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心理学——认识过程、感知觉_第1页
z心理学——认识过程、感知觉_第2页
z心理学——认识过程、感知觉_第3页
z心理学——认识过程、感知觉_第4页
z心理学——认识过程、感知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章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感知觉感知觉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 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现 代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在 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的。 一、感觉一、感觉 1、定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应。 2、感觉剥夺试验 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贝克斯顿等于 1954年进行了第一个感觉剥夺试验。 3、感觉产生的条件 p刺激物 p感觉器官 感觉种类 视觉 外 部 听觉 感 嗅觉 觉 味觉 皮肤觉 内 运动觉 部 感 平衡觉 觉 机体觉 适宜刺激 光(电磁波刺激 物) 声(声波刺激) 气体(挥发性物 质) 液体(水溶性物 质) 机械性和温和性 刺激物 身体位置变化和 运动 头部运动的速率 和方向 机体部位各器官 的运动和变化 感受器 眼球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内耳耳蜗的毛细胞 鼻粘膜中的嗅细胞 舌头味蕾中的味细胞 皮肤粘膜中的神经末梢 肌、腱、关节中的神经末 梢 内耳前庭器官中的毛细胞 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 4、主要的感觉 u视觉: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电磁波。可见光是视 觉的适宜刺激。视觉所接受的光线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是发光体直接发出的光,二是反光体。 颜色视觉: 彩色和非彩色:非彩色包括黑、白及介于两者之间 的深浅不同的灰色。彩色是除了黑、白、灰以外的所 有颜色。颜色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由反射系数决定; 颜色的主要性质和特点由色调决定; 饱和度是色调的表现程度; 颜色混合的规律: 色光混合:红色+蓝色=紫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规律:色光混合用的是加色法。 l互补律 l间色律 l代替率 颜色视觉颜色视觉 色觉异常: 色觉异常包括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缺陷和色盲 l男性:6色弱,2色盲 l女性:0.4%, 0.03% 主要的感觉主要的感觉 u听觉:听觉的刺激频率为16-20000次/秒( 赫兹)的声波。声波有三种物理特性,即频率、振 幅和波形,它们分别决定听觉的三种心理特征即音 高、响度和音色。 乐音和噪音:根据声波物理性质的不同,声波可以分为纯 音和复合音,复合音可按其是否具有周期性分为两类,呈 现周期性震动的复合音叫乐音,成非周期性震动的复合音 叫噪音。 主要的感觉主要的感觉 u嗅觉和味觉:它们都是对化学物质 的感觉,两者互相影响、互相配合 。 u皮肤觉:皮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 觉和痛觉。 u平衡觉和运动觉: u内脏觉:如饥渴等。 5、感觉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后像:当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 ,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 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感觉的后像。 视觉的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感觉适应: 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 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 适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 感觉的互相作用: 感觉的互相作用可以分为同一感觉之内的互相作 用和不同感觉之间的互相作用。如感觉对比、联觉 等。 l看看中间四个小灰色方块,有沒有觉得最右 边的顏色最深,最左边的顏色最浅。 l其实,它们是四个一模一樣的方块呢!這是 由于亮度对比(brightness contrast)的关 系,同样一块灰色,在黑色的背景里比在白 色的背景里来得亮,两对比色之间差异越大 ,效果越強。 图中的红色小正方形是一种红颜色吗?图中的红色小正方形是一种红颜色吗? 二、知觉二、知觉 1、定义: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 2、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 u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 ,对客体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整 体性的反映。 知觉整体性所依赖的条件: 刺激物各部分的作用 刺激物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人的知识经验的作用 整体性 人的知识经 验的作用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 u选择性:从众多刺激中 选择少数刺激加以优 先知觉的特性叫知觉 的选择性。 选择性 选择性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 u理解性:人们在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 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 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l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l言语的指导作用; l知识经验; 理解性 理解性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 u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 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 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当不变 的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 。 恒常性 3 3、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主要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的四种形式: 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自然界的周期变化 计时工具 生理的节律性信息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运动知觉: 是人脑对外界物体位置移动变化及人自 身运动状态的反映。 运动知觉包括: 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 诱动知觉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错觉: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 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常见的错觉有视错 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时间错觉等。 视错觉:在某些视觉因素的干扰下产生的 错觉。 两个绿色的圆圈哪个大两个绿色的圆圈哪个大? ? 错觉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超感知觉:指不凭感觉器即可获得 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56 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广告分类及特点。 2.广告的写法 学法指导: 1.结合已有见闻 了解广告用法。 2.学会联想,激发想象力,学会广告写作。 3.课后多观察,多积累素材,借助媒体,借鉴经验 ,处处 留心皆广告 。 本节课 重点: 1.学习目标1、2、广告标题写法。 57 导导入:入: l相信同学们对 广告这个字眼是再熟悉不 过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 水平的日益提高,传媒手段的多元化,广 告如漫天飞雪扑面而来,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可以说人人都离不 开广告。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 广 告会有更深的认识 。 58 广告概念:广告概念: l广义: 包括公益性宣传广告和商业行为广告。 l狭义: 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的广告。 商业广告概念: 商业广告是一种有计划、有针对 性地通过各种媒体向公众传递 商 品、服务信息,以促进销 售或有偿服务的经济应 用文。 “广告”一词,来源于西方。英语称之为Advertise。源 出于拉丁语Advetteze,含义为 注意、诱导。 59 分分类类: l按传播媒体形式分: 报刊杂志广告 广播电视 广告 路牌广告 橱窗展示广告 邮寄广告 l按作用分:商品广告 招聘广告 服务广告 60 广告广告词词,也称广告文案或广告文稿,是指,也称广告文案或广告文稿,是指 在广告作品中用以表达广告主在广告作品中用以表达广告主题题和和创创意的意的 语语言文字,它是广告的核心。言文字,它是广告的核心。 61 标题标题 作品欣作品欣赏赏: l标题标题 :谁来电,让我心头一震( ERICSSON手机杂志广告 ) 62 竹叶青茶叶平面广告(香篇):竹叶青茶叶平面广告(香篇): l文案:暗香浮动竹叶青, l品“竹叶青”,细闻 其香,虽无茉莉之馥都, 但有山水之清芳,至纯至真,此刻,品茗渐 入佳境 63 正文写法:正文写法: 作为广告主体,要求提供商品细节的部分:商 品的正式名称、规格型号、性能特点、使用成果 、所得荣誉、售后服务以及优惠条件等。 服务性企业,介绍服务设施、服务内容。 文字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术 语。 具体要求: 1、主题突出,立意新颖 2、内容真实。 3、语言简练生动。 64 正文正文 证证明体。比如: 山东兰东兰 陵美酒,曾荣获获 1915 年巴拿马马国际际博览览会金质奖质奖 章。1980 年获获山东东 优质产优质产 品证书证书 , 1987 年获获“中国第一届黄酒节节” 一等奖奖。 陈陈述体。大致分为为条款式和文章式两种。比如, 广西永福制药药厂的广告: “永福县县是名贵贵特产罗汉产罗汉 果之乡乡,罗汉罗汉 果味甜、性凉,具有清热润热润 肺、止咳 化痰、生津止渴、润肠润肠 通便、益肝健脾以及促进肠进肠 胃机能、降低血压压等功效”。 对话对话 体。形式活泼泼,有亲亲切感。 65 牌 超浓缩洗衣粉 该产品全国首创,使用方便,效力极强,特别经 济,省时省力,最佳选择。 简析文从字顺,但没有意象,更无生动感人的艺术意境。 没有随文,缺少相关商品信息。 66 美国一家电话公司的广告 电视画面:傍晚,一对老年夫妇正在餐厅里用餐, 电话铃响,老妇人起身接电话,一会儿,老妇人回 到餐桌旁。 老先生:谁的电话? 老妇人:是女儿打来的。 老先生:有什么事? 老妇人:没事。 老先生:没事?几千里地打来电话? 老妇人:(呜咽)她说她爱我们。 (两位老人相视无言,激动不已。) 旁白: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 67 简析这是一则对话体广告。标题 使用直接式标题,让人一看就清楚。 正文描绘了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蕴 涵着深切的亲情与挚爱。以情感人。 强烈的感情诉求。最后的旁白画龙点 睛地揭示广告的主旨,使人恍然有悟 ,感染力强。 68 广告标语广告标语 也叫广告口号,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反复使用的特定宣传语言。一般有以下几种形 式: 1、赞扬式 如:白里透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