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m_3丁烷球罐结构研究及应力分析.docx_第1页
10000m_3丁烷球罐结构研究及应力分析.docx_第2页
10000m_3丁烷球罐结构研究及应力分析.docx_第3页
10000m_3丁烷球罐结构研究及应力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00m3 丁烷球罐结构研究及应力分析李永泰黄金国吴晓红张中清(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30031)摘要通过对 10000m3 丁烷球罐不同支柱型式及其与球罐连接结构进行了研究 , 分别对压力试验工况 、操作工况和地震工况的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对我国设计大型重介质球罐提出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球罐 重介质 有限元分析 地震是一直值得考虑的问题 。支柱和球罐连接型式有 : a型 , b 型 u 形托板的结构型式和 c 型 u 形上支柱连 接板和内筋板结构 , 那一种较好也是有争议的问题 , 本文就对这些问题提出些参考建议 。引言近 几 年 我 国 开 始 建 造 10000m 3 的 液 体 介 质 球 罐 , 因而大型重介质球罐的安全性倍受关注 , 特别是在设防烈度地震及火灾等特殊情况下球罐的安全性1球罐分析参数2表 1 球罐参数表 2 球罐材料及结构参数支 柱 与 壳 体 为 赤 道 正 切 连 接 , 采 用 标 准 :gb 12337 - 1998钢制球形储罐和 j b 4732 - 95钢 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构重力 、液压介质重力和试验压力的作用 , 球壳上极点压力 0. 99 m pa , 球壳下点压力 1. 253m pa 。三维 有 限 元 分 析 得 出 : 第 三 应 力 强 度 最 大 值 477. 425m pa , 位置在支柱与球壳连接处下部球壳内壁 , 按一 次应力考虑 ,球壳最大应力不满足强度要求 。支柱上球罐连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33. 1 a 型支柱球罐( 1) 液压试验工况由于结构和受力的对称性 , 不考虑拉杆的影响 ,可取一台球罐的二十八分之一作为分析模型 , 受结端内侧轴向应力 -365. 844 m pa , 下端外侧轴向应力 - 246. 447 m pa , 支柱应力不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球壳材料w el - t fn 610c f球壳许用应力 m pa203球壳 厚度 m m上极31上支柱厚度 m m15上温带32下支柱厚度 m m16赤道带33拉杆直径 m m90下温带上支柱屈服应力 m pa490下极下支柱屈服应力 m pa345上支柱材料w el - t fn 610c f下支柱许用应力m pa230下支柱材料16m n r拉杆屈服应力 m pa275拉杆材料16m n 锻拉杆许用应力 m pa183. 7操作压力 m pa0. 65支柱内径 m m1000球壳腐蚀裕度 m m1. 5设计压力 m pa0. 79支柱高度 m m15500拉杆腐蚀裕度 m m3操作温度 - 1050支柱个数14基本风压 n / m2725设计温度 50操作介质丁烷基本雪压 n / m20容积 m 310079介质密度 kg / m 3600地震烈度7近震公称容积 m 310000充装系数0. 9场地土类别i i i球壳内径 m m26800球壳焊缝接头系数1地区类b12 化工设备与 管 道第 40 卷( 2) 球罐设计工况由于结构和受力的对称性 ,9. 81m / s 2 , 地震水平方向加速度a = 0. 0. 3925m /s 2同样取一台球罐的合成为斜向重力 ,考虑介质设计压力 0. 79m pa ,球壳内壁受上方 ( 略斜) 压力 0. 79m pa , 下方 ( 略斜)0. 9169m pa 。地震工况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 :第三应 力强度等效应力值最大值 369. 7m pa ,位置在震向侧 支 柱 与 下 耳 板 连 接 处 ; 球 壳 上 最 大 应 力 值297. 64m pa , 位置在震向侧支柱与球壳连接相关线处球壳内壁 , 按一次应力考虑 , 球壳最大应力满足强 度要求 。支柱最大应力是 ,震向前支柱上端内侧最大 轴向压应力 249. 212m pa ,下端外侧最大轴向压应力218. 903m pa ,支柱应力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 3 c 型支柱球罐( 1) 液压试验工况三 维 有 限 元 分 析 得 出 : 第 三 应 力 强 度 最 大 值432. 167m pa , 位置在支柱内筋板上端与上支柱 u 形板连接处 ,球壳最大应力值 362. 767 m pa , 位置在 上支柱 u 形板与球壳连接处中下部球壳内壁 。按一次应力考虑 , 球壳最大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 支柱上端二十八分之一作为分析模型 , 受结构重力 、物料介质重力和介质设计压力的作用 , 球壳上极点压力 0. 79m pa ,球壳下点压力 0. 917m pa 。三维有限元分析得 出 :第三应力强度最大值 330. 696 m pa ,位置在支柱与球壳连接处下部球壳内壁 , 按一次应力考虑 , 球壳 最大应力不满足强度要求 。支柱上端内侧轴向应力- 233. 817 m pa ,下端外侧轴向应力 - 127. 24 m pa ,支柱应力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 3) 地震工况 因液压试验工况和设计工况球壳最大应力不满足强度要求 ,故不再进行地震工况的应力分析 。3. 2 b 型支柱球罐( 1) 液压试验工况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 :第 三 应 力 强 度 最 大 值403. 961 m pa ,位置在 u 形托板与支柱连接处 ;球壳最大应力值 376. 78 m pa ,位置在支柱与球壳连接处 下部 u 形托板上端球壳内壁 , 按一次应力考虑 , 球 壳最大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支柱上端内侧轴向应力- 298. 508m pa , 下端外侧轴向应力 - 253. 199m pa ,内侧轴向应力 -234. 231 m pa , 下端外侧轴向应力- 274. 151 m pa , 下支柱上端应力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下端应力不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 2) 设计工况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 : 第三应力强度应力球壳 最大值 257. 16m pa , 位置在上支柱 u 形板与球壳连 接处中下部球壳内壁 。按一次应力考虑 ,球壳最大应 力 满 足 强 度 要 求 , 支 柱 上 端 内 侧 轴 向 应 力 -147. 349m pa , 下端外侧轴向应力 - 165. 604m pa , 下支柱应力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 3) 地震工况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 : 第三应力强度等效应力 最大值 360. 489 m pa , 位置在震向前支柱 u 形板与 内筋板连接处 , 球壳最大应力值 332. 213 m pa , 位置在震向侧支柱连接板端部与球壳连接处球壳内壁 。 按一次应力考虑 ,球壳最大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支柱 最 大 应 力 是 , 震 向 前 下 支 柱 上 端 内 侧 轴 向 应 力180. 79m pa , 下端外侧轴向应力 237. 65m pa , 下支 柱上端应力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 下端应力不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下支柱上端应力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不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 2) 设计工况下端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 : 第 三 应 力 强 度 最 大 值266. 752 m pa , 位置在支柱与球壳连接处下部 u 形 托板上端球壳内壁 , 按一次应力考虑 , 球壳最大应力不满足强度要求 。支柱上端内侧轴向应力 - 188. 07m pa , 下端外侧轴向应力 - 131. 798 m pa , 支柱应力 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 3) 地震工况由结构和受力对称性 ,取球罐整体结构的二分之一 , 只考虑受拉拉杆 , 不考虑受压拉杆 , 沿地震力方向两支柱对称面切开 , 取球罐整体结构的一半作 为分析模型 。位移边界条件 ,支柱下端截面约束了三 个方向的所有位移 , 两支柱对称面 (对称边界条件) 约束了法向位移 。考虑结构重力和介质重力及水平地震载荷 。地震水平方向加速度a = 0. 0. 3925m / s 2 ,因地震惯性力与重力是共性载荷 , 将地震载荷处理 为 水 平 重 力 分 量 , 铅 垂 方 向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g =结果分析对大型重介质球罐 , 设计压力不是很高 , 重力载42004 年第 4 期13 荷的作用加大 , 10000m 3 丁烷球罐 , 正常操作情况下 ,球罐总重 6600 多吨 ,液压试验情况下 ,球罐总重10600 多吨 。丁烷 50 时的饱和压力为 0. 4m pa ,与 设计压力相差较大 , 因此正常操作情况下 , 球壳应力 强度裕量较大 , 球罐支柱结构的合理设计是大型重 介质球罐设计的关键问题 。a 型支柱与球罐连接下部连接区域较小 , 在结 构和介质重力作用下 , 支柱与球罐连接部位下点 (a 点) 球壳和支柱应力均较大 。按一次应力评定 , 正常 设计工况和液压试验工况 , 球壳应力均不满足强度 要求 ,支柱应力均不满足稳定性要求 。b 型支柱与球罐连接下部连接区域加大 , 比 a 型支柱结构有较大的改进 , 液压试验工况球罐最大 应力下降 21. 2 % , 正常设计工况球罐最大应力下降19. 4 % , 球壳最大应力点的位置由支柱与球壳连接 相关线的下部上移至 u 形托板上端 。支柱最大应力 点的位置由支柱内侧上端下移至 u 形托板下部 , 数值有所减小 , 其应力较大区域有些加大 , 支柱下端应 力有些增加 。地震工况球罐受压力 、重力 、水平地震 载荷的共同作用 , 与正常设计工况相比 , 球罐有水平 方向的位移 , 在震向前 、后支柱引起弯曲变形 , 在震 向侧支柱引起弯曲和扭转变形 , 震向前支柱上端轴向应力增加 32. 1 % , 下端轴向应力增加 66. 1 % , 震 向后支柱轴向应力减小 。震向前支柱帽部位和震向 后支柱 u 形托板部位球壳外壁应力增加 , 震向前支 柱和震向侧支柱与球壳连接相关线球壳内壁应力增 加 。球壳最大应力点在震向侧支柱与球壳连接相关线球壳内壁 ,比正常设计工况加大 11. 5 % 。c 型支柱结构球罐连接下部连接区域较大 , 为 了减小连接板与球壳连接部位的应力 , 应适当减小 连接板的厚度 , 增加设置筋板 , 使上支柱和下支柱的 载荷均匀传递 。改进后 c 型支柱结构球罐 ,在液压试验和正常设计工况下 , 球壳应力和下支柱上端应力 最小 ,下支柱下端应力比 a 型和 b 型支柱偏大 。球壳 最大应力点在上支柱 u 形板与球壳连接相关线中 下部球壳内壁 。地震工况球罐受压力 、重力 、水平地 震载荷的共同作用 , 与正常设计工况相比 , 球罐有水平方向的位移 , 在震向前 、后支柱引起弯曲变形 , 在 震向侧支柱引起弯曲和扭转变形 , 震向前支柱上端轴向应力增加 22. 7 % , 下端轴向应力增加 43. 5 % ,震向后支柱轴向应力减小 。震向前支柱帽部位和震 向后支柱连接板部位球壳外壁应力增加 , 震向前支 柱和震向侧支柱与球壳连接相关线球壳内壁应力增 加 。球壳最大应力点在震向侧支柱连接板端部与球 壳连接处球壳内壁 ,比正常设计工况加大 31. 6 % 。结论( 1) 10000m 3 丁烷球罐属大型重介质球罐 ,丁烷50 时的饱和压力为 0. 4m pa , 远小于设计压力 , 球 壳应力强度裕量较大 , 支柱应力稳定性问题是关键问题 。( 2) 采用 a 型支柱结构球罐 , 按一次应力评定 , 在液压试验和正常设计工况下 , 球壳最大应力已不 满足强度要求 。( 3) 采用 b 型或 c 型支柱结构球罐 (球壳厚度是 支柱厚度的两倍以上) , 在液压试验和正常设计工况 下 , 球壳应力和支柱上端应力 c 型支柱略优于 b 型 支柱 ,支柱下端应力 b 型支柱略优于 c 型支柱 。按一 次应力评定 ,球壳最大应力可满足强度要求 。液压试 验工况 , 两种支柱结构支柱应力均不满足稳定性要 求 。分析计算中支柱的不垂直度和载荷的不均匀没 有考虑 ,建议球罐进行水气混合试验为好 。( 4) 地震工况下 ,球壳应力 b 型支柱优于 c 型支 柱 ,支柱应力 c 型支柱优于 b 型支柱 。按一次应力评 定 ,球壳最大应力可满足强度要求 。b 型支柱应力满 足稳定性要求 , c 型支柱下端应力不满足稳定性要 求 ,设计中取 b 型支柱结构 。( 5) 设防烈度大于等于 8 度的地区不适宜建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