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七醇酚醚》PPT课件.ppt_第1页
《模块七醇酚醚》PPT课件.ppt_第2页
《模块七醇酚醚》PPT课件.ppt_第3页
《模块七醇酚醚》PPT课件.ppt_第4页
《模块七醇酚醚》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七 醇 酚 醚 教学指导 任务一:醇的分类和命名法 醇的制法 醇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 重要的醇 任务二:酚的命名法 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酚的化学性质 重要的酚 任务三:醚的分类和命名法 醚的制法 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醚的化学性质 重要的醚 环醚和冠醚 硫醇硫醚 模块七 醇 酚 醚 教学目的: v了解醇、酚、醚结构上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v掌握醇的分类、命名、及物理、化学性质; v了解几种常见醇的基本特性及用途。 v掌握酚、醚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理化性质; v了解常见酚、醚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工农业、医药 等,特别是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模块七 醇 酚 醚 教学重点: v醇、酚、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v醇与氢卤酸作用时发生分子重排; v酚的结构特点。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醇的分类和命名法 一、醇的分类 1.根据醇分子中烃基的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饱和 脂肪醇和不饱和脂肪醇和芳香醇。例: 2.根据分子中含羟基的多少可分为一元醇、二元 醇和多元醇。例: 模块七 醇 酚 醚 3.根据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类型可分 为伯醇、仲醇和叔醇。例: 二、醇的命名法 1.习惯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适用于低级一元醇,即在烃基后面加 一“醇”字。例: 模块七 醇 酚 醚 2.衍生命名法 衍生命名法是以甲醇为母体,把其他醇看作是甲 醇的烃基衍生物。如: 3.系统命名法 羟基为官能团,以醇为母体命名,命名规则为: (1)选择连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从靠 近羟基的一端开始,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醇”,书写 时要标出羟基所在的位置。 模块七 醇 酚 醚 (3)对多元醇,编号时,应使羟基的位次和保持 较小,命名时分别标出羟基的位置。例: (2)对不饱和醇,主链应包括不饱和键,编号时从靠 近羟基一端开始,命名时将表示主链碳原子数量的数字放 在“烯”“炔”的前面,并分别标出不饱和键和羟基的位置, 若有顺反异构,要标出其构型;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醇的制法 一、烯烃酸催化水合 工业上以烯烃为原料,通过直接或间接可与水结合 ,生产简单的醇,如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等。 1.直接水合 烯烃与水蒸汽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作用下直接生 成醇。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2.间接水合 烯烃先生成硫酸氢酯,后者水解得到醇。例如: 二、卤代烃水解 伯和仲卤代烃水解时常需要碱溶液,用水解可制得醇,但 大多数情况下实用性不大,因为许多卤化物就是由醇制得,而 且,水解过程中还有副反应(消除反应)产生烯烃。但在相应 的卤代烃容易得到时,可用此法制备醇。例如烯丙醇和苄醇的 制备: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三、醛、酮、羧酸、酯的还原 醛、酮、羧酸及羧酸酯分子中都含有羰基,能还原成相 应的伯醇和仲醇。它们能催化加氢(催化剂为Ni、Pt或Pd)或 用还原剂(LiAlH4或NaBH4)还原生成醇。除酮还原生成仲醇 外,其余的还原产物都是伯醇。例如: 四、格利雅试剂合成 使用不同的醛和酮与格利雅试剂反应可制备伯醇、 仲醇和叔醇。 模块七 醇 酚 醚 酯与格利雅试剂反应可制备叔醇和仲醇。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醇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一、物理性质 相态和沸点:低级醇(C4以下)是具有酒精气味的无 色透明液体,C12以上的直链醇为无臭无味蜡状固体, C5C11的醇具有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因为氢键的存在 ,低级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得多 。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分子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增高, 每增加一个CH2沸点约升高18-20C。在异构体中,支链 越多,醇的沸点越低。液态醇分子间可以氢键相互缔合( 下图),氢键的键能约为1633kJmol-1,因此,醇有较高 的沸点。二元醇和多元醇,因其分子间能形成更多的氢键 ,因此其沸点更高。 模块七 醇 酚 醚 熔点和相对密度:除甲醇、乙醇和丙醇外,其余的 醇其熔点和相对密度均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溶解性:甲醇、乙醇和丙醇都能与水互溶。自正丁 醇开始,随烃基增大,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在有机溶 剂中溶解度增高。多元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羟基, 可以形成更多的氢键。因此,分子中所含羟基越多,其 熔、沸点越高,在水中溶解度也越大。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波谱性质 1.红外光谱 IR中 -OH有两个 吸收峰。 36003200cm-1 间出现强而宽的峰, 缔合OH吸收带。 醇的C-O伸缩振 动在10501200cm-1 间出现宽而强的吸收 峰。伯醇在1050cm-1 附近,仲醇在1100cm -1 附近,叔醇在 1150cm-1 附近。 模块七 醇 酚 醚 2.核磁共振谱 NMR中O-H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 剂性质等影响,可出现值在15的范围内。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其官能团(羟基)决定的 ,同时也受到烃基的影响。醇分子中的CO键和OH 键都是极性键,这是醇最易发生反应的两个部位。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一、醇的酸碱性 1.醇的酸性:连在电负性大的氧上的氢具有一定的酸性 。 醇的弱酸性表现在他与水一样能与活泼金属如钾 、钠、镁或铝反应生成氢气或醇金属。但醇的反应要 缓和的多。如:醇与金属钠作用生成醇钠和氢气,但 反应速度比水慢。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上述反应随醇的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反应速度减慢。 不同类型醇的反应活性为:甲醇 伯醇 仲醇 叔醇,醇 的酸性比水弱,所以醇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钠强,醇钠遇水 就分解成原来的醇和氢氧化钠。例如: 醇钠在有机合成中用作碱性试剂,其碱性比氢氧化钠强. 另外醇钠常用作分子中引入烷氧基的亲核试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2.醇的碱性 与水相似,醇分子中氧上的孤对电子使其具有碱性, 能从强酸如HCl、H2SO4种接受一个质子生成质子化的醇 。 因醇不溶于水,可溶于强酸,所以常用此性质将不 溶于水的醇从烷烃、卤代烷中分离出来。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 1.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醇与氢卤酸作用,羟基被卤素取代而生成卤代烃 和水。例如: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如使一种反应物过量或移去一 种生成物,可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卤代烃的产量。酸 的性质和醇的结构对反应速度有较大的影响。氢卤酸的 反应活性次序是:HI HBr HCl。各种醇在浓盐酸和氯 化锌催化下的反应活性次序是:烯丙醇 、苄醇 叔醇 仲醇 伯醇 甲醇。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为酸催化下的亲核取代反应。叔醇 一般按SN1历程,伯醇一般按SN2历程进行,某些结构特殊 的醇按SN1历程进行反应时,会发生重排。例: 模块七 醇 酚 醚 由于X-的亲核能力小于OH-,为了促使反应进行, 常用无水氯化锌作催化剂。无水氯化锌和浓盐酸按11 的比例配成的溶液称为卢卡斯试剂。六个碳以下的醇 可溶解在卢卡斯试剂中,而取代产物氯代烃在卢卡斯 试剂中不溶而出现混浊。一般叔醇与卢卡斯试剂在室 温下立即反应;仲醇一般温热10分钟后出现混浊;伯 醇难以反应。利用醇和卢卡斯试剂作用生成混浊的快 慢,可以区别六个碳以下的伯、仲、叔三种醇。 模块七 醇 酚 醚 2. 醇与PX3、SOCl2反应 醇与PX3、SOCl2反应也是实验室制备卤代烃的一种 方法。 如: PI3 很不稳定,可见红磷、碘及醇直接混合,以制备碘化烷 。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醇与PX3反应可制得相应的卤代烃而不发生重排。但 叔醇的产率较低,用此法制备氯代烷产率也不高,因此 常用亚硫酰氯制备氯代烷(有少量吡啶存在条件下)。 上述反应的两个优点:(1)SOCl2是沸点相当低的 液体(沸点79),通过蒸馏容易出去过量的SOCl2。 (2)生成SO2和HCl都是气体,反应过程中逸出,是反 应向有利于生成物方向进行。此反应速率大,产量高, 产品较纯,但不适于制备与SOCl2沸点相近的氯代烷。 模块七 醇 酚 醚 伯醇、仲醇可与三溴化磷、亚硫酰氯(氯化亚砜) 反应生成卤代烷,利用这个反应可由醇来制备卤代烷。 实验室常用氯化亚砜与醇反应来制备氯代烷,因其副产 物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均为气体,产物易于纯化。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三、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脱水 醇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1.分子内脱水 (1)醇与强酸共热 常用的酸是H2SO4和H3PO4。 脱水所需的温度和酸的浓度与醇的结构有关系。 醇的反应活性是:叔醇仲醇伯醇。反应取向与卤代烃消除 卤化氢相似,符合扎依采夫规则,即生成的烯烃总是连有较多烃基 的取代乙烯。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2)醇蒸汽高温下通过催化剂脱水生成烯烃。醇脱水 反应,常用的脱水剂除浓硫酸外,还有氧化铝,后者作脱 水剂时反应温度要求较高(360C),但其优点是脱水剂经再 生后可重复使用,且反应过程中很少出现用硫酸脱水时常 发生的双键重排现象。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2.分子间脱水 醇与浓硫酸反应也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在较高温度下,提高酸的浓度有利于分子内脱水生成烯 烃;用过量的醇在较低的温度下有利于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脱水的方式不仅与反应条件有关,还与醇的构造有 关。仲醇易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主要产物烯烃;叔醇 只能得到烯烃;伯醇与浓硫酸共热才能得到醚。 模块七 醇 酚 醚 四、酯化反应 醇与含氧无机酸或有机酸及其酰氯和酸酐反应都生成酯 。 1.硫酸酯的生成 与H2SO4作用 二元酸 可得到二种酸酯(HO-SO3H)。 模块七 醇 酚 醚 最重要的中性硫酸酯是硫酸二甲酯(CH3O)2SO2、硫 酸二乙酯(CH3CH2O)2SO2。它们是重要的甲基化和乙基化 试剂,多用于实验室和工业上。硫酸二甲酯据较大的毒性, 对呼吸器官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应注意使用。 2.硝酸酯的生成 醇也可与硝酸作用生成硝酸酯,多元醇的硝酸酯都是烈 性炸药的主要成分。例如用硝酸在室温下处理甘油,得到硝 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模块七 醇 酚 醚 3.磷酸酯的生成 磷酸是三元酸有三种类型的磷酸酯。 磷酸酯大多是由醇与磷酰氯反应制得: 一些脂肪醇的磷酸三酯常用作织物阻燃剂、塑料 增塑剂。较高级的脂肪醇的单或双磷酸酯则常用于合 成纤维上油剂用的一类表面活性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4.羧酸酯的生成 醇与有机酸(或酰氯、酸酐)反应生成羧酸酯 。 五、脱氢和氧化 在醇分子中,羟基所在的碳原子上的氢由于受羟基的 影响,较活泼而容易被氧化,生成羰基化合物。或者在脱氧 催化剂(常用铜)的作用下,失去氢生成羰基。 有-H的醇,受-OH影响,-H活泼易脱去。 氧化剂:KMnO4 HNO3+H2O(稀) K2Cr2O7 伯醇醛羧酸 (同C 数) 模块七 醇 酚 醚 叔醇,在上面氧化剂下,常温时不反应,没-H要氧化 ,条件剧烈,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烯烃,然后氧化断链生成 小分子化合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与氢氧化铜反应:具有与氢氧化铜反应:具有2 2个相邻羟基的多元醇个相邻羟基的多元醇 与新配制的氢氧化铜反应,可使其沉淀溶解生与新配制的氢氧化铜反应,可使其沉淀溶解生 成一种深蓝色的溶液。例如:成一种深蓝色的溶液。例如: 甘油铜甘油铜 模块七 醇 酚 醚 重要的醇 一、甲醇 甲醇最初是由木材干馏得到的,故称为木醇。是一种无 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挥发性易燃液体,沸点64.9,能与水 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有毒。饮用甲醇后可使人失明( 10ml)、死亡(30ml)。甲醇主要用来制备甲醛以及在有机 合成工业中用作甲基化试剂和溶剂。甲醇和汽油混合成“甲 醇汽油”,可节约能源。甲醇还可作为甲基化试剂、溶剂, 在有机合成中有很广泛的用处。在工业上用合成气(CO和 H2)或天然气为原料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 模块七 醇 酚 醚 从水中分馏出的甲醇,纯度可达99%,要除去其中1% 的水,可加适量镁。甲醇不仅是优良的有机溶剂,也是重 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以生产甲醛,也用于制备氯甲烷、 甲胺、硫酸二甲酯等。甲醇也是合成有机玻璃和许多医药 等产品的原料,还可用于做无公害燃料加入汽油或单独用 作汽车燃料。 二、乙醇 俗名酒精。我国古代用粮食发酵酿酒,发酵是制备 乙醇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消耗大量粮食,所以现在一般 都以石油裂解得到的乙烯为原料,用水合法制乙醇。 间接水合 模块七 醇 酚 醚 直接水合 乙醇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沸点78.5能与水及大多 数有机溶剂混溶。由于乙醇和水形成恒沸混合物。恒沸物 不能用蒸馏方法分离其中的各组份,所以工业乙醇中总含 有4.4%的水。 模块七 醇 酚 醚 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 1.在实验室,先将工业乙醇与生石灰共热,除去其中 一部分水(99.5%),然后再用镁除去微量水分,可得到 99.95%的无水乙醇。 2.在工业上,先加入一定量的苯于工业乙醇中,再进 行蒸馏。首先蒸出来的苯、乙醇和水的三元恒沸物,其沸 点为64.25(含苯74.1%、乙醇18.5%、水7.4%);然后 再蒸馏苯和乙醇的二元恒沸物,其沸点为68.25(含苯 64.8%、乙醇32.4%);最后蒸出来的则是无水乙醇。该 法操作麻烦、酒精损耗大,副产物石灰渣难于处理。现在 工厂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钾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来除水,效果 很好。 模块七 醇 酚 醚 乙醇的用途: 1.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由它可以合成百种以上的有 机化合物。 2. 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由于乙醇能使细菌的蛋白质 变性,临床上使用70%或75% 的水溶液作外用消毒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三、乙二醇 俗名甘醇,乙二醇为具有甜味的粘稠液体,可与水 混溶,微溶于乙醚。沸点198,相对密度1.13,60%乙 二醇水溶液的凝固点为-40,是较好的防冻剂,也是合 成涤纶的主要原料。 乙二醇一般都由乙烯制备,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乙 烯次氯酸化法和乙烯氧化法。 模块七 醇 酚 醚 四、丙三醇 俗称甘油,是具有甜味的无色无臭粘稠液体,沸点 290,相对密度1.261,与水混溶,也能溶于乙醇,在空气 中吸水性很强,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工业上主 要用于制甘油三硝酸酯(炸药),在医药、烟草、化妆品 工业中,甘油是很好的润湿剂。 甘油是制肥皂的副产物。现在工业上是以丙烯为原料 采用氯丙烯法和丙烯氧化法直接合成。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五、苯甲醇 又称苄醇,苯甲醇为无色液体,具芳香味,沸点 205.4,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它是一 个最重要最简单的芳醇,存在于茉莉等香精油中。工业上 可从苯氯甲烷在碳酸钾或碳酸钠存在下水解而得,如: 苯甲醇为有机合成原料,也用作溶剂、定香剂以及色 层分析用试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酚的命名法 羟基与芳环相连的化合物叫 酚。酚可以看作是水分子中的一 个氢原子被芳烃基取代后的生成 物,也可看是芳烃中的氢原子被 羟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酚类命名时,一般把“酚”字前 加上芳烃的名称作母体,苯环上 连接的其他基团作取代基。例如 : 模块七 醇 酚 醚 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一、物理性质 酚大多为无色结晶固体,少数烷基酚为高沸点液体(如 间甲苯酚)。酚微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 酚类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呈粉红色或红色。 由于酚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此酚的沸点都比较高。 邻硝基苯酚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硝基苯酚则形成分子间 氢键,因此二者的沸点差别较大。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波谱性质 1.红外光谱 (1)与醇相似分得O-H伸缩振动吸收在32003640cm-1 区域出峰; (2)C-O伸缩振动在1230cm-1附近有强、宽的吸收峰。 模块七 醇 酚 醚 2.核磁共振谱 (1)由于氧原子的拉电子诱导效应,酚羟基质子周 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2)与醇相比,酚羟基的酸性增强,O-H质子的化 学位移向低场移动,信号出现在=47; (3)与醇相似,酚羟基质子共振吸收受氢键缔合程 度的影响,既受温度、浓度和溶剂性质的影响。 模块七 醇 酚 醚 酚的化学性质 概况 与醇有相似之处,但大多数反应与芳环有关。酚的反应既可在 羟基上,也可在芳环上 由于苯环的影响,OH键易断裂,酚羟基的酸性较强,但Ph O键较不易断裂 注意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羟基是较强的邻位定位基,使苯环活化,故酚的亲电取代反应 较易进行 模块七 醇 酚 醚 1 酚羟基的反应 (1)酸性 概况 酚呈弱酸性,其酸性(如苯酚的pKa=10)比水( pKa=15.7)和醇(CH3CH2OH pKa=17)强,比碳酸(pKa1=6.38) 弱。故酚能与氢氧化钠生成酚钠,但不与碳酸氢钠反应。在酚钠中 通二氧化碳可使酚游离 模块七 醇 酚 醚 应用 区别、分离不溶于水的醇、酚和羧酸(羧酸溶于稀碳酸氢钠) 回收、处理含酚污水(溶于碱,加酸游离) 原因分析 酚羟基中氧的孤对电子与苯环形成了p共轭,使氧原子电 子云密度降低,利于氢以质子的形式解离。 p共轭效应使氧的负电荷分散,酚解离生成苯氧负离子稳 定性增强(比酚更稳定)。醇羟基上孤对电子以及氢解离后生成的 烷氧负离子都不能与烷基共轭,故酚的酸性比醇强。 模块七 醇 酚 醚 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 苯环上连有供电子基时,取代苯氧负离子电荷增加,不稳定 ,酸性减弱 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时,取代苯氧负离子电荷降低,更稳定 ,酸性增强 示例:对甲苯酚酸性(pKa=10.14)比苯酚弱;对硝基苯酚的 酸性(pKa=7.15)比苯酚强,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的酸 性(pKa=0.71)与无机酸接近。 模块七 醇 酚 醚 模块七 醇 酚 醚 1.如何除去环己醇中含有的少量苯酚? 2. 按酸性强弱排列成序: 模块七 醇 酚 醚 (2)酚酯的生成 酚可与羧酸作用生成酯 酚与羧酸直接酯化比醇困难。酚酯一般采用活性较大的酸酐或 酰氯与酚或酚盐反应制备: 模块七 醇 酚 醚 (3)酚醚的生成 概况 酚也可成醚。但酚分子中p共轭效应使CO键较牢固,酚 醚不能通过酚分子间脱水制备,常用酚盐与较强的烷基化试剂(碘 甲烷或硫酸二甲酯)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制得 二芳基醚可由酚钠与芳卤在铜催化下加热制得(航空燃料的稳定 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酚羟基的保护 酚醚化学性质稳定,但与氢碘酸作用可分解为原来的酚。有机合 成中先将酚羟基转变为酚醚,再进行反应,反应终了再将酚醚分 解为相应的酚,故常用酚醚保护酚羟基。 模块七 醇 酚 醚 (4)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酚类化合物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有色配离子 不同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示的颜色不尽相同。如: 这种特殊的显色反应可用来检验酚羟基的存在。除酚类 外,凡具有烯醇结构的化合物与FeCl3都有显色反应。 模块七 醇 酚 醚 2. 芳环上的反应 概况 羟基是较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可使苯环活化,酚的(亲电)取代 反应比苯容易的多(苯酚溴化速率比苯快1011倍) (1)卤化 酚易与卤素反应。例,苯酚与过量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 酚的白色沉淀 模块七 醇 酚 醚 应用 反应灵敏,并能定量完成,常用于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 检验出10mgL-1的酚含量。(含酚污水的检测) 卤化反应在低温或非极性溶性中,控制卤素用量,可得到一 卤代酚或二卤代酚: 水溶液中,pH=10时,与Cl2可得三氯苯酚,在三氯化铁存在 下,可进一步氯化成五氯苯酚灭钉螺药物,橡胶制品的杀菌 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2)硝化 苯酚在室温下与稀硝酸作用,可硝化生成邻和对硝基苯酚 分离 水蒸汽蒸馏法 原因 邻硝基苯酚的羟基与硝基可形成分子内氢键螯合环, 沸点较低,能随水蒸气挥发;对硝基苯酚的羟基与硝基相隔远 ,不能螯合,沸点较高,不能随水蒸气挥发 模块七 醇 酚 醚 注意 苯酚与浓硝酸作用,大部分苯酚被氧化,所以多硝基苯酚不能 直接用苯酚硝化来制备。 原因 苯酚中引入两个磺酸基后,使苯环钝化,不易被氧化。 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多用4-羟基-1,3-苯二磺酸与 浓硝酸作用生成。它是军事上最早使用的猛炸药;易与多种重 金属作用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是一种酸性染料和照相药 品;医药上用于外科收敛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3)磺化 苯酚与浓硫酸作用,生成羟基苯磺酸 温度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一元取代产物(原因:低温为热力学控 制,高温为动力学控制) 继续磺化可得到二磺化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4)傅瑞德尔克拉夫茨反应 酚容易进行FC 烷基化反应,且以对位产物为主。若对位 被占据,烷基则进入邻位。 烷基化时多不用AlCl3作催化剂,原因:酚羟基与三氯化铝形 成配合物,使它失去催化能力。 二四六抗氧剂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和食品防腐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5.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 酚的邻对位上的氢特别活泼,可与羰基化合物(醛或酮 )发生缩合反应。例如,苯酚和甲醛在酸或碱的作用下,按 酚和醛的用量比例不同,可得到不同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 (1)酸催化反应 模块七 醇 酚 醚 (2)碱催化反应 (3)醛过量反应 当醛过量时,缩合产物是含羟甲基较多的2,4-二羟甲 基和2,4,6-三羟甲基苯酚: 模块七 醇 酚 醚 (4)酚过量反应 当酚过量时,缩合产物是不含羟甲基的4,4-二羟基二 苯甲烷和和2,2-二羟基二苯甲烷: 上述(3)和(4)所得的产物都是合成酚醛树脂的中间 产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三、氧化和加氢 1.氧化 酚易被氧化,产物较复杂。例如,在空气中,无色的 苯酚被氧化而颜色逐渐变为粉红色、红色甚至暗红色。 多元酚更易被氧化,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2.加氢 酚可通过催化加氢生成环烷基醇。如:工业生产中 ,苯酚在雷内镍催化下于140160通入氢气可生成环己 醇。环已醇是制备聚酰胺类合成纤维的原料。 模块七 醇 酚 醚 重要的酚 一、苯酚 苯酚俗名石炭酸。纯净的苯酚是无色透明针状晶体,熔 点43,具有特殊气味,在光照和空气中放置易因氧化而变 成红色。苯酚微溶于冷水,在65以上可与水混溶,易溶于 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用途与制备 1.苯酚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多用于制造塑料、医药 、农药、染料等。 2.苯酚有毒性,可用作防腐剂,在医学上可用作消毒剂 。 3.苯酚来源于煤焦油,还可由氯苯水解或异丙苯氧化等 方法制备。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此方法优点是可同时生产二种常用工业原料;苯 酚和丙酮。每生产一吨苯酚可同时获得0.6吨丙酮。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又称氢醌,是无色固体,熔点170,当温 度稍低于熔点时易升华而不分解。溶于水、乙醇、乙醚。 对苯二酚有毒,可渗入皮肤引起中毒,其蒸汽可导致眼病 。对苯二酚极易被氧化为醌。 对苯二酚是一个强还原剂,可用作显影剂,亦可作防 止单体聚合的阻聚剂。对苯二酚可由苯胺氧化成对苯醌后 ,再经缓和还原剂还原而得。 指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状共轭不饱和二酮结构的化合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三、萘酚 萘酚有及两种异构体,即1-萘酚和2-萘酚。 两种异构体都是能升华的结晶,-萘酚是无色针状结晶 ,空气中颜色逐渐变为玫瑰色。熔点96难溶于水,微熔于 四氯化碳。-萘酚是无色或稍带黄色片状结晶,空气和光照 下颜色逐渐变深。熔点122123,能溶于醇、醚等有机溶 剂。 萘酚的化学性质与苯酚相似,呈弱酸性,易发生硝化、 磺化等反应,萘酚的羟基比苯酚的羟基活泼,易生成醚和酯 。 萘酚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萘酚与三氯化铁水溶 液生成紫色沉淀,-萘酚与三氯化铁则显绿色。 模块七 醇 酚 醚 萘磺酸钠经碱熔可得相应的萘酚。 四、双酚A和环氧树脂 2,2-二羟苯基丙烷俗称双酚A,白色针状晶体,熔 点154,受热至180分解,不溶于水,而溶于丙酮。 工业上苯酚与丙酮在酸催化下缩合制得。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醚的分类和命名法 一、醚的分类 醚是由两个烃基通过氧原子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醚可以 看作是水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生成物。C-O-C键称 为醚键,是醚的官能团。 1.根据醚分子中两个烃基是否相同可分为简单醚和混醚; 2.根据烃基的结构不同可分为饱和醚、不饱和醚和芳香醚; 3.若烃基和氧原子连接成环则称为环醚。 多氧大环醚称为 冠醚。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醚的命名法 1.结构简单的醚用普通命名法命名,简单醚是在两个烃 基名称前写上“二”字(也可略去不写),后面加上“醚”字; 2. 混合醚按次序规则将两个烃基分别列出,然后加上醚 字; 3. 不饱和醚则先写饱和烃基再写不饱和烃基,芳香醚先 写芳烃基,再写出脂烃基。 模块七 醇 酚 醚 4.结构复杂的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命名时以烃为母体 ,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将碳数较少的烃基与氧原子在 一起称为烷氧基(RO),如为不饱和醚,则选不饱和 程度较大的烃基为母体,环醚称为环氧化合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醚的制法 一、醇分子间脱水 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控制温度,一级醇或二级醇发生 两分子间脱水反应而生成醚。常用催化剂有硫酸、芳香 族磺酸、氧化锌、氧化铝和氧化硼等。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威廉森合成 卤烷与醇钠或酚钠作用制备醚,称威廉森(Williamson) 合成法。醇钠的烷氧基离子是极强的亲核试剂,当醇钠与 卤烷作用时,烷氧基可取代卤原子而生成醚。例如: 这个反应是一个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本合成法常用于 制备混醚,但要避免用叔卤烷为原料,因为叔卤烷在反应过 程中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制备具有苯基的混醚时,应采用酚钠而不采用醇钠, 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三、不饱和烃与醇的反应 甲基叔丁基醚的工业制法,它是无铅汽油添加剂,可以 提高辛烷值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一、物理性质 除甲醚和甲乙醚是气体外,其余醚大多是无色有香味的 液体,相对密度小于1。醚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与 分子量相近的烷烃接近,低于其同分异构的醇。例如正庚烷 沸点98,甲基戊基醚沸点100,而正己醇沸点157。 一般高级醚难溶于水,而低级醇在水中溶解度与相对分 子质量接近的醇接近。例如乙醚和正丁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都 均为8g/100mlH2O。这是由于醚键中的氧原子可与水中氢原 子形成氢键: 对大多数醚而言,一般只微溶 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醚 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有机溶剂。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波谱性质 1.红外光谱 醚的C-O伸缩振动在10601300cm-1之间出现强而宽的吸 收峰,其精确位置取决于醚的构造。如,烷基醚在 10601150cm-1区域有一个强而宽的吸收峰;芳基和乙烯基醚 则在12001275cm-1区域和10201075cm-1区域有两个吸收峰 。 模块七 醇 酚 醚 模块七 醇 酚 醚 2.核磁共振谱 在醚分子中存在电负性大的氧原子,其拉电子诱导效应 使邻近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信号出现在=3.34,氧 原子的CH质子也会受到这种影响而在=1.31.6,出峰。 芳环上质子H与Hb 是不等价质子。由于 OCH3 中氧原子对H质子 的拉电子诱导效应,使 其化学位移更移向低场 ,且子H与Hb彼此自旋 分裂为双峰,但双峰的 两个峰不完全对称,靠 里边的那个峰较高,这 是两组峰接近时易出现 的现象。 模块七 醇 酚 醚 醚的化学性质 醚的氧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分子的极性很小,因此, 醚很稳定,其稳定性仅次于烷烃,对碱、稀酸、氧化剂及还 原剂都十分稳定。但能发生下列反应。 (1)醚的质子化 (2)与氢卤酸反应 (3)过氧化物的生成 一、烊盐和配位络合物的生成 醚键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是一个路易斯碱,在常温 下能与强酸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类似盐类结构的化合物烊盐 。因此,醚溶于强酸(如H2SO4,HCl等)中。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烊盐是弱碱强酸的盐,不稳定,遇水很快分解为原来的 醚。在此过程中,如冷却程度不够,则部分醚可分解成醇 。这一性质用于将醚从烷烃或卤代烃等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醚除与强酸生成盐外,还可与三氯化铝、溴化 汞、溴化镁或格利雅试剂等化合物生成络合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醚键的断裂 醚与氢卤酸共热,醚键发生断裂,生成醇和卤代烃。 如在高温并有过量的氢卤酸存在下,所生成的醇可进一步 反应生成卤代烃。例如: 烷基苯基醚与氢卤酸反应,由于苯与醚键氧存在P-共 轭作用,而使苯基碳氧键较牢固,所以醚键总是优先在烷 基与氧之间断裂,生成卤代烷和酚。例如: 模块七 醇 酚 醚 R-O-R 当R和R均为1或2级碳时,按SN2历程进行,较小烃基生成卤代 烃,较大烃基生成醇 当R和R中有一个是3级碳时,按SN1历程进行, 生成叔卤代烃, 另一烃基生成醇 当R和R中有一个是苯基时,醚键总是优先在烷基与氧之间断 裂,生成卤代烷和酚 当R和R中有均是芳基时,不反应 反应活性:HIHBrHCl;常用前两者 模块七 醇 酚 醚 三、过氧化物的生成 醚对氧化剂较稳定,但与空气长期接触,能被空气氧 化生成过氧化物。一般认为氧化发生在碳氢键上,先生成 下列结构的氢过氧化物,然后,再转变为结构更为复杂的 过氧化物。例如: 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受热后极易爆炸,而且都不易 挥发。因此,蒸馏乙醚时,不要完全蒸干,以免过氧化物 过热而爆炸。在蒸馏乙醚之前,必须检验有无过氧化物存 在,以防意外。如有,则蒸馏前必须先除去过氧化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检验醚中有无过氧化物存在的方法: 1.用KI-淀粉试纸检验,如有过氧化物存在,KI被 氧化成I2而使含淀粉试纸变为蓝紫色。 2.加入FeSO4和KSCN溶液,如有过氧化物存在,亚 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后者与KSCN作用生成红色络 离子 。 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 1.加入还原剂如Na2SO3或FeSO4后摇荡,以破坏过 氧化物。 2.在贮藏醚类化合物时,在醚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或 铁屑,以防止过氧化物形成。 模块七 醇 酚 醚 重要的醚 一、乙醚 乙醚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沸点是34.5, 常温下极易挥发和燃烧。乙醚蒸汽密度比空气重2.5倍,易沉 积于地面,当空气中含有1.85-3.65%(v/v)的乙醚时,即引起燃 烧和爆炸。故使用乙醚时应保持高度警惕,远离明火,将实 验中逸出的乙醚引入水沟排出户外。 乙醚的极性小,较稳定,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乙醚能溶 于乙醇、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微溶于水(8g/100ml水),比 水轻。与水能组成恒沸物,恒沸点为34.15,恒沸物中含水 1.26%。在有机合成中所需用的无水乙醚的制取,是将经氯化 钙干燥并蒸馏过的乙醚用金属钠进一步处理制得。 模块七 醇 酚 醚 二、二苯醚 二苯醚(PhOPh)为无色晶体,熔点26.8,不溶于水 、酸及碱,但熔于醚、苯和冰醋酸。二苯醚具有特殊的气 味。 工业上由苯酚的钾盐或钠盐与氯苯或溴苯在催化作用 下,于300400、约10MPa的条件下反应,制得二苯醚。 二苯醚可作为载热体,73.5%二苯醚和26.5%联苯的低 共熔混合物(熔点12,沸点260)即使在1MPa下热值 400也不分解,是工业上常用的载热体。 模块七 醇 酚 醚 环醚和冠醚 一、环醚 最简单、最重要的环醚是环氧乙烷,又称氧化乙烯。 为无色有毒气体,沸点10.73,易液化可与水混溶,可溶 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爆炸极限是3.6-78%(v/v)。环氧 乙烷一般保存在高压钢瓶中。 工业上通过乙烯空气催化氧化制得: 由于三元环是张力环,故环氧化合物化学性质很活泼 ,能与酸、碱及其他强的亲核试剂直接作用,生成多种重 要的有机化合物。所以是重要的有机工业原料。 模块七 醇 酚 醚 1.酸催化反应 反应首先是环氧化合物与质子作用 生成质子化的环氧乙 烷,然后,亲核试剂(水、醇、卤离子等)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断开C-O键,形成开环化合物。例如: 当环氧化合物是非对称时,在酸催化下主要是亲核 试剂进攻多取代基环氧碳原子所形成的产物。 模块七 醇 酚 醚 2.碱催化反应 在碱催化下,环氧化合物也容易发生开环反应,反应 完全按照SN2机制进行,在亲核试剂作用下,生成相应的开 环产物。例如: 当环氧化合物是非对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