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龙集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大变革的时代》课件_新人教版_第1页
安徽省天长市龙集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大变革的时代》课件_新人教版_第2页
安徽省天长市龙集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大变革的时代》课件_新人教版_第3页
安徽省天长市龙集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大变革的时代》课件_新人教版_第4页
安徽省天长市龙集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_大变革的时代》课件_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聆听历史 感悟历史 今天我们要学习大变革的时代,说 到变革,我们今天就处在一个改革开放 、日新月异的时代,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变革都大大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在两千多年 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社会剧烈变革时代。那么,春秋战 国时期都发生了哪些大变革呢?现在我 们就来探究一下 2 第七课 大 变 革 的 时 代 3 学习目标 1、了解: A、春秋战国时期农具的变化 B、耕作方法的变化 C、水利设施的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的时间、主要内容 和历史作用 4 本课重难点 1、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和历史作用 2、难点: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5 看谁找得多? 找出本课讲述的春秋战 国时期的具体变革的事例 ,突出一个“变 ” 字。(总 体感知教材) 要求分组(四人自动成组) 6 一变:劳动工具-铁农具 二变:耕作方法-牛耕 三变:水利设施-兴修水利 四变: 社会制度-商鞅变法 五变:思想观念-百家争鸣 7 铁农具的使用 “一变” 一 、劳动工具 8 石器 骨耜 耒耜 青铜铲 9 春秋、战国 铁农具 10 二、耕作方法 “二变” 牛耕的使用 11 牛 耕 图 12 13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标志着社会 生产力的 巨大进步 牛耕的推广 极大的推动了社会 经济的发展 14 兴修水利工程 “三变” 三、水利设施 15 仰望历史的星空仰望历史的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们苦苦地求索、追随让我们苦苦地求索、追随 智力快车 16 他是谁? 他曾修筑了一 项大型水利工 程,灌溉了大 片农田,使成 都平原嬴得了“ 天府之国”之美 誉。 17 这项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历了 5.12特大地震的考验。保卫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安全,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那么,这项水利工程 的设计建造者是(?)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18 19 观看视频: 并思考都江堰的作用 20 岷江 岷江 分 水 堰 内 江 外 江 分 洪 灌 溉 21 劳动工具的改进 耕作方法的改进 铁农具 牛 耕 土地利用 率和农作 物产量显 著提高。 都江堰基础设施的建设 小结: 大量的荒地被 开垦出来。 生产力的发展 变革 生产关系 22 荒地开垦 出租 奴隶制封建制 奴隶主 地主 奴隶 农民 阶级 关系 变化 土地所有 制形式的 变化 国有变私有 变 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奴隶主私田增多 23 然而在经济上富裕起来的新兴地 主,开始逐渐要求自身政治上的 权利,要求确立自己的统治,他 们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也引发了人们思想的变化。 24 四、变法运动 “五变” 社会制度 25 视频文件 商鞅变法 并思考变法的目 的和时间 26 农业大变 革 铁农具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 至迟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兴修水利 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 在岷江中游修都江堰 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生产关系大变革 公田私田 奴隶农民 奴隶主地主 社会性质大变革 背 景 27 立木为信 故事说明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 么样的条件呢? 取信于民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 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 言必信,行必果。 28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 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 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 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 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 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 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29 欲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 30 秦国变法舌战守旧群臣图 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要变革 。 秦孝公 改革派新兴地主的代表 旧贵族 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31 1.经济: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确立封建土地私 有制(变) 2.军事: 奖励耕战.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军功授爵 3.政治: 建立县制: 由国君派官吏 治理地方 提高了农民积极 性从而促进经济 发展(变) 军队战斗力 增强(变) 国 富 兵 强 加强中 央集权 (变) 废除了 旧制度 ,为以 后秦国 统一全 国奠定 基础. 变法内容 作用 意义 时间:公元前356年 32 课堂小结: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出现变法运动 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 阶级关系形成 政治改革确立 新的社会制度 商鞅变法以及战国时期社会变 革的主要或者说根本原因. 33 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 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 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 的利益?结果如何? (3)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 代表地主阶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令商鞅进行变法; 治理国家不应墨守成规,需根据变化 了的形势适时改革、变法,才有利于 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34 材料:史记记载,太子即位。守旧的 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议一议: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思考守旧贵族为何要 诬告商鞅“谋反”? 结合商鞅变法的作用,思考商鞅的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 了?为什么? 由此可见评价变法或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商鞅变法“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触 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成功了。因为商鞅变法的措施得到继续 实施并发挥了很大作用 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措施是否得到保 存并持续发挥作用,而非变法者死活 35 变 法 考 题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 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 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还十分强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开 始时都是比较弱小的,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处处反对,因此,它的 发展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 益,特别是当触动当权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 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 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 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 ,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 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 立? 36 总结: 商鞅虽遭车裂,但新法未败,最终实现了秦国 由落后到强盛的巨大飞跃。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起来。 37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封建制度是怎样一步一步确 立起来的。 问题: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 立的过程( )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制度确立各国掀起 变法运动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生产力水平提 高私田大量开垦,新的剥削方式出现封建地主 和农民两大对立阶级出现 A. B. C. D. 38 总结: 由此可见,推动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和确立的根本 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 产关系的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使封建 制度确立,在新的制度中,农民和地主两大阶 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我国从奴隶社会进入 到封建社会。 39 农业大变 革 铁农具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 至迟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兴修水利 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 在岷江中游修都江堰 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生产关系大变革 公田私田 奴隶农民 奴隶主地主 社会性质大变革 大发展 大动荡 大变革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本课知识建构 40 总之: 春秋战国时期,既有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 金戈铁马的场面,也有本节课所学习的发展生 产、各国纷纷变革的生机勃勃的场面。与此同 时,在思想领域还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 想上的大解放百家争鸣的场面。由此可见,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就是大变革。 41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 的借鉴意义。 商鞅 徙木赏千金(立木赏金) (3)商鞅变法奖励耕战。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强国先富民 42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 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 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