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已完_第1页
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已完_第2页
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已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中医诊疗方案外科中医诊疗方案 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2-94)。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疼痛肿胀,有挤压痛,足背屈时疼痛加重,胫足髁水肿。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发热,自臀部以下整个下肢水肿疼痛,大腿内侧股三 角处有明显触痛,皮肤发白,重侧紫绀,皮温增高。慢性期,肿胀减轻,浅静脉扩张充盈, 皮肤增厚,小腿可出现色素沉着。 (3)个别病历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时。则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面色紫绀, 血压下降,神志厥脱。 (4)有长期卧床,久坐不动,外伤,产褥,盆腹腔手术,肿瘤或其它血管病史。 (5)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高,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命静脉造影有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5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 (1)发病急骤,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 (2)患肢广泛性肿胀。 (3)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 (4)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 (5)Homan ,s 征阳性。 (二)症候诊断 湿热下注证:患肢明显肿胀,胀痛、压痛明显,皮色暗红而热,浅静脉扩张,皮肤案子凹 陷;伴有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赤芍药,川牛膝,黄柏,黄 芩,三栀子,连翘,苍术,紫草,红花。 (二)辨证选择中药 可选用具有破血逐瘀,凉血活血的中成药,如静滴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栓通注 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口服中成药:大黄蟅虫丸、溶血胶囊、四妙丸等。 (三)外治法 冰硝散外敷法: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股肿急性期下肢肿痛较重的患者。将冰消研为粗末,搅匀,转入布袋内外敷于患肢。 (四)其它疗法 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应用溶栓、抗凝药物,或选用取栓术、射频消融术、下腔静脉滤器置 入术等治疗。 外科中医诊疗方案外科中医诊疗方案 (五)护理 1.常规护理 负责入院介绍、入院评估、健康宣教。 2.心理护理 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解释,以消除患者忧虑盒恐惧,保持乐观的情绪。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低脂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戒烟。保持大 便通畅。 4.患肢护理 急性期因嘱患者卧床休息制动,抬高患肢于心脏水平 20-30cm 的位置。禁止 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注意患肢血运情况,并应观察患肢的 周径变化。 5.外治疗法护理 患肢外敷中药师,应注意观察患肢有无皮肤过敏、浸渍等,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 6.抗凝、溶栓期间的护理 应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及粪便、尿的颜色,注意有无出血征象。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疗效评定标准修订。 (1).临床治愈; 站立 20-30 分,行走 1500 米后,无明显肿胀疼痛、沉重感、压痛。 下肢浮肿明显消退或完全消退(以平面周长对比,大腿以髌骨上缘 15cm 点以上, 小腿以胫骨粗隆以下 10cm 点上缘侧周长)同侧键相比,周径差2cm.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显象血管完全相通。 (2)显效: 站立 15-20 分钟,行走 1000 米后,疼痛、肿胀比治疗前明显好转。 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平面周长同侧键相比不大于 3cm。 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血管大部分再通。 (3)有效: 站立 10 分钟以内,行走 500 米后,疼痛、肿胀壁治疗前有所改善。 下肢浮肿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较治疗前有所好转。 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血管小部分再通。 (4)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变,或患肢水肿加剧,并发肺栓塞者。 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患肢疼痛、肿胀消失。 显 效:患肢疼痛、肿胀明显好转,由+ + + +。 有 效:患肢疼痛、肿胀好转。由+ + + 或+ + +。 无 效:患肢疼痛、肿胀无改善。 3.症状计分标准 (1)疼痛计分标准 正常 无 - 轻 偶尔出现 + 中 经常出现,可以忍受 + + 重 持续出现昼轻夜重,难以忍受 + 外科中医诊疗方案外科中医诊疗方案 (2)患肢肿胀 正常 无 - 轻 休息后可减轻 + 中 休息后减轻 + + 重 持续肿胀,休息后不减轻 + 4.其它(影像学指标判定标准) 观察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深静脉再通变化。 (二)评价方法 治疗 4 局为一个疗程,根据以下观察指标评价疗效和安全性。 1.疗效指标 (1)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改善程度(第 0 天及试验开始后每周各监测 1 次) 。 (2)患肢 Homan,s 征、股内侧压痛体征改善程度(第 0 天及试验开始后每周各监测 1 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