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_第1页
医学ppt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_第2页
医学ppt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_第3页
医学ppt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_第4页
医学ppt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 主讲人:陈成钢 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陈成钢个人简历 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员、副局长。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 株洲市药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在药品检 验分析与药品监管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 经验。 前 言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众 的饮食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为让广大群众更好地 了解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 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浓厚 氛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 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系列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 提高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保 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 别误读“食品添加剂” 药品基础知识 浅谈安全用药 正确面对抗生素与保健食品 4 1 2 3 1、药品基础知识 药品基础知识 2. 如何安全 购药 1. 药品监管 药品安全 药品监管篇 2、具备什么资格 的企业才能生产药 品? 企业在取得省级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 法核发的药品生产 许可证后,才能生 产药品。 3、具备什么资格 的企业才能经营药 品? 企业或个人在取得省级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 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后 ,可以开展药品批发活动。企 业或个人在取得市级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药 品经营许可证(零售)后, 可以开展药品零售活动。 1、什么是 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 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 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 、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 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 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 和诊断药品等。 药品监管篇 3、药品经营企业 、医疗机构应从何 渠道购进药品? 药品经营企业、医疗 机构必须从具有药品 生产、经营资格的企 业购进药品。 4、医疗机构能否 自行配制制剂?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经 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 意,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批准,发给医疗机构 制剂许可证。无医疗机 构制剂许可证的,不得配 制制剂。 药品监管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 (1)药品所含成份与 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 份不符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 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 此种药品的。 5、什么是假药?按假药论处的情形有哪些?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 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 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 售的; (3)变质的; (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 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 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 原料药生产的; (4)被污染的; 药品监管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6、什么是劣药?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 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按劣药论处的情形有哪些?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对疾病的预防、诊 断、治疗、监护、 缓解;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 诊断、治疗、监护 、缓解或补偿; 妊娠控制。 对解剖或生理过程 的研究、替代、调 节; 12 43 药品监管篇 7、何谓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 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 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的参与并起 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目的是: 如何安全购药 1、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 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 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又分为甲 、乙两类。安全性更高一些的药品为乙类。按照规定,在非 处方药的包装上都印有国家指定的专有标识(OTC字样), 红色的OTC标识代表甲类非处方药,绿色的OTC标识代表乙 类非处方药。 如何安全购药 2、目前,哪些药品列入处方药管理范围? 以下类别的药品必须凭处方销售:注射剂、医疗用毒性 药品、二类精神药品、按兴奋剂管理的药品、精神障碍治疗 药(抗精神病、抗焦虑、抗躁狂、抗抑郁药)、抗病毒药( 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肿瘤治疗药、含麻醉药 品的复方口服溶液和曲马多制剂、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 菌药和激素,以及国家局公布的其他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 。 如何安全购药 滥用抗菌药物对 人体有4大危害 : (3)导致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 、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 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 ,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 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 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1)诱发细菌耐药。 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 在不断的变异,耐药菌珠 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 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 耐药现象。 (4)造成社会危害。 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一个 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 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 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 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 (2)损害人体器官。 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 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影响 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 应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等。 3、抗菌药物为什么不能随便购买使用? 如何安全购药 4、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吗? 非处方药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 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因为有这些特点,加上某些药品的不适当宣传 ,给患者的感觉往往是:非处方药可以放心使用,绝对安全 ,其实,这是安全用药的一大隐患。 非处方药虽说安全性较高,但只是相对于处方药而言, 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同样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因此非处方 药并非绝对“保险”,同时,由于非处方药在使用时大多靠患 者自已的判断,没有特定的医嘱,所以,在应用时更要多加 小心。 有些病人对药存在贪多心理,认 为品种愈多(如中西药合用等) ,则保险系数愈大。殊不知相互 配合不当,尤其品种愈多,毒副 反应愈严重。 遵照药品说明书,结合性别、年龄、体重等因 素,掌握用法、用量、次数、疗程。其中药量 特别重要,因药物进入血液后,必须达到一定 浓度,方能奏效。若用量不足,非但无效,反 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若用量过大,又会增加 毒副反应,乃至引起药物中毒。 购药前,应根据症状,结合自己掌握的 医药知识,对疾病作出明确判断,也可 向销售药品的专业人员咨询,以便准确 选择药品。对无法自我判断的疾病,则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正规药品说明书,须具有批准文 号、药名、主要成份、药理作用 与适应症、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禁忌症等内容。应将其与自己 的症状相对照,看适应与否。 1 1判断疾病判断疾病 3 3准确用药准确用药 2 2看说明书看说明书 4 4避免联用避免联用 注意四点 如何安全购药 5、非处方药选用应注意什么? 如何安全购药 6、到药店购买药品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是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店 堂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是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 请向店内的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治疗 什么病。 三是购买处方药时必须要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 为了您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您处方药。 四是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 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 五是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 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向店内的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 六是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 买过期的药品。 七是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 凭证是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依据。 如何安全购药 7、购药不宜只看药名 药品一般有三种名称,即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西药和中药不同。不 同厂家生产的中药都是同一个通用名。而西药则不同,各个厂家的同一种化学 药品一般都有自己的商品名,这样同一种药品可能就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商品名 。 所以,无论是到医院看病还是自己到药店买药,都必须分清药名和成份, 弄清自己现在正在服用的药以及新购买的药是不是存在名字不同成份相同的现 象。否则,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导致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购买某种药品一 定要多询问并仔细阅读说明书,最可靠的办法是在医生指导下购药服用。 如何安全购药 8、如何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法律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药品的 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阅读 ,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 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 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 ,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 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所以用药前,不仅要认真地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 定服用,还要经常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如何安全购药 是用于识别某一批产品的一组数字或 数字加字母。但要特别注意这组数字 与该产品的生产日期没有直接联系, 如某产品批号可标示为20020215、 20031245、200507AD等形式,从批 号上不能确定生产日期。 是指某种药品完成所有生产工 序的最后日期,如某产品生产 日期是20030201,说明这批 产品是2003年2月1日生产的。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9、如何识别药品包装上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药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 效期(或失效期)这三项内容,企业一般使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或数字加字 母的形式来标示,它们分别代表的含义是: 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证质量 的最长使用期限,超过这个期限,则不能 继续销售、使用,否则按劣药查处。药品 有效期的计算是从生产日期开始的,如某 种药品生产日期是:20040213,有效期 是三年,那么有效期的合法标示就是 20070212或2007年1月。 有效期 2、浅谈安全用药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 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 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 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 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 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 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 的态度,达成共识。 浅谈安全用药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 。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 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 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 ,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 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 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 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 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浅谈安全用药 3、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慎用”、“忌用”和“禁用”? 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和“禁用”的事项,这三个 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 “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 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所 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 ,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 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 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 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 。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 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用就是禁 止使用。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 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 浅谈安全用药 4、用药为什么不宜求新? 众所周知,一种新药的问世,尽管经过临床使用,证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这些药物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效果、毒副反应的实践检验时间不很长,病 例亦有限,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很大一 部分新药由于疗效不佳或毒副反应重而被淘汰。而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确能超 过原有同类药物疗效的新药,则为数不多。 例如:70年代,抗结核新药利福平问世后,当时对它的宣传有的几乎达到 了理想化的程度。然而,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发现,它的抗结核效 果仅与异烟肼相当,而价格则是后者的几十倍。在单独应用利福平时,结核杆 菌对它极易产生耐药性,使它迅速失效。有的患者使用后出现了肝损害等副作 用。 事实证明,一种新药的出现,只是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病人不 可盲目追求。因此,家庭用药中切记:对症下药,疗效显著就是好药,切忌一 味地迷信新药。 浅谈安全用药 5、价格贵的药品是否更安全有效? 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 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病的效果。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因此, 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安全有效的药品。 注意事项 剂量宜小不宜大 品种宜少不宜多 疗程宜短不宜长 方式宜中不宜西 浅谈安全用药 9、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因老年人吸收功能 下降,加上老年人 肝酶活性和肾排泄 能力下降,药物分 解变慢,体内蓄积 增加,易产生毒副 反应。一般来说, 从50岁开始,每增 加1岁应减少成人 用量的1,60岁 以上的,用药量应 为成人量的1/3, 70岁用1/4,80岁 用1/5。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 协同作用,有些存 在对抗作用。老年 人用药品种越多,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的机会也越多,如 阿司匹林与激素类 药品同用可诱发溃 疡病大出血。老年 人用药应突出重点 ,兼顾其它,用药 品种最好不超过4 种。 根据老年人代谢下 降,反应迟缓的生 理特点,老年人用 药以中西医结合为 好。传统观念认为 ,中药比西药作用 缓和,副作用少, 老年人使用中药治 疗更安全一些。 老年人肾功能减 退,用药越来越 容易发生药物蓄 积中毒,有时还 可能产生耐药性 ,所以,老年人 用药疗程应根据 病情以及医嘱合 理缩短。 浅谈安全用药 10、何时服药最佳? 许多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能够达到最佳 疗效。 铁剂: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如果晚上7点服用,比早上服用在血中的浓度增 加4倍,疗效最好。 钙剂: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 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降血压药13次,宜分别于早上7 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用药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不宜服 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导致脑血栓形成。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 果好。甲糖宁(D860)宜上午8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 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 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降胆固醇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他血脂的产生在晚上会增加,因此 ,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3、正确面对抗生素与保健食品 1、使用抗生素的5个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于细菌引起的炎症,而 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 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 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是用来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 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 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抗生素。 误区4:发烧就用抗生素 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 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误区5: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 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 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正确面对抗生素与保健食品 2、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 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 不当引起的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长期使用或用 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 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用药,就能避免或使其 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首先要停止服用可疑的药品,并向医生咨询 。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慎重服用该种药品。如果不良反应十 分严重,应避免再服用同样的药物。如果不良反应已发生且非常严重,应该去 医院就诊治疗,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 品。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个人发现药品 的可疑不良反应,可以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 正确面对抗生素与保健食品 3、不能把保健品当药用 药品是用于疾病治疗和诊断的,如绞股蓝片是一种药品 。而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的,像采用食字号的 绞股蓝茶。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人们可能会问 :都是同样成分,为什么会同时存在药品和保健品?我 们该如何看待它们呢? 第一,两者的审批手续不同。药品的配方必须通过 严格的药理、病理和毒理检查和多年的临床实验观察, 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药品方可投入生产和投放市 场。保健品是不需要经过医院临床实验观察便可生产和 投放市场的。可见,药品是具有确切可靠的疗效和适应 症的产品,而且有明确的不良反应的说明。而属于食品 的保健品则无须经过严格的药理、病理和毒理检查、多 年的临床实验观察和审查过程,因此没有明确的治疗作 用和明确的不良反应说明。 第二,质量控制标准不同。药品必须在药厂中进行生产,药 厂的生产能力、技术条件、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无菌标准、 原料质量等,必须符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的质 量控制要求,国家都要求所有的生产药品必须达到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标准(GMP)。而保健品是可以在食品厂加工生 产的,其生产标准比药品低得多。 第三,质量控制内容不同。作为药品,不但在生产过程中有 着严格的标准,就是在生产后,也要对产品进行从外观到内 在含量等各方面检查,符合标准方为合格。而保健品,不仅 生产标准不统一,还仅在检查细菌、污染物等卫生指标合格 后即可上市销售。 由上可见,为了有效治疗疾病,消费者在选择同种成分的 药品和保健品时,为了确保安全和疗效,最好选择标有 “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在购买药品时,还应仔细 看看是否附有详细的药品说明书。 4、别误读“食品添加剂”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火腿、加了多样氨基酸的牛肉膏、含有塑化剂的饮料近 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 注,这些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因为与人们熟知的食品联系在 一起而变得家喻户晓。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 、伤害、甚至是有毒物质的代名词。 4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 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下称通知),表示 将严打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并对非法食品添加剂开展全面布控 ,今年年底前,卫生部将制定并公布食品复配添加剂通用安 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食品添加剂,将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围剿。 食品添加剂是替罪羊? 那么,我们来了解下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食 品 中 可 能 违 法 添 加 的 非 食 用 物 质 名 单 食品添加剂是替罪羊? 食品添加剂真的是洪水猛兽,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 祸首吗? “食品添加剂正在被妖魔化。”首先,应该为食品添加剂 正名。“这些导致毒祸的添加物并非是食品添加剂,人们把违 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混淆了,食品添加剂成了食品安 全问题的替罪羊。” 4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151种食 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名单,其中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 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 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 ”。 食品添加剂是替罪羊? 那么,什么才是食品添加剂呢?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 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 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少量添加 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 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 养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 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 中香料、香精类的最多,达到 1800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 是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 味剂、防腐剂、香料等。 “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含有食品 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不但对身体 没有坏处,反而是确保食品安全 的物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改善食 品的“品相”和口感,还有利于食品 加工,能更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 动化,最重要的是,食品添加剂 方便食品保存,能够防止变质。“ 比如,以前的零打酱油放置时间 久了会长毛,很不卫生,但加入 防腐剂以后这一问题就不存在了 。” 食品添加剂是替罪羊?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 具备三个条件具备三个条件 . 食品加工如果可以不用食品添加剂就 不能加。例如,卫生部于今年3月1日 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面粉增白剂。 除了科学实验之外,至少 有两个发达国家使用后证 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才会给予批准(少 数例外,如桂皮等)。 食品企业只有使用国家批 准的食品添加剂才是合法 的行为。 第一,必要 性 第二,安全 性。 第三,合 法性。 其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理与药物一样,关键在于 衡量剂量与效应的对应关系。 食品添加剂是替罪羊? 那么,是我 国食品安全 标准太宽松 了吗? 前不久,康师傅方便面因含有“牛肉膏”成分备受质疑, 更加掀起轩然大波的是,广州市工商局作出了“合法”无处罚 的判定。 “牛肉膏”之所以“合法”是因为“牛肉膏”、“一滴香”、“漂白 面”等都是由多种食品添加剂复合调配组成的添加成分,这些 “前所未闻”的复配添加剂没有被收录进“明令禁止使用”的法规 范围,关于剂量和合法性在法规上都是空白。 每当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对食品添加物的争议最终 都会落点在法规和标准上,“这已经是惯性。” 根据公开报道,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 99.8%以上,内销食品合格率在90%以上,虽然差距只有九 个百分点,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这种“ 双重标准”的现实催生了“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的说 法,“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比国外标准松”一直以来都是消 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困惑之一。 4月21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