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创新课件_2_第1页
老年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创新课件_2_第2页
老年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创新课件_2_第3页
老年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创新课件_2_第4页
老年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创新课件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创新 张鸣生 教授 博士 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社区康复学会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 1 .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变化趋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 全球60岁以上人口有6.5亿,已达总人口 的10%。 2 . 老年病的范畴 n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 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 它所包含的疾病范围相当广泛,大体上可分 为三类: n1、仅发生在老年期,由于机体老化而导致 的疾病,如老疣、老年性白内障、绝经后阴 道出血症、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性痴呆等。 3 . n2、多发生于老年期,发生与机体老化 后抗病能力下降有关的疾病,如冠心病 、慢性支气管炎、高脂血症、恶性肿瘤 、中风、脑萎缩症等。 4 . n3、老年与青、中年期同样容易发生, 但具有不同于青、中年期发病特点的疾 病(其中不少青、中年时期的疾病的延 续),如老年性肺炎、消化性溃疡、慢 性胃炎、慢性肾炎、糖尿病、类风湿性 关节炎、肺气肿、颈椎病等。 5 . 老年病的特点 n老年人抗病能力弱,病久而缠绵不愈者多, 患慢性疾病者多,故老年病的一大特征是病 程长。 n又因为体虚而病,甚至出现几个脏腑的病变 ,形成错综复杂的又一老年病特点。 n老年时期和人的衰老使人易患老年病,而老 年病又是使人折寿、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因此,加强老年病的防治,是延长寿命的关 键。 6 . 老年病特点 n老年人患病率高的前5种病是高血压、 脑血管病、冠心病、骨关节病及呼吸系 统疾病等,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 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 n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 75%,以脑血管病、心脏病、肿瘤及 呼吸系统疾病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 疾病。 7 . 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大 n 门诊、住院病人中老年病人的比例逐年增加 。 n普通人群中,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6.95%, 老年人的两周患病就诊率为28.0%。 n老年人患病的多样性、复杂性,老年人平均 住院时间长,为非老年人的1.5倍;住院费用 为非老年人的1.8倍。 8 . 老年病医疗和康复存在的问题 n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院和适应老年人 需要的慢性病治疗照料机构、康复机构 、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机构很少。 n多数条件较差,从业人员多数未经过老 年医学的专门训练,部分条件较好的老 年医疗、护理设施因以赢利为目的。 n只能满足一小部分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 年人的需求。 9 . n未建立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控制的专门机构。 n老年医疗卫生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除疾病 治疗外,还包括预防、护理、生活照料、康 复以及心理慰藉等多个方面。 n慢性病的治疗与管理、卫生教育等内容更是 不同于一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 n应建立老年病防治的专门机构,针对老年病 的特点进行规划和管理。 10 . n 我国养老的特点是以家庭赡养为主,社区是 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环境,因此解决老年医疗 保障的基点应放在社区,形成卫生保健系统 工程。 n 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快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老年人医疗费用的增长与社会承受能力之 间存在着差距。 11 . 建立老年医疗保健体系 n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应以社区为中心、以家庭 为单位,把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的卫生 保健服务列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 n服务模式应从单一医疗向集医疗、预防、保 健、康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模 式转变。 n服务目的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向提高人群总 体健康水平转变。 n服务方式由等病人上门转变为走出大门、深 入社区、人群、家庭。 12 . n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三级医疗网,针对 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特点进行功能定 位,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老年病防治功 能,形成网络化的管理与服务。 13 . n 重视老年病防治、临床专业人员及社 区医疗服务的骨干人才的培养,培养社 会所需要的健康服务、照料人员。 n 加强老年疾病的监测,控制慢性病和 伤残的发生是老年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 任务。 14 . 老年病社区康复 n目的 n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残疾和老年人,解决 疾病功能障碍和后遗症,使伤病老年人 能达到“病而不残、伤而不残和残而不 废”。 15 . 专业特长 n康复医学科是和内、外科一样的临床学 科,它拥有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 (OT),言语治疗(ST)和康复工程等特 色专业治疗,在我国还吸收了针灸、推 拿等传统康复技术,逐步形成了有中国 特色的康复医学科。 16 . 老年病常规康复要点 n康复应和急诊抢救同步开始,并贯彻医 疗的全过程。 n病情稳定后应立即开始上下肢的被动运 动,减少肌肉萎缩并增强肌力,即通过 活动肩、肘、髋、膝等关节,逐步增加 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一般每日12次 ,每次510 min即可。 17 . n病情好转后,可试行起坐、下床、起立 和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病情较轻者 ,住院第2日即可起坐,下床步行。早 活动、早下床等早期康复比长时间卧床 休息好,不但恢复的早,致残率低,而 且对患病老人有良好的心理影响。 18 . n老年人康复医疗后的最大难点是疗效退 步问题,其原因一是由于增龄多病和功 能减退,另一是出院后未能继续康复医 疗,近年来各国康复医学界认为,康复 特别是老年康复,应做好维持性康复, 每周12次,以维护疗效。 19 . n要指导家属让老年人自己多做生活活动,活 动越多越好,家属和陪护在旁监护即可,不 必要的代劳反而会适得其反。 n老年人一般均有心理衰退,或患有痴呆,致 残后往往悲观厌世,因此应进行心理治疗和 卫生宣教,使之正确了解病情,建立良好卫 生习惯,消除对疾病的误解,理解生命在于 运动,有信心通过康复战胜疾病。 20 . 老年病康复注意事项 n要采取积极态度 由于康复医疗对改善 功能,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QOL)有积极意义。 n要对需要进行康复的老年人耐心地说服 ,包括对家属介绍康复,说明不进行康 复就会永久致残,动员其接受康复治疗 。 n特别是对需要长期维持性康复医疗者, 更要积极劝说接受治疗。 21 . n对老年人康复要有耐心 n老年人对于康复,一般既缺乏积极求治 的意志,又缺乏合作的耐心,加之心理 衰退,耳目失灵,多种疾病使活动不便 ,往往不能完成规定的康复训练,因此 对老年人康复必须要有耐心,尊重老年 人在康复中的合理要求和意见。 22 . n要多向老年人宣传“生命在于运动”的道 理 。 n尽量动员病人多多参加健身运动,提高 老年人体力和抗病能力,至于参加项目 应适合患者病情,并注意避免运动量过 大。 23 . n对老年人的康复预后的估计必须慎重。 n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做好病后服务 ,促进老年康复 为使散处城乡基层的 广大老年患者和残疾人能得到康复治疗 ,开展老年社区康复服务是一条必由之 路。 24 . n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服 务,具有覆盖面广、应用方便、花钱不 多、效果确实等优点,尤其在促进老年 病患者或残疾人融入社区生活、改善生 活质量方面社区康复有其优势。 25 . n重视基层单位在康复中的作用 n老年病或康复医疗单位,应结合老干部活动 中心、干休所、老年大学、门诊所、保健站 、敬老院、厂矿企业、街道以及基层老年人 体育协会等,开展老年人健身和康复活动。 n组织以康复中心(科)为指导的各级康复网络 ,充分发挥基层康复在老年人康复中的优势 。 26 . n要重视传统康复医疗 在康复中应根据 病人病情、心理素质以及经济条件等特 点,常规地制定切合实际的康复医疗程 序,多利用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行之有 效的针灸、气功、按摩等传统康复医疗 方法。 n 要注意安全保护 避免跌倒等。 27 . 社区康复模式 把CBR扩展至以社会康复为主的五大领域 :即健康(health)、教育(education )、谋生( livelihood)、社会福利( social welfare)、促权( empowerment,促进权益的实现) 28 . v总模式:从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但在发展 中国家、贫穷国家仍要注意解决残疾人的医疗康复 问题) v服务对象:从以个体为主转变为以群体为主; v工作规模:以小范围的乡村街道小项目转变为大范 围的社会工程; v目标:从个体身心功能改善转变为改善残疾人教育 、就业、社会生活的处境; v样式:社区康复模式从比较单一转变为多元化; v技术含量:从微技术或极低技术含量的服务转变为 专业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29 . 中国社区康复的基本模式 v采取医学社会模式开展社区康复; v政府主导,社区为本; v残联系统卫生系统民政系统等网络相互 协调合作; v实行社区康复工作社会化方针,充分利用各 种资源推动CBR; v社区康复服务方式多元化,因地制宜; v技术上实行中西医结合,重视采用中医药疗 法促进康复。 30 . 31 . 老年病社区康复服务的种类 一、功能训练 v肢体基本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训练 v感知觉功能训练 v心理功能和行为的调适和训练 v认知功能的训练(含语言训练等在内) v智能训练 v职业功能训练 32 . 二、辅助器具的提供和辅助技术指导 的服务 包括假肢、矫形器、助行器、助听器、 助视器、言语沟通补偿器具、生活活动 辅助器具、体位保持器具(站立架等) 、职业活动辅助器具。 33 . 三、身心功能障碍康复咨询、辅导、卫生康复 宣教方面的服务 v心理辅导 v行为情绪问题辅导 v生活方式问题辅导 v优生优育辅导 v无障碍家居设施环境辅导 v独立生活问题辅导 v营养辅导 v文体活动选择及方法辅导 v残疾人家长、家属辅导 v残疾人有关性问题的辅导 34 . 四、支持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等 社会工作方面的服务 v残疾儿童上学问题咨询指导,及帮助残疾儿童解决 入学问题; v残疾人就业或谋生问题咨询指导,及帮助找到就业 (谋生)岗位,辅导解决职业有关问题; v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技能训练; v有关利用社会福利资源的辅导和申领服务; v有关法律咨询辅导和帮助取得法律支援的服务; v有关获取和利用信息方面的辅导和帮助; v有关参加社会文化生活、观看体育艺术表演等方面 的辅导和帮助实现参加这些社会活动; v有关解决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区方面的社会工作 。 35 . 五、医疗卫生服务 v结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进行的基本的医疗康复服务 (实行保健、预防、治疗、康复、卫生宣教、计划 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工作); v伤残人士和慢性病者在社区和家庭的康复治疗服务 (在社区医院/卫生中心/社区康复等进行的社区物 理治疗、社区作业治疗等); v转诊到省市、全国性大康复中心、综合医院康复部 或专科医院进行重大的诊疗(包括手术和/或复杂的 康复治疗); v在各种场合下,根据需要和实际条件,提供包括以 下部分的或全部的康复治疗项目的服务,包括物理 治疗(含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作业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康复工程、辅助技术(辅助用 具)、康复护理等项目的服务,必要时还配合药物 、手术等治疗。 36 . 谁是对残疾人的康复的提供者 ? 不仅是社区康复人员及社区党政部门,更 重要的是: 残联系统 教育部门 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 民政部门 卫生部门 各类有关专业界(康复医疗、工程技术 、社会工作者、特教老师等人员) 37 . CBR创新方向探讨 n立法:制订中国社区康复发展条例或制 订标准规范或中国社区康复工作指南 n培训:对各部门各级有关人员进行CBR管理 培训 n管理:完善CBR管理要求和制度,以及相关 CBR工作人员职责 n评估及调查研究:取得CBR效果影响的确实 证据 38 . n社区参与是CBR的核心和根本宗旨。 n 然而,社区往往很不均匀,在社会经 济、教育、宗教和种族的地位等方面具 有广泛的差异。这种多样性有时会导致 摩擦,因为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需要和优 先。 39 . n贫穷、腐败和健康问题是参与的主要障 碍。 n有时,地方社区期望从政府获得永久性 利益。一些国家的人在实施周围化和遍 地开花的方法时有困难,因为文化差异 使他们拒绝别人管理自己的事务。 40 . n社区康复目标 n1尽可能的改善残疾人的功能 n2实现畅通无阻的环境,信息和通讯方 法,以创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会,残疾 人有平等的机会,并享有充分的参与。 n3使残疾人及其家属作为各级CBR方案 的决策者,并创造公众意识,以确保残疾 人充分享有社区生活的所有方面。 41 . n需要循证医学 n过去二十年,尽管捐助机构、制度的决策者 、项目的完成者和受益者需要金钱价值、投 入价值和努力价值的证据,但是,涉及CBR 项目的设计者没有认识到循证医学的重要性 。 n最近,不同的群体都在强调研究和实践循证 医学的必要性,但他们都深陷于缺乏普遍接 受的成功指标,因为研究者对CBR有不同的 理念和思路。 42 . n规划和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n项目的规划被认为是开发活动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