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ppt课件_第1页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ppt课件_第2页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ppt课件_第3页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ppt课件_第4页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 物治疗新进展 1 糖代谢分类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FPG)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PG ) 正常血糖(NGR)130umol/L 以上,慢性心功能或肺功能不全,嗜酒者。 l妊娠期、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或对此药 过敏者。 45 l 可减轻空腹及餐后高血糖,降低HBAIC1-2%, 与磺脲类作用相近。 l双胍类药物原发性失效约5-20%,继发性失效每 年5-10%。 l可降低VLDL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稍降低LDL胆 固醇及升高HDL胆固醇。 l不增加体重,可伴有体重轻度降低,可能与其轻 度降低食欲有关。 四、双胍类药物作用评价(指二甲双胍 ) 46 五、双胍类降糖药物的选择与评价(1 ) l苯乙双胍(phenformin,降糖灵) 欧美国家已被淘汰,仅少数亚洲国家在使 用(包括中国),价格低廉。 每日剂量不超过100mg,很少发生乳酸中 毒,老年患者每日剂量不超过75mg为益。 47 五、双胍类降糖药物的选择与评价(2 ) l二甲双胍(Metformin,美迪康、格华止 ) 口服由小肠吸收,2小时吸收高峰浓度。肠壁药 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100倍。 肝、肾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 2倍,肝内不被代 谢,原形从肾排出,血浆半衰期 1.5-4.5小时。 从小剂量(250mg)开始,日服 2-3次,按需逐 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 2000mg。 48 五、双胍类降糖药物的选择与评价( 3 ) l双胍类药物原发性失效约5-20%,继发 性失效约每年5-10%。 l血乳酸 3mmol/L, 血肌酐 1.3mm/dl ,急性心机梗塞,心肺功能不全为停药 指征。 49 a-糖苷酶抑制剂 50 一、a-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la-糖苷酶包括:a-蔗糖酶、a-糊精酶、 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等。 l其作用是催化寡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催 化蔗糖形成果糖和葡萄糖。 l小肠刷状缘的 a-糖苷酶被抑制后,造成 肠道葡萄糖吸收减慢,降低餐后高血糖 。 51 二、a-糖苷酶抑制剂的代谢途径 l口服后很少吸收,主要由肠道降解或以原形从 肠道排出。 l对B-半乳糖苷酶不起抑制作用,不影响乳糖水 解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 l对a-糖苷酶的抑制是可逆的,不会引起碳水化 合物吸收 障碍。 52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 使用要点: l延缓蔗糖、淀粉的吸收,对葡萄糖的吸收无影 响 l就餐时,先服药随即进餐,过早或过迟服药降 低效果; l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可联合胰岛素和阿卡波糖 l单独使用时一般不发生低血糖 不良反应: l胃肠道反应53 三、a-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的适应症 l2型糖尿病与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联合应 用,可使血糖升高幅度降低,减少胰岛素的分 泌,减少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用量。 l1型糖尿病与其他联合应用,可使餐后早期高 血糖和 餐后后期低血糖的现象得以控制,类 似“少吃多餐”的作用。 l糖耐量异常(TGT)者,使用a-糖苷酶制剂可 使TGT逆转为NGT,减少或预防心血管的并 发症。 54 四、a-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的禁忌症 l有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 包括炎症、溃疡、消化不良、疝等)。 l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 酮症酸中毒。 l肝、肾功能损害者。 l妊娠期和哺乳期。 l对此药呈过敏反应者。 l18岁以下糖尿病患者慎用。 55 五、a-糖苷酶制剂治疗须知 lAcarbose(拜糖平)与Voglbose(倍欣) ,前者对a-糖苷酶抑制剂作用强于后者。 l可显著降低餐后高血糖和轻度降低空腹血糖。 l不增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不增加体重,反而有 所降低。 l单独应用极少引起低血糖,一旦发生低血糖应 采用葡萄糖治疗,其他糖类无效。 lHBAIC降低1-2% 56 胰岛素增敏剂 (insulin sensitizing agents) 57 一、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机制 l减少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 l减少肝糖原的异生。 l持久外周组织胰岛素引起CluT-4介导的葡萄 糖摄取。 l激活PPARr(核转录因子),调控多种影响 糖代谢基因的转录。 58 二、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适应症 l肥胖的2型糖尿病可以单独使用或与磺脲类、 胰岛素合用。 l可用于糖尿病的1级干预治疗。 l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高血糖 l单独应用可降低HBAIC约1%,与其它降糖药 合用,HBAIC下降更多。 59 四、胰岛素增敏剂用药方法与选择 l目前有曲格列酮(Troglitrone)、Ciglitazone、 Pioglitazone 等,国产有艾汀(吡格列酮)。 l获FDA批准上市的有曲格列酮,此药半衰期约 为16-34小时,每日用药一次即可。 l开始剂量为200mg,按需逐渐增加,以每日 600mg为限。 l与食物可同时服用,可促进次药的吸收。 l与胰岛素合用时,应减少胰岛素用量,以避免 低血糖。 60 口服降糖药物噻唑烷二酮类( TZD,格列酮类) l高选择性激活PPAR(过 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 l促进肌肉组织胰岛素介导 的葡萄糖摄取 l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解 不良反应: l头痛、乏力、腹泻 l部分患者的体重增加 l可引起水肿,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l可引起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l女性病人骨折机率增加 潜在风险: l心血管死亡率增加? lPPAR受体分布在体内非常广泛, TZD对这些组织的选择性尚不完全 清楚,是否存在其它风险尚不清楚 。 61 DPP-4酶抑制剂 62 DPP-4酶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的作用机制 活性肠促胰岛激素 GLP-1和GIP释放 餐前及 餐后葡萄糖 水平 摄食 胰高血糖素 (GLP-1) 肝糖生成 胃肠道 DPP-4 酶 失活的 GLP-1 X 捷诺维 (DPP-4 inhibitor) 肠促胰岛激素GLP-1和GIP由肠道全天性释放,其水平在餐后升高 胰岛素 (GLP-1 GIP=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西格列汀可升高活性的肠促胰岛激素水平,从而增加和延长其活性作用 Beta cells Alpha cells 外周组织对 葡萄的摄取 63 l全新作用机制 生理性降糖作用机制 葡萄糖水平依赖性血糖调节作用 l理想的临床疗效 显著改善血糖控制: HbA1c、FPG、PPG 显著改善胰岛素分泌和细胞功能 l良好的耐受性 无低血糖风险增加 无体重增加 无显著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轻微 l方便的给药方式 口服给药 一天一次 关于捷诺维(西格列汀) 64 捷诺维(西格列汀)简要处方信息 适应症 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用法用量 本品单药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50 mL/min,相应的血清肌 酐水平大约为男性 1.7 mg/dL和女性 1.5 mg/dL)服用本品时,不 需要调整剂量 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30至2mg/dL不建议用此药禁用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 当30GFR60 45-60 30-45 15-30 透析 Zanchi A, et al. Swiss Med Wkly. 2012 epub 表示用药经验有限 减 量 减 量 减 量 减 量 减 量 2012年瑞士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指南 瑞格列奈可在CKD患者中全程安全使用 67 2013年加拿大糖尿病学会指南 瑞格列奈可在CKD患者中全程安全使用 Canadian J Diabetes.2013,37(sup 1):s1-196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利格列汀 沙格列汀 西格列汀 格列齐特/格列美脲 CKD分期 GFR 1 2 3 4 5 药物 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