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 等一下 我所居住的海边小镇有通往几个方向的公交车。不用说是周末了,就连平时,因为来这 个小镇参观具有历史传统的神社佛阁的游客很多。并且还有早晚去东京或是其他地方通勤 的工薪阶层,所以很混乱。 从我家一出来的大街上就有公交车站,在车站和又名的寺院往返的途中,情况不好的时 候因为满员而不停车,经常是好不容易才能找到一个吊环。因此,不得不叫出租车,尽管 如此,平日正午前后,乘车的人还是很少的,所以有时也会乘坐公交车。 有一天,像刚才说的那样时机很好的时候,坐上了一辆刚驶来的公交车,车上空空的, 只有靠近车门处坐着四五个人,并且很奢侈地两个人的坐席只坐了一个人。我也像那样, 在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 透过车窗向外看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街道,总觉得很开心。我总是像孩子那样,从摇晃的 公交车眺望着城市的街道。 从我上车的那站开始到快接近向下一站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带着孩子追赶公交车的妇 人。 那对母女,正从旁边的胡同出来,看到公交车驶来,便朝着公交车站一直追赶着公交车。 能赶得上吗?虽然穿着洋装的年轻母亲紧紧地抓着孩子的手跑着,但是年幼的小女孩还 是跟不上妈妈的步伐。透过车窗看到这情景,不禁捏了一把汗。如果可能的话,真想从车 窗扔下一张网把她们搭救上来。 不管是穿着高跟鞋的妇人还是穿着可爱洋装的小女孩,恐怕都跑得心脏扑通扑通直跳。 公交车在车站减速刚要停下来,然而看到站牌下没有人,无人售票车的司机就又马上在 刹那间发动了车子。就坐在我前面的穿着和服,看上去像是中年的妇人,朝着驾驶台用稍 微有点大的声音喊道:“啊,稍等一下”就连司机都能听到那个声音,以为有什么事而 回头看,刚刚发动的车子又停了下来。 我松了口气,想象着,大概是因为朝着司机喊话的妇人认识那对追着车的母子,看到她 们的样子,才喊出来的吧。 在这期间的时间大概有几秒吧,司机大概也看到了穿着洋装的母子像是要紧紧抓住公交 车一样追赶的样子,把已经关上了的车门又打开了。 穿着洋装的母子,胸口的跳动还没来得及恢复,朝着司机轻轻点下头,便越过妇人和我, 看起来很开心的向后边的座位走去。 完全背离了我的想象。终于坐上公交车的母女和喊出“稍微等一下”的妇人什么关系也没 有。是完全不认识的人。透过快速驶向火车站的公交车的车窗看去,当看到晚春的阳光撒 在如弄翻的玩具箱一样杂乱无章,熙熙攘攘的店铺上时,我陷入深深的感动之中(也许有 些夸张) 。 到达车站了。刚才后上车的穿着洋装的母女,最先下了车。也许是为了赶电车吧。她并 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乘上车的,也不知道她的恩人就在旁边。因为她们是不认识的人。 我总是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认识的人之间相互打招呼,有时在满员的车上相互谦让座位, 但是透过自己乘坐的车的车窗看去,看到了想要赶上公交车的陌生母女奔跑的身影,大概 不会想不到要喊一声等一下吧。事实胜于雄辩,木讷的我尽管有想要从窗户投下网把她们 搭救上来的奇怪想法,但是却没有为了让车等一下而喊出来,想到这些脸就变得通红。 和我的这种做法完全不同,对于不认识的人也很和蔼,瞬间让车停下来的人,是一名大 概三十七,八岁,也可能年纪还要再大一点,但因为五官很好,所以看起来年轻,肤色很 白,很富态的人。 如果到了车站站台仍然同行的话,我很想结识她,但很遗憾的是,那个人好像在站前的 银行有事情,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我认为,像是刚才在公车上看到的这样的微小的无私的爱,如果可以一直在陌生人之间相 互交换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愈发的恬静舒适,居住的心情也将会变得美好!或者正是 这样险恶的事态才没能成为孕育这种无私的行为的土壤吧。 但,今天我在公交车上所看到的这种微小的无私的爱,却一整天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第八课 迷路狗 (2008-10-31 20:03:50) 标签:信仰 方向感 理发店 牛顿力学 涩谷 杂谈 分类: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 前些天,在理发店理发的时候,一位手拿着狗的照片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 “你们见过这 只狗吗?”她问了一圈店里的人,然后又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这件事就这样若无其事地过去 了,午后的理发店里时间缓缓地流过,仅仅像一潭死水一样沉寂,但那位女士的强调和表 情莫名其妙地执着地在我脑中浮现,那件事在她出去后在我心中停留了好久。 最近,据说迷路的狗越来越多。可能是因为在公寓里养狗,使狗的居住环境改变了,或 者是因为狗堕落了吧,我虽然对这周围的事不是很清楚,这样说来,在这附近经常会看到 拿着“请帮我找狗” 的海报的人来到理发店。也许这些狗的主人对光拿着海报并不放心,他 们还带着狗的照片徘徊在理发店、澡堂这样的地方。就连狗这种原来被认为是不会迷路的 动物现在也开始迷路了,对此,我们或许有必要稍作考虑吧。 有的人说“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连狗也会迷路吧”。 “这样的环境 ”指的是现在我们所居住 的都市。我也会经常迷路。过去,在涩谷车站里屡次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最近,每 次出门,都会在大阪的梅田地下街迷失方向。不知道应该向哪个方向前进,不知道该从哪 个楼梯上去,不知道上到地面后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就算是狗,在城市错综复杂的景观中, 或许也会非常的烦恼吧。并且,狗既不能向人问路,也看不懂地图。 虽然,经常迷路的人被认为是因为没有方向感。最近凭借我的感觉而言,总觉得并非如 此。在山中暂且不说,就连在像东京、大阪这样的都市中,还不如没有方向感的好。比如 说,从涩谷坐地铁到银座站下车,从站台上楼梯,想从 H 钟表店出去,却在一瞬间迷路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方向感的人(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是有方向感信仰的人更好)站在那, 审视自己来去的方向,重新审视、思考着“涩谷在这边,浅草在那边,我从这边这么走过来, 面向这边站着,那么 H 钟表店就在 ”也就是说,首先把自己所站的位置看作是一个定 点,并以此为基础把周围的世界有序地排列。 但是,没有方向信仰的人就不会这么做,他不会在意浅草还是涩谷,而是看着设置好的 地图,根据所指示的路标,最终到达 H 钟表店。而且,遗憾的是,在现实中,这样反而会 更早地到达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他是没有方向感的。这样说来,他从一开始就 是迷路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把自己作为定点,并以此为依据,将越来越混乱的 方向感进行排序。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浮游点。正因如此,他并不是让这个世 界来迎合自己,而是让自己能够融入这个世界中。 仿佛这个世界中就是有这样的两种人。并且,众所周知,前一种人是守旧的。在爱因斯 坦力学世界中,也可以说牛顿力学是它的一个代表。另外,在信息化社会中,不能将自己 看做是一个信息的人,被认为是不能顺利行事的,前一种人在这个方面会远远落后于其他 人吧。 并且这件事情,不但是习惯的问题。就像不管是谁经历过这种事情都会知道的那样,这 种人,在感觉的迷路的瞬间,就会产生一种迷惑感,身体也无法移动。强烈的感觉的自己 几乎不是自己了。也就是说,如果不将这种让人进退两难的方向信仰去除掉,我们就不能 把自己看做是相对于世界的一个浮游点,也就不能“迷惑的生活着”。 尽管说起来很奇怪,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和最近狗开始迷路这件事之间绝不是没有关系的。 狗被认为是原本不会迷路的动物,恐怕是因为它是定点意识很强的动物吧。但是,正如在 都市中生活的我们那样,狗的定点意识就渐渐地丧失了。这种事情,或许可以通过狗不是 在公寓里被饲养,就是经常被迫四处移动这样的事情来说明吧。从那时起狗就开始迷路了。 并且,如果不能在被迫成为浮游点的狗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种信息的话,混乱的程度一定 会加深。 我认为,人类,即使失去了这种依据也会设法生存下去(现在平静的生活的人有很多) , 但是狗,或许就连生存都不可能了吧。 期望明天 矢内原伊作 临近年终,考虑的是明年;迎来新年,考虑的是今年。每一天也是如此,一天结束,开始 思考明天;早晨来到,心中想的是今天。人不是单单由外界条件限定,是作为主体的人自 己形成的,人即是未来。我遇到过的雕刻家加克梅提每天晚上都会说“明天快些到来”,这 句话至今仍让我感动,并一直鞭策我、给与我力量。这句话,不是从外界期待即将到来的 明天,而是要表明一种超越今天加倍努力的意志。 从 1954 年开始的两年间,我有幸到法国巴黎留学。那是留学临近结束的 1956 年秋天, 因为即将回到日本,就去拜访了热情亲切的加克梅提先生。 “我给你画一幅肖像画留做纪念 吧。 ” 加克梅提这样说完,给我做了一张素描画,可他又说“ 用铅笔画的不是很好,还是用 油画吧,你明天再来一趟。 ”于是,第二天我再次来到他的工作室充当模特,可事情没有这 样容易地结束。一天又一天地,工作如此进行着,结果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他不停息地 为我作画,我也把回国时间延期,不停息地保持那一个姿势。 “太美了!” 他盯着我的脸叫道,无论如何我不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而对于他来说, 眼睛看到的一切事物“对于绘画都是极其美丽的”,为了捕捉下这些美丽的情景,他对我进 行写生创作。问题是,他不是把现实的景象用线条和颜色转换成美丽的图画,而是要按部 就班地实现。可是,该怎么办才好呢?眼睛所看到的,是无法跨越的在绝对距离上表现出 来的景象,如同镜中影像一般无法触摸,尽管虚无却着实地在空间中存在着。 把握这种难以捕捉的真实,将虚无的景象在画布中实现,加克梅提一天又一天地尝试再破 坏,破坏后再尝试。工作上的进步越发的明显了,由于发现了以前工作上的失误,他不得 不将以前的作品全部破坏,总之,他不知疲倦地重复着创作和破坏。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而且进步的同时也是在破坏,他从未在工作过程中休息,也没有说过这样就可以了而停止 工作。 一般是下午两点左右开始工作,傍晚在附近的咖啡厅里休息大约一个小时,然后继续 工作到深夜。到了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之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我,就已经因为身体的各 处酸疼而痛苦不堪了,可想而知那集中全部注意力,倾注所有精力于工作的加克梅提是多 么的疲惫。尽管如此疲劳,可他仍不放下笔,因为他想在坚持一会儿就会更加地接近真实 了。可是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到了无论如何无法坚持的疲劳界限的时候,他才终于结束一 天的工作,这时候他一定会后悔地说:“今天虽然有了一些进展,可还是不行,但明天一定 能够达到目标。明天快些到来。 ” “明天快些到来” 这句话,在这里并不是说到了明天就会发生什么好的事情,而是要点 燃自己开拓明天的欲望,是在今天全力以赴、艰苦不懈努力的基础上对明天的期望。 而且,这不光是对于艺术创作,对于任何工作或者学习都是十分贴切的。无论我们的目标 是什么,越是接近目标,这种期望就越发遥远,因为,进步正是拓宽了对未来的展望。所 以,在今天应该不懈地努力到所有可能的界限, “明天快些到来”实际上是让我们反省今天有 没有尽最大的努力。我由衷地希望能够今天超越昨天、明天超越今天,一天一天不停前进 地生活下去. 求美之心 我所说的感动,是指自然流露在外的,或化为脸的表情,或发出叫声,于是感动就消失 了。但是,看到了美丽的事物的感动在那种情况下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又不觉得美了呢? 可能是那时候那个人的表情很丑,还可能看起来很滑稽可笑,恐怕这个时候发出的叫声也 决不是美好的声音。比方说,这时你如果有了伤心的事哭了,就是那么可笑的时候还是哭 出了眼泪 。眼泪不是歌 ,哭就不能唱歌。写悲歌的诗人,能很好把握自己的悲伤,不是 一说悲伤只有哭,不被自己的悲伤所淹没,不认输,看准它,清楚地感受它,并把它整合 为语言的美。 诗人知道 ,不用语言誇张自己的悲伤,就没有修饰效果,就像一朵花有美丽的姿态一 样,如果刨出来放在那儿,就凋谢了。就算是自己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悲伤,如果不粗心对待, 清楚地看准他,就有美存在。悲歌是写印在诗人心里的悲伤 ,感情丰富的人读这种诗,简 直就像唱出自己的悲伤一样,被悲伤的心情所引诱 ,可是那种悲伤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悲 伤、心慌意乱、痛哭流涕、苦思冥想已不一样,会感受到悲伤中的祥和与宁静的美,诗人 知道如何战胜悲伤。 面对“美的心境” 这样一个大课题,好像我说的光是小事,那是因为,我认为,美的问题 不是所谓“美是什么” 这样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各自的细小而清晰的美的经验是最根 本的。我认为,美是对事物的美丽形态的感受,求美之心就是索求事物的美丽的形态的心 境。只有绘画是看不见形态的,音乐是把美妙的声音传进耳朵里,文学的美是要用心灵去 感受的,因此,美学中的“形态” ,是那么有意思的一个词汇要,不仅仅是一般说的事物的 形状或外观。说那个人的“形态(仪表) ”好,那不是仅仅说那个人的姿势端正,把身体打扮 成外观漂亮的样子,还包含那个人要心地善良,人品好,才说他“形态(仪表) ”美。绘画、 音乐和诗歌的美感也是那种意义的美 ,表里如一的美,就那样原封不动地表达了创作人的 心境。 感受美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求美之心也是人人都有的,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种能力 对我们多么珍贵,如果不注意培育,就这种能力就会逐渐衰弱。现在,知识或学问正在普 及和受到尊敬,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疏忽了。想要知道事物的性质, 了解事物性质的科学途径,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采用破坏事物的方法。比方说,要了解某 种花的性质,就如说的那样 ,有几个什么样的花瓣儿呀,雄蕊和雌蕊都长成了什么结构呀, 色素有几种呀,就是把物体分成几部分,分成几个要素的作法。而要感受花的形态美的时 候,总是用人的眼睛去感受花的整体,因此就会认为感受这样的事是很容易的。 其实要很好感受一朵花的美,是一件很难的事,即使假设那是容易的事,那么感受人的 美、人的漂亮,也恐怕是件不容易的事。再者,不管你多么有知识,没有丰富的感情的人 恐怕不算是完美的人,感情丰富的人,才是悟性强的人,也有的人是神经质,感觉到事物 就马上焦躁不安,那样的人多数情况是没有良好的心态,那样的人对美的事物没有正常的 悟性,总是战战兢兢的。所以说感知也是应该学习的。而成功的艺术也总是给人们以正确 而丰富的感悟。 米洛斯的维纳斯 清冈卓 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 必须失去双臂。也就是说,使人不能不感到,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人们称为美术作 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 据说,这座用帕罗斯岛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维纳斯像,是 19 世纪初叶米洛斯岛的一 个农人在无意中发掘出来的,后被法国人购下,搬进了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那时候, 维纳斯就把她那条玉臂巧妙地遗忘在故乡希腊的大海或是陆地的某个角落里,或者可以说 是遗忘在俗世人间的某个秘密场所。不,说得更为正确些,她是为了自己的丽姿,无意识 地隐藏了那条玉臂,为了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为了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对此,我既感 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 整的偶然追 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玩弄标新立异之说。我说的是我的实际感受。毋庸赘言,米洛斯的维 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 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不管你欣赏哪儿,无处 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而且,和这些部分相比较,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 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 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换言之,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 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 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 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呀!人们只要一度被这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 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 因此,对我来说,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我只能认 为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当然,那些方案对丧失了的原形是做过客观 推定的,所以,为复原所做的一切尝试,都是顺理成章的。我只不过是自找烦恼而已。 然而,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 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因为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量的变化, 而是质量的变化了。当艺术效果的高度本身已经迥然不同之时,那种可以称之为是对欣 赏品的爱的感动,怎能再回溯而上,转移到另一个不同对象上去呢?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 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 有”,哪怕它是何等的精美绝伦。 比如,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也许是被人柱像支托着,或者是擎着盾牌,抑 或是玉笏?不兴许根本不是那样,而是一座显露着入浴后羞羞答答的娇姿的雕像。而 且可以进一步驰骋想象会不会其实她不是一座单身像,而是群像中的一个人物,她的 左手搭放在恋人的肩头。人们从考证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提出形形色色的复原试案。 我阅读着这方面的书籍,翻阅着书中的说明图,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选择出 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如我方才所述,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如果发现了真正 的原形,我对此无法再抱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 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在这里从别的意义上讲,令人饶有兴趣的是,附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 不得。假定丧失的不是两条胳膊,而是其他的肉体部分,恐怕也就不会产生我在这篇文章 中谈到的魅力了。譬如说,眼睛被捅坏了,鼻子缺落了,或是乳房被拧掉了,而两条胳膊 却完好无损地安然存在着,那么,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以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 为什么丧失的部位必须是两条胳膊呢?这里我无意接受雕刻领域躯干像方面的美学理论。 我只是想强调胳膊说得更确切些,是手在人的存在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手,最 深刻、最根本地意味着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它有着实体和象征之间的一定程度的调和, 但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换言之,它是这些关系的 媒介物,或者是这些千变万化交涉的原则性方式。正因为如此,一个哲学家所使用的“机械 是手的延长”的比喻,才会那么动听,文学竭力赞颂初次捏握情人手掌的幸福感受的述怀, 才会拥有不可思议的严肃力量。不管是哪种场合,这都是极其自然的,极其富有人性的。 而背负着美术作品命运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那失去了的双臂,对这些比喻、赞颂来说,却是 一种令人难以相信的讥讽。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 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17 课 喜欢的一句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有了几句喜欢的话语。其中,既有年轻的时候,突然闯入心扉,并 从此在心中占有一席之位箴言,也有这二十年间偶然读到,那时却和它擦肩而过,后来, 却莫名其妙地执拗地想起的警句。和语言的相遇与和人的相遇一样,是可与而不可求的。 回首往事,遇到过很多人,读到了很多美好的句子,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人,也有很多难以 忘怀的句子。我的旧制高中时代是在金泽度过的,在毕业前夕的某个晚上,一位文科学生 告诉了一句哲学家康德说过的话 啊!无论怎样感叹也感叹不尽的是天上星星的光辉和 我心中的道德观。 就是这样一句话。我因为是理科生,和康德这样的哲学家完全无缘,对 一些这样的知识也是一无所知。初次听到这句话,就感到了这句高深的话语中所潜藏的巨 大魅力。在宇宙中,伟大的事物是每晚天空中闪烁着的星星的光辉和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 心中的道德观。也就是那些要积极向上生活的人们的内心。这句话是康德写在实践理性 批判一书中,被那个文科生简要地,并且依据个人风格加以概括的而成的箴言。那个时 候,初次听到这句话,觉得这是一句深奥的,我并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魅力的,只是能够 让我感受到生存的勇气的一句话。我认为,在我二十三岁那年突然闯入心扉的这句话支配 了我一生。对于人生的最根本的思考方式是就像这句被我铭记于心的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去 思考。现在,当我仰望星空,总能被一种神秘的美所打动,我坚信,在这个世上会有一些 人,他们带着“无论世间有多少悲惨,都要积极地生活”这样的信念生存下去。我是从高中 时代开始写诗的,但对于诗是什么的认识,受到已故诗人三好达治的作品很大的影响,觉 得它是一种很伟大的东西。他的诗集测量船的出版好像并不是在昭和五、六年间,这 本诗集被作为名诗集,被世人所知,诗集中收录了一首名为“乡愁”的诗。这首“乡愁”中, 海,在我们所使用的这个文字中,包含了母亲。并且,母亲这个词,在法语中,包含 了大海。有着这样短小精悍的诗句。当然,这首诗的美妙并不仅限于此,在这里,我只是 想记下这句短小的诗句。的确, “海”这个字中包含了“ 母亲 ”这个词,而在法语中, “母亲”这 个词中又包含了“海” 这个字。我想向将不可思议的文字构造提取出来并展示给我们的三好 达治表示感谢。当看到“海” 这个字中包含了“ 母亲”这个词时,无论是谁,都会对这种想法 感到惊讶吧。对于男人来说,其中并没有包含“父亲”这个词是一件很遗憾的事,这也没有 办法。确实,母亲应该被包含进去。 “海”这个字要形成, “母亲 ”这个词是必要的正因为包含 了母亲,海才更宽广。法语中的“母亲”中也包含了广阔的海 我想没有比这两个不同国籍的 文字更能象征母亲的伟大的了。我时常给年轻的人们诵读这简短而美妙的诗句,因为我认 为,对于母亲的伟大、母爱的伟大的直接的表达,这两句话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最近两三 年,莫名地一直记于心中,而且时常对我产生影响的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 句话。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说课课件模板卡通
- 2025企业产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书
- 2025科技公司与员工合同范本
- 2025中级会计师知识点《合同解除、违约责任》
- 2025代理合同样本
- 诗词鉴赏炼字课件
- 红绿灯识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 红楼梦课件图
- 项目部刻章申请书
- 版挖掘机租赁合同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JJF 1265-2022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电工技能测试
- 药事管理学全套课件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2020届高三北京高考“多文本阅读”总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