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身免疫性肝病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1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 重叠综合征 (Overlap Syndromes) 2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发病机理 宿主易感性 免疫耐受的打破 诱发因素 靶细胞的损害和疾病 3 宿主易感性 AIH,PBC 女性多见, 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PSC 男性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60%) 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HLA相关的自身抗体 DR3:抗肌动蛋白抗体 DR4:抗平滑肌抗体,抗dsDNA 4 免疫耐受打破 免疫耐受状态 机体免受自身攻击的调节机制 免疫耐受的打破 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关键 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细胞免疫对自身抗 原的攻击 5 诱发因素 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 内源性抗原的暴露 外源性物质的侵入如病原微生物 与机体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 形成半抗原 机体免疫监控功能异常 抗原可以是自身的或外来的,但一定与自身 的抗原有交叉反应 6 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害 病理特点为界面性肝炎和浆细胞浸润 -球蛋白增高 自身抗体 女性多见 (4:1) 激素治疗有效 Czaja AJ 36:479-497 7 AIH发病机理 McFarlane IG.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Biomed 53:255 8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immune- mediated damage in AIH 9 AIH的病理变化特点 界面性肝炎(界板碎屑样坏死) 明显的浆细胞浸润 汇管区周围肝细胞碎屑样坏死 肝细胞玫瑰花样改变 小胆管病变 10 AIH-Interface hepatitis 11 AIH-Plasma cell infiltration 12 分型分型 N IH/PN BN LH RLC CN PPI N IH/PN BN LH RLC CN PPI (%) (%) (%) (%) (%) (%) (%) (%) (%) (%) (%) (%) I I型型 21 100 21 100 57.1 95.2 71.4 33.3 95.2 57.1 95.2 71.4 33.3 95.2 II II型型 5 100 80.0 100 100 80.0 20.0 5 100 80.0 100 100 80.0 20.0 IH/PN IH/PN:界面界面炎炎/ /碎屑样碎屑样坏死坏死 RLCRLC:玫瑰:玫瑰花样花样肝肝细胞细胞 LHLH:小叶小叶内炎内炎 PPI PPI:明显的浆:明显的浆细胞细胞浸润浸润 CN CN:小叶中央小叶中央区区融合融合性性坏死坏死 赵景民等,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2,16:2730 我国AIH组织学比较 13 AIH的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 乏力,消化道症状体征 肝外表现: 关节炎,甲状腺炎,SLE等 实验室检查 生化检查,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 14 我国AIH比较(临床,生化,自身抗体及评分) 分型 N 性别 年龄 ALT AST Glo ANA LKM1 积分 (F/M) (U/L) (U/L) (%) 或SMA (%) I型 21 19/2 40.5 287.2 206.1 42.6 95.2 0 18.6 II型 5 5/0 12.5 389.6 319.8 26.1 0 100 19.1 I型病人血浆球蛋白高于II型,而II型血清转氨酶明显高于I型; 赵景民等,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2,16:2730 15 AIH的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ANA) 抗平滑肌抗体(SMA) 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抗LKM-1) 抗可溶性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 相关自身抗体 核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原抗体(pANCA) 抗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抗ASGPR) 抗肝特异性细胞质I型抗原抗体(抗LC-1) 16 ANA ANA在AIH阳性率为67(单独阳性13,和 SMA同时阳性54)。 AIH患者ANA 滴度中位数为1:320 (1:401:16384),74患者的ANA 滴度大于1:40 。 ANA最常见的靶抗原是组蛋白,RNA和DNA。 常用检测方法为利用HepG2细胞系,采用间接免疫 荧光技术,也可用酶免疫技术。 ANA在PBC,PSC,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相关性 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亦可检 出。 17 SMA SMA在AIH阳性率为87(单独阳性33 ,和ANA同时阳性54)。 SMA滴度的中位数为1:160(1:401:5120) ,80AIH患者滴度大于1:40。 SMA靶抗原是肌动蛋白和非肌动蛋白组分 ,包括F-肌动蛋白,微管(tubulin),结 蛋白(desmin),波形蛋白(vimentin) 等。 18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抗LKM1) 抗LKM1常发生在ANA和SMA阴性的AIH 病人中。 抗LKM1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LKM1抗体识别肝肾细胞细胞色素P-450单 胺氧化酶的CYP 2D6(P450 2D6)组分, 分子量为50Kda。 19 抗可溶性肝/胰抗原抗体 (抗SLA/LP) 抗可溶性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为 高特异性AIH抗体。 其靶抗原是50Kda的细胞质组分,可能是 转运核糖核蛋白复合体(tRNP(Ser)Sec) 。 抗SLA/LP不能区分不同AIH型,但在隐源 性肝炎中可以作为AIH诊断的依据,同时 该抗体阳性也提示激素撤除后病情复发。 20 抗中性粒细胞核周抗体 pANCA pANCA在AIH约90为阳性。 在隐源性慢性肝炎中,检测pANCA常常 有助于AIH的诊断。 但pANCA目前尚未作为AIH诊断的常规指 标,其诊断AIH的特异性和对预后评价的 意义尚不明确。 21 抗肝细胞胞浆I型抗体(抗LC1) 抗肝细胞胞浆I型抗体(抗LC1)在诊断AIH中具 有一定的特异性,其靶抗原可能是亚胺甲基转移 酶,环化脱氨酶以及精氨酸琥珀酸盐裂解酶。 抗LC1在40岁以上的AIH病人很少检出,主要见于 20岁以下的年轻人。 32抗LC1阳性者中抗LKM1同时阳性 有报告发现抗LC1常见于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 肝细胞炎症明显,无HCV感染以及快速进展的AIH 病人中。 22 抗肌动蛋白抗体 (抗-actin) 抗肌动蛋白抗体在AIH诊断中较SMA更具 特异性。 初步研究显示,抗肌动蛋白抗体阳性的 AIH常表现为HLA DR3型,发病年龄早, 而且对激素治疗反应差,提示该抗体提供 对病情和疗效的预测。 但该抗体敏感性较SMA差,不能取代 SMA在AIH诊断中的地位。 23 抗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 (抗ASGPR) 抗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抗ASGPR)可 与ANA,SMA及LKM1同时存在,对疾病 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抗ASGPR直接与肝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 反应。 该抗体存在与肝脏组织活动度有关,其消 失常意味着对激素治疗的应答,而持续存 在则预示激素撤除的复发,可能作为治疗 效果评价的指标。 24 AIH诊断 诊断依据: 肝脏损害表现:ALT升高 免疫紊乱表现:球蛋白或IgG升高大于正常1.5倍, ANA,SMA或抗LKM1成人1:80, 儿童1:20。AMA阴性 组织学改变:表现为界面性肝炎。无胆道损害, 无结节等 25 AIH诊断 排除诊断: 排出遗传性疾病:1-抗胰蛋白酶,血浆铜蓝蛋白, 铁蛋白,血清铁 排出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AE,CMV, EBV等 排出酒精性肝病:酒精摄入 3 -2 2 +3 1.52 +2 11.4 +1 ANA, SMA或抗LKM1 1:80 +3 1:80 +2 1:40 +1 60g/d -2 共存自身免疫性疾病 -2 其他肝脏相关性抗体 -2 界面性肝炎 +3 浆细胞浸润 +1 玫瑰花型肝细胞 +1 非特征性表现 -5 胆道病变 -3 其他表现(脂肪变,结节) -3 治疗反应完全 +2 复发 +3 治疗前:积分15,确诊;积分1015,疑诊。 治疗后:积分17,确诊;积分1217,疑诊。 27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 特征 I型 II型 III型 自身抗体 ANA,SMA 抗LKM1(90) 抗SLA/LP(100) 相关自身抗体 pANCA, 抗ASGPR 抗LC-1,抗ASGPR ANA,SMA,抗ASGPR 发病年龄 3045 214岁 任何年龄 共存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扁平苔癣, I型糖尿病 与I型一致 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遗传因素 DRB10301,0401, HLA-B14, HLA-DR3 不确定 自身抗原 不定 P-450 IID6(CYP2D6) tRNP(Ser)Sec P-450 IA2(APS1) P-450 IA6(APS1) 治疗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抗ASGPR:抗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ntibodies to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抗LC1: 抗肝细胞质I型抗体(antibodies to liver cytosol type 1); 抗SLA/LP: (antibodies to 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 pancreas); APS1:自身免疫多腺性综合征(autoimmune polyglandular syndrome type 1) pANCA: 核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un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tRNP(Ser)Sec:丝氨酸转换核糖核酸复合体(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complex for ser protein) 28 治 疗 抗炎、抗氧化和抗纤维化治疗 支持对症治疗 免疫抑制剂治疗 肝移植 29 30 免疫抑制治疗药物选择 药物 剂量及疗程 副作用 联合治疗 血细胞减少症 强的松 30mg 1周 孕妇,活动性肿瘤 20mg 1周 15mg 2周 10mg 维持 硫唑嘌呤 50mg 维持 单一强的松治疗 60mg 1周 肥胖,骨质疏松, 40mg 1周 30mg 2周 20mg 维持 31 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症 绝对适应症 相对适应症 不需要治疗 血清AST 大于正常10倍 症状(乏力,黄疸) 无症状 血清AST 5倍且 血清AST 和/或球蛋白 轻度界面或汇管区炎症 球蛋白升高正常2倍 低于绝对标准 桥接样坏死或多小叶坏死 界面肝炎 失代偿非活动性肝硬化 32 儿童治疗药物和用法 治疗程序 方法 初始药物 强的松 2mg/kg/d(最高60mg/d) 连续治疗2周 或联合硫唑嘌呤12mg/kg/d 维持剂量 强的松逐渐减量68周至0.10.2mg/kg/d 或5mg/d 硫唑嘌呤剂量不变 根据治疗反应可以每日应用或改隔日应用 停药指征 持续肝脏生活检查正常12年 在间隔用药期间无复发 肝脏组织学检查无炎症表现 33 治疗评价及对策 效果评价 标准 对策 疾病缓解 症状消失 强的松逐渐减量(6周) 血清胆红素及球蛋白正常, 停用硫唑嘌呤 血清转氨酶正常或2倍以内 定期监测复发 肝脏组织学正常或仅轻度炎症 无界面性肝炎表现 治疗失败 临床表现,肝脏生化检查及 强的松60mg/d或 组织学恶化 强的松30mg/d,硫唑嘌呤150mg/d 肝脏酶学检查增加67 疗程至少一个月 出现黄疸,腹水和肝性脑病 每月逐渐减量至标准维持量 34 治疗评价及对策 效果评价 标准 对策 部分应答 部分临床和生化检查 改善 减量至维持量以防止病情恶化 肝脏组织学部分改善 尚无确切治疗建议 3年治疗疗程无显著缓解 病情无恶化 药物毒性 全身骨质疏松,肥胖 根据副作用程度减量或停药 严重血细胞减少症,不稳定糖尿病 以可耐受的剂量维持治疗 情绪不稳定,不稳定高血压 35 强的松治疗建议 40mg/日, 一周 30mg/日, 二周 20mg/日, 二周 15mg/日, 二周 10mg/日, 二周 5mg 维持二年后减量至停药 36 其他治疗方法 原位肝移植: 终未期肝硬化患者,晚期AIH是肝 移植最好的指征。5年后长期存活达90以上。 尽管移植后AIH仍可复发,但这无损于其长期治 疗结果,只要肝移植后立即开始应用免疫抑制剂 治疗,即可防治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而且可防 治可能再复发的AIH。 新的免疫抑制剂如Mycotenolate Mofetie与 Rapamycin已初步用于肝移植后的治疗。 此外尚有应用免疫调节剂如IL-10、T细胞基因 蛋白产物的单克隆抗体(抗T细胞增殖)亦在初 步研制阶段。 37 AIH小结 AIH诊断要点: 女性多见(90) 临床表现: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肝脾肿大 生化检查:转氨酶,Tbil升高,球蛋白增加等 自身抗体:ANA,SMA,抗LKM1,抗SLA/LP, pANCA, 抗ASGPR以及抗LC1 肝活检病理:界面性肝炎,汇管区浆细胞浸 排出其他原因肝损害 AIH治疗:强的松单独或联合硫唑嘌呤治疗。 3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39 PBC的基本特征 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小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AMA,M2 ALP,GGT升高 女性多见 (622:1), 4065岁 早期无黄疸,无肝硬化 Heathcote EJ. Management of PBC. Hepatology 2000; 31:1005-1013 40 Gish RG and Mason A.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current standards, future directions. Clinics in liver disease. 2001, 5(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 41 PBC流行病学 42 PBC发病机理 与PBC相关的微生物 线粒体抗原 肠杆菌 戈登分枝杆菌 逆转录病毒 支原体 43 PBC发病机理 Autoimmunity Reviews 2 (2003) 1924 44 发病机理小结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PBC中起 主要作用 B和 T 淋巴细胞均参与PBC 时胆管的破 坏和炎症反应。特别是 CD4, TCR ab cells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PDC-E2)是 CD4 T 细胞免疫应答的靶抗原。 HLA-A2 限制性 CTL PDCE2表位肽( aa 159167) 45 PBC的病理变化特点 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 小叶间胆管变性坏死,基底膜破坏 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小叶间胆管减少或消失,细小胆管增生 汇管区淋巴细胞聚集,滤泡,肉芽肿形成 肝细胞羽毛状变性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46 47 病理分期 I期:汇管区炎症,小叶间胆管破坏, 肉芽肿形成 II期:汇管区周围炎症,胆管增殖, 闭塞 III期:碎屑样、桥接样坏死,纤维间 隔形成 IV期:肝硬化 48 病理特点 49 PBC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乏力 (70%) 搔痒 (69%) 黄疸 (30%) 色素沉着 (55%) 肝大 (50%) 脾大 (30%) 黄色瘤 (20%) uu无症状无症状 (30%) (30%) uu门脉门脉高压高压 uu代谢代谢性骨病性骨病 uu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吸收障碍 uu尿路感染尿路感染 uu肿瘤肿瘤 50 伴随伴随疾病及疾病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concomitant diseasesconcomitant diseases uu干燥综合干燥综合征征(70(7090%)90%) uu肾小管肾小管酸中毒酸中毒 (60%)(60%) uu胆结石胆结石 (30%30%) uu风湿风湿性性关节炎关节炎 (15(1520%)20%) uu甲状腺甲状腺疾病疾病 (15 (1525%)25%) uu硬皮病(硬皮病(15%15%) uu雷诺雷诺综合综合征征(15%15%) uu脂肪脂肪泻泻(celiac disease)(celiac disease) uu炎性肠病炎性肠病 51 生化检查 AKP,GGT (34倍以上) ALT/AST (小于5倍) Bilirubin Cholesterol 52 PBC相关自身抗体 AMA 95以上 RF 70 SMA 66 甲状腺抗体 41 ANA 23 抗DNA抗体 22 53 B超 早期可以无任何变化 沿肝内胆管走行可见回声增强 呈”干树枝”改变 胆管闭塞 其他肝病表现 54 PBC 诊断 ALP GGT 胆红素, 胆固醇 B超检查 胆管扩张 胆管无异常 进一步胆道系统检查 AMA(-)/ANA(+) + Igs AMA(+) + Igs 肝活检 ERCP PBC AMA阴性PBC ( 肝活检) Heathcote Heathcote EJ. EJ. Hepatology Hepatology 2000; 31:1005-10132000; 31:1005-1013 55 PBC的治疗 对症治疗 保肝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 并发症治疗 56 PBC的治疗 对症治疗 搔痒的治疗 消胆胺(cholestyramine): 4g开始(最大24g/天) 利福平: 150mg, Bid (10mg/kg/day) 苯巴比妥钠:60mg, Qn 阿片受体拮抗剂: 纳络酮(naloxone) 血浆置换 保肝治疗 甘草甜素制剂 抗自由基治疗 57 PBC的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 维生素C 维生素E 丹参制剂 其他有关药物 并发症治疗 门脉高压 骨质疏松: 维生素D(1000IU/d)和钙剂 (1.5g/d) 激素替代疗法(HRT) 脂溶性维生素补充 58 PBC的治疗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环磷酰胺(cyclosporine) 氨甲蝶呤(methotrexate) 肝移植 59 熊去氧胆酸(UDCA) UCDA为二羟胆酸,是机体正常胆汁酸 的一部分,约占1。 UCDA最初用于治疗胆固醇性胆结石 对PBC,PSC,囊性纤维化并慢性肝病 ,某些药物性肝损害,各种慢性肝炎等 化学合成制剂和生物提取制剂 60 熊去氧胆酸(UDCA)作用机理 减轻内源性胆盐毒性 稳定肝细胞膜 降低疏水性胆汁酸对肝细胞膜的破坏 利胆作用 抑制肠道吸收毒性内源性胆盐 抑制有毒内源性胆盐进一步分泌至胆汁 通过改变细胞代谢减少胆盐的毒性 保护线粒体,抗细胞凋亡 减轻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 阻止Bax移位 61 熊去氧胆酸(UDCA)作用机理 免疫调节作用 影响肝脏HLA表达 抑制B细胞,降低免疫球蛋白 抑制Th2细胞产生IL-1,IL-6等 抑制Th1细胞产生IL-2等,降低CTL活化 抑制-IFN产生 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 UCDA及其结合物是有效的肝细胞内Ca2+拮抗 剂,刺激肝细胞内钙外流,减少细胞损伤 影响肝细胞内蛋白激酶活化,刺激胆汁的细胞 外渗作用 62 UDCA治疗PBC的荟萃分析结果 1000余例PBC应用UDCA 815mg/kg/d 治疗 3060%病人搔痒改善 使ALP/GGT水平下降 2880 血清胆红素下降340 180例PBC应用UDCA 1315mg/kg/d,4年治疗 76(68/89)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52) 减缓门脉高压和腹水的发生发展 222例PBC,14mg/kg/d,24个月 AST下降,胆固醇和IgM水平明显降低 63 PBC病程经过 无症状阶段 疾病进展阶段 失代偿肝硬化阶段 610年 610年 610年 GGT,ALP 乏力,搔痒,黄疸 明显黄疸 AMA、M2 ALT,胆汁酸 门脉高压 胆管炎 碎屑样坏死 硬化结节 胆管减少 胆管减少、闭塞 肝硬化 纤维间隔形成 64 PBC小结 诊断要点 中老年女性 临床表现:乏力,搔痒,黄疸 生化检查:ALP,GGT升高明显, 免疫球蛋白尤 其IgM升高 自身抗体:AMA和(或)M2阳性,ANA和SMA B超:肝内沿胆管走行回声增强,胆管闭塞 病理为胆管炎和肉芽肿形成,管腔狭窄 治疗 熊去氧胆酸,保肝,抗纤维化治疗,肝移植 6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 男性 胆汁淤积表现 自身抗体:ANCA B超:肝内外胆管狭窄,闭塞 ERCP发现肝内外胆道闭塞,串珠样改变 病理: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界面性肝炎, 洋葱样纤维化,胆管闭塞和消失。 66 PSC病因 肝移植后常常再发 儿童PSC与免疫缺陷有关如低丙种球蛋 白血症 AIDS,CMV, 隐孢子虫属 67 PSC发病机理 68 基因与PSC B8TNF*2DRB3*0101DRB1*0301 DQA1*0501DQB1*0201(高度相关) DRB3*0101DRB1*1301DQA1*0103 DQB1*0603 (高度相关) DRB5*0101DRB1*1501DQA1*0102 DQB1*0602(低度相关) DRB4*0103DRB1*0401DQA1*03 DQB1*0302(免于患病) 69 PSC病理 早期: 胆管炎症,增殖 后期: 胆管梗阻,闭塞,胆汁淤积 肝硬化 70 71 72 ERCP 73 PSC临床表现 黄疸 ALP,GGT升高 自身抗体阳性:ANCA(6090) 60伴有溃疡性结肠炎 74 PBC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 777% 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ASMA) 1320%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 (AECA) 35%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466% Thyroperoxidase 716% Thyroglobulin 4% Rheumatoid factor (RF) 15%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0-10% 75 PSC的治疗 内科治疗: 免疫抑制剂 UCDA 内镜及介入治疗 内镜下扩张、经乳头放置胆管内支撑管、 胰胆管引流胆道清洗 经皮肝穿扩张胆管或置管等。 外科手术: 肝移植 76 PSC小结 诊断要点 男性 进行性加重的胆汁淤积 自身抗体:ANCA ERCP显示肝内外胆管闭塞 病理表现为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界面性肝炎 ,洋葱样纤维化,胆管闭塞和消失 ERCP发现肝内外胆道闭塞,串珠样改变 外科治疗和肝移植 77 自身抗体 AIH PBC PSC AIC 一般自身抗体 ANA 抗SMA 80% 20%30% 20%30% + 抗-LKM1 3%4% pANCA 60%90% 1% 60%90% + AMA 90% RF 50% 50% 肝脏脏相关自身抗体 抗-ASGPR 80% 90% 抗-SLA/LP 30% 抗-LC1 20%25% 注:ANA:(anti-nuclear antibody) SMA:(smooth muscle antibody) LKM1:I型肝-肾肾微粒体抗体 (type 1 liver-kidney microsomal antibodies) pANCA:抗中性粒细细胞胞质质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SGPR:肝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epatic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SLA/LP:可溶性肝抗原(soluble liver antigen) LC1:肝细细胞质质抗原 (liver cytosolic antigen) 自身抗体比较 78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 Autoimmune Cholangitits (AIC) 兼有PBC和AIH表现 AMA阴性,但ANA高滴度 IgM增高不明显 生化改变和病理与PBC相似 大量浆细胞浸润 无玫瑰样肝细胞及多核细胞浸润 治疗:UCDA联合激素(515mg/日) 79 重叠综合症 Overlap Syndromes AIH和PBC:10% 20% AIH和PSC: 2% 8% 儿童AIH和PSC:autoimmune sclerosing cholangitis. 80 Mayo clinic 162 patients with AIH, 37 with PBC and 26 with PSC. Gregorio et al. A large series of English children with clinical AIH and found that 27 of 55 (49%) had cholangiographically proven PSC 81 10例重叠综合征总结 男性1例,女性9例, 确诊时年龄为29-78岁, 平均(50.48.9)岁。 所有患者从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平均18个 月,最长5年,最短的6个月 隐匿性或慢性发病者9例,急性发病者1例。 伴随的疾病有类风湿关节炎2例,干燥综合 症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骨关节炎1例。 82 10例重叠综合征总结 以黄疸起病者4例, 以瘙痒起病者2例, 以乏 力起病者2例,1例患者以自觉口干和眼干起 病。2例以瘙痒起病者在瘙痒出现后半年 至2年之后,才出现临床黄疸,1例患者黄疸 和瘙痒几乎同时出现。 入院时临床症状为黄疸10例, 瘙痒6例, 乏 力9 例,纳差6例,腹痛2例,关节酸痛4 例,发 热2例。体征:黄疸10例,肝大3 例,脾大4 例, 肝掌8例,蜘蛛痣6例,皮疹例。 83 生化检查 入院时10例患者均有血清ALP和GGT, TBIL和 DBIL,ALT和 AST 不同程度升 高。有4例病人肝损伤程度重,ALT、AST 水平达正常值上限5倍升高,另有5例病人 ALP和GGT显著升高,伴有明显血清胆红 素升高。2例血小板降低, 6例伴高胆固醇 血症,2例伴低蛋白血症。在治疗过程中 例病人血清胆红素浓度显著升高且持续不 退 84 1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入院时情况 病 性 年 病程 ALP GGT TBIL DBIL ALT AST 例 别 龄 年 U/L U/L umol/L IU/L IU/L 1 女 29 1 348 257 219 112 323 345 2 女 42 1 223 345 209 114 389 3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c2 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齐齐哈尔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班活动课件安全
- 2021年0327、2020年、202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下半年四川广元利州区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下半年南京科技馆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上饶市弋阳县事业单位招考(28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西太原清徐县安全生产调度信息中心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鲁南(枣庄)经济开发投资限公司聘2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青岛双星股份限公司招聘3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机动车检测站危险源及风险评价表
- 【佛山】广东佛山市代建项目管理中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门球二级裁判考试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题预测及备考要点
- 压力容器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统编版2024)
- 2025团课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运动与健康 章节测试答案
- 科普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足球守门员教学课件
- GA/T 2175-202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接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