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卷(十三)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卷(十三)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卷(十三)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卷(十三)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卷(十三)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同步测试卷高中同步测试卷( (十三十三) ) 模块综合检测模块综合检测(A(A 卷卷) )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 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 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 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 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 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 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 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 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 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 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 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 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 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 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 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 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 2 所谓“国艺” ,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 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 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 了“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 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 ,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 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 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 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 “国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 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 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围棋被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成为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列的“国艺” , 显示它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 D围棋作为“国艺” ,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 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 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 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 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 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3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 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 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 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 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 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 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 ”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 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吾府之积若干?” 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 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 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 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 而卒,年六十八。 (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 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 谢天下!”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 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 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 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 讨方腊以自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4 A古代男子 18 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加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20 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 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 作之事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十八人,侯蒙援引 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 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 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 译文:_ _ (2)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 译文:_ 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89 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 猗兰:即猗兰操 ,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 5 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8请简要分析尾联这句话的意思,并说说此句与苏轼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达出来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5 分) 答: _ _ 9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6 分) 答: 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_,_”描写了一 幅极美的画面: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在水里游动,而像在空中游动。 (2)琵琶行中,白居易由琵琶女的经历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从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 发出了“_,_”的感叹。 (3)诗经氓中“_,_”两句,写痴情 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曲两阕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埃林先生脸红得像朵野玫瑰,嘴角来回抽搐,透露出一个侏儒的满腔恼怒。他直冲大 汉的脸不停地晃着拳头: “法灵腾,你这无礼的恶棍!你得为你的失礼行为向我道歉,要不你就得马上离职! ” 大汉感到自己的处境真够呛,他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卑躬屈膝地向埃林道歉,但是他 更知道,今后的办事处将要变成叫他多么难受的一个马蜂窝。他还记得埃林用什么办法把 小皮克赶出了办公室,好腾出位子来安插自己的外甥。他愤怒,口渴,想报复,他气自己, 也气所有其他的人。 大汉感觉到他魁伟的身体又在渴望着酒店的松快了。雾气开始使他感到寒冷,他心里 6 在琢磨能不能到奥尼尔酒店去央求派特。他最多只能求他借一个先令,而一个先令根本不 顶用。不过他必须想方设法搞钱:他已经把身上仅剩的一个便士买了那杯黑啤酒,再一转 眼就会太晚,到哪儿都弄不到钱了。正当他随便摸着表链,忽然他想起了弗利特街上的当 铺。就这么办!他怎么早没想起来? 他快步穿过法学会拱门下的夹道,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让他们见鬼去吧,他今晚上 可要好好乐一下了。当铺的店员说五先令,但是货主坚持要六先令,最后这六先令如数给 了他。他喜洋洋地走出当铺,把硬币搭成一小摞夹在大拇指和另外几个指头中间。他穿过 人丛,带着满足而得意的心情观看这一片熙熙攘攘,同时派头十足地注视着过路的女职员 们。他的鼻子已经闻到了柠檬甜酒袅袅的香气。他一边往前走一边想着用什么词句把傍晚 的风波讲给伙伴们听: “就这样,我只是瞅着他很冷静,你们知道,再瞅瞅他。跟着我又回过头来瞅瞅 他不慌不忙,你们知道。 我认为,这样问我不合适。 我说。 ” 诺息弗林正坐在戴维伯恩酒店他向来坐的地方。他听完这个故事以后,请法灵腾 喝了半杯酒,说这是他听到过的最出色的趣闻。法灵腾回请了一次。不一会,奥海勒闰和 派迪莱纳德进来,法灵腾把故事向他们又讲了一遍。奥海勒闰请大家喝热麦芽酒,还讲 了他在芳斯街凯伦公司怎样顶撞主任的事,但是他承认他的对答不如法灵腾说得机灵。法 灵腾听罢,再请大家干一杯。 后来,他们又转到苏格兰酒家,苏格兰酒家关门以后,他们又上玛里根酒店。 他开始咒骂自己缺钱,咒骂自己请了这么多轮酒,尤其是请武打闹剧艺人威泽斯喝的 那些威士忌和矿泉水。 威泽斯正露出他的双头肌给大家看,法灵腾也照样挽起袖子。两人同意比一次臂力。 比赛开始,威泽斯慢慢把对方的手扳倒在桌上。被这么个毛头小伙子击败,法灵腾又羞又 恼,那张紫膛脸更紫了。 “不兴把身上的重量压过来。要玩得正派。 ”他说。 “谁不正派?”对方说。 “重来,三战两胜。 ” 比赛重新开始。他们的手和胳膊都使劲地哆嗦。经过好一阵鏖战,威泽斯慢慢又把对 方的手按在桌上。观众中轻轻发出一阵喝彩声。站在桌旁观战的一个跑堂涨红了脸,朝胜 利者点点头,用一种不懂世故的亲热口气说: “啊!这才是本事!” “你懂得个屁!”法灵腾转向那人,恶狠狠地说, “你插什么嘴?” 他憋了一肚子闷气和报复情绪。他感到丢脸、不满,他甚至不觉得什么醉,而衣袋里 只剩了两便士。他诅咒一切。他在办公室里毁了自己的前程,当掉了怀表,花光了钱,却 连醉都没醉,还丧失了大力士的名声,两次败给一个毛孩子。 7 回到家里,他看到灶里的火灭了,使劲儿用手杖揍儿子, “哼,看你下回再让火灭掉! ” “哦,爸!”孩子哭喊着, “爸,别打我,我要我要替您念一遍万福玛利亚的祷 告,你要是不打我” (选自都柏林人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作者怀着极大的同情,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底层小人物形象,展 现了其生活的艰辛和不幸,有力地抨击了社会的不公。 B法灵腾用表链当了六先令后, “派头十足地注视着过路的女职员们” ,这一细节典型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心存不良、猥琐健忘的精神状态。 C法灵腾不顾自己身份卑微,敢于得罪上司,事后不得不道歉,最后更为自毁前程而 沮丧不已,融勇敢和怯懦于一身,人物真实可信。 D奥海勒闰讲自己顶撞主任的事,承认自己的对答不如法灵腾说得机灵,以此来反衬 法灵腾口才出众,能言善辩,突出其不被重用的不幸。 E小说最后以儿子的央求作结颇见匠心,法灵腾把年幼的儿子作为发泄愤怒的对象, 儿子以“替您念一遍万福玛利亚的祷告”为条件央求父亲不打自己,体现了法灵腾对弱小 者的蛮横无理。 (2)法灵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他的性格特征。(6 分) 答: _ _ _ (3)小说中的对比手法运用得十分成功,请结合文本试作分析。(6 分) 答: _ _ _ (4)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一曲两阕”的含义及妙处。(8 分) 答: _ _ 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 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 年,徐悲鸿赴法公费留学,并在法 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 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 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 年秋天回到中国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好朋友田汉一起 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 年底, 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 高等院校的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 基础论” 。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 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 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个时候,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具有很大影响。徐悲鸿 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 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 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向大自然学习经过三次邀请, 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白石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不胫而走的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 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 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儿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蜚 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 下寻归图 。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一首是:“草庐三顾不容 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 ”另一首是:“一朝不见令人思, 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 ”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 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 1931 年 5 月,为了扩大他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上海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 了齐白石画集 ,徐悲鸿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评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 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 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1933 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 洲举行巡回展,让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 9 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 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 1947 年的除夕夜, 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 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 突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 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 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 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病工作。 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 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徐 悲鸿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 年 9 月,徐悲鸿不幸因脑溢血病复发而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 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 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 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的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 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 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 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 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 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欣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17 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 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 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 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诀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与合作的动人故事, 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和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_ 10 _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 ,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_ _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 请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 对此,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答: _ _ 第卷(表达题,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针对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访问日本期间涉及中国的一系列表态,国防部新闻事务局 昨天答记者问时表示:希望美方_,为两国两军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因旁白过多而遭网友吐槽,不少人认为,主创团队为体现 原著的深沉厚重而_,忽略了影像本身的功能。 进京初期,他处处_,所谓京城水深,他的同学到他家拜访,看到他大热天 的依然在吹风扇,于是赠送他一台空调,他也拒绝了。 A小心翼翼 谨言慎行 谨小慎微 B谨言慎行 谨小慎微 小心翼翼 C谨小慎微 小心翼翼 谨言慎行 D小心翼翼 谨小慎微 谨言慎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为了满足基因复制和变异这两项基本的需求,生命系统必须设法将每一个基因和它 的“产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保障分子复制过程中原料和自由能的供应。 B在中国,有一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即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 全社会的公民都应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备受大众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 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电视剧离婚律师围绕着“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两个原本不再 11 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故事。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在这封信里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 。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一 点心得介绍给你。_,_,_,_,_,_。 比从前感觉到更浓厚的趣味 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 懂得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 再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 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假若你看过信之后 A B CD 16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香草常被用来美化环境,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_。比如对唇形科的一些香草喷洒热水,就能够促使其 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杀菌成分。_,如在大棚里种植此种 香草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日本茨城大学副教授佐藤远雄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如果将唇 形科香草叶片在 50 摄氏度的水中浸泡数十秒,叶片就会大量释放具有杀菌效果的对伞花烃 和松油烯,其释放量分别达到通常情况下的 6 倍和 8 倍。研究小组认为, _,误以为叶片感染了病原菌,从而产生抵抗力,释放 抗菌物质。 17阅读下面的漫画,说一说这一漫画反映出当前旅游市场存在着什么问题?对于这 一问题,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 字。(6 分) 答: _ _ _ 六、写作(60 分) 12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江城中学田径运动会结束后,张老师在作文课上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以“最_ 的瞬间”为题的作文,要求写运动会上的人和事。同学们的作文大多表现“团结互助,顽 强拼搏,勇争第一”的主题,只有小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最恐怖的瞬间”的作文,主要 写他参加 800 米赛跑时落在后面,没有人为他加油、递水,一个人很落寞地跑完了全程。 张老师读完小李的作文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世界给你的温度。 小李看了老师的评语后,陷入了沉思。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完成写作任务。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 B。A 项,对应文本“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 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C 项, “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 广泛流行”与原文不符。D 项,对应文本“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 ,即礼、乐、射、御、 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 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了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 2解析:选 B。B 项对应文本“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 确立起来的。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 “围棋的价 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 3解析:选 A。B 项, “盛极一时”错。C 项, “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 直接关系”错。D 项, “只要就”说法绝对。 4导学号 30250073 解析:选 B。先通读最后一段文字,大致弄懂文意,再根据语 意进行断句。 “无敢抗者” ,此处比较明显,应该断开, “今青溪盗起”表时间,应断开。 5解析:选 A。古代男子 20 岁成年举行加冠礼,又称“弱冠” ,而非 18 岁。 6导学号 30250074 解析:选 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 责主管官吏。 7(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 回答。 ” (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 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 ” 参考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 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 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浞 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 13 黄浞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 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 ” 黄浞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 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侯蒙到了秦州,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 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 ”案件判 定的结论还没有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说:“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 如秦缪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位变轻了。如今羌人 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八员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残肢体啊。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 吗?”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追究。 迁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近年郊庙祭祀提前办妥告成,尚书主管政事。到这时,皇 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 所敢做的事情。 ”一天,皇帝随便地问:“蔡京这个人怎么样呢?”侯蒙回答说:“假使蔡 京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 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 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朝廷商议贬值十分之七,府库主管官吏报告说:“各部门 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变更。 ”侯蒙说:“我们府库之中 有多少贮存?”官员回答道:“八千缗。 ”侯蒙斥责道:“怎么有变革而我却不知道!”第 二天,法令颁布。又曾经有几件事侯蒙独自接受圣旨,蔡京不知道;蔡京侦探到这些事, 告诉皇帝,皇帝说:“侯蒙也这样吗?”将侯蒙贬为亳州知州。 宋江进犯京东,侯蒙上书说:“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军几万 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青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 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 ”皇帝说:“侯蒙身居外地却不忘君主,是忠臣。 ”命他任东 平知府,还没有上任就死了,终年六十八岁。 8导学号 30250075 解析:解答本题,应结合着诗歌注释理解句意并抓住关键词 分析其思想感情,然后与苏轼的情感进行比较作答。由注释可知,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 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因此诗人与苏轼均因被贬官而失意;由 “江北江南无限情” “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二人虽政治失意,却都很潇洒豁达。结合着 注释可知,诗人被贬后虽然感叹生不逢时,却依然很积极;而苏轼“归去”表明了他想 归隐退去的情怀。 答案:同:均被贬失意,但旷达乐观(豁达潇洒)。异:王诗感叹生不逢时,但仍持积 极入世之态;苏词对遭排挤打击而愤懑,有归去退隐之意。 9导学号 30250076 解析:解答此类题,一般要从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从 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例如,首联、颔联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14 还运用了嗅觉、听觉的写法,诗中还有动静结合、拟人等手法。答题时,可结合着这些手 法的一般性作用分析其表达的事物特点及情感即可。 答案: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 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 “偏与”赋予“草露” “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 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 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 10(1)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11导学号 30250077 (1)解析:选 BE。A 项, “极大的同情”分析不当,实为“哀 其不幸,怒其不争” ,且文章并无抨击“社会的不公”之意图。C 项, “不顾自己身份卑微, 敢于得罪上司”于文无据,他向大家讲述的所谓自己顶撞上司的故事,只是吹嘘之辞,并 没有实际发生,因而说他“融勇敢和怯懦于一身”不妥。D 项, “反衬法灵腾口才出众,能 言善辩,突出其不被重用的不幸”分析不当,文章写奥海勒闰承认自己的对答不如法灵腾 说得机灵,意在烘托法灵腾的背后吹嘘。 (2)解析:结合小说的标题可知,法灵腾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作答时概括出他 矛盾性格的表现即可。 答案:法灵腾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小人物形象。一方面,他饱受屈辱和压迫,经济穷困, 生活不如意,令人同情;另一方面他浑浑噩噩,精神状态愚昧麻木,面对屈辱敢怒不敢言, 在强者面前懦弱无能,在弱小者面前大施淫威,以酒买醉,自我炫耀,陶醉于精神的胜利 之中。 (3)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研读文本,找出对比在文中的具体运用,然后简要分析表 达效果。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较多,有人物之间的对比,如上司的声色俱厉和法灵腾 的敢怒不敢言;也有人物自身的对比,如形象高大和内心懦弱的对比,可怜处境和精神麻 痹的对比,行动上的失败和精神上的麻痹的对比。这些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滑稽可笑,使人 物形象越发鲜明。 答案:身材魁梧的法灵腾在侏儒上司声色俱厉的训斥面前敢怒不敢言,这是形象高大 和内心懦弱的对比;受到屈辱感到愤怒,当了怀表去酒店喝酒买醉,这是可怜处境和精神 麻痹的对比;当面向上司道歉和事后炫耀自己对上司的“胜利” ,这是行动上的失败和精神 上的自我陶醉的对比;还有在强者面前懦弱无能和在弱小者面前蛮横无理的对比。在这些 鲜明的对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