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隐性骨折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1页
膝关节隐性骨折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2页
膝关节隐性骨折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膝关节隐性骨折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4页
膝关节隐性骨折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膝关节隐性骨折低场膝关节隐性骨折低场 MRIMRI 诊断及临床意义诊断及临床意义 乔聚义,李秋莉,蔡 明,席 彬,刘 艳,李宏伟 (南阳市骨科医院,河南省 473000) 摘要摘要 目的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低场强 MR 表现、分型及临床意 义。方法:方法: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 131 例应用 0.2T 永磁型 MR 扫描仪行膝关节检 查,采用 SE 序列 T1WI、T2WI 和 STIR 序列脂肪抑制成像,分析隐性骨折部位、 范围及程度。 结果结果:根据损伤累及范围和程度,隐性创伤骨折分为隐性皮质下 骨折(91 例) 、隐性骨皮质骨折(22 例)和隐性骨软骨骨折(18 例) 。结论结论:低 场强 MRI 能准确诊断隐性骨折部位和类型,可作为疑似膝关节隐性骨折首选检 查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 隐性骨折;膝关节;低场 MR 成像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隐性骨折是指实际存在而不能根据 X 线片和临床表现而确诊的骨折1。多 见于膝关节,MRI 是其最佳检查、诊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对 131 例隐性创伤骨折 MR 成像分析,探讨隐性骨折的低场 MR 表现、分型及临床意义。 1 1 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 1.11.1 一般资料 2008 年 2 月2010 年 11 月我院诊治 131 例隐性创伤骨折患者, 男 84 例,女 47 例;年龄 1780 岁,平均 54 岁;主要症状为膝部外伤后不同 程度疼痛、肿胀,少数患者行走困难。均于伤后 2 h4 周行 MRI 检查,其中 90 例常规 X 线正侧位平片检查诊断阴性,41 例直接行 MRI 检查表现为隐性骨折。 (90+43=?请核实!) 1.2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 GE 公司 0.2T 永磁开放型 MRI 扫描仪,使用膝关节表 面线圈,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成像。矢状位成像采用 SE 序列 T1WI(TR 400 ms,TE 18 ms)和 T2WI(TR 3900 ms,TE 104 ms ),层厚 4 mm,间隔 1 mm,扫描 16 层。冠状位采用 STIR 序列扫描(TR 3000 ms,TE 26 ms),层厚 4 mm,间隔 1 mm, 扫描 12 层。 1.31.3 诊断标准 本研究隐性骨折诊断标准(请补充参考文献!)至少具备 以下 3 个条件:(1)有明确外伤史及疼痛等临床症状;(2)常规 X 线片未见 明确骨折线;(3)MRI 影像显示骨皮质及髓腔内线状或片状低信号,边缘不清; STIR 序列呈明显片状高信号。 2 2 结结 果果 2.12.1 损伤部位 本组中左膝损伤 70 例,右膝损伤 61 例;损伤累及股骨内外侧 髁、胫骨平台、髌骨、腓骨小头,以股骨内外侧髁、胫骨上端及胫骨外侧平台 多见。 2.22.2 损伤类型 根据损伤有无累及皮质下松质骨、骨皮质及关节软骨,将骨折 分为 3 型:(1)型,隐性皮质下骨折,又称骨挫伤,本组共 91 例,其损伤 仅累及皮质下骨松质,即骨小梁的微骨折和骨髓的出血、水肿,而相应骨皮质 和关节软骨完整(图 1a-b) 。 (2)型,隐性骨皮质骨折,本组共 22 例,其损 伤累及骨皮质或骨性关节面和皮质下松质骨,关节软骨完整(图 1c-d) 。 (3) 型,隐性骨软骨骨折,本组共 18 例,其损伤累及关节软骨、骨皮质及骨松质和 骨性关节面(图 1e-f) 。 2.32.3 隐性骨折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和关节积液 本组中 106 例合并韧带损伤, 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 21 例,后交叉韧带损伤 17 例,内侧副韧带损伤 43 例,外 侧副韧带损伤 25 例;51 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内侧半月板损伤 21 例、外侧半月 板损伤 30 例;合并关节积液(?半月板吗?)77 例。 3 3 讨讨 论论(请依据本研究结果展开讨论,请修改!)(请依据本研究结果展开讨论,请修改!) 隐性创伤骨折为一次性暴力损伤的结果。传统 X 线平片或 CT 不能显示隐性 骨折异常征象2。X 线检查呈阴性的主要原因是骨折线细微且不足以引起骨折端 移位,X 线摄影解剖分辨力较低,损伤组织前后重叠而不能显示。CT 检查在显 示骨皮质及软组织异常方面明显优于常规 X 线,但由于骨折线细小并与 CT 扫描 方向平行,且 CT 扫描方向单一,故 CT 普通轴位扫描对隐性骨折诊断意义较小3, 不能显示隐性骨折的存在。 骨髓内骨小梁微骨折,伴局部出血和水肿是隐性骨折主要病理改变4。MRI 具有多种成像序列、多平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可反映骨髓异常改 变,Kiurm 等5认为 MRI 可作为诊断隐性骨折的金标准。低场 MRI 扫描仪,若其 检查技术即所选用成像序列与参数恰到好处,对膝关节隐性骨折及前、后交叉 韧带、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等损伤,与高场强 MRI 扫描仪一样可作出正确诊断。依 据本组资料并结合文献6-7分析,膝关节隐性骨折 MR 表现特征为:(1)骨折线 在 T1WI、T2W 上显示低信号,可能为骨折后嵌入骨小梁或稍有骨髓移位所致。其 形状呈网状、线条状、不规则形状。多数骨折线 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 系骨折后骨小梁断裂,留下细小间隙被水肿信号充填所致。 (2)常以伴发骨髓 水肿信号为主要表现,在 T1WI 上呈低信号,与正常骨髓组织的高信号有明显对 比,T2WI 呈高信号,与骨髓组织对比度较差。采用 STIR 序列、GRE 序列效果更 佳,尤其低场 MRI 冠状脂肪抑制 T1WI 序列表现更好,应作为常规扫描序列。有 学者认为脂肪抑制序列是 MRI 检查明确诊断隐性骨折的最佳序列6。.股骨内、 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平台相对应的损伤可同时存在,这种对吻性骨挫伤在 MRI 上表现为“对吻征” (见图 2) 。 (3)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 伤,其中以前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为多见,MRI 直接征象为其连续性完全或 部分中断、轮廓模糊、形态增粗扭曲或韧带回缩,T2WI 上其内信号增高或部分 低信号纤维中断。阮新忠等7认为膝关节隐性骨折或外侧部隐性骨折作为前交 叉韧带损伤的间接征象是可靠的。而胫骨外侧平台后缘和股骨外侧髁的对吻骨 挫伤以及胫骨髁间棘的隐性骨折应强烈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隐性创伤骨折依据 MRI 分型而选择相应治疗方案、进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 意义。对隐性皮质下骨折,如果患者临床症状较轻,经适当制动,休息 24 周 可恢复。对隐性骨皮质骨折,患者临床症状较重,需石膏托外固定,46 周后 行功能锻炼,一般可不留后遗症。对隐性骨软骨骨折者,患者临床症状较重, 一般需石膏托外固定,6 周后开始功能锻炼,3 个月后负重;如果未及时正确治 疗,可能导致膝关节过早出现骨和软骨退行性变。 本研究结果提示骨挫伤病理基础改变是骨小梁微骨折伴骨髓内出血、水肿, 因此 MR 成像在隐性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而常规应用的 SE 序 列和 STIR 序列对场强不均匀敏感性及场强依赖性低,故合理应用低场强 MRI 扫 描序列,尤其是 STIR 序列,可达到与高场强 MRI(?,是“高场”还是“高 场强”?)相同一样也能取得满意的诊断结果,且低场强 MRI 检查费用低, 对疑为膝关节隐性骨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4 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已核实的参考文献没有无误。请认真逐条核实,保证参考文献的正已核实的参考文献没有无误。请认真逐条核实,保证参考文献的正 确性!确性!) ) 1 陶晶晶,汪桦.田荣华,马芬,丁元军,等.膝关节隐性骨折的 MRI 诊断价 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1(8):818-819.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J, 2008,23(1):73-74.(已核!) 2 Cabitza P, Tamim H. Occult fractures of tibial plateau detected employ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 . 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0,174(5):355-357. 3 曹来宾,徐爱德,徐文玺,等.骨关节 CT 和 MRI 诊断学M.第 1 版.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2-53.(请核实作者!) 4 Rubin D A,Palinka M L, Kneeland J B.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Lower Extremity InjuriesJ. . Semin Roentgenol,1994,29(2):194-222. 5 Kiuru M J ,Pihlajamaki H K, Hietanen H J, et al. MR imaging, bone scintigraphy,and radiography in bone stress injuries of the pelvis and the lower extremityJ. . Acta Radiol,2002,43(2):207-212. 6 潘诗农,刘兆玉,吴振华,等.隐性骨折的 MRI 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35(11):806-808.(已核!) 7 阮新忠,徐海东,黄求理,等.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膝关节隐性骨折模式 MRI 诊断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2) (1):72-75.(已核!) 作者简介:乔聚义(1958) ,男,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与关节影像 诊断。 收稿日期:2011.11 修回日期:2011.4 a b c d e f 注:a-b 为左胫骨外侧平台隐性皮质下骨折,左胫骨外侧平台隐性皮质下骨折,a 显示 SAG T1WI 胫骨外侧平台皮 质下呈低信号,b 显示 CORSTIR 呈高信号;c-d 为胫骨外侧平台隐性骨胫骨外侧平台隐性骨 皮质骨折,皮质骨折,c 显示 SAGT1WI 胫骨外侧平台皮质及皮质下呈低信号,d 显 示 CORSTIR 呈高信号;e-f 为右胫骨平台隐性骨软骨骨折,右胫骨平台隐性骨软骨骨折,e 显示 SAG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