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人体亚健康概论亚健康概论 n n 主讲:成家茂主讲:成家茂 n大理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心理学取向的 亚健康观 The Sub Health Concept of the Psychologic Orientation 概述 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因素 亚健康的心理表现 亚健康的心理评估 亚健康的心理干预 Outline 心理学取向的健康观 心理学取向的疾病观 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 概述概述 一、 n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 n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n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 q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 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q其突出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 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 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1 心理学取向的健康观 n马斯洛(Maslow)和米特尔曼(Mittelman)对心 理健康提出十条标准: q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q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q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q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q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q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q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q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q在符合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q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 n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概括地说, q是指人的心理,即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 ,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 q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 相适应的状态, q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 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n疾病不仅是身体疾病,而且还有心理(精神)疾病 。 n心理症状包括意识、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智 力等方面,是心理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n心理疾病依据心理过程来区分,分为认知过程障碍 、情绪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从医学的角度划 分,严格区分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n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是符合中 国社会文化特点并与国际接轨的分类诊断标准。 2 心理学取向的疾病观 n亚健康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也可称之为心理性亚健康。 n具体地说,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主要是指人们在承 受压力的当时和过后,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所产生的 效应,即应激或应激后效应。这种效应可使人的心 理与行为稍偏离常轨,但又没有达到心理(精神) 疾病的程度。 n由于压力强度不同和个人心理素质不同,这种效应 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3 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 压力因素的影响 个体因素的影响 自我感受对人身心的影响 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因素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因素二、 n现代社会在为人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选择 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压力。 n即使一个人竭尽全力,不敢松懈,也不能保 证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n这种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情景会给人造成 压力,持续的压力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 良影响。 1 压力因素的影响 n生理学家塞里(H.Selye)用“全身适应综合征”来说 明应激的生理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q第一阶段(警戒期):此时的个体觉察到环境的威胁,交 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从而引起对抗或逃避反应,机体为应 付应激源而动员能量; q第二阶段(抵抗期):此时警戒期的反应消失,机体处在 与应激源长期抗衡的状态,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 协调下,各系统均处于动员状态。研究者认为,每个人都 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应能量储备,这些能量储备具有身心基 础,用于应对各类应激; q第三阶段(耗竭期):在此阶段,用来对抗应激的生理、 心理能量已被耗竭,机体需要得到能量补充。慢性不良刺 激如一些紧张性工作可造成警戒与抵抗持续状态,如果机 体不再有可动员的能量储备来对抗不良刺激,则可导致严 重的疾患。 n个性是一个人行为风格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相对稳 定的,并决定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差异。 n哲学家赫拉克特讲过,“性格即命运”。人们也许无 法决定自己周围的事物,也无法决定自己能拥有什 么,但在遭遇面前人们人们可以决定反应方式,人 的性格对此是起重要作用的。由于反应方式的不同 ,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此,性格在生 活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凸显了出来。 2 个体因素的影响 n生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用四个维度表示个性 特征: q内外向:此维度将人分为内向或外向。外向的人活泼,喜 欢与人交往,兴趣广泛,适应能力强,因此在压力下往往 会提高行为效率,喜欢冒险和刺激;内向的人好静,内省 能力强,对自己和他人有很好的洞察力,不喜欢走极端, 做事有条理。在突发事件时,可能外乡人反应更敏捷、有 效,而日常生活中则可能内向的人做事更牢靠、仔细。 q精神质:又称倔强性。研究表明,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 在,只是程度不同,但是,如果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精神质 ,则容易导致行为异常。在精神质项目上得高分,表现倔 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低分表现温柔心 肠的特点。精神质强烈的人,性情孤僻,对他人漠不关心 ,心肠冷酷,缺乏人性,缺乏情感和同情心,攻击性强, 甚至对很亲密的人,也会常常表现出恶意。 n生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用四个维度的“人格层 次假说”来表示个性特征: q神经质:又称情绪性。此维度用来测验人的情绪稳定性及 敏感程度。得分高者情绪易波动、敏感,且内心体验深, 故而易困惑,烦恼多多;而得分低者情绪稳定,少受外界 的影响,感觉迟钝。艾森克指出,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 出高焦虑,这种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稳定的人, 情绪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 q掩饰程度:用来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 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高分表示有掩饰,或者较 成熟老练,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在国外,高 分表明掩饰、隐瞒,但在我国分高的意义仍未十分明了。 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自测网址 /jq/183109.aspx n还有一种研究将人格划分为A型人格和B型人格: qA型人格:往往具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 且容易紧张。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 ,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 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 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 安定型人格。具有A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n运动、走路、吃饭的节奏很快; n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n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n无法处理休闲时光; n着迷于数字,成功是以每件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 。 n还有一种研究将人格划分为A型人格和B型人格: qB型人格: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它 们竞争欲不强烈,喜欢慢节奏的生活,不太注意占有和支 配,攻击和敌意也少,情愿悠闲度日而不喜欢在压力下工 作,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不会是太成功的人。但他们化 解压力的能力强,能享受悠闲和自在。 n从来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其他类似的不适感; n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 要求如此; n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 最佳水平; n充分放松而不感到内疚。 n自我感受应理解为客观刺激的主观化,即刺激物要 经过个体的主观评价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n然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系统、认知系统、情 绪活动倾向,故对刺激会做出放大或缩小的评价, 然后做出行为反应。 q对健康敏感(放大评价):优点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疾病,缺点 是高度警觉消耗了不必要的能量,内心体验不佳,易致疑病症。 q对健康迟钝(缩小评价):优点是自我感觉良好,内心体验比较愉快 ,缺点是会忽略有意义的疾病信号,可能贻误最佳治疗期。 3 自我感受对人身心的影响 n人们对刺激物的反应有放大或缩小的倾向,并会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我感受。 q很难说哪种倾向好,一个人能较好地认识自己的倾向,了 解这种倾向的特点,并尽力克服这种倾向的弱点,他就能 维持好自己良好的自我感受。 n人们在遭受挫折或心理冲突时,会有意无意地使用 一些方法,把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作出某些改变,使 之变得容易接受,不至于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紧张和 痛苦,以维持心情宁静、心理平衡,这在心理学上 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也称为防卫机制)。常见的 心理防御机制有:合理化作用、压抑作用、投射作 用、转移作用、升华作用等。 n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 (1)逃避性防卫机制 n压抑(repression) q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 、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 识里去。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 q压抑有时也会导致失去记忆。有一些曾遭受极悲伤或目赌惊恐事件的 人,会把那次经历忘得一干二净,无法再回想起来。比如战场上的士 兵、从火里逃生的人、失恋的人等。 n否定(denial) q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 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 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n退回(regression) q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 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q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 ,而表现出尿床、吮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n潜抑( potential repression) q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把 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 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 痛苦。 q比如“俄狄浦斯情结”、偷窥冲动等与意识层面(包括社会道德等约束 和信条)决然冲突的心里力量,不被意识接受无法进入意识层面活动 ,但他们仍然在潜意识层面有力活跃着,只不过是已经不能被意识觉 察而已。 (2)自骗性防卫机制 n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q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 做出来,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 称为反向。 q例如:一位继母根本不喜欢丈夫前妻所生之子,但恐遭人非议,乃以 过分溺爱、放纵方式来表示自己很爱他。 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q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 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 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称为合理化。 q包括酸葡萄(sour grapes)、甜柠檬(sweet lemon)和推诿( projection)三种方式。 n仪式与抵消(ritua1 and undoing) q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 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式 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罪 恶感,这种方式,称为仪式与抵消。 q例如: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轿车、送钻戒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 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个尽责的丈夫。 n隔离(isolation) q所谓“隔离”是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 ,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 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 q例如:人死了不说死掉而用仙逝、长眠、归天,或去苏州卖鸭蛋,个 体在感觉上就不会因死的感觉而悲伤或有不祥的感觉。又如,谈恋爱 的男女,为减少肉麻的感觉,不说我爱你,而改用I 1ove you代替。 n理想化(idealization) q在理想化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对某些人或事物作出过高的评价。这种 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脱离了现实。 q例如:方老师常常在朋友面前称赞自己的女朋友如何貌若天仙,以致 大家都渴望早日可以见见他口中的美人。在大伙一同去旅行时,和方 老师一起出现的却是一位又矮又瘦,相貌极为平凡的女士。 n分裂(dissociation) q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时常出现矛盾与不协调。且有时在同一 时期,在不同的环境或生活范畴,会有十分相反的行为出现。在心理 分析中,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将意识割裂为二,在采用分裂防卫机制。 q例如:富甲一方的田先生不但是一位社会知名的慈善家,妻子和儿女 常常在朋友面前称赞他是一位难得的慈父,品德情操,另他们敬仰。 但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下属却十分苛刻,冷酷无情,动则谴责谩骂 ,人人批评他的刻薄成性。 (3)攻击性防卫机制 n转移(displacement) q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 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 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q例如:有位被上司责备的先生回家后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太太莫 名其妙挨了丈夫的骂,刚好小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 子无故挨了巴掌,正好遇上小黑狗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黑狗一脚 。 n投射(projection) q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 式。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 q有一首诗“我见青山多妩媚,谅青山见我亦如是”,及庄子与惠施临 渊羡鱼的故事,都是投射的例子。 (4)代替性防卫机制 n幻想(fantasy) q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 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 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与常说的“白日梦”相似。 q例如:某工人上班时,被领班无理地骂了一顿,十分愤怒,但位居人 下,无法可施,同家途中,他买了一张爱国奖券,饭间与大太闲谈: “如果中了奖,他要自己开工厂,重金将领班请来,然后给他颜色看 ,令他受辱”谈着谈着,就轻松多了,他用的方法就是“幻想”。 n补偿(compens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密卷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光伏供应链全球化布局与2025年市场竞争研究报告
- 2025云服务器租赁合同范本
-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洞察及研究
- 融合发展策略下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新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与市场反馈策略研究
- 2025年CATV QAM调制器项目建议书
- 2025企业分批还债协议
- 结构工程履约推演方案(3篇)
- 大学德语四级真题及答案
- 儿童湿疹试题及答案
- 高校新生开学动员大会教师代表发言稿范文
- 2025年心内科重症病房CCU临床带教资选拔理论试题(附答案)
- 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
- 边境电子围栏2025年行业应用前景报告中小企业安全市场拓展
- 【英语】江苏省苏锡常镇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德州禹城市事业单位引进青年人才真题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 DBJT15-110-2015 广东省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四川信达饰品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亿包家居水晶饰品项目环评报告
- 文物、古建筑、塔类、寺庙类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高分可编辑】
- 生产开停机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