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 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 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 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 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有 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 就看出 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 信这是真的吗?这 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 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 路货” 。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 “陈旧货” 。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三是简单模仿的“ 舶来货” 。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 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 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 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 “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 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XX 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 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 5 分” ;湖北黄岗“选材新 颖,有个性可多加 1-3 分” 。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 通常占到 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家引起 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考题回放 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 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走进那张“牛皮癣” 大雪放肆地在天空中飘荡,整个世界突然变得一声不 吭。那雪白雪白的花朵,纷纷扬扬地落到马路上,落到屋 顶上,落到停靠在路旁的汽车上,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 都沉浸在了 一片雪白的世界里。 不知从哪儿吹来一股风,说是为了维护市容,保证城 市的卫生,要清理街头巷尾张贴的广告。 天还没亮,雪还飘。一位清洁工正在清理着一面墙。 他四五十岁的光景,穿一件军大衣。衣袖上带着袖套,却 遮盖不了衣袖的补丁,皮肤在雪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黝黑。 他用力地撕着墙上贴得很紧的纸张,手冻得通红通红的, 像火焰一样,似乎能将这雪融化似的。麻烦的是,这些纸 张仿佛在墙上生了根,他只好用冰冷的书一遍一遍地擦洗 着墙。天渐渐亮了,墙上的纸只剩下了最后一张。清洁工 抬起右手正准备撕去,可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中,像是被冻 住了。 最后,他摇了摇头,收拾好工具,走开了。 参加晨练的老爷爷准时来到这里。一路上的景色令他 惊叹不已,不是因为那漫天的大雪-在这北方城市雪算不 了什么,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工作效率。一夜之间, 每一面墙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在清洁工刚清理过的那面 墙前,他停住了。他被那张纸吸引住了, “是哪个粗心的清 洁工把它忘了。 ”他一边念着一边伸出手,去撕那最后一张 纸,可刚撕下一角就停住了。他也摇了摇头,走了。 天已经亮了,一个小学生摸样的女孩,一蹦一跳地去 上学,嘴里还哼着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儿歌,背上背着浅蓝 色的书包,她同样被那张纸吸引住了。他细细看了一会儿, 就打开书包,拿出胶带,把刚才被撕下的那个角粘了回去, 然后开开心心地哼着儿歌,朝学校跑去。 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 格外宁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 了那张纸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示” 。 满分解密 满分点:本文选取的材料可谓出人意料,美不胜收: 一是材料的情节美。在爱护环境的整治活动中。三位不同 年龄的人物对一张“牛皮癣”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不由让 人惑由心生。作者层层设悬,至结尾才一笔带出原因,情 感似喷井突然爆发。像清洁工的“摇头” ,老人的一“撕” 一“停” ,小女孩的“粘” ,无不让人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二是材料的情感美。三位人物因为关注城市卫生才去关注 这张小小的纸,这是一种公德美;三位人物又因为被这张 纸感动而停下自己的行动,这是一种关爱他人的人性美。 当然,纸背后的那位儿子寻母的举动,更是值得弘扬的亲 情美。 借鉴点:开篇结尾的景物描写,三个人物关注“牛皮 癣”的细节描写,均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 的写作功底。透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感受到了描写 在考场作文中的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选鲜活新颖的材料。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 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 刀” ,不过, “刀子”里藏着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 霜” ,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 颠颠” ,不过“疯颠”里蕴藏的是健康的心理。如快乐存 折 、 一滴泪水的体验 、 走进桃花园等中考满分作文, 透过这些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 选感情充沛的材料。 “文章不是无情物” ,只有“情 动” ,才能“辞发” 。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 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绘出人物的神韵,或 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 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受,力求做到 材料小巧合理,真实动人。 选底蕴深厚的材料。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 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 、 “文才飞扬” 。如果 你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以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 的特点是写人未所知,以知出新。 五、结合优秀作文,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 1、 学生自学,分析满分秘诀。 考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 月 1 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 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 陶醉在这优美的自然风景。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大家 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手拿塑料袋, 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 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 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 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 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满分例文解秘 走在历史的画廊里 朦胧中,我被带到了一条长廊里,两旁挂满了一幅幅 活动着的图画。我迈开步子,观赏 起这些多彩的图画来。 第一幕 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 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 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 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 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 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 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第二幕 白色的病床上,一个小女孩艰难地用小木棒翻着书。 由于高位截瘫,她只能镜子吃力地看书,字是反的,她会 因此不停地流着眼泪。但她并没有抱怨,她坚持了下来, 她为此露处了多少发自内心的微笑。当她坐在轮椅上,拉 着手风琴低唱着“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时, 她已经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张海迪,一张苍白的脸,却为历史添上了一道五彩的 生命之景。 第三幕 烈日当空,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伯正在田间忙碌着。低 头,弯腰,又站起。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一连串串的 动作,观察着那一株株水稻。突然,他眼睛一亮,笑容顿 时写在了他的脸上:“找到啦!可找到你啦!我找了你十 年啊,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了!”说着,弯下腰去,小心翼 翼地将那株水稻连根挖起。欣喜若狂地带着它往远处的房 子跑去。他就是袁隆平,养活了几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农民, 坚持了十年,他终于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一道金黄的风 景。 尾声 睁开眼,天已大亮,枕头旁放着的书仍翻在第一页, 上面赫然写着: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 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风景。 满分秘诀:除了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以外,本文在材 料上的特色也极为鲜明:材料横贯古今。文章运用了蒙 太奇的手法,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古今人物巧妙连接 在一起,展示了布鲁诺、张海迪、袁隆平独特的“人生风 景” 。这种形式,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约束,给人以 明快、简洁、大气的感觉。材料感情浓郁。考生选取的 三个故事虽“老” ,但作者用善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展 示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境遇中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坚守。 在表现手法上也各有侧重,写布鲁诺重在背景的烘托, 写张海迪重在内心情感的铺设,写袁隆平重在人物言行的 描写,从而使三个人物都显出鲜明的个性。读者透过文字 可以触摸到这 些人物的美好心灵。 2、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 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 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具体方法是认真思考,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 弃-再选择”的选材过程。要放弃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 的材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 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 才是震撼心灵的情感。 六、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苦与甜是相对的,苦与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一 些从小肯于吃苦的人,往往三十而立,因为有了真本事, 后大半生便可以享受相对甜美的生活。而从小泡在蜜罐里 不肯吃苦的人,且不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甜,更重要的是 因为没有真本事,一生也摆脱不了心灵上的苦难。正如俗 话所说:“能吃苦的人 吃半辈子的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的苦。 ” 读完上面的材料后,请以“苦与甜”为话题,写一篇 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亲人或朋友 “苦尽甘来”的故事,展开时,对“生活之苦”要“泼墨 如云” ,对“生活之甜”则可以一笔带过;写议论文,则可 以以李时珍、李世光等人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作为素材, 提出“在苦难中走向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山机电入井培训课件
- 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 vloo kup函数教学课件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员工维护保养培训
- 关于中药的培训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总结
- 阑尾炎的护理查房
- 中班健康活动:走丢了怎么办
- 小学课堂礼仪培训
- 2009-2022历年河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
-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走进人工智能》优质课获奖课件
- 工程开工报告表
- 劳动法课件(完整版)
- 营运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本及动态监控管理制度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偏头痛PPT课件(PPT 43页)
- (完整版)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 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
-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
- 关于恒温恒湿项目装修方案及装修细部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