。 药名应少用代号,研制中的药物在使用代号首次出现时应注明其化学名,或提 供其结构式。 中药应提供原植物的拉丁学名或使用药典一部上的拉丁名。 4 科技论文中的结论 结论是全篇论文的归结,是全篇论文的精髓。结论可以是主题的重申或主要观 点的归纳,也可以是具有启发性的解释,或是研究基础上的预测等。结论的要 求: 明准、客观、有据、有限 只有经过充分论证,能断定无误的观点,才能写入结论。结论不应是简单地重 复实验结果。下面举出几个结论中常见的问题。 例 1 “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可能具有防治病的作用”。该结论中用了 “可能”二字,结论不够明准。另外,正文的实验中只有治疗的试验,而无预 防性用药实验,所以不能用“防治”二字。 例 2 “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从正文中得知该化合物 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0.5mg/ml,不能算“较强”。 例 3 “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从文中知低、中、高剂 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20%,28%,40%,对照组 5-Fu 为 55%,这样的结果能说 “很强吗”。结论夸大了。 例 4 某论文中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较阳性对照药强。 正文中未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该结论只是从实验数据直接相比较得出 的。所以是不对的。 5 科技论文中的讨论 讨论是结果的逻辑延伸,从理论上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使所获得的资料系 统化、理论化,着重解释结果的内在联系及意义。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丰富 和提高对结果的全面认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结果提供理论依据。一 篇好的讨论可使结果更加显示出它的价值和作用,反之,即使很宝贵的资料也 会暗然失色。因此,一篇科技论文的讨论部分最能反映出论文的科学性、思想 性和作者的分析水平。 讨论内容要从结果出发,紧扣研究题目的设想、有的放矢、简明扼要,不要讨 论实验中未涉及内容。凡结论中已较明确的,也无需讨论。讨论中经常存在的 问题有以下几种: (1)讨论内容无边无际,离开自己的实验结果,大量谈论文献内容。 (2)重复叙述结果中的内容 (3)有意夸大成绩,不谈存在问题 (4)论点模糊不清,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 6 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 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央出论文的科学依据, 是作者向读者提供文中所引用的有关资料的出处,也是向读者提供在文中提及 而没有详细论述的详尽文本。引用参考文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引用最新的文献,少引用陈旧的。 (2)尽量少引用二手文献(综述、文摘、专著等)。 (3)不要引用未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4)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过的资料。 (5)引用文献的项目要全,包括著者,题名,出版事项。著者不多于 3 人,全 部著录,如为 4 人以上,只录前 3 人,后加“等”或“et al”。出版事项包括 期刊名、出版年代、卷(期)、起止页。 7 科技论文中的摘要 摘要又称文摘(abstract, summary)。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 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其特点是对论文的 内容高度浓缩和精确表达,但反映与论文同等重要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 自明性,可成为引用的完整短文。 药学论文一般采用结构式的文摘写成,即:目的、方法、结论、结论四项。文 摘应以精炼而明快的笔法,简要写出研究的目的和使用的基本方法。重点说明 主要发现的重要数据和初步结论等。应突出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现象,抓着 “创新”与“特色”两个中心加以叙述。摘要应尽可能反映出全文的信息,也 不要引证前人的见解,具体要求如下: (1)文字精炼、论点鲜明、结论具体、篇幅简短,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 200300 字,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 250 个实词。 (2)要客观,如实反映文章内容,切不可加进主观见解、解释、评论。 (3)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 语 (4)摘要中不得使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 (5)摘要应在论文写作完成之后来写 摘要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有: (1)冗长、罗嗦,摘而不要 (2)过简、看不出解决了什么问题和取得的主要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 (3)使用了缩略语或代号,虽然在正文中已有注释,但作为独立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