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放射学教研室放射学教研室 呼呼 吸吸 系系 统统 医医 学学 影影 像像 学学 (1)了解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技术、优选原则及适应 症。 (2)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及变异。 (3)熟悉呼吸系统与乳腺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熟悉纵隔肿瘤与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6)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 部炎症、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等)的影像 表现及鉴别诊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影像检查技术 (Examine Technology of Imaging) n X线检查: 透视 摄片 n CT检查:平扫 螺旋扫描 增强 n MRI检查: 一、X线检查方法 胸 部 摄 片 胸 部 透 视 特 殊 检 查 造 影 检 查 n 后 前 位 n 前 后 位 n 侧 位 n 斜 位 n 前 弓 位 (一)胸部摄片与透视 侧位片 透视与摄片的优缺点 透 视 A) 方便、快捷、经济 B) 可随意变换体位, 多角度观察病变 C) 可动态观察膈肌运 动和心脏搏动 D) 清晰度不及胸片 E) 不能保留永久记录 摄 片 A) 清晰度较高 B) 能保留图象资料, 以便会诊、随访 C) 不能多角度、动态 的观察肺内及纵隔 内的病变 (二)特殊检查 (1 1)体层摄影()体层摄影(TOMOGRAPHYTOMOGRAPHY) 体层摄影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它可使某一选定层面体层摄影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它可使某一选定层面 清晰显影,而使非选定层面模糊不清,为疾病诊断和清晰显影,而使非选定层面模糊不清,为疾病诊断和 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根据。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根据。 (2 2)高千伏摄影()高千伏摄影(HIGH KILOVOLTAGE HIGH KILOVOLTAGE RADIOGRAPHYRADIOGRAPHY) 由于由于X X线穿透力强,可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等对肺内线穿透力强,可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等对肺内 病变的干扰,并可使肺纹理显示清晰,对比较好,气病变的干扰,并可使肺纹理显示清晰,对比较好,气 管及肺门区支气管影显示较清楚,对中心型肺癌、纵管及肺门区支气管影显示较清楚,对中心型肺癌、纵 隔病变以及尘肺等诊断有帮助。(次高千伏摄影)隔病变以及尘肺等诊断有帮助。(次高千伏摄影) 左肺空洞体层摄影片 (三)造影检查(三)造影检查 (1 1)支气管造影()支气管造影(BRONCHOGRAPHYBRONCHOGRAPHY) 为通过支气管导管注入造影剂,非选择性或选择为通过支气管导管注入造影剂,非选择性或选择 性的使两肺或某肺叶支气管显影的方法。性的使两肺或某肺叶支气管显影的方法。 (2 2)血管造影)血管造影( (Bronchial arteriography) Bronchial arteriography) (Pulmonary arteriography)(Pulmonary arteriography) 主要有肺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造影,用于检主要有肺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造影,用于检 查肺血管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的咯血。查肺血管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的咯血。 正常支气管造影(正位) 普 通 平 扫 (Plain scan) 薄 层 扫 描 (HRCT) 3 增 强 扫 描 (Contrast scan) 4 螺 旋 扫 描 (SMCT) 5 电 子 束 CT (EBCT) 二、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1、横断成像不重叠 2、密度分辨率高易发现小病变,显示病变细节; 3、增强扫描鉴别血管性病变 4、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 CT的优点 高高 分分 辨辨 率率 薄薄 层层 扫扫 描描 增 强 扫 描 重建技术重建技术 螺旋的三维螺旋的三维 重建技术()重建技术() 螺旋的三维螺旋的三维 CT对胸部疾病的诊断评价 主要不足: n1)只能横断位成像,空间分辨率低于X线, 软组织分辨率低于MRI,但大多数情况下胸 部CT优于MRI; n2)不注射造影剂不易分辨肺门血管与软组 织结节; n3)肺结节病灶的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三、 MRI 检 查 由于肺内含有大量气体,MR信号很弱 ,对肺部病变检查效果较差,但对纵隔及 大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 各种影像检查的优点 F 普通平片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F CT 扫描 具有无前后影像重叠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F MR 检查 适用于纵隔肿瘤和心脏大血检查。 F 超声检查 对胸水和纵隔肿瘤有一定诊断价 值。 正常影像学表现 (Normal Imaging showing ) 第二节第二节 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 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乳房及乳头 骨骼: 锁骨 肩胛骨 肋骨 胸骨 胸椎 一、胸 廓 女性乳房影像 正 常 肋 骨 影 像 后肋 前肋 正 常 胸 骨 影 像 (二) CT、MRI 主动脉弓层面 胸壁软组织-MRI 软组织骨骼空气 二、纵隔 ( (mediastinum)mediastinum) 纵隔的位置纵隔的位置 纵隔: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 界于两肺之间。上至胸廓入口,下达隔 ,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门。 其中有心、大血管、气管、主支 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 脂肪等器官和组织。 纵隔分区及各区内结构 n纵隔内主要层面的解剖结构 胸腔入口层面 胸骨柄层面 主动脉窗层面 n纵隔内主要间隙的解剖结构 血管前间隙 主肺动脉窗 气管前间隙 隆突下间隙 正常 胸部 后前 位片 (一)X线 正常胸部侧位片 (二)、CT 纵隔内主要层面的体层解剖 纵隔内主要间隙的体层解剖 纵隔内淋巴结的体层解剖 1 胸廓入口层面 n此层面相当于第二胸椎平面。气管居中, 呈卵圆形低密度影,气管前方以及两侧方 紧邻甲状腺。 n位于两侧的还有三对血管断面:颈总动脉 紧贴气管旁;其后外方为锁骨下动脉;其 前方为管径最大的头臂静脉。(进入胸廓 入口处两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成 头臂静脉) 胸廓入口层面 胸廓入口层面 2、 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 此层面可见5条血管断面。 气管右侧:偏后为无名A,偏前为头臂V。 (无名A 为右侧的颈总A和锁骨下A汇合而成) 气管左侧:最前为左头臂V,稍后为左颈总A, 最后方为左锁骨下A。此层面多能显示 左头臂V自左向右跨越无名A前方,与右头臂V汇合 成上腔V。 胸骨柄层面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五个血管层面) 胸骨柄层面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五个血管层面) 3 主动脉弓层面 n相当于第4胸椎平面。 n主动脉弓从气管右前方斜向左后方,年长 者可见主动脉壁有条状钙化影。 n上腔静脉呈椭圆形,由两侧头臂静脉汇合 而成,位于主动脉弓右侧。 主动脉弓平面 主动脉弓平面 4 主肺动脉窗层面 n此层面相当于第45胸椎间隙平面。可显示上腔V、 升主A、降主A、奇V及气管和食管。 n主肺动脉窗为升主A与降主A之间的透亮带。 n气管前方较粗的圆形高密度影为升主A,胸椎左前方 的圆形高密度影为降主A,升主A的右后方为上腔V, 奇V位于气管右后壁,沿气管右前方走行,形成奇V 弓。(奇V始于右侧腰升V)。胸椎的左前方见有食 管影,胸椎正前方为气管,此层面气管稍扩大呈横 椭圆形。 主肺动脉窗 5 气管分叉层面 n相当于第5胸椎平面。可显示气管分叉、左 肺A、左右上肺V、升降主A、奇V和上腔V。 n左肺A由前方向左后外斜行,构成纵隔左侧 缘,其后端位于左主支气管外侧,为左肺 门的主要组成部分。 n纵隔右侧缘从前向后依次为升主A、上腔V 、右上叶支气管。奇静脉位于脊柱右前方 ,降主动脉位于食管左侧。 左肺动脉平面 左肺动脉平面 右肺动脉平面 n此层面显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 中间段支气管、升降主动脉、腔静脉、 奇静脉等结构。 n升主动脉的左侧为肺动脉主干,其分出 的右肺动脉向后行,形成半弧行,穿过 上腔静脉和右侧中间段支气管之间构成 右肺门的主要部分。右侧中间段支气管 前缘、上腔静脉外侧有右上肺静脉通过 构成右肺门的前部; 右肺动脉平面 6、左心房层面 (主动脉根部平面) n升主动脉根部位于纵隔中央,其左前方 为肺动脉干根部,构成纵隔左缘的前部 ,右侧为右心房,构成纵隔右缘的前部 ,升主动脉根部的后方为左心房,有时 可见肺静脉汇入左心房。左心房之后有 食管、奇静脉、降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层面 主动脉根部层面 主动脉根部层面 7 四腔心层面 n 此层面同时显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 n升主动脉位于四个房室中间,左心室位于 升主动脉根部左侧,右心室位于前方。左 心房位于升主动脉根部正后方,右心房位 于右侧。 n左心房两侧是双侧下肺静脉,是两肺门的 最后下方结构。 四心腔平面 8、心室层面 n纵隔主要由左、右心室构成,升主动脉根位 于诸心腔上部的 中央,右心室位于升主动脉 的前部,左心室位于升主动脉的左侧,右心 房位于升主动脉的右侧,左心房位于升主动 脉的后方。在心脏左缘心室间可见室间沟, 形成的小切迹,增强扫描可见室间沟形呈低 密度影。在心包外侧有时可见三角形小突起 指向外侧,系膈神经影。肺韧带在纵隔外侧 呈鸟嘴状或点状,左侧显示率较高。 心室层面 纵隔内重要间隙的CT解剖 血 管 前 间 隙 主 肺 动 脉 窗 气 管 前 间 隙 膈 脚 后 间 隙 隆 突 下 间 隙 1 血管前间隙 n位于前纵隔。 n胸骨后方。 n上腔静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的前方。 n两侧为肺组织。 n其内主要为脂肪和结缔组织和头臂静脉.胸 腺及淋巴结影。 血管前间隙 血管前间隙 2 主肺动脉窗 上:主动脉弓。 下:左肺动脉 左:左肺。 右:下段气管和食管。 前:升主A 后:降主A 此间隙内含淋巴结、动脉韧带 和喉返神经,为混杂密度。 主肺动脉窗平面 3 气管前间隙 n位于气管前壁与大血管之间。 n上至胸廓入口。 n下达气管隆突。 n右侧为上腔静脉 n左前方为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分支 n其内有脂肪组织、淋巴结,是LN结肿大的 好发部位。 血管前间隙 气管前间隙消失 4 隆突下间隙 上: 隆突 下: 左房,其内有食管和奇V 两侧: 左右主支气管 前: 右肺A和左肺V 后: 胸锥锥体 4 隆突下间隙 隆突下 间隙 4 隆突下间隙 4 隆突下间隙 4 隆突下间隙消失 5 膈脚后间隙 n有两侧隔脚、降主A和胸椎围成的间隙。 n降主A的右侧有胸导管和奇V。 n左侧有半奇V。 n膈脚起于腰椎前纵韧带的肌腱,有时膈脚内 侧部分呈卵圆形,勿误认为肿大的淋巴结。 n除主动脉外,膈脚后间隙内其它结构均小于 6mm。 5 膈脚后间隙 纵隔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的CT解剖 nCT显示纵隔LN较为可靠,正常LN为卵圆 形或圆形,90%的可以显示。 nCT标准截面直径 n 状,由上部、下部、肺门角组 成. n左肺门呈,状,由上部、下部. n侧位片两侧肺门重叠,右侧偏前,呈,状. 肺门(hilar) 正常肺门 侧位: 右肺门略偏前。 肺门表现似一尾巴拖 长的“逗号”,前缘 为上肺静脉干,后上 缘为左肺动脉弓,拖 长的“逗号”尾巴由 两下肺动脉干构成。 一 主动脉窗层面 右肺门上部: 右上叶尖段支气管起始部 的断面,其内侧可见伴行的尖段肺动脉。 左肺门上部: 可见尖后段支气管断面。 CT肺门 一一 主动脉窗层面主动脉窗层面( (弓下弓下) ) 二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A 右肺门: 1) 右上叶支气管及其前后段支气管。 2)右上肺静脉:(为前后段肺静脉的共干、 称中心肺V ) 介于前后段支气管间。 3)右上肺动脉: 位右上叶支气管前方。 B 左肺门: 见尖后段支气管断面。 其前内方:肺段动脉分支。 其后内方:左肺A。 n右上叶支气管水平: 右上叶支气管、B3、 B2、中心V、右肺上 叶A, n左:B1+2:A。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右上肺A 右上肺V 左上肺段A 三 中间支气管层面 是右肺门下部层面之一 1)右中间支气管, 右肺A: 位其前方在稍低层面转向外侧。 肺V: 位肺A之前外方 2)左肺门: 见左主支气管及左上叶支气管. 其前方为肺V, 后方为左肺A。 是右肺门下部层面之一; 1)右中间支气管 ,其前方为右肺A,在 稍低层面转向外侧。 肺A之前外方为肺V 2)左肺门可见左主支 气管及左上叶支气管 。其前方为肺V,后方 为左肺A。 肺A 肺V 肺V 四 中叶支气管层面 n右肺门 1)右中叶支气管与下叶背段支气管在同一层面。 2)右上肺V :(中叶支气管前内方)。 3)右下肺A :(位中叶嵴外侧)。 n左肺门 1)舌叶支气管 (向前走行)。 2)左下叶支气管起始部的断面。 3)左下叶支气管后壁分出的背段支气管。 4)舌叶支气管的前方为肺A,外后方为左下肺A。 五 心室层面 右肺门: 基底段支气管的段面及伴行的 肺A通常内前基底段支气管在下肺V内前方; 外后基底段支气管在下肺V外后方。 左肺门: 1) 左下肺V前方是内前基底段支气管, 外后方是外 后基底段支气管。 2) 伴随A均在支气管的外侧。 (肺门下部)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肺门大小、位置和密度的 改变。 肺门影增大增大,多见于肺门血管的扩张、淋 巴结的肿大和支气管腔内外的占位性病变等。 肺门缩小缩小,多见于肺门血管的变细。 肺门移位移位,见于肺叶的不张。 五 肺 肺野 肺叶 肺段 肺小叶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纹理(lung markings) 1 1 肺野肺野 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 。两侧肺野的透明度相同,深吸气时肺内气量 多,透明度高,呼气时则透明度低,以两肺中 下野表现明显。肺尖部含气量较少,故较不透 明。 为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 行分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带,又分别在 第2、4肋骨前端下缘画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 上、中、下三野。 2 肺叶 肺叶(lobe)属解剖学范畴,与肺野的概念 不同。正常情况下,除非叶间胸膜显影借以分辨 肺叶外,在胸片上并不能显示各肺叶的界限。 结合正、侧位胸片,却可推断各肺叶的大致 位置,借以确定病变的所在。 右肺三叶,左肺两叶。 肺叶(lobule) n右肺:上叶:斜裂前,水平 裂上.中叶:斜裂前,水平 裂下.下叶:斜裂后. n左肺:上叶:斜裂前.下叶 :斜裂后. X线解剖上的肺叶示意图 胸膜(X-RAY) n斜裂:T4/5-1/3D n水平裂 3 肺段 肺叶由25个肺段(segment)组成,各 有其单独的支气管。正常时,X线片不能显 示肺段的界限,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单独肺 段受累,才能看到肺段的轮廓。 肺段的名称与相应的支气管一致。 肺叶及肺段的划分 尖段 后段 前段 右肺 中叶 外侧段 内侧段 下叶 背段 内基底段 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上叶 左肺 上叶 尖后段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下叶 背段 内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两侧肺叶及肺段支气管名称 右肺肺段示意图 4 次级肺小叶 (second lobule) n具有纤维间隔的最小肺组织单位. n中心为小叶细支气管及小叶动脉 n小叶间隔内有淋巴管及肺小静脉. n1-2.5cm、多角形、大小不一. n小叶实质为3-5个终末细支气管所属肺组织. nHRCT 可显示周边肺组织中的小叶动脉.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示意图 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 5 肺实质与肺间质 1) 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 包括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肺泡壁。 2) 支气管与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层胸 膜下结缔组织形成的支架与组织间隙。 6 6 肺纹理(肺纹理(lung markingslung markings) 肺纹理: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由肺动、静脉及淋巴管组成,主要成分是肺动脉 分支。 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围延伸,逐渐变细,正常时 肺下野纹理较肺上野粗。但正常粗细和多少并无明 确标准,应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肺的CT表现 n 肺纹理 n 肺裂 n 支气管 n 肺段的划分 n 肺血管 n 坠积效应 n 注意点 1.肺纹理: 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 组成。由肺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呈树枝状。 主动脉弓层面 2 肺裂 n(胸膜)是肺叶划分的标志 n 常规CT :表现为无肺纹理的“透亮带” 。 n 薄层CT及投照与叶间裂垂直时可呈细线 状弧形高密度影。 右肺上叶层面 3 支气管 n是确定肺段的主要依据 n其表现除与管径的大小有关外; n还与其走行方向有关。其走行方向与扫描方 向一致时,显示纵断面。而与扫描方向垂直 时,显示其横断面。 4 肺段的划分 n 肺段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 n各段的形态、大小各异,与检查部位、厚度 及X线束与肺段纵轴相交角度等有关; n各肺段的大致位置主要依据肺段支气管及伴 随的血管位置及其走行来进行推测或估计。 n(肺段支气管及其伴随的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云和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农业种子市场探索
- 南召县六年级英语课本上册单词表卡通版
- 河北省辛集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威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乐亭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半合成金属切削液生产线租赁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党支部党建联建文化旅游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建筑材料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承包协议
- 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 压力容器安全员岗位职责
- 车辆维修团队管理制度
- 呼吸器官的进化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声明函8篇
- CJ/T 189-2007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材及管件
-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 2025年安徽省第五届全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汽车机械维修工)赛项备赛试题库
-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已付款返还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