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心脏和大血管 学习目的: 熟悉心脏各房室及大血管在心脏后前 位、右前斜位 、 左前斜位和左侧位X线平片上的投影; 掌握心脏与大血管在CT和MRI主要层面的解剖。 重点内容: 心脏与大血管在心脏X线平片上的形态; 心脏与大血管CT、MRI断面解剖。 第一节 解剖学概述 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心脏与大血管是胸腔纵隔内的主要器官,位于纵隔内 ,两肺之间,大部分偏于正中线左侧,小部分在右侧 。 心脏外形近似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心底朝右 后上方,连接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心尖向左前下方, 略带钝圆形。 心脏有前上、后下两面,左、右、下三缘。 前上面又称胸肋面,贴近胸骨体和肋软骨; 后下面又称膈面,朝向膈; 左、右两缘与胸膜腔和肺组织相邻; 在心脏表面近心底处有一环形的冠状沟,将心脏分 为上下两部。上部称心房,下部称心室。 在心脏前上、后下两面各有一纵行沟即左、右心室 表面的分界标志,起自冠状沟向下行至心尖偏右处。 前面的称前室间沟,后面的称后室间沟。 位置:中纵隔、胸骨体及2 -6肋软骨后方、3/2位于 中线左侧 外形: 一尖一底:心尖、心底 两面:前(胸肋)面、下 (膈)面 三缘:左缘、右缘、下缘 四沟:冠状沟心房、心 室分界:前室间沟;后 室间沟:后房间沟左右 心房分界 心尖切迹: 前、后室间沟 在心下缘相交处 房室交点:后房间沟、冠 状沟与后室间沟在心膈 面的交点 左右心室分界 二、心包 心包包绕在心脏与大血管外面。心包分纤维心包和浆膜心 包。纤维心包在最外层,致密厚实,无伸缩性,上部与大血 管外膜相续,向下附于膈肌。 浆膜心包又分脏、壁两层 脏层贴在心脏表面,又称心外膜; 壁层紧贴纤维层心包内面。脏、壁两层之间围成的潜在腔 隙,称为心包腔。 心包腔内含少量心包液,正常为2025ml。心包脏层和壁 层的反折线位于大血管的根部。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心包前下窦 包在心脏表面及进出心 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 囊。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心包腔 壁层 脏层 组 成 心包 三、心脏各腔结构 心脏内部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及其 房间隔、室间隔等重要结构。 (一)右心房 右心房壁薄腔大,位于心脏右侧。向左前方突出并 覆盖在主动脉根部前方的结构称右心耳。右心房后内壁 为房间隔,与左心房相邻,房间隔的下部有卵圆窝。右 心房有3个入口,即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 口。上、下腔静脉口分别位于右心房的后上部和最下部 ;冠状窦口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1个出口 为右房室口,与右心室相接。 (二)右心室 右心室腔位于心脏前方,构成心脏胸肋面的大部分 。 右心室有出入两口: 入口为右房室口,周缘附有三尖瓣,此口又称三尖瓣 口; 出口为肺动脉口,周缘附3个半圆形瓣膜即肺动脉瓣 。 两口之间的室壁上有一弓形肌隆起,称室上嵴,其将 室腔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 右心房 固有心房 界嵴 梳状肌 右心耳 右房室口 腔静脉窦 卵圆窝 上腔V口 下腔V口 冠状窦口 界 沟 右心室 室 上 嵴 流 入 道 右房室口 纤维环 三尖瓣 腱索 乳头肌壁:肉柱 隔缘肉柱 流 出 道 动 脉 圆 锥 肺A口 纤维环 肺A瓣 壁:光滑 三尖 瓣复 合体 右心腔 右 心 腔 右 心 腔 (三)左心房 左心房位于心脏的后上方。在左心房左前方和肺动 脉主干下方,向右前方的指状突出称左心耳。 左心房有4个入口和1个出口:4个入口为左肺静脉口 和右肺静脉口(每侧2个),连接于左心房后壁; 1个出口为左房室口,周缘附有2片瓣膜,称二尖瓣 ,此口又称二尖瓣口,通向左心室。 (四)左心室 左心室壁最厚,位于心脏的左侧。 左心室有出入2口: 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 的右前上方,周缘附有三个半月形的主动脉瓣。 左心房 左心耳 梳状肌 肺V口 (4个) 左房室口 左心室 二 尖 瓣 前 瓣 流 入 道 左房室口 纤维环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壁:肉柱 流 出 道 主 A 前 庭 主A口 纤维环 主A瓣 主A 窦 壁:光滑 二尖 瓣复 合体 左 右 后 左心腔 左心腔 左心腔 四、心的血管 心的血管参阅第七篇血管。 五、大血管 与心脏相连大血管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及 上、下腔静脉。 (一)主动脉 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起于左心室,根据主动脉 行程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 以膈肌主动脉裂孔为界,降主动脉又分为胸主动脉和腹 主动脉。 升主动脉自左心室主动脉口发出,向右前上方斜行,至 右第2胸肋关节上缘处移行为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上缘发出3个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 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是降主动脉的一部分,上接主动脉弓,下至 第12胸椎下缘处穿过膈肌入腹腔。 主动脉的管径于升主动脉起始部较大,向远端管径渐 细。 (二)肺动脉 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在升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 行,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 (三)腔静脉 上腔静脉 位于胸腔纵隔右侧方,由左、右头臂静脉 在右侧第1胸肋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沿升主动右侧垂 直下行注入右心房上部。于第45胸椎水平,奇静脉 弓向前方,跨过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背侧。 下腔静脉 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沿脊柱右前 侧方上行穿过膈肌腔静脉孔进入胸腔后,立即穿过心 包注入右心房 。 (四)肺静脉 肺静脉左、右各一对,分别为左上、左下肺静脉和右上 、右下肺静脉。 左、右肺静脉的上支在肺根处位于肺动脉的前下方,下 支位于肺根最下部的肺韧带内。 右肺静脉上支行于上腔静脉后方,下支行于右心房后方 ;左肺静脉上、下支横过降主动脉前方,注入左心房( 后上部)。 肺循环的血管 体循环的动脉 肺A干 左肺A 左肺上、下A 右肺A 右肺上、中、下A 肺 泡 毛 细 血 管 左肺上、下V 右肺上、下V 左心房 主 动 脉 升主A 主A弓 降主A 动脉韧带(动脉导管闭锁后的痕迹) 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主A小球) 头臂干、左颈总A、左锁骨下A 胸主A 腹主A 左、右髂总A 左、右冠状A 动脉 第二节 常用影像技术的应用优势 心脏与大血管的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够显示心脏大 血管形态和腔内结构,而且还能观察心脏的运动和评 价心脏的功能,为心脏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的确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目前,心脏与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普通X 线检查、超声检查、核医学、心血管造影和CT、MRI 检查。 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为普通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 随着近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和MRI心脏快速成像序列 开发应用,又为心脏与大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提供了一 个全新的手段。 一、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心脏与大血管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应用最广泛、最普及。 由于心脏与大血管影像在X线平片上彼此互相重叠, 且密度分辨率较低,不易辨别分析其内部结构变化, 因此需要借助各种检查体位,才能初步认识心脏各房 室及大血管的形态改变。 二、CT检查 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显示 心脏大血管各部分的断面影像。特别是继1999年4层、 2000年8层螺旋CT问世之后,2001年以后又相继推出 了16层、32层、64层,以及最近的256层螺旋CT,使 扫描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且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较16层以上的多层螺旋CT采集速度而言,呈相对静止 状态,使成像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因此,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的提高,以及后处理软件 的丰富,为CT在心脏大血管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 支持 CT血管成像(CTA)可大范围的显示血管解剖结构, 呈现靶血管立体影像,血管的2D与3D分析,能真实地 显示血管内腔形态学信息;CTA还可实现血管内血流 容积测量。 多层螺旋CTA(MSCTA)可以获得无运动伪影的心脏 大血管CT图像,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 (MIP)、表面遮盖显示(SSD)、薄层MIP(STS MIP)及CT虚拟内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能多角 度、多方位显示心脏与大血管、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大 的分支,提高了血管及其分支的显示率,使各血管腔 的狭窄及充盈缺损等征象更易观察。 临床实践证明,MSCTA作为微创性检查,是评价心脏 与大血管病变和变异的重要筛选手段。 三、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成像效果好,具有分辨率高、多参数 成像、多方位成像和无骨伪影干扰等特点,无需对比剂 就可直观地显示心脏与大血管内部解剖结构及其周围相 应关系。 随着MRI硬件和软件技术不断更新,扫描速度越来 越快,心脏与大血管形态学检查从自旋回波技术发展到 电影MRI和MRI血管成像,并且可对原始数据进行多种 后处理技术,更加直观地显示腔壁和腔内结构,为临床 诊治心脏与大血管疾病提供了更多的客观依据。 MRI心脏功能评价技术从多相多层自旋回波技术发展 到电影MRI,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心肌组织标记 技术、血管标记技术和心肌灌注成像等,为心脏功能 和心肌灌注功能的判断提供科学信息,成为与心血管 造影检查,心脏超声成像相媲美的无创伤检查。 第三节 X线解剖 在常规心脏平片上,正常心脏大血管呈均匀一致的阴 影,不能分辨内部解剖结构,但在周围肺组织衬托对 比下,可显示心脏与大血管边缘与轮廓。因此,为了 解心脏各心腔的形态与大小变化,需根据影像形态的 改变来间接推断。 心脏与大血管常规X线检查须站立摄片,摄影体位包括 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和左侧位,同时行食管 钡剂造影,有助于心脏各心腔形态与大小的判断。其 中后前位为最基本的位置。 一、心脏后前位 心脏后前位为心脏大血管的正位; X线束从被检者背侧射入;远达片(焦片距2米)。 (一)心脏大血管的投影 在后前位上,心影的1 / 3位于正中线右侧,2 / 3位于 正中线左侧,心尖指向左下方。 心脏大血管影右侧缘可分为上下两段,中间有一切迹。 右心缘上段较平直或轻度向右侧突出,为上腔静脉和升 主动脉的复合投影。 青壮年以前主要为上腔静脉构成,边缘较平直,向上延 至锁骨平面,升主动脉影被上腔静脉影遮盖; 老年时升主动脉右缘突出于上腔静脉边缘之外,边缘呈 弧形,其下部由升主动脉构成。 右心缘下段向右侧膨隆呈弓状,密度均匀一致,主要 为右心房投影; 右心缘与膈形成的夹角为右心膈角。有时在右心膈角 区见三角形阴影为下腔静脉投影; 右心缘上下段分界处有一切迹影,为心脏与大血管影 相交点,代表心脏长轴的交点,在垂直型心脏较明显 。 左心缘分为3段: 上段呈球形突出影,为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起始部的 投影,称为主动脉结(球); 左心缘中段较平直或稍凹陷,为肺动脉干或部分左肺 动脉构成,称心腰,又称为肺动脉段; 下段最长可称为左心室段,向左侧膨隆突出呈弓状, 主要为左心室侧壁构成。 左心室段向左下方伸展形成心尖部,为左心缘下段最 低结构,与左膈呈直角或锐角相接,构成区域称为左 心膈角。 肥胖者,在此区域可见密度较低的三角形影,为心包 脂肪垫。 图81 心脏后前位 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 左心室段 心尖部 升主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二)心脏大血管的形态 正常心脏在后前位上的形态,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垂 直型心脏、斜位型心脏和横位型心脏。 横位型心脏多见于体格健壮、肥胖或老年人,心脏横径 较大,左下缘(心尖部)向左伸展。左心腰短而显著。 主动脉结较突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 垂直型心脏正好相反,多见瘦长个体,心脏横 径小,左心缘徒直,左心腰长而平直,主动脉 结不明显,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大于45 。 斜位型心脏介于前两者之间。 图82 垂直型心脏 图83斜位型心脏 图84横位型心脏 (三)心脏大小的测量 心脏与大血管X线测量可以科学地评价其形态变化,为 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但测量方法与数据有许多,其 中在心脏后前位片上测量心胸比率是判定心脏有无增大 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 心影最大横径为心影左、右缘最突出点到与正中线垂直 的距离之和; 胸廓最大径为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之间的距 离。 正常成人的心胸比率 05,一般不超过052,大于 此值时,一般认为心脏增大,但需要结合其它体位X线 片综合分析而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人的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形态与 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及运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图85心胸比率的测量 二、心脏右前斜位(第一斜位) 被检者自后前位向左旋转45 ,X线束自被检者背侧射 入,常同时行吞钡检查,以使食管显影。 此时,心脏与大血管位于胸骨与胸椎之间,呈斜置梨 形。 右前斜位主要用于观察判定右心室漏斗部,肺动脉主 干及左心房的形态变化,且是确定左心房有无增大的 最佳体位。 心影前缘分为3段: 上段为升主动脉前缘;中段为肺动脉干与右心室漏斗部 ,下段由右心室及部分左心室构成,右心室为下段主要 投影。 心脏大血管阴影的前缘与胸骨间有一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透亮区域,称为心前间隙或胸骨后间隙,由肺组织构成 。 心影后缘分为2段: 上段为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后缘与气管右主支气管复合 投影,分界不清。 心后缘下段上部为左心房投影,下部为右心房投影,两 者部分重叠,无明显分界。 当旋转角度增大时,心后缘下段主要由左心房构成。由 于左心房与食管中、下段相邻,行食管吞钡检查可清楚 显示左心房对食管前壁产生的轻度压迹。若发现食管移 位,则标志左心房增大。 在心后缘下方还可见下腔静脉投影,但部分与膈重叠, 在深吸气时,显示更为清楚。 降主动脉位于心影后与脊柱间。 心后缘与脊柱之间构成的透亮区域称心后间隙或心后区 ,为左右肺组织与后纵隔结构的投影,内含降主动脉、 食管等主要器官。 图86心脏右前斜位 主动脉弓 肺动脉段 左心室 右心室 食管吞钡 左心房 右心房 三、心脏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被检者自后前位向右旋转55 65 ,X线束自 被检者背侧射入。 此时,心脏与大血管影位于脊柱右侧,呈悬吊 梨形。 左前斜位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右心室、右心 房和主动脉的形态变化。 前缘自上而下分为升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3段。 上段为升主动脉前缘投影,较平直。 中段呈斜行浅弧状,较短,为右心房段,主要由右心 耳构成。 下段为右心室段,较长呈弧形向前凸。右心房段与右 心室段界限不明。 后缘分为上下2段。上段为左心房,下段为左心室投影 。 在左心室、膈肌与脊柱前缘间构成一透亮间隙称心后三 角间隙。 主动脉弓下方的透亮区为主肺动脉窗,其下界为左心 房上缘,前界为升主动脉,肺动脉干的后缘,后界为胸 主动脉前缘,上界为主动脉弓下缘,其内有气管分叉和 肺动脉影。在主动脉弓后上方,另有一透亮区,称主动 脉三角。 图8-7 心脏左前斜位 升主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食管吞钡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弓 四、心脏左侧位 被检者自后前位向右旋转90 ,X线束从右侧胸壁射入 。 此时,心影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呈斜置的梨形。 左侧位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右心室和肺动脉干的形态 变化。 前缘分3段: 上段为升主动脉投影; 中段由肺动脉干及右心室漏斗部构成; 下段为右心室前壁。 心影前缘与胸骨后缘构成狭长、尖端向下的三角形区 域,称为胸骨后间隙。当右心增大时,此间隙变小, 心影前缘与胸骨后缘接触面增大。 后缘分2段: 上段为左心房投影,下段由左心室形成。 心影与膈接触面主要为左心室构成,前方一部分为 右心室投影,即心影膈面前1/3为右心室,后2/3为左 心室。 食管吞钡检查,心影后缘、食管前壁与膈之间形成 的三角形透亮区称心后食管前三角。当左心室增大 时,此三角变小或消失。 图8-8 心脏左侧位 食管吞钡 左心室 左心房 胸骨后间隙 右心室 升主动脉 肺动脉干 第四节 断面解剖 心脏与大血管在CT平扫上呈现软组织样密度,不能区 分血管腔与血管壁、心腔与心腔壁,但在CT增强上可 清楚显示上述结构。 在MRI图像上,由于流空效应,血管腔内与心腔内均 呈无信号区域(黑色),而心肌、血管壁呈中等信号 (灰色),与纵隔内呈高信号的脂肪组织形成鲜明对 比。因此,MRI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与心腔壁。 由于心脏斜位于胸腔内及其结构的复杂性,为了能很 好地显示其解剖细节,必须采用多种方位成像。 常用的方位包括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垂直于室 间隔的心脏长轴位、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垂 直于室间隔的短轴位等。 其中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为常规成像位置,可用 于观察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以及它们之 间的连接关系。这里仅介绍心脏与大血管的横断面、 冠状面、矢状面解剖。 一、横断面 (一)主动脉弓层面 此层面相当于第45胸椎体平面; 前方为胸骨体,纵隔左侧呈斜行分布的管状结构影为 主动脉弓,其左侧缘稍凸,右侧缘稍凹。 主动脉弓右侧缘由前向后的结构依次为上腔静脉、气 管与食管影。 在主动脉弓右侧缘、上腔静脉与气管前方形成三角形 区域为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也称气管前间隙,其内 可见正常的淋巴结影,直径小于7 mm。 主动脉弓前缘与胸骨后缘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为血管前 间隙,儿童在此区域为胸腺,成年人为脂肪组织填充 。 图8-9主动脉弓层面CT 主动脉弓 胸椎体 上腔静脉 气管 食管 图810主动脉弓层面MRI(T1WI) 主动脉弓 上腔静脉 气管 胸椎体 (二)主肺动脉窗层面 此层面相当于气管分叉平面,气管分叉位于胸椎体前方 ,其前方为升主动脉,胸椎体左侧为降主动脉。 在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的区域为主肺动脉窗。 升主动脉右后方的结构依次为上腔静脉、奇静脉断面。 在此层面上仍可见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 图811主肺动脉窗层面CT 升主动脉 降主动脉 上腔静脉 胸椎体 气管分叉 食管 奇静脉 主肺动脉窗 图812主肺动脉窗层面MRI(T1WI ) 升主动脉 降主动脉 上腔静脉 胸椎体 气管分叉 (三)左肺动脉层面 此层面相当于气管隆突平面。 左、右主支气管的断面呈长椭圆形,左主支气管的前方 及外侧见左肺动脉断面。 左肺动脉从左主支气管上缘绕向后方,在左肺门处分肺 上叶动脉、肺下叶动脉。 升主动脉断面呈类圆形位于左肺动脉右前方,上腔静脉 位居升主动脉断面右后方,上腔静脉的后方与右肺动脉 相邻。 升主动脉、左肺动脉与左右主支气管围成的区域称隆突 下区。 图813左肺动脉层面CT 升主动脉 左肺动脉 降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主支气管 食管 隆突下区 左主支气管 图814左肺动脉层面MRI(T1WI) 升主动脉 左肺主动脉 降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食管 (四)右肺动脉层面 升主动脉断面呈类圆形位于纵隔影的前部。 肺动脉干位居升主动脉断面左后方。 主肺动脉干向右后分出的右肺动脉,绕升主动脉左后 壁向右后行走入右肺门,其前方为上腔静脉,后方与 右肺中间段支气管相邻。 图815右肺动脉层面CT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肺动脉干 右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降主动脉 左肺动脉 右主支气管 图816右肺动脉层面MRI(T1WI)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 肺动脉干 降主动脉 左主支气管 升主动脉 右主支气管 (五)主动脉根部与左心房层面 升主动脉根部位于纵隔中心部,左前方为肺动脉干, 后方为左心房,食管紧贴其后缘。 左心室位于肺动脉干的左后方,脊柱左侧为降主动脉 。 图817左心房层面CT 升主动脉根 部 上腔静脉 左心房 肺动脉干 左心室 降主动脉 图818左心房层面MRI(T1WI) 肺动脉干 左心室壁 左心房 降主动脉 升主动脉根部 上腔静脉 右下肺动脉 右肺静脉干 (六)心脏房室层面 左心室、左心房位于纵隔影左侧,前者靠左前方,后者 偏左后方即胸椎前方; 左侧房室瓣(二尖瓣)位居两者之间; 右心室、右心房位于右侧,右心室居前,右心房居后, 右侧房室瓣(三尖瓣)也居两者之间; 胸椎左侧为降主动脉断面。 图819心脏房室层面CT 右心室 右心房 左心房 左心室 升主动脉根部 降主动脉 室间隔 图图820 心脏脏房室层层面MRI(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术) 右心室 右心房 胸椎体 室间隔 左心室 降主动脉 左心房 二、冠状面 CT可将横断面的原始数据经MPR(多平面重组)为冠 状面,作为横断面的补充,以多方位显示心脏大血管的 解剖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冠状面图像,可与直接冠状面成 像比拟。 而MRI冠状面成像是心脏大血管MRI检查的常规位置, 可更清楚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腔壁结构。 (一)右心室层面 此层面主要显示右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干、左 心室。 右心室位于心影右侧,向上与肺动脉主干相续; 纵隔右侧缘有时显示升主动脉影; 左心室位于心影左下方。 图821右心室层面的CT重组冠状面 肺动脉干 左心室 升主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图822右心室层面MRI冠状面(T2WI ) 左心室 室间隔 右心室 右心室流出道 肺动脉干 (二)升主动脉层面 此层面主要显示右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头臂干和 肺动脉干。 升主动脉位于纵隔影中心部,向下与左心室流出道相续 ,其左侧为肺动脉干。 右心室位于心影的右下方,左心室则位于左下方。 在主动脉弓上方可见由此发出的头臂干。 在升主动脉右上方还可显示左、右头臂静脉的汇合。 图823升主动脉层面CT重组冠状面 升主动 脉 肺动脉 干 左心室 头臂干 右心室 右心房 图824升主动脉层面MRI冠状面( T1WI) 升主动脉 肺动脉 干 左心室 头臂静脉汇合处 上腔静 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头臂干 (三)上腔静脉层面 此层面主要显示上腔静脉、右心房、升主动脉、左心 室、左颈总动脉与肺动脉干; 纵隔影的右侧缘为上腔静脉,向下与右心房相连; 主动脉弓位于上腔静脉左侧,其上方可见左锁骨下动 脉; 肺动脉干显示于主动脉弓下方。 图825上腔静脉层面CT重组冠状面 主动脉弓 肺动脉干 左心室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图826上腔静脉层面MRI冠状面(T1WI) 主动脉弓 肺动脉干 左心室 左颈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气管 (四)左心房层面 此层面主要显示主动脉弓、肺动脉、左心房等 。 图827左心房层面CT重组冠状面 肺动脉干 左心房 气管 右肺动脉 主动脉弓 图828左心房层面MRI冠状面(T1WI) 主动脉弓 肺动脉干 左心房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 下腔静脉 (五)气管分叉层面 此层面主要显示气管及其左、右支气管、左心房、下腔 静脉。 在此层面上气管及分叉位于纵隔中心部,气管隆突下间 隙在此层面上显示最佳,为脂肪组织填充。 在左主支气管左上方可见主动脉弓断面,外下方为左肺 动脉断面。左心房居气管隆突下间隙的下方。 图829气管分叉层面CT重组冠状面 主动脉弓 左主支气 管 气管 右主支气管 左心房 下腔静脉 图8-30气管分叉层面MRI冠状面(T1WI ) 主动脉弓 左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气管 右主支气 管 左心房 下腔静脉 三、矢状面 CT也可将横断面的原始数据经MPR技术重组为矢状 面,作为横断面的补充显示手段,其目的与冠状面相 同。 而MRI矢状面与冠状面一样,均为心脏大血管MRI成 像的常规位置。 (一)上腔静脉层面 主要显示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肺动脉断面等。 上腔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e类课件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窗》泰格特获奖课件
- 销售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 领导汇报职业规划
- 患者呕吐用药护理规范
-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总经办月工作总结
- 行政部门月度汇报
- 2025私募股权投资合同委托监管协议范本
- 部队军事体能训练课件
- 狗猫鼠全文赏析课件
- 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个人履职报告
- 船舶拆解资金管理办法
- 增值税发票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对酒驾醉驾问题谈心谈话记录内容范文
- 【《以儿歌为载体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路径分析》11000字】
- 2025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答案)
- 2025年秋招:中国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 微生物-昆虫互作机制-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