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1页
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2页
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3页
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4页
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 线 菌 1 一、概念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 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 2 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 于自然界(土壤、河流、湖泊、海洋、淤泥、 空气、食品、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 土壤中最多,一般分布在含水 量较低、有机物丰富和呈微碱性 的土壤中。 107个g土壤左右 二、分布特点 3 三、形态结构 多数放线菌具有发育良好的分支状菌丝体 ,少数为杆状或原始丝状的简单形态。 根据菌丝的形态与功能不同,分为三类: 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4 放线菌菌丝比较 菌丝位置生物功能 基内菌丝培养基内吸收营养、排 泄废物 气生菌丝空气中形成孢子丝 孢子丝空气中释放孢子繁殖 5 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四、繁殖 6 1、由大量产生分枝的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形 成的菌落(链霉菌) 四、菌落特征 菌落质地致密,表 面呈紧密的绒状或 坚实、干燥、多皱 ,菌落小而不致广 泛延伸 7 2、由不产生大量菌丝的种类形成的菌落(诺 卡氏菌) 菌落粘着力差, 结构呈粉质状, 质地松散,用针 挑取易粉碎。 8 五、与人类的关系 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 有的放线菌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制;此外,在石油脱 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 )、植物(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 具固氮作用,用于生产生物菌肥 9 蓝 细 菌 10 蓝细菌也称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革革 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有叶绿素a、具 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古老的大型大型原核微生 物。 一、概念 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 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 地球环境从无氧到有氧的 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 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11 广泛地分布在各种河流、湖沼、海洋等水体中 和土壤中 可与各类植物的叶腔,裸子植物的根,以及地 衣进行共生(真菌、苔类、蕨类、苏铁科植物 、珊瑚甚至一些无脊椎动物) 可在贫瘠的沙质海滩和荒漠的岩石上找到它们 ,并有“先锋生物”的美称 二、分布特点 12 单细胞的球状、腰鼓形、椭圆形或短柱形 、杆状、长丝状体,或有分枝,或有分化 丝状体是由许多细胞排列而成的、肉眼可 见的群体,外有共同胶质衣鞘 三、形态结构 13 异形胞(Heterocyst) 蓝细菌所特有的一种形态和功能都很独特的细 胞,在蓝细菌丝状体中间隔存在,比普通细胞 稍大、有较透亮的厚壁。异形胞不含有光合系 统,但含有固氮系统 14 无性繁殖,主要为二分分裂法,丝状蓝细 菌可通过丝状体断裂形成若干段殖体,每个段 殖体可长成新个体。少数种类形成孢子进行繁 殖。 四、繁殖 15 固氮蓝细菌对水体的营养状况和保持土壤 氮素营养有较大作用 有些蓝细菌可食用,具有经济价值 水体营养状况的指示生物之一 五、与人类的关系 16 其他原核微生物 17 其他几种原核微生物 支原体(Mycoplasma)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衣原体(Chlamydia) 18 一类天然无细胞壁 、整个生物界中能离开 活细胞独立生活的最小 型原核微生物。 一、支原体(Mycoplasma) 19 发现 1898年,ENocard等从患传染性胸膜肺炎的 病牛中首次分离出支原体。 1967年,日本学者土居养二等发现患“丛枝 病”的桑、马铃薯、矮牵牛和泡桐的韧皮部 中常有相应的支原体,从此发现了植物支原 体病原。目前,一般把植物支原体称为类支 原体。 20 二、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一类大小介于细 菌与病毒之间、许多 方面又类似于细菌的 、专性寄生于真核活 细胞内的致病性革兰 氏阴性原核生物。 21 H.T.Ricketts (18711910)(18711910) 1909年,首次发现落基落基 山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 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 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 念。 发现 谢少文 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 在国际上首次用鸡胚培养 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成功 (1934)。 22 三、衣原体(Chlamydia) 一类能通过细 菌滤器,严格细胞 内寄生,有独特发 育周期的原核细胞 性微生物。广泛寄 生于人类、鸟类及 哺乳动物。 23 发现 19071907年,两个捷克学者在患年,两个捷克学者在患 沙眼的人结膜细胞内发现了包沙眼的人结膜细胞内发现了包 涵体,当时他们误认为它由涵体,当时他们误认为它由“ 支原虫支原虫”引起。引起。 19561956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 家家汤飞凡及其助手在国际上首及其助手在国际上首 次分离到沙眼的病原体。次分离到沙眼的病原体。 19701970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 的沙眼及有关疾病的国际会议的沙眼及有关疾病的国际会议 上,才正式把这类病原微生物上,才正式把这类病原微生物 称作衣原体。称作衣原体。 汤非凡教授 1897-1958 24 生活史 二分裂 整个周期约48小时,不须媒介,直接感染宿主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