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与临床意义手册.doc_第1页
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与临床意义手册.doc_第2页
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与临床意义手册.doc_第3页
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与临床意义手册.doc_第4页
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与临床意义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文缩写检验项目 正常 参考值 单位 临 床 意 义一 全身症状:发热1血液分析18项: wbc白细胞总数4.010.010e9/l生理增高: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剧烈运动后、极度恐惧等 化脓性感染、严重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 lym淋巴细胞绝对值0.74.910e9/l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淋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 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mid中间细胞绝对值0.10.910e9/l嗜酸性粒细胞: 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术后急性铅中毒等。 伤寒、副伤寒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嗜碱性粒细胞: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单 核 细 胞: 结核、伤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异型淋巴细胞:各种病毒感染、传单增多症常见。疟疾、淋巴结炎等可见幼 稚 细 胞: 核左移、白血病等 gran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7.210e9/l 化脓性感染、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汞铅中毒 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中毒、x线及镭、抗癌治疗、再障、粒缺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20.040.0% 同淋巴细胞绝对值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3.010.0.% 同中间细胞绝对值 gran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0.075.0% 同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rbc红细胞计数男4.05.50女3.55.010e12/l生理性增高: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各种贫血、白血病、失血 hgb血红蛋白男120160女 110150g/l 同红细胞计数,一般情况下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部分贫血患者,同时测定两者,对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 hct红细胞比积36.050.0% 同红细胞计数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0100.0fl 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7.032.0pg 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20360g/l1、 cv、mch、mchc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 mcv、mch、mchc正常、rdw15%,为大细胞正/高色素性3、 mcv、mch、mchc、rdw均在正常范围内,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4、 mcv、mch、mchc和rdw正常,慢性贫血,为单纯小细胞性 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11.614.8% 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plt血小板计数10035010e9/l 400为增多,见于急性失血和溶血后一过性增多;持续增多见于真性rbc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某些恶性肿瘤早期 1、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3、血小板耗过多,见于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癜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6.813.5fl用于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骨髓增生低下可见mpv减低;如果血小板破坏过多可见mpv增高 pct血小板压积0.110.28% 同血小板计数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010(gsd) 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时,pdw可增加,常见于血小板减少2、 尿液分析11项:uro或ubg尿胆原或弱阳性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及肝病u-bil胆红素一或阴性阳性:见于梗阻性黄疸(胆道蛔虫、胆石症、胆道肿物、胰头癌等)、肝细胞性黄疸(肝癌、肝硬化、肝细胞坏死、急慢性肝炎) u-krt酮 体一或阴性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及各种因造成的呕吐等blood血一或阴性阳性:见于血尿及hb尿。如肾及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u-pro蛋白质一或阴性肾炎、肾病、泌尿系感染疾病时增高nit亚硝酸盐一或阴性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wbc白细胞一或阴性阳性: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u-glu葡萄糖一或阴性阳性:糖尿病、肾性糖尿时sg比 重1.002-1.030 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糖尿病等 常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u-phph约6.5一般在4.5-8.0之间波动,受饮食及药物影响,酸中毒降低,碱中毒增高vit-c维生素cmmol/l 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 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坏血病尿中大量vitc时,可使尿糖、尿血、胆红素、尿胆原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3、 尿沉渣检查rbcwbc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0-10-5少量偶见透明管型 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肿瘤等 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等 尿路炎症、肾盂肾炎各类型肾病,尿中可见透明、颗粒、蜡样、脂肪、上皮、细胞等管型。4、 crpc反应蛋白0-0.8mg/dl 见于一些感染性疾病、菌血症、恶性肿瘤、活动生结核、急性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等5 、c3补体c30.85-1.92g/l 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肝癌、组织损伤 肾小球肾炎、活动性红斑狼疮、自身溶血性贫血、肝病、类风湿性关节炎6、 c4补体c40.12-0.36g/l 风湿热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梗、肝癌、关节炎 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iga肾病、胰腺癌晚期7 、igg免疫球蛋白g儿童7.0-16.5成人6.0-16.0g/l 常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红斑狼疮、慢肝活动期、感染 肾病综合症、自身免疫病。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肿瘤iga免疫球蛋白a儿童290-2700成人760-3900mg/l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红斑狼疮、肝硬化、湿疹、血小板少、感染 自身免疫疾病、输血反应、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肿瘤。igm免疫球蛋白m儿童500-2600成人400-3450mg/l 类风湿性关节炎、巨球蛋白血症、红斑狼疮、肝病、某些传染病。 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 8、肝炎病毒类 - 见 页9、梅毒螺旋体抗体 - 见 页10、结核抗体 - 见 页11、肥达氏反应-见 页12、抗核抗体-见 页13、细菌培养+药敏-见 页二、消化系统:英文缩写检验项目 正常 参考值 单位 临 床 意 义(一) 腹痛、腹泻、胃痛:1大便常规黄色、软便颜色:呈柏油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鲜红色为下消化道出血性状:脓血便为细菌性痢疾、果酱便为阿米巴痢疾、血样便为下消化道出血、 粘液便为慢性肠炎镜检:1、虫(蛔虫、晓虫、钩虫、鞭虫、姜片虫、肝吸虫及血吸虫)发现虫卵可诊断该病 2、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视病情而定2大便潜血阴性消化道出血时可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持续阳性。溃疡病呈间断阳性。3大便培养+药敏阴性鉴定引起肠道疾病的病原菌。4肠道02检查阴性阳性见于霍乱和副霍乱。5阿米巴原虫阴性阳性见于阿米巴痢疾。 6胃液分析:量色味潜血30-50清乳白色轻度酸味阴性ml 20ml胃蠕动功能增加;大于100ml胃蠕动功能减退,幽门梗阻或痉挛,胃液分泌过多。黄绿色:含回流胆汁;浅红色:少量新鲜血液;咖啡色:大量血液在胃内滞留恶臭味:胃癌 ; 粪臭味:肠梗阻阳性:溃疡活动期,胃癌、急性胃炎7、胃幽门螺杆菌阴性阳性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8 血、尿淀粉酶 见 页 9 甲胎蛋白 见 页10 癌胚抗原 见 页 11 血液分析 见 页(二) 肝脏 疾病 : 1 肝功能9、12项tbil血清总胆红素2.0-19ummol/l 急性肝炎、慢活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胰头癌等。dbil直接胆红素0-6.84ummol/l 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ttt麝香草酚浊度0-6u 急性肝炎、肝硬化、血脂增高也可受影响。alt或gpt谷丙转氨酶 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40动态法u/l 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癌、药物性肝损害、胆管炎、胆囊炎、心肌梗塞、心肌炎、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ast或 got谷草转氨酶 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40动态法u/l 心肌硬塞在发病后6-12小时内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各种肝病、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也可增高。tp血清总蛋白成人60-80儿童稍低g/l 高度脱水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等。alb血清白蛋白35-55g/l 严重脱水。 与总蛋白同。 gib血清球蛋白20-30g/l 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结核、疟疾、骨髓瘤等。a/g白蛋白/球蛋白1.5-2.51小于1呈倒置者,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alp碱性磷酸酶成人20-110儿童20-220u/l 常见于持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儿童发育期。-gt-谷氨酰转肽酶8-50u/l 肝癌、急性肝炎慢肝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che胆碱脂酶4300-15000u/l 常见于脂肪肝、肾脏疾病。 有机磷中毒、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2 、spe血清蛋白电泳a 0.66-0.701 0.017-0.052 0.067-0.13 0.083-0.16 0.107-0.20a 同血清白蛋白.1 肾病、弥漫性肝损伤、慢性炎症。 肝硬化。2 肾病、慢性炎症。 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 肾病、多发性骨髓瘤、妊娠。 严重肝病。 多发性骨髓瘤、肝癌、弥漫性肝损害、慢性炎症。 无丙球蛋白血症、肾病、妊娠等。 3、tba总胆汁酸 10(酶法)mol/l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药物引起肝损害4、afp甲胎蛋白 20 eiang / ml 原发性肝癌.胚胎细胞瘤、胃癌、胆道癌、胰癌、肺癌。某些良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新生儿肝炎、肝硬化等也可一过性升高。5、nh3血氨 70mol/l见于肝昏迷、重症肝炎、休克等。6、乙肝两对半、 三对 安全阈值为乙肝病毒感染8、 乙 肝 两 对 半 常 见 模 式 及 意 义 类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临床意义 + 急性乙肝感染潜伏后期。 急性乙肝早期,高传染性 急慢性乙肝,高传染性。 急慢性乙肝,有传染性。 急慢性乙肝,有传染性。 康复期,曾感染过。 康复期,有免疫力。 康复期,有免疫力。 曾感染过,“窗口期” 已产生免疫力 无乙肝感染。9、hcv10、hcv-dna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肝-rna定量阴性安全阈值:1.0105 拷贝/毫升eia法荧光定量核酸分析阳性为丙肝病毒感染。 安全阈值为丙肝病毒感染。11、hdv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eia法阳性:见于hdv感染、此型肝炎通常与hbv合并感染,常引起乙肝症状加剧。12、hev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eia法阳性:表示hev感染。其中hev-igm 阳性为早期,hev-igg阳性为既往感染。13、-cv或-c血清型胶原血清型胶原-c120-c 140g / mlng / ml 见于肝纤维化及其他脏器纤维化增高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明显增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其他脏器纤维化亦可增高14、5-nt5-核甘酸酶2-10 动态法u/l主要见于肝胆系统疾病,尤其阻塞性黄疸;也见于肝癌、肝炎等肝实质损害(三)胰腺炎:1、amy血清、尿淀粉酶血清:200尿:1000u / l比浊法常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等。2、血液分析见 页 (四)肠伤寒:1、血液分析见 页2、wr肥达氏反应h 1:160o 1:80a 1:80b 1:80c 1:80; h160有诊断意义; 双份血清检测,后次凝集价高于4倍可诊断。感染过或注疫苗也呈阳性反应。3、大便常规 + 潜血见 页 4、大便培养 + 药敏无致病菌生长培养出致病菌为该菌所致病。三、泌尿系统:(一)尿频、尿急、尿痛、尿血:1、 尿液分析 见 页 3、尿细菌培养 见 页2、 血液分析 见 页 4、尿菌落计数 见 页5、1小时尿沉渣计数红细胞:男 3万、女4万白细胞:男7万、女14万管型 3400万 / 小时万 / 小时个 / 小时肾小球肾炎时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均增多,但以红细胞和管型为主;肾盂肾炎时以白细胞增多为主。6、尿红细胞形态数 : 8000异形:30个 /ml %数目增多见于肾小球肾炎及泌尿系出血性疾病。异形红细胞增多为肾脏疾病,否则为肾外性疾病。7、尿三杯试验首段血尿:前尿道炎、尿道狭窄。 后段血尿:后尿道炎、结石、肿瘤。全程血尿: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肾结石、肾结核。(二)肾脏疾病: 1、肾功能2、6、7项 urea血清尿素成人2.2-2.7 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mmol/l动态法浓度在8.2-17.9 时见于生产过剩(如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等)或排泄障碍(如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尿路闭塞)。浓度在17.9-35.7 时,见于尿毒症前期、肝硬化。浓度在35.7 以上见于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cr血清肌酐44-106 比色法umol/l 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 血清尿酸男0.21-0.44 女0.15-0.35mmol/l 痛风、肾功能减退、核酸代射增加(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氯仿、四氯化碳、铅中毒及子痫、妊娠均可引起增高。k血清钾3.5-5.3 mmol/l 严重溶血及烧伤、心功不全、呼吸障碍休克、肾功衰竭、大量用毛地黄素。 摄入量减少、利尿剂、碱中毒、大量使用胰岛素后、频繁呕吐腹泻。na血清钠135-145mmol/l 严重脱水、出汗、烧伤、多尿,肾皮质机能亢进。 肾脏失钠如肾皮质机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呕吐、腹泻、抗利尿剂过多。cl血清氯96-108mmol/l 高钠血症、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少尿。 低钠血症、严重呕吐、腹泻、肾功减退、代谢性碱中毒、阿狄森氏病等。ca血清钙2.1-2.8mmol/l 常见于骨肿瘤、甲亢、骨萎缩及维生素d摄入过多。 维d缺乏、佝偻病、软骨病、小儿手抽搐症、老年骨质疏松、吸收不良等。2、早期肾损伤6项u-malb 尿微量白蛋白22mg/l 见于肾小球损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早期,药物治疗肾毒性监测。u-nag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20u/g.cr 见于肾小管损伤:肾病综合症,急性肾衰、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药物导致肾损害。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早期。及肾移植后出现急性排异之前。u-gal尿-d-半乳糖苷酶gal /nag2g / 24h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0.151g / 24h 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等。5、尿细菌培养 + 药敏肾盂肾炎可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布鲁氏菌等。6、 尿红细胞形态 见 页 7、血液分析 见 页8、尿沉渣图文分析*更精确地发现和分析尿中病理有形成分9、尿结石成份分析鉴别结石性质,如尿酸盐、碳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结石,利于治疗。(三)前列腺炎:1、前列腺常规乳白色稀薄液体前列腺炎时,分泌物浓厚、黄色、混浊、有絮状物;镜检可见成堆白细胞及前列腺颗粒细胞;精囊炎或前列腺癌时,前列腺液可为血性,还可发现癌细胞。滴虫病时可见滴虫。2、psa前列腺特异抗原 4 (酶免法)ug /l在前列腺癌早期轻度增高,晚期明显增高,前列腺炎仅少数轻度增高。3、细菌培养 + 药敏无致病菌生长培养出致病菌为该菌所致病。四、循环、呼吸系统(一)心脏病: 1、心肌酶谱5项: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0-5u/l急性心梗4-8h内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48-72h后恢复正常。若72h后仍保持高值,说明梗塞在扩散,预后不良。若72小时后此酶恢复正常后又再度升高,说明心梗复发。ast或got谷草转氨酶8-40u/l见 页。ck或cpk肌酸激酶25-200u/l心肌梗塞4-6小时升高,18-36小时可达最高峰,2-4天恢复正常。ldh乳酸脱氢酶280-460u/l 急性心梗发作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hbdh-羟丁酸脱氢酶80-220u/l 与ldh大致相同,在急性心梗时此酶两周内可持续高值。2、血脂类 -见 页 3、血液流变学 - 见 页(二)高血脂症 血脂4、6项tc或cho总胆固醇 7.76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水平。tg甘油三脂 4.5为高tg血症,5.65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hdl-c高密度脂蛋白男1.03 女1.16mmol /l 酶法 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tg血症、术后等。ldl-c低密度脂蛋白 4.14时为危险水平。apo-a1载脂蛋白a1 1.2 - 1.6g / l 免疫比浊反映hdl-c水平的最好指标。降低常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肝实质性病变。apo-b载脂蛋白b0.8 1.05(免疫比浊法)g / l主要代表ldl-c水平,升高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高apo-b是冠心病危险因素,是较好的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三)高血压:1、at-i血管紧张素i*11 - 88ng / l 见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功能低下、原发性高血压、单侧肾动脉狭窄、肾炎、甲亢、嗜铬细胞瘤、肾血管瘤等。 2、 血脂类 见 页 5、血清皮质醇* 见 页3、 血糖类 见 页 6、醛固酮* 见 页4、早期肾损伤 见 页 7、甲状腺功能5项 见 页(四)胸痛、心悸、呼吸困难:1、 血液分析 见 页 3、甲状腺功能 见 页2、 心肌酶谱 见 页4、血气分析:ph血液ph7.35 7.45当ph 7.45时为机体碱中毒草。tco2二氧化碳总量成人:22 32儿童:20 28mmol / l 见于呼吸性酸中毒(肺气肿、肺纤维化、呼吸肌麻痹、气胸)。也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呕吐、肾上腺皮质亢进、缺钾或用碱性药物过多)。 见于代酸(尿毒症、休克、糖尿病酮症、严重腹泻及脱水),呼碱(呼吸中枢兴奋及呼吸加快等)。paco2二氧化碳分压男: 4.7 6.4女:4.3 6.0kpa 见于肺通气不中、代碱或呼酸、如肺心病等。 见于肺通气过度,代酸或呼碱,如哮喘等。pao2氧分压10.6 - 13.3kpa 见于各种肺部疾病。 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