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为天 年度 死亡事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百万 吨死 亡率 起数人数起数人数起数人数 2003414364342447976143.71 2004363960273468874873.08 20053341598647778119612.84 2006294547463974462332.041 20073786281.485 全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 瞒报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加强矿工防灾避灾与 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发生前发生前-意识!意识! 发生后发生后-能力!能力! 避避 灾灾 自自 救救 矿工井下避灾和自救的意 义 (1)事故的初期是扑救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 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 (2)事故发生突然,救护队难以及时到达, 灾区职工开展救灾和避灾,对保护矿工自身安 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 (3)井下矿工正确的避灾自救,能提高抢险 救灾的工作成效。 (4)在紧急情况下,积极正确的避灾自救措施 ,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自救器 二、自救互救的原则 四、避灾自救设施 三、避灾自救措施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 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 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 、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 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案例 隔绝式 过滤式 种类 名称 防护的 有害气体 防护特点 过滤式 CO过滤式 自救器 CO 人员呼吸时所吸的O2仍 是外界空气中的O2 隔离式 化学氧 自救器 不限 人员呼吸的O2由自救器 本身供给,与外界空气 成分无关 压缩氧 自救器 不限 自救器种类及选用原则 4. 4.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 3.3.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2.2.过滤式自救器的适应条件过滤式自救器的适应条件 1. 1.过滤式自救器的结构原理过滤式自救器的结构原理 4. 4.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 3.3.隔绝式隔绝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2.2.隔绝式隔绝式自救器的结构原理自救器的结构原理 1. 1.隔绝式自救隔绝式自救器的器的种类种类 化学氧结构 化学氧原理 压缩氧原理 化学氧压缩氧 化学氧压缩氧 隔绝式隔绝式自救器自救器常见类型常见类型 类型及型号 化学氧压缩氧 ZH-15ZH-30ZY-45 防护时间 (分种) 153045 氧气浓度(%) 212121 吸气温度( ) 605550 携带质量(g) 130019502300 返回 自救器的选用原则 人员:流动性大,可能会遇到各 种灾害威胁的人员(测风员、瓦检员 ),选隔离式; 环境:有煤和瓦斯突出的矿井和 区域的采掘工作面、瓦斯矿井的掘进 工作面,应选隔离式; 其他情况下,一般选用过滤式。 空 气 成 份 N2 78% O2 21% 隋性气体 0.94 CO2 0.03 其他 0.03 返回 瓦 斯 爆 炸 后 的 气 体 成 份 N2 82%-88% O2 6%-10% CO2 8%-4% CO 4%-2% 返回 过滤式自救器结构原理 返回 返回 过滤式自救器的适应 条件 1.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 2.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 。 3.空气中没有其它有毒气体和有机蒸气存在。 4.AZL40型有效时间为40分钟, AZL60型有效时间为60分钟。 返回 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去掉橡胶罩,掀起红开启搬手,拉开封口带。 2.揭开并扔掉上部外壳。 3.抓住口具,取出过滤罐,扔掉下部外壳。 4.口具片塞进嘴里(唇、齿之间),咬住牙垫。 5.用鼻夹夹住鼻子(鼻孔闭合)。 6.戴好头带套。 返回 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去掉橡胶罩,掀起开启搬手,拉断封印条。 2.拔掉上外壳,拉住自救器,去掉下外壳。 3.将有口具的一面贴身,带上头带。 4.拨掉口具塞,将口具片塞进嘴里(唇、齿之 间),咬住牙垫,紧闭嘴唇, 打开启动开 关(化学式气瓶式) 。 5.用鼻夹夹住鼻子(鼻孔闭合)。 压缩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将自救器移至正前方。 2.拉开挂钩,取掉上盖,展开气囊。 3.拔下口具塞,将口具片塞进嘴里(唇、齿 之间),咬住牙垫,双唇紧闭。 4.逆时针转动打开开关手轮,按压补气压板, 给气囊充气。 5.用鼻夹夹上鼻子。 过滤式自救器使用注意 事项 1.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立即佩用。 2.吸气时有干、热感觉为正常现象,严禁取下 口具、鼻夹呼吸或讲话。 3.撤离时匀速行走,呼吸均匀。禁止狂奔。 4.外壳碰瘪,过滤罐取不出,可带着外壳使用。 5.平时要避免摔碰,不许座用,防止漏气失效 。 返回 化学氧自救器使用注意 事项 1.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立即佩用。 2.吸气时有干、热感觉、有盐味或碱味,为正常现象 ,严禁取下口具、鼻夹呼吸或讲话。 3.撤离时行走沉着平静,呼吸均匀,速度不可太快。 5.注意保护气囊,防止氧气损失。 6.平时要避免摔碰,不许座用,防止漏气失效 。 返回 4.如启动装置失效或无启动装置者应先吹气3-5口。 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注意 事项 1.随时注意观察压力表,气压不得低于18MPa。 2.高温环境使用应特别注意氧气的安全。 3.呼吸时沉着平静,呼吸要慢而深。 4.使用后清净罐温度略有上升属正常现象。 7.平时要避免磕碰及座压,不要无故开启 。 返回 5.注意保护气囊,防止氧气损失。 6.未到达安全地点,不要摘下自救器。 自救互救的行为原 则 1矿工自救 2矿工互救 3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返回 4现场负责人的避灾自救组织 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 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每个 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 的行为,称为矿工自救。 行为原则: 及时报告、积极抢救、 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返回 附近人员应尽快了解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故性质、灾害程度、伤亡情况、受困人数等 信息,并迅速利用各种办法向调度室汇报,并 通知相关人员了解灾情。 讲清自身所在地点及信息传播方向,把看到 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 ,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报告,不可随意推断 ,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案例2-1 返回 及时报告灾情! 积极抢 救 消灭-初始阶段; 控制-最小范围。 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 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 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 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和损失。 案例2-2、 案例2-3 返回 安全撤 离 撤退方向按避灾路线奔安全出口! 示意图1、示意图2 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危及人员安全时, 应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 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退时,注意防 护。 平煤高庄 案例2-4 案例2-5 返回 妥善避 灾 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通路冒 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 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 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 灾。避灾过程中,努力改善和维持自身的生 存条件,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救援。 案例2-8、案例 返回 矿工互 救。 行为原则: 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 则 返回 当灾变事故发生后,在有 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 受伤的矿工妥善地救护灾区受 伤人员的行为,称为 矿工互救行为准 则: 对窒息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 对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返回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的注意事 项: 1.进入硐室前,在硐室外留明显标志。 2.尽量改善和维持生存条件。 3.充分、合理利用水、食物、压缩空气。 5.保留一盏灯,其余关闭备用。 4.情绪稳定,静止休息,保持体力,树立获救坚 定信念。 6.积极与营救人员联系,可敲打铁轨、管子等。 7.被水围困时,水位下降,不急于出来,避免中毒。 8.被救时,控制情绪,不要过于激动。 返回 涌砂案例 挑战109小时411劫后重逢 生命奇迹 救灾、避灾与自救措 施 1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的避灾自救措施 2矿井火灾事故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3矿井水灾事故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4冒顶事故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5斜井跑车事故的避灾自救措施 返回 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 措施 据亲身经历过瓦斯爆炸的人员回忆,瓦斯 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 时还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 斯爆炸前的预兆。 这时,要沉着、冷静,自救措施是:背向 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 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 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 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矿工自救互 救措施 遇有爆炸迹象,立即背向爆炸点方向俯卧倒地。 冷静、不惊慌,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 在进风侧时迎风撤;在回风侧时顺风撤并迅速配用 自救器,尽快转入安全区。注意连续爆炸的威胁。 撤退困难,尽快进入避难硐室躲避。 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时,设法改善,条 件允许时可以转移。 在避难硐室或临时躲避所内的人员,应遵守避灾硐 室内的注意事项。 案例3-1、案例3-2 返回 95.6.23 淮南谢一矿1080次爆炸,死76人,32人未救出 经25天救灾,7月18日封闭灾区,注浆、N2 计划96.3启封,实际97.5启封 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 互救 (1)判断灾情,合理抢救,汇报,决定撤躲方案。 (2)充分利用自救器。 (3)在进风侧迎风撤;回风侧顺风撤并尽快转入安全区。 (4)有组织地撤退,不惊慌乱跑,遵守纪律。 (5)无把握不逆烟撤退,并注意不错过脱险出口。 案例 (6)尽量弯腰,低头,贴着巷道底板撤退。 (7)在撤退过程中,注意爆炸危险。 (8)在高温浓烟中,可淋水降温,保护头面部。 (9)有危险时,进入避灾硐室。 案例、案例、(简答题) 返回 矿井透水事故时自救与 互救 (1)透水后,向上水平撤,如迷失方向,就近朝有风 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撤退,不能进下山独头巷道。 (2)撤退困难,遇有独头上山,可进入躲避。(例) (3)行进中,靠一侧,抓牢支架避开水头。 (例) (4)撤退沿途的交叉口,留设标志,提示救护人员。 (5)撤退到竖井,从梯子间上时,禁止慌乱争抢, 要抓牢蹬稳。 (6)出口被水封堵时,不可盲目下水,应躲避待救 ,并遵守硐室避灾注意事项。 案例3-5、案例3-6 返回 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 互救 (1)发现有冒顶征兆时迅速撤退。 案例3-7 (2)(2)遇险时靠支护稳处,如煤帮岩壁木垛等处。 (3)遇险不惊慌失措,切忌猛烈挣扎,及时发信号。 (4)维护支架,防止冒顶扩大,保障避灾安全。 (5)如有压风管,打开阀门输送新鲜空气。 (6)有条件尽量采取自救措施(试输通)。 (7)遵守硐室避灾注意事项。 案例3-8返回 斜井跑车事故避灾自救 措施 (1)跑车时,有异常响声,应立即进入躲避硐。 (2)来不及则立即靠帮,禁止惊慌、上下乱跑。 (3)架棚支护巷道,应到两棚腿之间帖帮避灾。 (4)狭窄巷道可抓住棚梁,身体向上收缩躲避。 (5)巷内有管道,可钻到管道下紧帖巷帮避灾。 (6)巷内有水沟,可趴在水沟中躲避。 返回 95.2.2东滩 88.4.15安徽望江县新桥煤矿 矿工避灾自救设施 一、避难硐室 1.避难硐室的设置 2.避难硐室应符合的条件 二、矿工自救系统(三级生命保障系统) 1.工作面应急自救器(一级) 2.矿工集体供氧装置(二级) 3.井底车场常设救护设备(三级) 返回 避难硐室的设置 避难硐室是发生灾变时,在自救器有效作 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受阻 ,或有害气体浓度高、自救器不起作用等情 况下,受灾人员进入避难待救的设施。 每个矿井都应在采区、采煤工作面、掘进 工作面的进风巷中(安全出口处)和其他适当地 点设置避难硐室。 返回 避难硐室应符合的条件 1.避难硐室设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密闭良好。 2.室内净高不低于2m,设计避难人均面积不少 于0.5m2。 3.硐室必须构筑坚固,并有直通调度室电话。 4.配备足够设计避难人数使用的自救器,药品 和饮水等。 5.必须设有供气设备(氧气瓶或压气管,减压呼 吸装置)。 返回 矿工集体供氧装置 1.压风自救装置:利用压风管路,接出分岔 管,经减压、消声、过滤,接上防护袋或 面罩供人呼吸。 2.化学氧矿工集体供氧器: 3.移动式压缩气瓶自救装置: 4.救护点:铁柜内设有电话、自救器、与压 风管连接的呼吸装置。 返回 井底车场常设救护设备 为矿工第3级生命保障自救系统,包 括: 在井底车场存放救护装备的硐室 ,室内存放自救器、其他救护装备、工 具及灭火设备;运输救护装备的专用 车;隔离式救护安全舱,作为救护队 临时救护基地和队员短时间的休息场所 ,重症伤员的抢救场所。 返回 认真组织 遵循原则 及时联络 返回 现场负责人的避灾自救组织 沉着冷静 随机应变 团结互助 案例 1980年某矿皮带着火,31人遇险, 其中30人带有自救器,事故发生后: 25人佩用脱险 3人不会用中毒死亡 1人使用不正确中毒死亡 1人没有带自救器中毒死亡 1人使用自救器原地待救(3.5小 时后 被救脱险) 返回 1986年某矿二水平皮带火灾例中,火风 压造成风流逆转,井下额9名人员受到袭击 。9人都带有自救器,但没有一个人佩用, 只是乱找退路,结果9人中毒(其中死亡4人) 。 9人中有矿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通风 区长。 可见,加强各级人员自救教育之重 要! 返回 案例 2-1 1958.11.7 某矿掘进面发生爆炸,引 起突出事故,向外冒烟,有职工误认为火灾 报告,2小时后救护队到矿,按介绍带灭火 器材进入,计划采取直接灭火。到现场后无 火灾,附近工作面共有69人倒下,救护能力 受限,最后死亡43人、伤26人。 返回 案 例2-2 某矿4名包工队工人在掘进工作面作业时, 因违章爆破引起脸盆大一堆小火,本来只要用 简单的扑打覆盖方法就可扑灭,但他们都惊慌 地跑掉升井了。当有关人员在主风井发现烟雾 逐级汇报后,由于对火灾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 ,采取了一些不适当措施,当某负责人率队下 井在现场灭火时,发生了瓦斯爆炸,造成了9 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返回 案 例2-3 某矿井下绞车房,因控制器短路引起明火火 灾。当时现场无人,火势迅猛发展。不久通风 工区和救护队4名职工途经该处发现火情,烟雾 已弥漫了绞车房,正向采区进风巷蔓延,直接 威胁着整个采区的安全。这4人果断采取措施, 切断了绞车房的电源,就地利用现场沙子和黄 土直接灭火,同时迅速向调度室报告,救护队 很快来到现场,及时扑灭避免了一场事故。 返回 案例2 -4 返回 案例2 -5 十余人中毒 返回 十余人中毒 案例2 -5 返回 案例 40人遇难处 返回 减风 风帘 62年南斯拉夫 案例2- 6 南斯拉夫某矿在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中 发生明火火灾,当时采面有40名人员, 班长电话汇报到矿调度室,矿长下达两道 命令:一是命令班长率采面人员戴上过滤 式自救器沿回风巷撤退;二是命令救护队 下井在火源进风侧A点打风帘隔断风流。结 果40名人员全部牺牲在回风巷。最前面人 员死亡在C处,而CD间距只有5m。 返回 案例2- 6 请讨论: (1)矿长的两道命令对不对? (2)造成井下40人全部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什么? 这起死亡事故是矿长指挥失误造成的,其错误表 现为: (1)应命令救护队沿回风巷引导人员撤退,并 抢救遇险人员。只有当人员撤出灾区后才能直接 灭火或隔断风流。 (2)过早断风,使火源回风中氧浓度过低,过 滤式自救器已不能保障遇险人员的安全撤退。 (3)应明确命令工人通过风门B撤退。 返回 案 例2-7 某矿井下配电室发生火灾,53名遇险人员中 有45人所处的地点、环境相似,但是在事故发 生18h后,其中有18人生还,其余人员全部遇 难。经现场勘察分析及被救人员介绍表明: 凡避难位置较高的均死亡,位置较低的绝大部 分保存了生命。背向烟雾俯卧底板(使用自 救器或用沾水毛巾堵住嘴)的人保住生命,而 迎着烟雾方向的人均死亡。事故发生后,恐 慌乱跑,大哭大叫的人大部分死亡。 返回 1961.3.16 抚顺胜利矿 案 例2-8 某矿掘进巷发生火灾后,除3名工人及时冲出 火源脱离危险外,还有23名工人被堵在灾区 里面。他们迅速退到平巷迎头,并用竹笆、 风筒很快建造了一道临时密闭,又在这个密 闭内8m处,用溜槽、工作服、竹笆、风筒等 物建造了更严密的第二道临时密闭。然后, 派一人在密闭处监视,其他人员静止休息, 5h后由救护队救出,无人伤亡。 返回 1983.12.3河南铜冶矿 案例3 -1 1h 后 第一次爆炸 36min 第二次爆炸 45min 第三次爆炸 60min 第四次爆炸 案例3 -1 1h 后 第一次爆炸 36min 第二次爆炸 45min 第三次爆炸 60min 第四次爆炸 2h 后 第五次爆炸 临时密闭 8h后未爆炸 ,测得: CH4 30% 密闭 返回 案 例3-2 返回 案 例3-3 返回 1990.5.8 鸡西局小恒山矿90.5.8鸡西小恒山矿 案 例3-4 0:53 3115迎头放炮,检查白色浓雾,汇报。 1:25 救护队沿3507进入,查烟大无人,NH40.9。 3:10 决定成立临时指挥部,并决定第2进入侦察。 4:10 汇报情况,NH45.7,400,烧一节风筒,有炸药箱, 水管垫被烧,成水幕,附近火灭。决定3次、4进入。 4:30 汇报迎头40-50m明火扑灭,450,NH48-10。 5:10 第5次进入火区扑灭余火,发生瓦斯爆炸。 死7人 2死10伤 返回 返回 1988.9.24 河北峰峰矿务局薛村矿 返回 返回 在独头上山,有可能存在空气, 具有生存的条件。 但要注意,有迎头标高高于外部 水位和迎头标高低于外部水位两种 情况,应分别对待。 迎头标高高于外部水位时,迎头 受困人员肯定具有生存条件,应快 速排水迎救。受困时间长,可以采 用地面钻孔等方法改善生存条件。 受困人员可以打开压风管供风。 迎头标高低于 外部水位时: 如果此处有压 风管,不可轻易打 开,以防排气造成 水位上升。 此处不可打救 援钻孔营救受困人 员,防止排气水位 上升。 返回 1971.6.19 平顶山马道矿 案 例3-5 某矿发生突水事故后,井下的7名矿工一同 向灾区外撤退。当走到下山底车场时,发现积 水已将去路淹没。这时,一名青年工人急于脱 险,自认为水性好,巷道情况熟悉,而不顾其 他同志的劝阻,贸然潜入水中,企图脱离灾区 。结果,因在水中迷失方向和被杂物缠绕而溺 水身亡。而另外的6名遇险人员,由于在原地 沉着正确的避难待救,时隔两个小时后,随着 抢救工作进展,积水位下降,全都安全地撤出 了灾区。 返回 案例3 -7 某小矿的采煤面有2人休息,1人竟睡着了 。这时出现冒顶预兆,有响声、掉渣现象。1 工人立即喊醒睡觉者说:“有响声,快跑! ”睡者睡眼惺松地说:“就你怕死,我不出 去。”另1名工人迅速撤出。走了五六步远, “轰隆”一声,该工人的腿部被埋住,他立 即拉住一根柱腿挣扎几下才出来。回头一看 ,那位未走的工人被埋。此时,顶板还在继 续冒落,“轰隆”之声不绝于耳,冒顶长度 达15m。后将被埋压工人救出时,他早已死亡 。 返回 安全出口 返回 处理爆炸事故的决策要点: 1.了解(事故地点、范围,受困人员,通风情 况,有关地点气体参数) 2.分析(事故继发可能,通风情况,撤人可能 遇到的困难,救灾所需人力及设备) 3.决策(通知有关部门救灾行动,召请救护队 ,后勤物资准备,医疗部门准备) 4.实施(掌握各项救灾决策的进展及变化情况 ,随时调整方案,综合调度救灾全程) 返回 处理火灾事故的决策要点: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迅速了解、判明 发火原因、地点、范围,火区及附近巷道 分布情况,掌握通风系统是否有破坏、风 流是否有变化,制定正确的风流调度方 案(反风),防止火风压的产生,准备火风 压造成风流紊乱的处理措施。 返回 在处理火灾事故时,回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处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运营管理专业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废水运维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中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社会治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零售药房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西餐制作题库及答案
- 酒店拆改工程方案(3篇)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2025年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8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麻醉深度监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口腔修复学笔试题及答案
- 桥梁养护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智能化硬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 水上服务区(加油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浙江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7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儿童出血性疾病诊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