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章  认识世界从这里开始——感知觉_第1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章  认识世界从这里开始——感知觉_第2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章  认识世界从这里开始——感知觉_第3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章  认识世界从这里开始——感知觉_第4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章  认识世界从这里开始——感知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感知觉 本章教学目的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了解感觉和知觉 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 门户,也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 2、掌握与教学有密切联系的感觉和知觉规律, 学会运用这些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并了解感知 觉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与知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感觉与知觉 对感觉的理解 1.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生理现象,但却十分重要 。 “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感觉对人的重要性。 感觉剥夺实验 一、感觉与知觉 2.感觉的共同特点: 感觉所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而不是间接起作用或者过去直接起作用的事物 。 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某一个具体的特征,即 事物的个别属性。 一、感觉与知觉 (二)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映。 对知觉的理解: 知觉的产生要以感觉为基础。 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二、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一)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 2、内部感觉:运动觉(动觉)、平衡觉(静觉)和 机体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二)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 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 知觉。 知觉 按对象 按特性 按感受器 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视知觉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 触摸知觉 三、错觉和幻觉 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 觉就是错觉。 在没有外界任何刺激作用的情况下出现无中生有 的知觉就是幻觉。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 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 感觉阈限:是指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工厂的火灾警报要多响才能在喧嚣的机器声中听 到它? 飞机控制板上警示灯要多亮才能看起来比其他的 灯亮两倍? 咖啡中加多少糖才能感觉到甜?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请问你看到了几个字? 心 心 心 心 心 心 心 心 心 心 心 心 我们人类的阈限大约在什么水平? 触觉: 晴朗黑夜中30英里处看到的一根燃烧的蜡烛 听觉:安静条件下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 嗅觉:一滴香水扩散到三室一套的整个房间 触觉: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 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 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请问下列图片中,哪一个不同? (二)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的其它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 激的感受性的现象。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 从而引起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视觉中的明适应和暗适应 听觉的适应 肤觉的适应 味觉的适应 嗅觉的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 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2.感觉的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 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三)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对刺激的感受性因为其 他感觉的影响而变化。 如微弱声音、清香气味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 微弱光刺激可提高声音强度的感受性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四)联觉 某种感觉感受器的刺激能在不同的感觉领域产 生经验。 如色觉和温度觉、色觉和听觉。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五)感觉的补偿 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 统的机能来弥补。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并不都作 出反应,而是选择其中的少数刺激作为知觉对象 ,而把另一些当作知觉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 性。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为知觉的对象, 而环境中的其它声音成为背景。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首先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 图4一1是一张两歧图形,它显示了知觉中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其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 而且互相依赖。 花瓶?侧影? 你看到了几个人?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第一,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第二,知觉对象本身的组合及其活动性。 第三,知觉者本人的主观因素。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一般都由各种不同的特性,不同的部 分组成,个体在知觉时往往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整 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人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觉系统具有把 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例如,在下图中,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野中的 个别成分综合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 中间是13还是B?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各部分的接近、封闭、相似、连续以及 简明性 2、知觉主体的定势和知识经验。 知觉特性: A:接近性 B:相似性 C:连续性 D:封闭 E:良好图形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 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成确 定的含义,从而标志出来的特征称为知觉的理解 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 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 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 义。 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些斑点吗? 不完整图形 你觉得这个图形像什么?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征 2、有无明确的知觉任务 3、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距离、角度 、光线明暗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 的形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 性、颜色恒常性、明暗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知觉缺失 如果有正常视知觉的人不能感知到视觉刺激,会 发生什么事? 失认症 医生:这是什么东西? 病人:长约六寸、带有线性绿色附着物的一个回 旋状且红色的样子。 医生:对,所以你认为它是什么呢?P.博士 病人:很难说 医生:闻一闻它 病人:啊!真漂亮!一朵清晨的玫瑰,闻起来感 觉真好! 摘自”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Sacks, 1970) 物体失认症 感觉到整个视野的各个部分,但他们 看到的物体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意义。 同步失认症 个体不能同时注意一个以上的物体。 空间失认症 不能辨别空间的信息。 脸部失认症 与大脑右颞叶受损有关,辩论人的脸 部的能力缺失。 感知觉基础知识小结: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 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分类: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分为: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知觉按对象分可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按照事物的特征,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错觉: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错误的、歪曲实 际的知觉。 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二)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适应和对比 (三)不同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四)联觉 (五)感觉的补偿 知觉活动的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第三节 感知规律的应用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教师的一、在教师的“教教”方面充分利用感知规律组织好方面充分利用感知规律组织好 直观教学直观教学 二、在学生的二、在学生的 “ “学学”方面充分利用感知规律培养学方面充分利用感知规律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生的观察能力 (一)感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一)感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二)知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二)知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是教师使用实物(标以本)、模型、挂图、演示实直观教学是教师使用实物(标以本)、模型、挂图、演示实 验及幻灯片、电影等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验及幻灯片、电影等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 学生理解和把握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实物直观、学生理解和把握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实物直观、 教具直观、言语直观三种形式。教具直观、言语直观三种形式。 (一一)感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感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1 1、感受性与感觉强度及感觉适应规律的运用、感受性与感觉强度及感觉适应规律的运用 2 2、运用感觉的对比规律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运用感觉的对比规律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 3 3、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 (二)知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二)知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1 1、在直观教学中正确处理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在直观教学中正确处理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 2、设计和使用直观教具时应遵循活动对象易被知觉选设计和使用直观教具时应遵循活动对象易被知觉选 择的规律择的规律 3 3、知觉理解性和恒常性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运用知觉理解性和恒常性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运用 二、在学生的二、在学生的 “ “学学”方面充分利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方面充分利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察能力 你还能说说感知规律在 教学中应用的实例吗? 不同种类的错觉 (一)大小错觉 线条错觉 旋转错觉 不可能图形 物体知觉 对人以外其他事物的知觉,可分为单纯知觉和综 合知觉。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反映社会成员的行为和 表现。 可分为: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 空间知觉 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 的知觉是空间知觉。 主要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也叫深度知觉,它由一定线索引起。其线索 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以刺激物的特点作为线索;另 一方面则产生于视觉系统本身的特性。 来自刺激物方面的深度线索 三个人谁最高? 时间知觉 定义:人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它 是在人的成长和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 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